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情感朗读

2016-10-21 13:12向竹美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9期
关键词:朗读指导情感教学小学语文

向竹美

【摘 要】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本文探讨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情感朗读,这对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语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增强听说读写的能力以及陶冶情操方面,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指导;情感教学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要“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它的提出,让我们深感语文教学中朗读指导是一件不容小觑的工作。从小培养孩子的朗读能力,就是在培养他们的语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加强他们对字词句的理解与感悟,增强他们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陶冶情操。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所以,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势在必行。而要做到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更是重中之重。我认为,在小学阶段,情感朗读指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着重培养朗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良好的开端,后面的事情就成功了一半。多鼓励,善引导。小学生是最喜欢接受老师表扬的阶段,此时,教师就应对不同孩子的朗读加以鼓励,读得好的适时表扬,读得不够好的加以良好的引导,这样,孩子才会有积极性去朗读。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规定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并都会学生进行自我监控。教学目标中,要留有充分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上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

二、多形式地朗读

语文课堂上如果只有一种朗读,那这堂语文课是沉闷的、失败的、单一失去色彩的。一件事,做一次够新鲜,可在反复做同样的事情的时候,就会开始慢慢厌倦。所以,我们要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让孩子变得更加活泼,最好的做法就是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为了活跃课堂,多形式的比较朗读、借助图像看图朗读、身临其境般的配乐朗读、有感染力的分角色朗读、创设情境的想象朗读、生动传神的表演朗读等等,都可以让孩子在朗读中体验学习语文的乐趣。真正有感情的朗读,绝不会是“喊”着读,一定是入情入境的“美读”,是为了品位文章意蕴的较轻声地读(尤其在集体朗读时)。范读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因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必须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读。一节课中范读不能太多,要尽可能多地留些时间让学生自己练读,让学生能充分地读,去感悟文本,去感受言语的意趣和情境的美妙,达到“入境始与亲”的境地。为了培养孩子更好地体会文章所描绘的人或动物某些动态的场景或非常动人、内容丰富的景色描写,启发学生进行“戏剧化”的朗读也是非常有效的。所谓“戏剧化”的朗读,即朗读声音的大小、语气语调、面部表情、甚至手、臂膀乃至身体的某些情不自禁的小动作,都可以随文章描写的变化,达到“忘我”的境界,这在小学是比较容易做到的;而此时学生的心理、思维活动必定是极其丰富的。例如,我在教学《田园诗情》(国标本第七册)时,我一边让学生读,一边适当点拨,帮助学生感知语言,激发想象,让学生进行“戏剧化”的朗读。如当学生读到“成群的骏马剽悍强壮,腿粗如桩,鬃毛随风飞扬。”时,我启发学生想象自己就是骏马,驰骋在草原上,可以做出一些动作,来感悟作者对强壮生命力的赞美之情。

三、多角度的朗读

所谓“多角度”,就是引导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自己的味道,比如七言绝句,有的孩子喜欢用2、2、3的节奏,也有的喜欢用4、3的节奏,在朗读中,他们会惊讶地发现,不同角度地去读,就会有不同的收获。

四、注重朗读中的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朗读评价应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朗读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切实针对学生朗读的情况,正视学生们水平的差异,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则,多一些欣赏的目光,少一些苛刻的指責。掌握评价的程度。评价不宜过度表扬,但更不宜过度批评。对于一般的朗读,可以用鼓励性的语言或者建议性的语言,对于优秀的朗读,我们可以请他来朗读展示,对于较差的朗读,则是要鼓励孩子多听多学。多种用语的评价。我们经常会在课堂上看到学生朗读了一段后,老师就带领其他孩子直呼:“棒,棒,你真棒!”可是这句看似热闹的评价到底说明了什么,我们无从得知。孩子们更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评价,比如:“你的声音很洪亮!”“你读出作者的思念之情”,“你在朗读中注重了关键词”等等。

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精辟地道出了教师朗读评价语言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要根据课文的特点以及学生朗读表现,善用、巧用评价语言,艺术地、创造性地去评价学生的朗读活动,使之更有效地服务于语文教学,让我们的学生朗读更精彩!

五、范读的妙用

学生在初读文时对于课文的情感处理也许还不够到位,这就需要教师给他一个范例。有了范读,再加以教师适时的引导,孩子们有的模仿,有的创新,有的欣赏,就会有千百种朗读效果的产生。我们可在借鉴网上下载的,也可以教师范读,当然也可以在学生中选出优秀的作为示范。其实,作为教师,朗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功之一。每一次我的亲身示范,学生都会报以热烈的掌声,并且我在朗读的过程中,时常会观察学生的表情,揣摩学生的投入程度。有时,读到动情处,自己哽咽,学生也是泪光莹莹。

六、以活动促朗读

在创设的趣味情境中,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课内外强化实践的方法很多,诸如比较朗读、朗读竞赛、分角色朗读、排演课本剧等等。同一篇文章,通过不同读法的比较,让学生快读、慢读、舒缓地读、急切地读、高兴地读、悲伤地读、不同轻重地读、不同停顿地读、不带感情地读、饱含感情地读……比较不同语调语气的表达效果,以找出最佳的朗读方法。朗读竞赛可激励学生踊跃参加,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使学生整体朗诵水平向良性方向发展。分角色朗读、排演课本剧适合角色较多的小说或戏剧教学。在学生充分理解人物形象的基础上,进行角色体验,分角色朗诵甚至排演一幕课本剧,进行场景表演,寓教于乐,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朗读有助于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朗读是一项技能技巧,是一种艺术再创造活动。朗读能力的形成,朗读技巧的掌握和运用,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教师只在从每一节课入手,争取每节课都有琅琅书声,这就必须经过长期的实践,不断地反复训练才能提升。所以,语文教师要有耐心、恒心,采取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和途径,逐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参考文献】

[1]《优化阅读训练 促进语言发展》《徐州教育科研》

猜你喜欢
朗读指导情感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历史情感教学研究
激发情感,让语文课堂教学“有滋有味”
谈职高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朗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