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斯亮
[关 键 词] 教学理念;课程设计;教师队伍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06-0188-01
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活动,旨在使求职者转变为创业者。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输送技术人才、促进就业的重要职责。培养学生加强创业创新教育意识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高职院校必须面向市场,找准定位,办出特色。
一、创业创新教育是新时期下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趋势
(一)创业创新是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在专业设置、课程教学、师资配备、教学实践等方面开展创业创新教学活动。面对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趋势,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及教学手段必须与时俱进,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自主择业和多工种择业的能力,还要培養学生具有创业、创新的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深化教育改革,适应市场经济的新趋势。
(二)创业创新是高校教育保障就业、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
我国就业结构化矛盾突出,高职院校处在就业的第一线,学生就业率是高职院校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大力发展创业创新教育,培养思维活跃、观念新颖、基础扎实的学生是新时期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任务。要逐步使毕业生意识到,自己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实现就业,还能够创业,创造岗位,具备“造血”的能力,成为解决就业难、维护社会发展稳定的重要力量。
(三)创业创新是实现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实践检验标准
高校是理论创新、科技创新的学习主阵地。高职院校的教育成效需要通过学校培养人才的自主产业实践进行检验,通过从理念到实践操作验证教学效果,从而有力地促进产、学、研的有机结合,避免学校闭门教学、企业闭门生产的被动局面,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当前高职院校创业创新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教育教学理念滞后,重就业轻创业创新理念培养现象普遍
《东京会议报告》指出:“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它对于拿薪水的人也同样重要,因为用人机构或个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而现实情况是高职院校长期以就业为主的教学目标,导致其教学管理局限于学生专业知识与就业能力的培养,重视对学生岗位技能的训练,以更好地提升就业能力。
(二)重理论教育,轻实践,缺乏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
高职院校教育长期以来都是围绕就业为核心,重理论轻实践。原因主要是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理论与实际实践培养脱节。创新创业不仅需要理论基础,还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从实践经验中不断提升,推陈出新。目前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教育多局限于课堂的理论教学,缺乏创业创新实践,校园创业实践氛围不够浓厚。
(三)教师队伍建设滞后,缺乏创新型教师和创业培养基地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无论是教师队伍建设还是教学条件均不够健全,发展较为缓慢,在创业创新新形势下,这一弊端进一步放大,主要体现在缺乏创业创新型教师团队,大部分教师均注重课堂理论传授。没有优质的教师队伍,就业指导创业教育教学质量较难保障。其次,创业创新实践基地缺乏。很多高职院校由于资金不足与重视不够,创业设施缺乏,学生创业实践环境和基地无法得到保障,以至于高职院校很少有孵化产业基地供学校师生实践,无法积累足够的经验创业。
三、对就业指导创业创新课程教育改革对策与建议
(一)高职院校应树立创业创新意识,开设创业创新课程建设的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要与时俱进,树立创业创新意识,使创业创新的理念深入教师头脑中,通过教师将创业创新意识灌输到每一位学生的思想中。学校要结合当前时事政治从政策层面鼓励创业创新,让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在课堂发挥创业创新的思维,营造良好的校园创业创新思想氛围。
(二)注重师资培养,加强创业创新师资队伍建设
分析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学师资队伍的情况,缺乏创业创新型的师资骨干力量是普遍现象。为此,应该通过借鉴国内外的创业创新的有利成果,从社会、企业、工厂等聘请一些既有实际管理工作经验,又有一定管理理论修养的企业家、咨询师、创业投资家等担任兼职教师,与高职院校教师合作讲授一些创业课程。
(三)创建大学生创业园,创建创业创新实践培养基地
通过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发挥大学生在校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聪明才智,通过课堂教育与课后实践相结合,创建大学生创业园,提供良好的创业平台,让大学生在创业创新的实践当中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包永平,胡炜,孙林法.创业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面临的新任务[J].高等农业教育,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