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丹
[摘 要] 从微观层面分析职业教育现状,利用媒体宣传、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增强教师队伍实践能力等手段,引导民众逐渐消除对职业教育的偏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增强职业教育的竞争力。
[关 键 词] 职业教育;微观机制;职业技能大赛;师资队伍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06-0187-01
我国的职业教育因文化、政策、社会偏见等问题逐渐边缘化,希望通过教育来改变社会地位的家长认为“职业教育低人一等”,而更多地选择普通教育,职校成了“学困生”“非主流生”的收容所。而实际情况是,大多数学生只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或是家庭破裂的牺牲者。
以往的研究中,往往是直接分析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对职业教育的影响,追求宏观规律,完全排除“人”在其中的作用。事实上,既然职业教育是人教育人的活动,那么任何因素的影响作用都必须以人为中介,我们就必须把人的活动纳入研究范围,对其中的微观机制进行研究。
利用媒体宣传、中小学生社会实践等手段,逐步消除大众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引导民众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创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提升师资队伍软实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技术人才,提高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为升级“中国制造”创造人力条件。
一、加强宣传,消除职业教育偏见
职业技能比赛虽然不像体育赛事那么多,那么精彩,但也有一定的可观赏性。我们要更新观念,像宣传体育赛事一样宣传职业技能比赛。比如韩国为了宣传跆拳道,既有竞技跆拳道,也有观赏性强的跆拳道。此外央视《状元360》等综艺节目的精彩程度也不亚于体育赛事。我们可以借鉴,一步一步改变大众对职业教育的印象。
世界技能大赛是当今世界地位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的职业技能竞赛,被誉为“技能界的奥林匹克”,引领和代表着职业技能发展的世界先进水平,也是展现一个国家或地区技能水平的重要平台。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于2015年在巴西举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组建的中国代表团第三次参赛,共获得5枚金牌、6枚银牌、3枚铜牌和12个优胜奖。
在国内,职业技能大赛分为国家级、省级、地市级三类。2015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纳入的“2015年中国技能大赛”,开展国家级一类大赛5项,依托行业部门、中央企业组织开展国家级二类竞赛38项。
应对职业技能比赛及参加比赛的职工、学生给予相应的政策。加大对获得如“全国技术能手”“中华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的选手的宣传力度和奖励机制。对职业技能比赛、世界技能大赛进行电视、网络的直播、录播,编辑纪录片,在纪录频道、新媒体、文化共享工程等渠道播出,像宣传体育赛事一样宣传职业技能比赛,进而宣传职业教育。给予在国内赛事与世界技能大赛上获得较好名次的选手近似于全运会、奥运会选手的待遇。让普通大众认识到职业技能不仅仅是生存、谋生的手段,同样是为国争光的好事。
此外,在中學及小学中、高年级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加入职业教育内容。如小学中年级每年进行一次一到三天的工业化参观;中学及小学高年级可以进行简单工种的实践操作。这样既可以开阔中小学生的视野,促进中小学生职业观念的培养,又可以对学生及家长的职业教育观念进行引导,消除误解。
二、增强教师队伍实践能力,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如英国规定:“大学本科生实际工作两年以上,再经过一年的教师资格培训才能担任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工作。”职业教育体系完善的德国“双元制”中从事职业教育的专职教师必须获得博士学位,且有在企业至少5年的专业实践的经历。
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组织编制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指出:到2020年,有实践经验的专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60%以上。
目前我国职业院校的教师大多是由学校走向学校,缺乏生产实践的经验,在教学中与实际生产结合较少。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职业教育对社会、对广大青年的吸引力,除了整合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加强文化基础教育,重点应放在加强教师本身的实践能力,保障学生技术技能培养方面。教师必须定期进修,更新知识,确保提高教学质量,还应该让企业参与到教师的培训中来。教育主管部门与相关部门协商,建立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基地,给予企业税务、政策等方面的优惠。在寒暑假,让教师走进工厂、车间,与工人、工程师亲密接触,在与本专业结合较深的岗位实习,深入了解本专业在工厂中的实际应用。为了避免单一工厂实践的偏颇性,以地域性、产业结构划分实践基地。如东北地区某企业气体保护焊教师实践基地等。
创造良好环境,促进社会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增强教师队伍建设,以此来提高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使中国尽快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