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蕊 蒋敏 王佳
[摘 要] 目的:探讨分析信息技术对提高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有效性的研究。方法:通过扫描、互联网搜素、数据库分析及摄像显微镜、录像等手段获取图片及资料,经过加工处理后构建出有效的多媒体素材库。结果:经过对数据的加工整合,可大大满足高校医学生的自学要求,提高教学效果。结论:信息技术对提高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有效性有着积极的作用,值得医学高校深入推广。
[关 键 词] 信息技术;医学微生物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06-0180-01
医学微生物学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因教学过程中涉及大量的形态及结构图片,传统的教学将其纳入形态学的学科范畴。而在长期教学过程中,发现使用计算机辅助可明显提升教学水平,优秀的课件制作技术及授课水平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课件中使用的信息资料是否完整、有效、正确,也是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质量是否有提升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研究分析信息技术对提高医学微生物学课程的作用,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素材使用
选用本专业相关的教材、学术期刊、医学杂志及光盘等,同时可在互联网上登录相关网站下载相关图谱、标本图片及临床病人患部照片等。在使用器具方面可使用计算机、扫描仪、摄影机、投影仪、数码显微镜等。
制作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点内容:
1.将选用图片进行扫描,设定相关分辨率,同时保存格式以JPEG进行储存备用,同时使用相关的图片编辑器,改善图片的亮度、对比度等,将其设定为最佳的效果进行保存。同时将应用工具箱及控制面板中各种修饰图片工具进行保存,以便在课件及书稿中进行修改,对于较大的图片可調整分辨率以调整大小至最佳。
2.对于光盘中及VCD中相关的图像使用时可使用相关软件的图像截取功能,以截取相关有用图像,对于数据光盘资料则直接复制在使用文件夹中。
3.有关互联网资料可登录相关网站进行下载。
4.玻片标本,可使用数码显微镜进行拍摄,但应注意的是,为了使用方便所有图片在上传时应统一使用JPEG格式2。
(二)视频资料
对于视频资料的相关处理,也有可使用的软件,包括可以自制Flash,教学录像带及互联网资料,而使用到的设备有计算机、录像机等,使用的软件有FlashMX、超级解霸等。
二、结果
通过以上方法的应用,本次研究共整理出近100多种病原微生物学的素材,其中包括各种微生物的形态、结构、排列、致病物质及病原诊断等。其中,素材类照片包括模式图200幅、照片1000张及视频50段。通过相关的制作技术将所有的素材可整理到多媒体素材库,既可使用于课堂教学,又可放置于校园网内,供同学寻找自己所需要的素材使用并下载。同时,为了满足大家的需要,对于在服务器上无服务的用户,可将所有资料刻制成光盘,在单机上循环使用。
三、讨论
医学微生物学是所有医学专业必修的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但在以往的传统教学过程中,将各类病原微生物的形态描述得较为模糊,极易混杂,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辅助大量的图片、案例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本文主要分析研究将信息技术与医学微生物学相结合,应用于实际高校医学教学中,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特别在微生物形态学课程方面,该方法有着极其显著的效果。通常来说,一个优秀的课件在于其内容是否准确、丰富并切合教学实际。而好的课件通常能够决定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想要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在于首先有一个优秀的课件,对于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更是如此,而在过去,通常教师自己进行收集、整理的相关素材不仅数量较少、同时局限于各个方面的原因,耗费大量的时间及精力,但是无法完成一个良好满意的课件。
近年来,整合相关的教学经验,本次的素材库内容有以下几个特点:
1.系统较为全面,内容丰富,涵盖范围广,满足不同人的需求。
2.精心制作,图像及视频清晰,可进行二次加工。
3.内容直观,使用简单,同时配有检索功能,更有单机版本。
4.图片及视频选用的素材极为典型,并有不少资料是相当少见的宝贵资料。
5.素材库可进行不断更新,使得其中内容更加充实广泛。
6.文件格式统一,方便大家使用。
综上所述,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可明显提升医学微生物学课程的有效性,使得学生听课有效率大大提高,更加方便地掌握知识及内容,因此值得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张艳,吴移谋,谭立志,等.医学微生物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6,8(5):337-339.
[2]龚大洁,严峰,俞诗源.多媒体技术与高校生物学教学整合的探索与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6(3):63-67.
[3]李哲,周密,马琳,等.医学微生物学开放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