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玲玲 俞侃
[摘 要] 职业教育中技能训练已经成为一项学校的基本能力训练。职业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培养高技能的技术型人才。如何提升学生的能力,对于职业教育特别是实践教学提出了挑战,要把学校的实践教学工作和企业的实际生产相连接,让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更好地进行训练,完成从学生到技术工人的转变及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
[关 键 词] 职业教育;教学工厂化;5S管理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06-0060-01
一、职业教育的特殊性
我国现阶段,在社会、经济、政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仍然需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来充实我国成为世界制造基地。
现阶段职业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培养高技能的技术型人才。职业教育与中学教育不同,与本科教育也不同。在办学指导思想上,以培养高技能的职业技术工人作为主要的培养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既突出了职业教育中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又突出了实践教学的层次和内容。
现如今,就业压力大,如何使得学生能够在就业巨大的竞争力下发挥自身的优势,实现自身的价值呢?
职业教育同样可以分为基础理论前提和实践教学的两部分,并且更多的应该是注重实践环节实施的重要性。很多学校在实践环节中“脱节”,从而导致学校与社会就业环节的不同步。
现代制造产业链需要大量的技能型劳动者,但是更加需要的是熟练劳动者,更进一步讲需要的是对实践环节熟练掌握的劳动者。
二、教学工厂化的教学理念
为了把数控技术专业办成学校的品牌专业,就必须不断改革与创新教学模式,在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的同时还能让学生在学校实践教学中积累真正的生产经验,使学生能真正熟练掌握企业的生产技能,以便将来进到企业后不会感到手足无措。
为使学校的实践教学不流于形式,也不与现实企业脱节,我校把工厂车间搬进课堂,设置工厂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感受企业文化中、在感受人与人的交往中开展教学实践和生产实际操作,从而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
教学工厂化,是将学生作为工厂的学生,让其走出教室,走进工厂车间,感知工作环境。首先是让学生从思想上对于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方法进行转变。让企业工程师或者企业导师,成为学生就业的指导者,使学生感受到全方位的学习。同时通过工厂化教学,加强学生的职业观念,更加直观地让学生了解到就业岗位的目标,使得学校与企业之间实现了“无缝衔接”的人才培养与输送。
三、5S管理在教学工厂化中的作用
讲到工厂化教学,学生除了进行技术实践教学活动之外,还必须规范学生的职业道德规范。我校将5S的管理模式引入实践教学中来,完完全全按照企业工作流程和规范来要求学生。
5S管理强调“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主要用于生产现场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
在没有引入教学工厂化、5S管理训练的学生中,经过调查发现,很多学生毕业刚踏入社会进入企业,经常因为没有良好的标准意识而对于企业的各种管理制度不适应,这样一方面不能很快地融入企业中去;另一方面对于树立自身健康向上的形象也是十分不利的。
5S管理本身就是来源于企业生产的现场管理,将其引入工厂化教学中,使得教学情境更加的真实。
通过加强学生的5S管理,学生能够更加安全和有效地进行生产活动。任何企业的生产活动都必须以安全生产作为前提,教学工厂化中,良好的整理和整顿环节,可以不浪费时间寻找物品,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保障生产安全;清扫和清洁环节,使得工作环境得以改善,同时也是尊重工作环境、尊重自己的一种表现;学生通过5S管理的锻炼,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养成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和作风,通过实践5S获得职业价值的提升,与企业共同进步,是5S活动的核心,更是教学工厂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锻炼环节。
四、教学工厂化和5S管理提升了学生能力,适应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模式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确立和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学校通过专业建设来满足企业需求,而企业特别注重员工的综合职业能力。
将企业车间搬进课堂,将企业真实的案例通过工厂化、车间化的教学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能够真正意义上接触到生产操作,熟悉企业的整个生产流程,在生产中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和技术水平。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工厂化和5S管理。通过5S管理生产现场,将安全生产和质量保障的工作观念无形中融入实践教学中去,学生在一次次的5S管理中,潜移默化中形成標准化的生产意识,在生产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
教学工厂化和5S管理,作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模式中重要的工具,是提升学生能力的双重保障。教学工厂化和5S管理,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更好地实现职业教育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强.我国高职院校与南洋理工学院(NYP)办学特色差异比较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32).
[2]孙少雄.如何推行5S[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