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懿行
[摘 要] 新时期,教育改革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此基础上,企业内部职工教育的发展既面临着许多挑战,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机遇,需要加以重点审视。对教育改革下职工教育面临的发展机遇以及挑战做了详细的介绍,并就当前职工教育的发展方向以及改进措施做了详细的探讨,希望以此促进职工教育的改进和提高,以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的发展要求。
[关 键 词] 教育改革;职工教育;发展机遇;挑战
[中图分类号] F2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06-0056-01
一、教育改革下职工教育面临的发展机遇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职工教育也成为企业重视的关键问题,受到企业有关领导的重视。教育体制改革下,职工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
教育改革背景下,有助于职工教育在人才的培养中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进行合理有效设置,加快对教育方法的改进和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使培养出的人才适应市场发展要求;教育改革有助于激励职工的学习自觉性,使企业人才的素质得以提高;教育改革的号召,有助于使企业的管理人员重视职工教育,加大职工教育投入,满足企业的技术要求,从而实现社会的价值。教育改革使得各层都在纷纷改革管理体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职工学习的效率。
二、当前职工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职工教育管理体制不健全
在职工教育的过程中,原有的职工教育管理体制仍旧处于传统的阶段,上级部门所管理的事物较多,使得职工在教育问题上难以有自己的自主权和积极主动性。
(二)职工教育自身机制僵化
职工教育体制僵化,有不少的职工经常按照上级管理层的指示进行操作,这样,使得职工难以很好地适应自主服务,缺乏自主改变的意识,不能够自主进行教育。
(三)政策措施难以配套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一部分政策和配套措施难以真正完善,当前企业所运用的用工制度和培训制度都没有特定的人员进行管理,这样,就会使得职工教育在一些机制方面难以真正受到约束。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减少人才的储备工作。
(四)教育思想需要加以转变
在传统的教育中,一般职工教育只是重视理论方面的教学,并没有很好地将实践落实到位。这种情况下,就会使得学习和实践相脱节,严重阻碍了职工教育改革的进程。
(五)教師素质有待提高
职工教育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受到教师素质以及理论水平的制约,教师素质及理论水平高,就会使职工在理解方针政策方面比较容易。教师素质稳定,才有可能在真正意义上保证职工的教育质量。
三、当前职工教育的发展方向及措施
(一)坚持以岗位培训为重点,加强职工教育
根据市场的需要,必须以职工的岗位培训为重点进行培训,不断地对职工进行教育。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落后的企业和产品需要不断地进行更新和发展,职工素质需要不断的提高,加强新技术、新技能的改进。在这种条件下,需要将企业的岗位培训作为重点,加强企业职工教育。
(二)适应市场经济,改革管理体制
职工教育的实施,不仅需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进行,而且需要引入一定的市场机制。为了适应这种体制,就必须不断加强企业的自主办学能力,不断地将企业的动力机制从内部转向外部,使企业能够真正做到自主办学。
(三)加强综合配套设施落实改进,强化各方面责任
企业要将职工的教育纳入企业的发展规划中,将职工的教育作为企业年底考核的重要评分标准,并纳入对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绩效考核中。企业要使职工科学地学习技术,形成公平的竞争机制,让教职员工看到教育的积极性,充分参与到职工教育的行列中来。
(四)转变思想,注重技术培训
在企业职工教育的过程中,要首先加强职工的思想转变,在教学的内容方面要注重培训的实效性和实践性,对广大职工进行教育,使其掌握一些基础技能,从而提高其参与企业管理的能力。同时,要着眼于企业职工实际的工作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按时举办一些具有实效性的企业文化专题活动等。
(五)提高师资教育力量,加强素质提高
在建立健全的师资队伍过程中,首先要依法建立严格的教师任职制度和相关的考核制度,同时企业要尽可能创造一定的条件服务于企业的教育问题,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加快企业职工教育的发展。
新时期的教育改革要求职工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必须加以提高和转变。在此条件下,职工教育不仅面临着许多机遇,而且面临许多挑战。这就更加要求企业管理人员注重对职工教育的重视,加快企业职工内部的培训和思想教育问题,加强改革,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新时期职工素质的提高,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许青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统文化基础研究[D].山东大学,2012.
[2]刘建生.新时期电大教育发展的机遇和挑战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0(5):48-51.
[3]王忠江,李亚晶.浅议当前职工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对策[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2):94-95.
[4]刘绚丽.我国职工体育发展的历史沿革及社会转型期职工体育的机遇与挑战[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