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忠斌
[摘 要] 随着十三五教育改革的深入,职业教育发展必然迎来一个新的时期,广大职业院校承担着重大的职业技术人才培养重任。其中实现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之间的有效衔接,对未来中职教育、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必须制定合理的报考模式,建立相应的制度,这样才能保证在不失公平公正的前提下,使得中职院校的学生顺利进入高职院校开展相关学习。为了解决报考难题,从分析中职学生升高职院校的报考模式现状入手,了解当前中职学生升高职院校报告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如何改进中职学生升高职院校报考模式的一些建议。
[关 键 词] 中职学校;高职学校;报考模式;问题;建议;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06-0046-02
实现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之间的有效衔接,对于中职教育、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还会直接影响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但是如何实现这一点,其中非常关键的因素就是要能够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招生考试制度,学生通过合理的报考模式进入高职院校当中。本文就主要针对当前中职学生升高职院校报考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中职学生升高职院校报考模式的建议与对策。
一、中职学生升高职院校的报考模式现状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逐渐朝着大众化的方向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每年都承担着重大的職业技术人才培养重任,制定出何种报考模式,才能保证在不失公平公正的前提下,使得中职院校的学生顺利进入高职院校开展相关学习,始终是教育界的一个研究重点与难点。对目前比较常见的几种中职学生升高职院校的报考模式进行分析总结,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1)对口招生,有学者认为,普通高等教育院校的主要生源为高中毕业生,那么对于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来说,其最主要的生源为中职院校的毕业生,为了保证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生源,以及其办学特色的良好发展,开展中职学校对口招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对口招生的报考模式在我国的辽宁省与山东省的应用比较广泛,其中山东省主要是采用“3+2模式”的对口招生模式,考试的试题是由山东省教育厅统一进行命题,这个模式中的3主要指的是政治、数学、语文几门文化课,2主要指的是专业理论与专业基础课,这部分的考试内容是由各个市的教委来进行命题的,在实际的录取过程中,与普通高校所录取的高职、电大在同一录取批次上进行录取,通过对口招生的报考模式,能够有效实现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衔接。(2)“3+2”专业技能证书的报考模式,这种模式在广东省中应用比较广泛,3同样指的是三门文化课程,分别是:语文、数学、英语,而这里所说的专业技能课程证书是获得省考试中心所组织的相关专业的技能考试证书,或者是教育部考试中心所组织的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证书、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对于技工学校、职业高中、中专学校等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如果其想要报考高职学校,就需要在获得专业技能课程证书之后才有报考资格。
二、当前中职学生升高职院校报告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课程成绩所占比重较大
从上文中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前比较常用的两种中职报考高职院校的报考模式中,文化课所占的比重都是比较大的,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等文化课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综合知识水平,但是总的来说,我国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比较大,仅仅依靠文化课程的成绩,并不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一些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较好的学生,其文化课成绩并不一定能达到标准线,虽然在对口招生及3+专业技能证书报考模式中,也有一部分与专业技能有关的考试,但与文化课程成绩所占比重相比,专业技能考试成绩所占比例是比较低的,为了能够准确地对中职学生做出全面的评价,对中职升高职报考模式中各个考试科目的成绩比重做出合理的调整是非常必要的。
(二)高职院校生源存在区域性不平衡现象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考学生在报考志愿中大多倾向于普通高中,尤其是在北京、上海等一些发达城市,中考学生对于普通高中的追求热度非常的高,一些学生即便是成绩没有达到普通高中的要求,家长也会想尽办法让其进入普通高中开展学习,这一现象导致很多中职院校不能完成招生计划,这会导致发达城市的高职院校出现生源不足的尴尬,因为遇到这样的问题,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有相当大一部分的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大大缩减,为了能够适应这种状况,为院校的发展寻找出路,一些高职院校想办法升级到本科层次,一些转化为企业人才的非学历培训基地。在这一现象背后,又会导致一些二线、三线城市中职院校学生想要升高职院校,却没有太多选择余地的尴尬局面。
(三)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与招生专业数量较少
高等职业院校的生源对象不仅仅是中职院校的学生,还包括普通高中毕业的学生,在目前的高等职业院校招生规模当中,中职学生所占的比例并不高,由于招生规模的限制,使得一些中职学生跨不进高职院校的门槛,另一方面,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其对优秀生源的选拔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此外,还存在专业的限制,不是所有的中职专业都可以用来进行中高职贯通培养的,其中一些专业由于技术含量比较低,或者是行业人才缺口不大,使得其不适合继续在高职院校培养。只有一些产业紧密对接的紧缺型专业及行业岗位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专业才适合开展中高职贯通培养。目前中职升高职的工科类专业主要有土建施工类、机械制造设计类、计算机类几大类,这些行业虽然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但是因为与普通高等本科教育的专业重合,使得其在就业的过程中具有较大难度,从而导致其对于中职专业来说吸引力不足;文科类专业主要集中在工商管理类上,由于行业背景缺乏、技术含量较低,学生就业更是一大难题,要想有效改善中职学生升高职的报考模式,在现有基础上改善中职升高职的招生规模及招生专业,开发出具有特色的中高职贯通培养专业,对于中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改进中职学生升高职院校报考模式的建议与对策
(一)打破职业技术教育层次限制
在以往的招生过程中,高职院校的生源大多是普通本科院校所遗留下来的普高学生,这类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及综合素质通常不是很高,为了有效改善高职院校的报考模式,可以打破职业技术教育的层次限制,使得高职院校的招生录取可以与普通本科院校在同一批次进行招生录取,目前已经有一些省份开始了高职院校的提前批次录取,学生可以在高考前自主选择要不要进入到高职院校学习,然后参加高职院校组织的自主招生考试。这一报考模式的改变,对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改善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办学体制与招考规模
从上文中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由于存在招生规模、办学体制、课程设置等条件的限制,导致一些高职院校生源问题得不到解决,而一些中职学生想要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却进不去的尴尬局面。针对这种问题,高职院校可以从自身的课程设置、办学体制及招考规模入手。例如:目前已经有一些院校中存在中职与高职并存的现象,本校的中职学生在毕业之后,可以通过考试进入本校高职对口专业学习,而本校学生在报考本校对口专业的过程中,入学条件及考试成绩都会放宽,从而留住优秀生源。
(三)扩大非对口专业的录取比例
很多学者及研究人员都普遍认为中职学生升高职院校,应该采用对口招生的方式才更加合理,实际上有相当大一部分中职学生想要进入高职院校非对口专业学习。对于这种情况,高职院校可以扩大自身非对口专业的录取比例,将非对口专业的中职学生作为普通高中生对待,为其开展相关科目的考试,也可以依据相关招考程序,将其纳入成人高考当中,以便于更多的中职学生可以进入高职院校学习。
(四)改变文化课程与专业技能考试成绩所占比例
针对高职专业的特点,对中职升高职考试中文化课与专业技能考试成绩所占比例进行适当调整,适当缩减文化课课程考试成绩所占比例,提升专业技能考试成绩所占比例,一方面有利于对中职学生的专业技能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中职院校对于专业技能教学的重视程度,同时也能够促进高职院校积极改善自身的课程设置,对于其整体的教学效果及课程标准的提升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本文主要在对当前常用中职升高职报考模式进行简单总结的基础上,针对其报考模式有待改进之处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对于实际的中职学生升高职院校报考模式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崔喜艳.中职学校学生升学教学模式的探討[J].读写算(教师版),2015(41).
[2]赵坤明.中职生升高职学校招考模式探索[J].成人教育, 2007(8).
[3]陈跃军.中高职衔接的对口招生政策研究与探讨[J].中国建设教育,2010(Z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