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加猛
【摘 要】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在于阅读,小学阶段是阅读的黄金时期,小学低段更是阅读的启蒙阶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渗透能够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方式方法,让他们从一年级开始,就养成阅读的习惯,逐渐培养他们阅读的兴趣。笔者从事了多年小学语文教学,在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与心得,希望能与各位同行分享,抛砖引玉。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明确阅读目的,教予学生阅读的方法,并多带学生走出课堂,或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让他们不仅爱读书,而且会读书,在阅读过程中收获体验与积累,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阅读也是讲求质量的。虽然熟能生巧,但盲目无绪地乱读未必就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那应当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阅读质量和语文素养呢?笔者根据教学实践与经验,浅谈几点看法:
一、多鼓励,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阅读兴趣直接影响着阅读能力的提高。如果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产生阅读的主动性。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诱发、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是训练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第一要义。人总是喜欢听好话的,小学生也是如此。我在教学中,当学生遇到难题正犹豫不决时,我不是一味地催促,而是善意地进行引导,我会说:“没关系,老师知道你是最棒的,把你想说的大胆说出来,有错老师帮你纠正。”要多鼓励小学生阅读,及时肯定小学生在阅读中的点滴进步,让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让孩子快乐地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我常常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找一些儿童读物让他们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进行阅读,每星期进行一次交流评比,看谁夺得“阅读智多星”。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兴趣越来越浓,阅读理解能力越来越强。
二、方法指导,提高阅读效率
1.根据重点进行阅读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篇阅读课文,都有其重点训练的项目,而这些重点训练项目主要是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获得读写知识,其次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例如《威尼斯的小艇》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注意事物的联系”。通过阅读指导,让学生理解威尼斯是一座水上城市,小艇因此成了重要的交通工具,学生也就掌握了课文内容,就能从本质上认识威尼斯这座水上城市和小艇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就会被这奇特的异国风情所吸引。最终使学生领悟到:在阅读的时候,应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更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
2.多种方法进行阅读
(1)精读
通过在逐字逐句地细读中,理解字词句的意思,从而通晓文章,这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他们边读、边想、边批注,谈感受,从而养成认真有效阅读的好习惯。
(2)速读
在现代社会当中,信息繁多,如果每篇文章都斟字酌句,就很难跟上时代的步伐,如何筛选和筛选的速度就十分重要。在文章中有很多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等,都可以让学生摘录到笔记本中,从而为以后的作文做充分的语言积累,这样阅读就会变得更精彩,更有实效。
三、培养学生阅读积累的习惯
语言精妙,源之积累。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就强调应“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如果没有语言和语感的“厚积”,就不会有惊世之作的“薄发”。课外阅读的扩充,正是期望为这种“厚积而薄发”提供的广阔天地。从一年级开始就该培养学生阅读积累的习惯,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记忆的高峰,背诵古诗是很重要的一个板块,还可以积累一些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教师也可让学生准备摘记卡,在阅读中碰到好词好句,及时记录到摘记卡上。摘记内容可以是文章的题目、作者、书刊名、好词好句、读后感等。当然,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都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为此,教师还要定期进行检查和测评,看看谁摘得多,比比谁记得多。语言材料积累得多了,也就为文学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四、延伸阅读,开拓思维
延伸阅读有助于弥补教材针对性及目的性不强的问题,训练学生的分析、判断、综合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通过延伸阅读,学生能巩固在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延伸阅读以教材为中心,向课外辐射,学习与本文相关的课外知识,举一反三,以点带面,开拓学生的思维,并在不断的阅读积累中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为写作和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在《少年闰土》的阅读教学后,我问学生“你们愿意当少年闰土还是少年鲁迅?”让学生自由发言,有的说:“选择当闰土,宁愿去捕鸟、守瓜田,因为现实中他们只能天天学习,没有童年的快乐。”有的说:“既不愿当闰土也不愿当鲁迅,我想当我自己,因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还有的说:“我真想当一回自己,但是每天的时间都被安排得满满的……”于是,我让学生以闰土为文章的主角,改写故事。经过一段时间的延伸阅读训练后,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积累了一定的技巧和素材。只有进行与教材相关的专题阅读和探究,才能逐渐从原本认识的表象提升到事物的内部本质,有助于提高阅读的效率,这也是延伸阅读的最终目的。
总之,读书贵在坚持。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养成,这就需要老师指导和监督小学生养成读书的好习惯。首先要求小学生养成认真的读书习惯,不管是什么时候都要全心全意阅读,而且要有始有终,不能半途而废。其次要有计划的阅读,每天除了课上学习外,要定时定量坚持阅读,如果学生做不到,老师可以采用轮流读书的方式让小学生展示读书的成果,促使他们养成每天读书的习惯。只有让小学生坚持不懈地阅读,才能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