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亭
【摘 要】兴趣是学习的基础,也是学习的动力,更是很好的老师。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是学生兴趣的指南,而兴趣是学生积极性的源泉,学生在有兴趣的状态下学习和在厌恶的状态下学习,效果是极为不同的。兴趣促成动机,动机支配人的行为,人的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活动中发生、发展起来的。新的课程标准明确了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其中激发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成为学校体育的主流,然而小学生的兴趣比较丰富,模仿能力较强,因而教师能否多渠道地激发学生兴趣,就成为小学体育教学成败的关键。
【关键词】兴趣;体育;多样化教学手段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同时也有讨厌做的事情,在两者之间前者会让能快乐,后者会让人痛苦。要想学生对学习体育课有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原因主要有哪些。经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形式单一:以往我们的体育课是以完成教学大纲为目标,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乏味,多以简单的讲解、示范、练习为主,没有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教学内容。
2.身體素质较差:体育课是集速度、力量、耐力、灵活性等多方面组合的,由于有些学生身体素质比较差,比如肥胖等,就会很难完成规定动作,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产生畏惧情绪,从而对体育课失去兴趣。
3.教师要求过高,对学生要求太严,课堂氛围沉闷,对学生训斥过多,造成学生心理障碍,不愿和教师配合。
4.评价方法过于单一:全班学生一个标准,造成先天素质好的学生永远好,那些先天素质差的学生无论怎样锻炼,也追不上他们,分数总是低,长此以往,就挫伤了这些学生的积极性,对体育课失去了兴趣。
了解了这些现状,我们要对自己的教学方式等进行改变与创新,综合所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采用“游戏”导入课堂主题。体育游戏对于心理和机体具有独特的功效。以健康有趣,协调放松,轻松愉快合为一体的游戏进行准备活动,能提高学生大脑皮层运动神经的兴奋性,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游戏要有趣味性,同时在内容和形式上做到新颖,轻松活泼,精彩幽默,使学生摆脱体育活动造成的心理和生理上的紧张状态。
2.加强学生身体素质训练,关注特殊体质学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了好的身体可以行万里。教师上课前要规划好本节课的内容和运动负荷,对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欲也要密切关注,课后要记录本节课学生的表现情况,对于“肥胖”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放宽对他的要求,多鼓励。作为教师,如果不能对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表现欲予以正确对待和引导,可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
3.准确把握教材重难点,注意教学方式。“成功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催化剂,“成功感”的增强会对其兴趣的产生和保持起到促进的作用,如果在教学中忽视运动技能的提高,总是在简单重复低水平的运动技术动作,就会使学生丧失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所以在把握重难点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的扩充。教师的教学方式和示范面的选择很重要,对于难度较大的技术动作尽量做到先分解后组合,由简到繁,先易后难,对一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可以降低难度要求。让学生尽快掌握,然后逐步提高。学生对所学技术掌握越快、越好,心理状态越好,进而对体育课产生兴趣。
4.在课堂教学中设置疑问。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有目的、有预见地给学生“设置疑问”亲身体验,解决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开拓了学生的思路,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课堂教学中的“设疑”的方法较多,如“悬念式设疑”,在课的一开始设置一些悬念,使学生带着问题上,而且通过亲身体验把问题解决。如在上短跑课时,蹲踞式起跑动作预备时为什么后腿蹬直?影响速度的因素有哪些?弯道跑与向心力的关系等等一系列教师有目的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探索中一步一步进行练习,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
5.建立多元化的评价制度。在评价主体上,要改变原来由教师作为单一评价主体的做法,重视评价主体间的多向选择、沟通和协商,加强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和其他人员交互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是一种手段,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只有科学、合理完善的评价制度才能起到激励学生的目的,所以在新课标指引下,我们制定了既看最终成绩又注重进步幅度的综合评价制度,这种评价制度的建立有效克服了旧评价制度只看最终结果的弊端,有效提高了素质较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新课程强调,教学中要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让教师把更多的教学活动让位于学生设计,教师与学生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在这过程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况,实现共享共进,教学相长的共同发展,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和富有激情的学习活动,师生的互相尊重能营造宽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主动的投入进来。
综合上述,教育是一个奉献爱心的过程,作为教育者,我们要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解决问题。采用“游戏”导入课堂主题,加强学生身体素质训练,关注特殊体质学生,准确把握教材重难点,注意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设置疑问,建立多元化的评价制度以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等教学方式是提高学生上体育课兴趣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郭志军.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方式与辨析[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4(01)c
[2]刘凯.论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性[J].内蒙古师范大学公共教育体育部,2014(02)
[3]丁晓青.青少年田径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J].体育博览, 2011(10)
[4]吴冷西.解析青少年心理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J].海宁市少年儿童体育学校,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