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马爱国
坚持落实“四个最严”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 文 /马爱国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关系农业产业发展。搞现代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是基本要求,安全是重要指标。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怎么样、工作怎么抓,这里简单谈谈自己的认识。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增加产量是第一位的。随着我国农产品供求从长期短缺转变为总体平衡,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日益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顺应形势发展需要,中央及时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摆上突出位置。200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2006年国家出台《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步入依法监管的新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食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在2013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做了重要讲话,单独就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做出重要部署,提出了“产出来”“管出来”和“四个最严”等明确要求。去年中央政治局第23次集体学习又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重要内容进行研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加强政策引导扶持,把确保质量安全作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环节,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全放心。李克强总理、汪洋副总理等领导也多次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做出指示,要求既打攻坚战,又打持久战。中央高度重视和明确要求,是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动力和鞭策,为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指明了方向。
近些年,农业部按照中央要求,将“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作为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目标任务,采取一系列措施,全面加强执法监管和农业标准化生产,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成效。一是突出问题有效遏制。每年都开展年度专项整治,5年共检查生产企业1370万家次,查处问题23.8万个,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38.3亿元。其中,行政执法立案10.2万件,移送司法案件817件,取缔无证照企业8140家,吊销证照企业7330家。农业部公布典型案例89件。二是预警能力逐步提高。农产品监测范围扩大到152个大中城市、117个品种、94项指标,覆盖主要城市、产区和品种。去年全国共检测样品87.6万个,发现了一大批问题隐患。三是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制定农药残留国家标准4140项、兽药残留国家标准1548项、农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800余项,基本涵盖主要农产品和参数。支持建设“三园两场”(菜果茶标准园、畜禽规模化标准养殖场、水产健康养殖场)9674个,认证“三品一标”(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10.7万个,从源头上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四是监管体系逐步健全。全国所有的省、88%的地市、75%的县、97%的乡镇建立了监管机构,总人数约11.7万人。投资支持建设部省地县农产品质检机构3000多个,检测人员达到3.5万人。
目前,我国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6%以上,与2001年相比提高了30多个百分点;2015年因农产品中农药、“瘦肉精”造成的急性中毒事件只有几起,而2001年相应的有611起,共有19781人中毒。近3年英国经济学人智库机构报告称,中国食品安全状况已居世界中上水平。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人口大国,能在较短时间内达到这样的程度,十分不易。
当然,我们也看到,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隐患仍然存在,在一些地区、品种上还比较突出,人民群众还不完全放心。一是种植业农药残留超标。由于低毒农药见效慢、价格贵,一些生产者仍喜欢在蔬菜等作物上使用限用高毒农药。去年蔬菜抽检超标率为3.9%。二是养殖业非法添加。一些生产经营者受利益驱动,非法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猪“瘦肉精”、水产品孔雀石绿等。为防治动物疫病,养殖户往往过量使用抗生素,导致兽药残留超标,去年畜禽产品抽检超标率为0.6%。三是产地环境污染。一些地方工业“三废”违规排放,农业生产环境受到破坏,带来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的是南方部分地区稻米镉污染。这些问题虽是局部发生、比例较小、总体可控,但我国生产量大,很小的比例就是很大的绝对数,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产生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根本上讲是发展阶段的综合反映。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正处在由“乱”到“治”的转型期,发达国家经历过的问题在我国集中地表现出来。这里面既有农业生产规模小、经营方式落后的因素,又有违法成本低、处罚没跟上的问题,也和我们监管工作起步晚、力量弱、工作不到位有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讲,解决质量安全问题比解决数量安全问题更复杂,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倒逼之势,已成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主攻方向。贯彻落实中央的部署要求,关键是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产管并举、标本兼治,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切实加强执法监管,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下一步,要“严”字当头,坚持做到“四个最严”。
第一,坚持“最严谨的标准”。下决心改变目前标准数量偏少的状况,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力争5年内农兽药残留标准达到1万项,“菜篮子”大县规模生产经营主体基本实现标准化生产。一是组织实施标准制修订5年行动计划。部里重点制定农药、兽药残留标准,每年新制定1000项农残标准、100项兽残标准。地方重点制定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技术规范,将标准集成转化为简明操作手册、明白纸。二是大力开展标准化生产创建活动。面上抓标准的宣传、培训和指导,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整建制推进标准化生产。督促规模以上生产经营主体落实生产记录、休药期制度,力争5年内基本实现全覆盖。点上抓“三园两场”,扩大创建规模,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广大农户实施按标生产。产品上抓“三品一标”,启动实施“三品一标”品牌提升行动,打造一批优质农产品品牌,用品牌化带动农业标准化。发挥好“三品一标”的品牌、制度、体系优势,推动减量化生产,严格控肥控药控添加剂。三是强化标准化生产政策扶持。推动建立标准化补贴制度,引导形成优质优价机制。
第二,坚持“最严格的监管”。坚持问题导向,既打攻坚战,又打持久战,力争3年—5年基本解决抗生素滥用、非法添加、私屠滥宰等突出问题。一是深化专项整治。总结好解决三聚氰胺、“瘦肉精”等突出问题的成功经验,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实施最严监管。今年重点抓好已经部署的兽用抗菌药、“三鱼两药”等7个专项治理行动。在湖南开展好产地环境污染治理试点,集中解决土壤镉污染问题,在污染较重地区改种非食用农作物。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推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实名购买制度,推广高效低毒农兽药。二是推进基层日常监管。建立监管名录制度,加大日常巡查检查力度,指导督促农民合理用药、科学施肥。实施风险评估计划,系统排查各行业、各地区突出风险隐患及“潜规则”问题,有针对性地指导生产经营企业整改提高。健全应急处置机制,更加重视舆情监测和舆情应对工作,依托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家组全面梳理近年来炒作的热点敏感问题,一一进行科普解读,回应社会关切。三是加强监督抽检。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检制度,部里今年将组织两次区域性监督抽检,同时组织各省、地市相应开展监督抽检。依托好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强化“检打联动”,及时处置不合格产品及其企业。四是推进社会共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健全举报奖励办法,建立生鲜乳、兽药、农药质量“黑名单”制度。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业扶持政策挂钩,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惩戒机制,营造良好的市场秩序。
第三,坚持“最严厉的处罚”。加快解决基层一些地方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工作失之于软、失之于宽的问题,用好法律武器,重拳出击,重典治乱,坚决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一是强化案件查处。对近年暴露问题较多、媒体曝光较多、群众投诉较多的热点地区和重点领域,组织开展集中严打行动。根据群众举报情况,农业部将在全国范围挂牌督办一批大案要案,加大典型案例曝光力度,发挥震慑作用。二是健全联合执法机制。主动与公安等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健全信息交流共享、案情会商研判、联合执法办案、信息联合发布等协作机制。三是推进“行刑衔接”。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司法解释,坚决把生产销售使用禁用农兽药、收购贩卖病死猪、私设生猪屠宰场等行为纳入刑罚范围。进一步完善农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严格移交标准,从严从重从快处罚违法犯罪分子。四是健全最严厉的处罚制度。加快修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农药、畜禽屠宰管理条例,加强与食药部门无缝对接,共同形成生产、流通、加工、消费全程监管链条,实行从严惩处机制。
第四,坚持“最严肃的问责”。最主要的是推动落实生产经营的主体责任、农业部门的监管职责、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一是推行绩效管理。继续对各省厅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延伸绩效考核,推动各地进一步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县、乡级人民政府绩效考核范围,强化考核评价、督查督办等措施。大力推行约谈、签订责任状等制度,对于发现的监管不力、失职渎职、推诿扯皮等行为,提请监察机关依法依纪进行查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二是深化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对去年确定的107个试点县(市)进行考核授牌,命名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进一步修改完善创建活动方案、考核要求和管理办法,今年再确定200个县作为创建试点单位,力争5年内基本覆盖“菜篮子”大县。督促指导试点县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加大投入力度,实施全程监管,创新制度机制,真正做到“五化”(生产标准化、发展绿色化、经营规模化、产品品牌化、监管法制化),实现“五个率先”(率先实现网格化监管体系全建立、率先实现规模基地标准化生产全覆盖、率先实现从田头到市场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率先实现主要农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率先实现生产经营主体诚信档案全建立)。三是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抓紧建设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出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办法,制定相应的追溯标准及编码规则,率先将“三品一标”、生鲜乳、生猪、蔬菜等产品纳入全国性的追溯试点,积极推广“二维码”“耳标”以及农产品包装标识,力争5年内大部分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实现可追溯。四是提高基层监管能力。筹划实施“十三五”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程,积极争取中央及各地财政资金支持,重点武装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装备,同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提高基层监管效能。
(作者系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