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信访维稳工作

2016-10-21 01:19:02勾凤诚
党政论坛 2016年19期
关键词:花钱买底数群体性

□勾凤诚

如何做好信访维稳工作

□勾凤诚

信访与维稳工作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信访工作做好了,无疑为维稳工作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条件,反之,信访工作做不好,维稳工作也就失去了保障 、加大了难度。做好当下信访维稳工作,我以为要把握“三个原则”、突出“四个重点”。

所要把握的三个原则是:一要有民生情怀。信访问题既源于个别访员不讲理的情况,也有部分出于政府部门工作不到位的情况。信访工作就是民生工作。要仔细研读每一封信,认真接待每一位群众,对待信访问题要区别对待,群众上访、越级集访才会减少,群体性事件才能得到控减,维稳才会有一个好的基础。

二要有政策准绳。解决信访问题,决不允许乱开口子,决不允许花钱买平安,坚决纠正所谓的“人民内部矛盾用人民币解决”的错误做法。一些地方出现老上访户就是被个别执政者乱开口子、花钱买平安的言行,干扰了思维、混淆了视听。行,必须解决;不行,绝不妥协,领导干部对此态度一定要鲜明。

三要有法治思维。各地各部门一定要依法办事,涉法涉诉问题必须按法律解决,遇到上访人行为违法的时候要果断出手,执法从严、违法必究。

工作中还需突出“四个重点”:

一是底数要清。本地本部门究竟有多少突出的矛盾,主要负责人心中要有数;哪些是个性矛盾,哪些是群体性的矛盾,心中要有数。做到底数清不难,关键是思想要高度重视,并舍得放下身段。

二是情况要明。什么是明?就是主要领导对每一件突出的信访问题都很清楚。我们大部分干部都是看批示、听汇报,为什么不能抽出一点时间听一听信访人的意见呢?所以我觉得要兼听,兼听则明,不能总是听部下汇报,有的时候也要多听听当事人怎么说的。他说的有没有道理,要多去判断,进行解剖。

三是判断要准。这个判断一定要基于对情况的熟悉,才能做出科学的判断。第一,要判断这个事情该不该解决?作为政府有没有问题?老百姓讲的有没有道理?第二,有些事情该解决,但是基于现有财力等客观因素,暂时不具备条件解决,怎么办?第三,有些行为是属于民事纠纷的。比如,老百姓购买商铺后与开发商产生纠纷,这是市场行为,本质上同政府没有关系,政府的职责是推动解决,但是不能随便承诺。还有民间借贷的问题,不可能政府拿钱去解决。第四,判断诉求不合理的,一定不能乱开口子。第五,属于信访终结之后缠访、闹访的,要区别不同情况,该教育的要教育到位,该打击的绝不手软。总之,作为一把手,遇到问题后必须要做出一个精准的判断,是我们的问题一定要及时解决;不是我们的问题,该推动的推动,该说清楚的说清楚。

四是措施要实。第一,合力解决。信访问题都是突出问题、疑难杂症,不是哪个分管领导就能单独决策、解决的,需要一把手召集方方面面会商然后提出解决方案,才能逐步解决到位。第二,救助到位。即使老百姓的诉求不合理,但家庭确实有困难的,要通过其它的手段,综合施政,体现人文关怀。但这绝不意味着政府的妥协。而应让信访者感觉到,这是政府对他的关心,同事情的本身没有关系,这是需要技巧的。第三,稳控得法。有些问题是没有办法解决的,但是在某些特殊的敏感时期必须“看住”。属地必须履行这样的职责。第四,打击精准。对一些无理取闹、寻衅滋事,尤其是涉嫌违法的,公安部门必须及时出手。

(作者单位:中共江苏省高邮市委)

猜你喜欢
花钱买底数群体性
幂的大小比较方法技巧
同底数幂的乘法
如何比较不同底数的对数函数式的大小
比较底数不同的两个对数式大小的方法
尴尬了
意林原创版(2018年5期)2018-05-30 16:25:34
密切党群关系在群体性事件治理中的作用及途径
学习月刊(2016年19期)2016-07-11 01:59:44
让医院脱离“花钱买平安”的困境
中国卫生(2015年11期)2015-11-10 03:17:34
谈涉警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对之策
新闻传播(2015年21期)2015-07-18 11:14:21
论网络与群体性事件
2012年上半年群体性事件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