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欣仪 毛道维 钟会荟
(1.四川大学,四川 成都 610064;2.贵州师范学院,贵州 贵阳 550018)
基于扎根理论的乡村旅游从业妇女生存感知研究
——以三都水族板告村为例
韦欣仪1,2毛道维1钟会荟1
(1.四川大学,四川成都610064;2.贵州师范学院,贵州贵阳550018)
追求生存感知满意是旅游从业者的根本动机,当乡村旅游日益成为人们满足生存需要的重要平台时,旅游研究有理由探讨旅游与生存感知的关系。以扎根理论为研究工具,以三都水族板告村乡村旅游从业妇女为研究对象,尝试对乡村旅游从业妇女生存感知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研究发现,乡村旅游发展显著提高了从业妇女生存感知满意度。经济水平、生活条件和社会认同这三个客观差异仅是影响妇女生存感知的外在因素,而对其产生决定性作用的是妇女的个体特征差异以及选择的对比对象。
扎根理论;乡村旅游;妇女;生存感知;三都
乡村旅游研究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成果也颇为丰富,研究主要关注其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以及社会变迁等问题。其中,民族乡村旅游发展背景下针对原住民的研究,学者主要应用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社会承载力、社会交换等理论,从妇女的社会角色变迁、家庭经济权力变迁、教育地位变化等方面,探讨旅游发展对乡村地区原住民的影响;研究案例地主要集中在乡村地区的民族村寨或古村落;研究多以游客为研究对象进行定量剖析,鲜有研究从当地妇女自身角度对其生存状况进行定性分析。
本文选取的案例地——贵州三都是全国唯一水族自治县,亦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水族马尾绣”的发源地。马尾绣是当地妇女参与乡村旅游活动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全县依托自然生态环境、马尾绣民间手工艺品,以及独特的民风民俗,重点打造集“农业观光、休闲度假、民俗文化、科普考察、健康体验”于一体的民族风情乡村旅游休闲度假胜地。通过参与乡村旅游活动,改变了妇女的生计模式,这引发了笔者对其生存感知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的思考。基于此,本文从扎根理论视阈,对贵州三都水族乡村旅游地板告村妇女生存感知因子进行探索性识别,尝试构建生存感知模型,以期能够丰富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针对原住民研究的成果,并为完善旅游村寨综合治理政策提供参考。
(一)研究对象:三都板告村妇女
三洞乡板告村距三都县城30公里,地处水族聚居的腹地,是水族文化的中心村。全村350余户分居于8个自然村寨,水族人口占全村人口的98%以上。板告村纯厚神秘的民族文化中尤以马尾绣最为独特,上至80岁的老婆婆,下至10来岁的小姑娘,都能略知马尾绣的技艺,马尾绣也因此成为水族女性世代相传的民间工艺。自2006年该村发展乡村旅游以来,精美绝伦的马尾绣工艺品吸引了不少海内外游客。随着旅游开发步伐加快,这里由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逐步转变为“中国水族马尾绣第一村”,成为政府通过乡村旅游带动民族村寨居民就地致富的标杆,板告村被学界和业界奉为“美丽村寨”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背景下的成功模式。目前,学界对该研究成果较为鲜见,大部分成果都出现在新闻、报告以及旅游宣传手册中,主要侧重于板告村的文化产业发展、旅游手工艺品制作和销售等,还未发现聚焦于板告村妇女的研究成果。基于此,选取板告村乡村旅游从业妇女为研究对象,有针对性地对其生存状态及其感知进行调查研究,尝试对民族地区旅游村寨发展模式进行实践总结和理论思考,具有极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二)研究方法:扎根理论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Grounded Theory Methodology)是由社会学家巴尼·格莱瑟(Barney Glaser)和安塞尔姆·施特劳斯(Anselm Strauss)共同发展出来的一种质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提出一个自然呈现的、概念化的和互相结合的、由范畴及其特征所组成的行为模式,研究分析社会世界中所存在的实证问题,是在最抽象的、最概念化的和最具有结合性的层面,[1]侧重于对社会过程、社会心理或结构过程的分析。[2]研究不受时间、地点或人物的限制,遵循规范的分析步骤,通过不断比较,强调问题的产生,概念、范畴及理论的形成是自然显现的过程,最后通过文献回顾达到理论的饱和,[3]分析过程科学严谨,具有重大的使用价值。其核心是对原始质性资料进行概念化、范畴化和理论抽象化处理,编码即是对质性资料进行概念化和标签化的动态过程。[4]施特劳斯和科宾认为扎根理论研究需要进行三个级别的编码:即开放性编码(Open Coding)、轴心式编码(Axial Coding)和选择性编码(Selective Coding)。[5]扎根理论在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中运用较广,也较成熟,但在旅游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较鲜见。扎根理论涉入了被研究者的背景与情境,并在与研究者之间的互动中进行,能够启发被研究者的真实意识,有别于实证研究者客观中立的立场与态度,更能从女性角度反映女性的生存现实,其研究成果有更大的可推广性、覆盖性、可转移性和可持久性。[6]利用扎根理论可以从女性日常生活着手,挖掘她们的议题,甚至可以由她们的语言建立反映她们生活情境的概念和理论。[7]
(三)资料收集与整理
本研究是以扎根理论为指导,采用参与观察、深度访谈法和口述史方式,辅之使用录音工具收集记录资料。由于受到水族语言和受访者文化水平的限制,问卷调查工作主要采用访谈和口述史方法引导受访者在话题范围内自由回答在发展乡村旅游后她们对自身生存状况方面的情绪、感受及观点。访谈集中在2015年3月-5月完成,共获取35份深度访谈资料。受访者人口统计特征为:女性35人;年龄分布为:20岁以下2人,20~30岁6人,30-40岁8人,40-50岁9人,50-60岁8人,60以上2人;受教育程度:小学文化以下6人,小学文化程度18人,初中文化程度7人,高中文化程度3人,大学本科及以上1人。在获得相关资料后,要对相关资料进行反复整理分析,对每位受访者的访谈言语资料进行逐字逐句仔细分析,梳理其类别属性,寻找相应的编码要素。
(一)开放性编码
开放性编码是研究者对资料进行分解、检视、比较以及概念化的范畴过程。[8]在这一阶段,研究者要对资料中的所有词句、段落、图片等进行详细阅读和逐一编码,不遗漏任何重要的信息,且头脑中不能有任何预先形成的概念,最大程度上贴近原始数据,[9]从中自然提炼出类型、概念与标识,按照扎根理论“契合和相关”的标准逐级缩编,提炼形成15个范畴:收入来源、生活开支、居住环境、交通状况、社区活动、劳动分工、身体状况、精神状态、家庭地位、夫妻关系、教育地位、亲属交往、非亲属交往、就业情况、政府政策。这15个范畴是板告村妇女认为深刻影响自己生存状态的因素。开放性编码的示例见表1。
表1 开放性编码示例
(二)轴心式编码
轴心式编码的主要任务是发现和建立概念类属之间的各种联系,以表现资料中各人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且要求在这些类属与关系之中区分出主要的类属,围绕这个“轴心”,分类,综合、组织大量数据,以新的方式重新排列,[10]从而为扎根理论方法建构理论提供一个框架。通过对开放性编码中的访谈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并根据撰写的“初始备忘录”,尝试将这些类属联系起来,最终确定了经济水平、居住环境、社交网络、政府政策、社会地位和健康状况6项轴心式编码。
(三)选择性编码
选择性编码是建立在前两步所形成的较为明确的范畴基础上,围绕轴心式编码中呈现的核心概念进行重新编码的一个更为聚集的过程。核心概念类属在所有类属中占据中心位置,比其它所有的类属都更加集中,与大多数类属之间存在意义关联,最有实力的成为资料的核心,且最容易进一步发展成为理论。[10]在进一步对上述轴心式编码进行分析和比较后,对概念再次进行提升,得出选择性编码中的4项核心概念,包括经济水平、生活条件、社会认同和个体特征,并通过4项核心概念类属,构建出乡村旅游从业妇女生存感知编码过程(图1)。
图1 乡村旅游从业妇女生存感知编码过程
(四)妇女生存感知模型构成
综观上述,妇女生存感知是由妇女参加乡村旅游前后的经济水平差异、生活条件差异、社会认同差异和个体特征差异构成,如图2所示。
图2 乡村旅游从业妇女生存感知模型
1.经济水平差异。大部分受访妇女对经济收入、日常开支等生存感知较为乐观。由于思想观念、掌握马尾绣等水族民间技艺的水平以及参与乡村旅游活动的方式等的异同,导致当地妇女对经济水平感知的异同现象突出,可以说经济水平差异直接导致了当地妇女的生存感知差异。在乡村旅游发展以前,当地妇女的生计模式是依附其丈夫以传统小农生产为主,几乎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经济差异小。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为当地妇女提供了就业平台,使她们萌发了经济独立意识。妇女参与乡村旅游活动的形式多样化,从参与马尾绣制作为主,逐渐扩展到餐饮、住宿、讲解、接待等服务领域,部分妇女的年收入要远远高于其在外打工的丈夫。家庭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教育支出和人情客往等经济花销也由原来的丈夫包干制转变为现在的夫妻共同承担。掌握马尾绣等技艺水平的高低以及参与旅游方式的不同,直接决定了经济收入水平的高低。尤其是马尾绣技艺高超的妇女获得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更多,生存感知满意度更高。
2.生活条件差异。调查发现,妇女生活区域的不同也导致了其生存感知差异。乡村旅游开发前,板告村的吊脚楼依山而建,相连成片,并无差异。发展乡村旅游后,居住地靠近村里的核心区的妇女除了要参与制作马尾绣旅游商品、旅游接待等活动外,条件好的还将自家多余的房屋整理后开设农家乐、农家旅舍等,政府会对旅游接待户进行考评,对卫生状况、交通便利程度、舒适性等达标的农户予以“乡村旅游示范户”或“乡村旅游接待户”的标牌,并挂于门前显眼处。政府的肯定一方面大大增强了这些农户妇女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同时又增强其竞争力,帮助招揽更多的旅游者,带来更多的旅游接待收入,生活在核心区的妇女可以充分感受到“旅游业的恩惠”。生活在边缘区甚至更远区域的妇女则丧失了地理优势,由于要兼顾家务活和农业生产劳动,她们只能利用闲暇时间制作马尾绣旅游商品,且极少参与旅游接待等活动,其旅游经济收入显然不如居住在核心区的妇女,生存感知满意度自然亦异同。
3.社会认同差异。乡村旅游发展使妇女的身份地位认同和社交网络逐渐发生改变,影响着其生存感知满意度。第一,旅游发展使得妇女的劳动方式由以前的务农为主转变为从事旅游相关产业为主。参与乡村旅游获得了丰厚的经济收入,成为家庭经济的重要贡献者,得到了家人尤其是丈夫的支持和肯定,与丈夫享有同等的家庭权利和地位,提升了妇女的生存感知满意度。第二,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步落实和社区管理的规范化,以及受到外来游客新思潮的影响,部分妇女也翻身作主,参与村干部竞选,言语中自然流露出了自豪感,在自我身份认知与自信心方面与未参与竞选的妇女的感知明显不同,其生存感知满意度偏高。第三,旅游发展使得妇女的社交网络发生变化。从事旅游业的妇女直接接触到来自四面八方、各行各业的游客,并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互动认识了更多的同行,随着与外界的交流和互动频率逐渐提高,获取的信息量也不断加大,[11]妇女们逐渐意识到社交对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性,并开始将社交范围由原来的以血缘、亲情以及本村熟人为主的简单地缘关系网络,逐渐扩展到“业缘”关系网络,形成“有机团结”[12]的社交模式。尽管与亲戚朋友以及邻里乡亲的走动有所减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这方面的生存感知满意度,但更多的是也得到了他们的认可,总体的生存感知满意度较以前提升了。
4.个体特征差异。调查发现,乡村旅游发展,给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体健康状况、不同精神状况以及不同个性的妇女带来的机会或造成的影响截然不同,使得她们对生存感知满意度评价差异显著。年龄在25—45岁的妇女是从事乡村旅游业最多的人群,她们享受到的“旅游恩惠”多于其他年龄段的女性,其对生活的态度表现得更为积极。乐观豁达的个性与饱满的精神状态与健康状况呈现显著的正向关系,身体和心理健康容易使妇女对生活持乐观态度,反之亦然。农村医疗的全面覆盖以及村委对妇检工作的真抓落实,增强了当地妇女的健康意识,加之从事乡村旅游使她们的性格逐渐变得开朗,从而有助于提高妇女的生存感知满意度。
本文以贵州三都水族板告村为例,借助扎根理论,深入探讨了民族乡村旅游地妇女的生存感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乡村旅游发展显著提高了从事旅游的妇女的生存感知满意度。乡村旅游发展使得她们的经济水平、生活条件、社会认同以及个体特征与未从事旅游以前相比,出现明显差异,这些差异共同作用和影响着妇女的生存感知评价。旅游从业妇女个性特征形形色色,从业旅游动机千差万别,不同生活背景的妇女生存感知的具体影响因素和满意程度各不相同。但通过从事乡村旅游业赚取较高的经济收入、改善生活条件以及获得社会认同是所有从业妇女的共同愿望,其核心价值和意义在于收获和享受从事旅游过程中自我实现、他人认可、提升积极情绪,从而提高生存感知满意度。
第二,经济水平、生活条件和社会认同这三个客观存在的现实差异仅仅是影响妇女生存感知的外在因素,而对其产生决定性作用的是妇女自身的个体特征差异以及产生感知满意度的比较对象。从业妇女通过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情绪、良好人际关系和高度责任心投入到旅游工作中,从而增强个人主观满足感;而从业妇女更看重经济水平、生活条件和社会认同三个影响因素中的哪一个,以及选择与自己未从事旅游业以前相比还是与身边从未从事旅游业的妇女相比,由此获得主观的相对满足感,这些也直接决定了从业妇女的生存感知满意度。
乡村旅游的发展为以妇女为主力军的板告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和社会影响,使得从业妇女的生存感知显著提高,但目前学界和业界的相关研究较为鲜见,本文的探索无论对于学界还是业界发展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一方面,从业妇女生存感知的构成要件,以及满意程度如何主要源于选择什么样的比较对象,这兴许能激发学者对旅游发展过程中质性研究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以及质性研究在实证和应用等问题的进一步思考,以期不断推广扎根理论的应用领域和范围。另一方面,在政府的鼓励和政策的扶持下,妇女从种田喂猪的农村妇女转变为乡村旅游业的专职从业人员,最初目的在于经济利益,改善生活条件。然而,随着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妇女从业时间增加和从业水平的提高,以及妇女主体思想意识的提升,经济水平已不再是决定从业妇女生存感知满意度的关键因素,而是由生活环境、社会认同以及个体特征等因素相互作用而定。由此,要充分认识、肯定和发挥妇女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促进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乡村旅游村寨和谐发展,政府应适时调整相关政策,在不断提高从业妇女旅游经济收入的基础之上,改善其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鼓励妇女发展良性友好的社交网络,促进身心健康,从而直接或间接地提高从业妇女的生存感知满意度。这对于其他类似民族村寨的乡村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意义。
[1]Glaser, B. G.(1992).Basics of Grounded Theory Analysis: Emergence vs. Forcing. Mill Valley: Sociology Press.; Charmaz, K.(1995) Grounded Theory. In Smith, J. A., Harre, R. & Langenhove, L. Eds. Rethinking Methods in Psychology:27-49. London: Sage.
[2]Glaser,B. G.(1978、2003). Theoretical Sensitivity: Advances in the Methodology of Grounded Theory. Mill Valley: Sociology Press:109.
[3] Glaser B, Strauss A. The Discovery of Ground Theory: 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M]. Chicago: Aldine,1967:10-11.
[4]Maxwell J A; Zhu Guangming trans. Qualitative Research Design: An Interactive Approach[M]. Chongq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Press, 2007:18.
[5]Strauss,A.& Corbin,J. Basic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 and Techniques.Newbury Park: Sage, 1990:58.
[6]Glaser, B. G.(2005) The Grounded Theory Perspective Ⅲ: Description's Remodelling of Grounded Theory. Mill Valley: Sociology Press.
[7]王锡苓.质性研究如何建构理论?——扎根理论及其对传播研究的启示[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76—80.
[8]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5-6.
[9] Glaser,B.G.Basic of Grounded Theory.Mill Valley,CA: The sociology press,1992.
[10] Creswell,J.Qualitative Inquiry and Research Design: Choosing among Five Traditions. Thousand Oaks,CA: Sage,1998.
[11]阚如良,史亚萍,Hsiang-te Kung,周宜君.民族文化遗产旅游地妇女社会角色变迁研究——以三峡步步升文化村为例[J].旅游学刊,2014(4):19-27.
[12] Durkheim E;Qu Dong trans. 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Society [M].Bejing: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2000:42-72;75-92.
[责任编辑:申凤敏]
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旅游人类学视野下的贵州民族婚俗文化研究”(14GZQN31)。
韦欣仪,四川大学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贵州师范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民族文化旅游、乡村旅游;毛道维,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旅游经济,民族文化旅游;钟会荟,四川大学。
F590.3
A
1002-6924(2016)01-158-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