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耀广 唐元松
(东莞理工学院,广东 东莞 523808)
基于“源创新”理论的电子商务共同配送体系创新
钟耀广唐元松
(东莞理工学院,广东东莞523808)
在深入分析当前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配送面临的矛盾基础上,应用“源创新”理论创新配送体系,并提炼出“源创新”理论的关键要素,以此构建电子商务共同配送生态系统模型,解决当前电子商务共同配送模式体系构建的顶层设计问题,为全国城市共同配送试点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电子商务;共同配送;物流模式创新;源创新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呈爆发式增长的态势,2014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已达到2.8万亿,同比增长48.7%,与此同时,全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39.6亿件,同比增长51.9%,连续46个月累计同比平均增幅超过50%,业务量跃居世界第一。然而,随着电子商务与快递业这些年来的粗放式发展,配送服务的滞后与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已严重不相匹配,成为网购消费者主要投诉内容之一,并伴随产业资源重叠浪费、配送效率低、成本高、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进城难、配送难等问题,正成为制约电子商务与城市发展的瓶颈。因此,解决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已迫在眉睫,必须引入一种创新模式来改善当前末端配送的状况。近年来,我国逐渐认识到共同配送的概念,并于2013年在国家商务部、交通运输部和财政部等相关部委的支持下将15个城市作为共同配送全国试点城市。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作为城市配送的主要形式,如何创新可持续发展的电子商务共同配送体系,是目前各试点城市和专家学者正努力突破的方向。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应用,“互联网+”正推动着各产业的互联网化,以客户为导向、以需求为核心的市场策略对原企业组织及商业模式产生极大的冲击,同时对产业创新及商业创新的研究也产生相应的变化。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谢德荪博士,在多年从事“动态战略理论和创新商业模式引发新市场”的研究领域中总结了“源创新”理论,并出版《源创新》(2012)。“源创新”理论在中国推广后得到广泛认同,成为我国动态战略创新研究的前沿理论。其中,张振刚、童心、王雪冬等学者认为源创新属于集群型创新,[1]是对现有的内外部资源进行整合并创造新价值的能力,是通过协同创新进行价值创造与成员共享的体现,[2]更多表现为商业模式的创新,以构建企业的创新生态系统。[3]因此,笔者认为源创新理论很适合市场需求变化快、技术要求高和风险集聚性强的新兴产业的创新,如电子商务等与信息网络结合的,具扁平化、柔性化、动态网络型组织结构特性的平台型新兴产业,这也从张于喆的观点中得到了验证。[4]本文尝试应用“源创新”理论来探索电子商务共同配送体系构建的问题,以期为全国开展城市共同配送试点工作提供系统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意义。
(一)快递业间竞争激烈,利润微薄
通过对我国快递行业运行情况的长期跟踪。2014年1月至12月的快递业务量除受2月份春节期间的波动外,与2013年的同期相比,2014年各月的快递业务量均呈高速平稳增长的态势,平均增幅达53.78%。但我们发现,一方面,2014年部分月份的快递业务量环比增长与当月业务收入的环比增长出现“剪刀叉”情况;另一方面,当月业务收入的增速落后于快递业务量的增速,出现了虽然快递业务量强劲走高,但平均每万件收入逐步走低的“倒挂”现象。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经过我们调研并分析得知,一方面快递企业向电商卖家的应收账款周转期一般较长,从而造成业务收入波动较大、不平稳,表明快递业的运营压力较大;另一方面,每万件收入逐渐下降表明民营快递企业只做大未做强,也表明“以价换量”发展模式基本没有改变,竞争激烈,利润微薄的状况制约着快递企业的长远发展 。
表1 2014年快递行业运行情况表
图1 2014年快递业务量
图2 2014年快递业务收入
(二)快递服务同质化严重,商城卖家议价能力强
一方面,据邮政统计数据,国内民营快递业务量市场份额已超过80%;另一方面,根据阿里巴巴的招股书上显示,2013年其旗下的网购平台淘宝、天猫、聚划算上的包裹量全年达到50亿个,占全国快递业务总量的54%,涉及到14个快递合作企业的95万快递员。这表明,我国民营快递对电子商务产生的订单包裹依赖度极高。此外,“四通一达”等民营快递配送服务的形式都非常雷同,其中电商包裹量的比重已达到70%以上。可见,各民营快递为争夺电商包裹市场份额已开展异常激烈的价格战,并且往往与电商卖家的业务谈判中,民营快递的地位也相对处于弱势。快递企业如何摆脱对电商包裹的过度依赖,是各民营快递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配送服务差,顾客投诉不断
根据国家邮政局申诉网站统计显示,2014年消费者对快递业务的投诉,与2013年相比,同比增长19.7%。其主要配送服务问题集中在投递服务、快件延误和丢失短少损毁等方面。其中,投递服务、丢失短少损毁及收寄服务等问题的有效申诉数量同比增幅较大。这表明,随着近年来快递企业的无序扩张和粗放式发展,陷入了业务量越大、利润越低、服务越差的恶性循环的经营困境,并成为当前电子商务发展、提高顾客网购满意度的瓶颈所在。
表2 2014年快递业务有效申请问题统计表
数据来源:国家邮政局
(四)服务失联“最后一公里”,顾客网购体验差
正是由于快递配送服务差,顾客投诉不断,以致消费者在网上购物体验普遍较差,纷纷给予商家“差评”。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2011年及2012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在“网络购物不愉快经历”中分别有61.6%和 49.2%的消费者对“送货时间太长”列为最不满意的第一位;而2013年的报告显示,在“驱动用户重复购买的主要因素”中的“网站的物流快递服务好,及时高效”以超过60%顾客选择排在前列。因此,“最后一公里”的快递配送服务已经成为电子商务规模发展的短板及制胜之道,谁在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末端配送服务、提高顾客网购体验,谁就能迅速扩张市场和进一步巩固市场份额。基于此,一些电商如京东、苏宁等斥巨资自建物流配送渠道或与专业的落地配物流企业合作,来突破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瓶颈,以加强对末端配送的控制和保证“最后一公里”的服务。
(五)城市配送与城市交通间矛盾
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一方面,随着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和通货膨胀,仓房租金也随之上升,出于成本考虑,很多快递企业的仓储中心不得不搬到位置偏远的区域,但快件又往住集中在居民密集度较高的城镇中心区域,这就造成快递配送路途遥远的情况,而增加的配送半径又间接使快递员不能增加派送频次,不但严重影响配送效率,而且也加剧了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另一方面,随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多,交通拥堵变得愈加严重。然而一些人和城市管理者却认为快递物流的城市配送是城市管理混乱和交通拥堵的罪魁祸首,纷纷出台针对城市配送车辆的诸多限制,使得为“最后一公里”服务的城市配送企业都面临着进城难、停靠难、限行多、装卸难,被罚款等问题。
可见,当前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正面临着上述五大矛盾,成为制约电子商务与城市发展的瓶颈所在。目前,政府、业界及学者正希望推广城市共同配送的新服务业态来缓解当前的问题,也是全国各共同配送试点城市努力探索的方向。但是,开展共同配送试点工作,首要工作是构建共同配送体系。如何构建并适应当前互联网时代的动态网络组织结构的电子商务末端配送体系?那么必须要有一套创新的理论作指导,笔者认为“源创新”理论可以有效应用于当前电子商务末端配送模式体系构建的顶层设计问题。
(一)“源创新”理论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谢德荪博士在《源创新》著作中较详细地阐述了“源创新”的内涵,他认为“创新”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科学创新,另一类是商业创新。科学创新是指有关大自然规律的新发现,它包括新科学理论、新产品及新科技,故称之为“始创新”,也就是中国经常称的“自主创新”。而商业创新是指通过科技创新创造新价值的行为,并进一步将其细分为“流创新”与“源创新”。[5]
(二)“流创新”与“源创新”
谢德荪教授认为,“流创新”是指仅能改善现有价值链的创新活动,比如改进现有产品、寻找替代性产品、建立降低新生产流程成本及改善供应链管理等,“流”是开源节流中“节流的延伸,意为减少成本开支或改善现有价值的活动;而“源创新”是指通过一种新理念来触动人们生活或工作的新价值,并组合现有资源达到某种欲望的活动,“源”是开源节流中“开源”的延伸,西方学界没有适当的翻译,但比较接近的概念为破坏性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意为全新的开始,从无到有。两者的最大区别是:“流创新”是通过自身能力和资源来满足现有市场的需求,达到增加价值的目的;而“源创新”则是通过推动新理念价值,引导其他相关经济成员加入,并组合各成员的力量和资源来满足客户的欲望,从而开拓新市场,并形成一个全新的商业生态系统。[6]
(三)创建“源创新”生态系统的关键要素
“源创新”是通过建立一个新生态系统,并且促使新理念价值不断加强的动态生态系统理论。也就是,“源创新”是由一个新的理念价值来触发一个新生态系统的形成。这个生态系统是否具有可持续的生命力,则需要实现系统内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而起到维持动态平衡作用的关键就是“源创新”的内核——两面市场模型。
两面市场源于著名经济学家夏尔·罗歇和让·梯若尔在研究网络经济时首先提出的一个理论——双边市场理论,[7]其后,英国牛津大学经济学家Mark Armstrong、[8]新加坡大学经济学家Julian Wright[9]等对双边市场理论的建立做出了卓越贡献,并在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更加广泛且深入。而谢德荪教授也深化了两边市场的研究,他认为在传统概念里,企业是为客户提供价值的,但如果一个企业不只关注给客户提供价值,同时也关注给商户提供价值,这时企业便面对两面市场客户,便形成了两面市场商业模型。
这个模型没有固定的上下游,企业是两面市场之间的平台。“客户”不单是企业卖产品或服务的对象,而是延伸到支持企业生态系统的所有成员。当推动一个新价值理念的时候,这个生态系统大多处于初级阶段,并不完整,需要引导其他成员加入生态系统。如果越来越多成员感受到系统的新理念价值,就会引发更多的人加入,于是系统就好像有了生命一样,变得越来越强大,这就是两面市场的正向网络效应。[10]
平台企业在资源的利用中,不仅利用企业自身的资源,还应善于利用系统内各成员的资源。为使正向网络效应循环不息,两面市场系统内各成员需要以“流创新”创造资源进行支持,成员支持的力度越大,生态系统成长的速度便越快,从而触发一连串的源创新与流创新互动,两面市场商业生态系统便越完整、越强大。
此外,针对我国物流快递业自动化、智能化和电子化“始创新”落后的特点,为发挥中国物流快递产业的后发优势,以“源创新”对技术创造的需求及应用价值理念的推动,以驱动商业创新向科学创新进行逆向创新来增加系统新价值,从而形成一个可相互促进的、相互循环的创新系统(见图3)。
至此,笔者发现创建一个完整的“源创新”生态系统关键要素一共有五个,分别是新理念价值、两面市场、正向网络效应、“流创新”与“源创新”间互动创新、生态系统。也就是,提出一个被市场所认同的新理念价值,然后组建一个能给系统内成员带来价值的两面市场,并促使发挥正向网络效应和“流创新”与“源创新”间互动创新,以加强系统内循环,从面形成一个完善且强大的生态系统(如图3所示)。
图3 “源创新”理论系统图
以“源创新”理论来观察当前电子商务末端配送状况,会发现,当前各快递企业都在用“流创新”来维持它的竞争力。比如,通过规模经济降低成本、低价竞争抢占市场份额,虽然在短时间内利润会因“流创新”而增加,但其它快递企业也会很快跟进“流创新”战略而使利润随之减少。因此,不管哪个环节,快递企业应用“流创新”所创造的优势往往不会持久。要使市场竞争优势长久地维持,其“流创新”需要持续地进行,但创新成本不仅会提高,而且在同一环节持续不断地进行流创新活动将造成回报的逐渐递减,导致所获利润也将逐渐减少,这正是目前快递公司在配送中面临的运营困境。因此,必须改变创新思路,利用“源创新”理念,创新电子商务末端配送模式,构建一套全新的电子商务共同配送生态系统,创造产业竞争新优势。
(一)建立共同配送生态系统核心主体
从上述电子商务末端配送面临的矛盾中不难发现,目前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服务中没有一个能协调与整合各方资源和利益的主体,没有能有效化解以上矛盾的中介方。基于“源创新”理论,引入共同配送服务平台主体非常有必要,目的是打破原来电子商务配送链条中点对点式的配送体系,建立适应互联网信息化时代动态网络平台式的配送体系。
共同配送的核心是共同配送的组织主体如何对电子商务配送需求进行整合,通过统筹安排以优化末端资源和提高配送效率。而建立共同配送服务平台的主体可以是第三方共同配送服务商,如北京城市100、收货宝和深圳猫屋等;也可以是各快递公司共同结盟组成的联盟式共同配送服务商,如菜鸟网络、亚马逊等。在源创新理论思想下,共同配送服务商的使命就是利用自身的能力和资源,通过完善的服务、科学的战略合作方式及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组合一面市场成员的资源及能力来满足另一面市场成员的多样化需求及欲望。因此,这个共同配送服务平台不仅自身要有丰富的运营经验,同时需要拥有强有力的人际关系网络以整合资源的能力,才能保证电子商务共同配送体系的“两面市场”的建立。
(二)确立电子商务共同配送新理念价值
当共同配送服务商作为平台主体后,平台企业必须确立平台的运营价值理念。我们知道,目前电子商务末端配送问题归根到底是没有满足顾客的需求,没有为顾客提供多样化及差异化的优质服务,并且大部分快递配送在同质化严重下也缺乏给顾客提供精细化服务的能力,这正是目前电子商务末端配送发展的核心瓶颈问题。而共同配送服务商根据顾客的服务需求,整合多方资源,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可以有效化解快递与消费者在配送服务中的矛盾问题。也就是从顾客需求、顾客价值主张为源头和出发点,创新电子商务共同配送商业模式。
实施电子商务共同配送后,电子商务商品包裹流动中有四个对象参与,分别是电商卖家、快递企业、共同配送服务商和消费者。共同配送服务商承担着“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服务,它为快递企业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派送难、重复派送和顾客投诉等困境,又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配送服务,解决消费者面对快递员派件时产生的各种问题。可见,共同配送服务商作为快递企业和消费者的桥梁,随着商品包裹的流动,它的直接服务对象是快递企业和消费者。并且,部分电商卖家看好共同配送服务商的服务水平,也愿意通过落地配或网上订单信息平台嵌入共同配送网点的形式与配送服务商合作,成为其间接服务对象(如图4所示)。
另一方面,在电子商务的服务链条中,可以发现,最终的服务对象是消费者。只有消费者持续的网购并养成网购的习惯,整个电子商务供应链才会带来源源不断的订单,保持系统链条的正常运转和生命力。因此,通过共同配送提高服务顾客的综合水平和系统内成员的效能与利益,便成为电子商务共同配送新理念价值。基于新理念价值,引导共同配送的参与对象,始终围绕顾客的多样化需求提供多元化的优质服务,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图4 服务对象与物流(包裹)流动示意图
(三)构建电子商务共同配送两面市场
共同配送服务商作为电子商务末端配送的中介方,一方面为商家、快递企业提高顾客满意度及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的问题;另一方面给顾客提供专业化、多样化的服务,如代收货自提、代寄件、充值缴费以及不满意即退等便民服务。因此,共同配送服务商可以很自然地成为商家、快递公司与消费者之间的平台,进而建立电子商务共同配送两面市场商业模型(如图5所示 )。
共同配送服务商平台的主要运营战略应是通过平台整合左面经营实体更高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来提供给右面的网购消费者,使其获得满意的购物体验。因此,共同配送服务商作为平台主体,平台的右面是消费者,平台左面是电商卖家、快递企业等经营实体。另一方面,共同配送服务商为了向顾客提供更便捷优质的服务和节省建设配送网点的投入成本,可以积极鼓励在居民生活社区附近的商家加入到平台上来,如连锁便利店、个体商户和物业中心,而在货物较少且偏远的住宅区和写字楼,可以配置智能自提柜等网点形式,丰富共同配送的网点类型,增加共同配送服务空间密度,提高消费者的服务体验,促进良性的两面市场的形成。
图5 电子商务共同配送两面市场模型
(四)平衡各方利益,加强正向网络效应
在共同配送服务平台的运营中,如果越多合作方加入和消费者选择其服务,该服务的理念价值就越高,其理念所带来价值将令越多的成员分享到,从而会诱发更多成员加入,于是平台在正向的网络效应下越来越强大;反之,这个平台则面临便会萎缩甚至崩溃。因此,共同配送平台通过建立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形成良性的盈利模式和利益分配机制,是维持两面市场正向的网络效应的基础。
笔者在课题调研中了解到,一方面于当前消费者还没有完全体验并习惯于共同配送服务商提供的优质配送及增值服务,且对共同配送服务商没有产生过高的依赖心理;另一方面,面对目前快递业竞争激烈、利润率微薄的情况下,快递企业也不愿意掏出仅有的利润分给共同配送服务商。因此,如果共同配送服务商想从“流创新”的价值链理念来盈利,也即分别向顾客和快递企业收取基础服务费,显然是行不通的,只会陷入两边不讨好的泥潭。因此,基于扩大顾客基础和拉拢更多快递企业进入共同配送平台,必然对他们采取免费模式的定价策略。[11]
那么,从电子商务的交易主体来看,共同配送服务商如果为电商卖家让其顾客增强从网上购物到末端配送整个过程中的购物体验,从而获取良好的评价,提高顾客忠诚度和粘性,电商卖家是乐意支付一定金额服务费的,目前已在淘宝、天猫平台初步实施。也就是,只要消费者在淘宝、天猫商城网购下订单前收货地址选择在线下提供的共同配送自提服务站,共同配送服务商就会按每件向淘宝、天猫商城收取1-2元的服务费。虽然电商卖家给共同配送服务商支付服务费而带来额外的成本,但是随着网购订单在相近区域末端包裹密度的增加,电商可以跟快递企业商谈减少其单位快件的收费,另外商城还可以调高包邮金额来平衡支付的额外成本,例如京东商城从原来的满39元包邮,调整为满59元包邮。此外,共同配送服务商及其网点成员可以通过增值服务来提高收益的收费模式。
为提高各系统成员开展共同配送服务的积极性,共同配送服务商从电商平台中所获取的利润和服务顾客的效益应与系统内成员分享。比如,快递公司将包裹交给服务商派送且不收基础服务费,这样可以解决快递员末端配送服务问题和节省一定人力资源和配送的成本;连锁便利店、加盟个体商户、物业中心以及智能自提柜运营商可以得到一定的利润分成,并随着服务的订单越多,各成员的利润也越丰厚。此外,系统内成员也实现了各自业务价值的提升。例如,给连锁便利店、个体商户带来更多的客流,增加原业务营业额;住户来物业中心取件过程中,物业中心通过与住户的互动,加强了与业主之间的关系,营造和谐社区;智能自提柜运营商,通过包裹的订单信息,可以收集顾客的个人信息和消费偏好,为后期的大数据挖掘和精准营销提供数据基础。
在这种盈利和平衡各方利益的模式下,顾客得到满意的服务,各合作方又得到盈利和成本效应,共同配送服务商也得到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平台服务商与合作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业态,逐渐形成强大的正面网络效应。
(五)激发互动创新,构建共同配送生态系统
共同配送服务商通过有效的激励措施,为系统内成员创造新价值和平衡各方利益,发挥正面的网络效应,使得两面成员的数量和资源不断上升。而在共同配送商业系统成长过程中,为使商业系统正向的网络效应发挥越来越强大,共同配送两面市场的成员需要以“流创新”进行支持,成员支持力度越强大,共同配送商业系统成长速度越快。也就是说,系统内各成员在“源创新”的战略思想下,各自针对共同配送服务流程实施“流创新”的运营优化。比如,共同配送服务商的自建配送网点、合作的连锁便利店和个体商户为吸引更多消费者选择共同配送网点的服务,可以将配送网点打造成为居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社区服务点,使配送网点提供的服务融入到居民的生活当中。也就是,配送网点除了提供代收货、寄件服务外,还为居民提供充值缴费等便民服务、家政预约服务与及金融理财推广服务。此外,借助合作的电商平台在该区域销售数据,分析居民的消费需求和偏好,针对居民需要的商品,引入020双线营销的模式,在该区域投放合适的促销信息和商品,帮他们代购和配送,做到精准营销,逐步打造汇集人流、物流、商流和信息流为一体的居民社区生活圈,以激发“源创新”与“流创新”的互动创新。
城市共同配送在给居民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配送服务的同时,也缓解了减少车辆尾气排放、噪音污染和交通拥堵等城市问题,其好处越来越受到政府的肯定。目前,全国各试点城市正努力探索城市共同配送试点工作,陆续为共同配送服务商制定相关扶持政策与资金支持,如帮助完善共同配送便捷通行保障措施、科学规划城市共同配送网络空间布局和加强电商物流复合型人才培养等,且通过经费资助培育共同配送示范企业来逐步建立和规范城市共同配送市场,并借助示范效应带动共同配送行业的良性发展,[12]以加快发展创新型、开放型、集约型的配送模式,发挥政府规划引领和政策导向作用。从而构建一个能解决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末端配送服务问题,提高顾客网购体验,整合末端配送资源,系统内各成员受益并获得政府支持的电子商务共同配送生态系统模型(如图6所示)。
图6 电子商务共同配送体系生态系统模型
电子商务已经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里,要求鼓励电子商务产业创新发展、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发展及与物流配送融合发展。电子商务成为引领传统产业互联化的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协调处理好电子商务发展的各个环节尤为重要。其中,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配送环节的各种矛盾,已阻碍着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以推行全国城市共同配送试点为契机,应用“源创新”理论探索解决当前电子商务共同配送模式体系构建的顶层设计问题。提炼并利用“源创新”的五个关键要素分别阐述共同配送核心主体的建立、共同配送新理念价值的提炼、共同配送两面市场的构建、如何加强正向网络效应及激发“流创新”和“源创新”的互动创新等一系列的创新活动,从而构建出电子商务共同配送体系生态系统模型。此外,当前的完全竞争城市配送市场已无法达到社会最优,因此需要借助政府力量,建立“N+1”家垄断竞争型的共同配送服务主体来完成城市共同配送的初步实施阶段。通过培育共同配送示范企业来逐步建立和规范城市共同配送市场,并借助示范效应带动共同配送行业的良性发展。以发挥政府规划引领和政策导向作用,为城市共同配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1] 张振刚,陈志明,余传鹏.企业创新路线图:理论基础与概念框架[J].管理学报,2014(12):1826-1833.
[2] 童心,于丽英.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的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耦合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12):17-22.
[3] 王雪冬,董大海.商业模式创新概念研究述评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11): 29-36+81.
[4] 张于喆.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思考:创新资源的配置、创新模式和创新定位的选择[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4(8):5-19.
[5](美)谢德荪.源创新:转型期的中国企业创新之道[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12.
[6] 黄栋,吴宸雨.我国风电发展的障碍与对策:基于“源创新”理论的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4(13):11-15.
[7] Rochet,J. and J.Tirole. Platform Competition in Two-Sided Markets [J].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 2003(1):990-1029.
[8] Armstrong, M. Competition in Two-Sided Markets [J].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6,37(3):668-691.
[9] Kaiser, U. and J.Wright. Price Structure in Two-Sided Markets: Evidence from The Magazine Industry [J].Inte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2006(24): 1-28.
[10] 傅瑜.网络规模、多元化与双边市场战略——网络效应下平台竞争策略研究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2013(6):192-196.
[11] 张运生,张利飞,等.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技术标准多边许可定价研究[J].软科学,2013(12):126-129.
[12]陆立军,张友丰,杨志文.电子商务诱致新型专业市场形成的比较制度分析[J].贵州社会科学,2014(9):104-109.
[责任编辑:申凤敏]
广东省社科“十二五”规划项目“电子商务环境下城市末端配送问题与突破路径研究——以全国城市共同配送试点东莞为例”(GD14XGL5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粒子群优化的群动态决策模型”(13YJC630095)。
钟耀广,东莞理工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企业管理;唐元松,东莞理工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F719.9
A
1002-6924(2016)01-13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