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俊
(重庆科技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重庆 401331)
能源供应链综合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例
曹俊
(重庆科技学院工商管理学院,重庆401331)
在分析国家和地方对能源管理人才需求的基础上,结合重庆科技学院的特色,提出了基于能源供应链的管理思想,建设以能源的生产、运输和消费为主线,涵盖能源流、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四种流态,包括能源生产企业管理、能源物流企业管理、企业能源管理和能源经济与管理研究四个子平台的能源供应链综合实践教学平台的思路和内容。
能源供应链;综合实践;教学平台
根据国家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目标,到2015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能耗比2010年下降21%左右[1],重庆市也确定了节能减排目标。国家和地方节能目标的实现,首先必须有众多掌握能源管理知识技能的人才进入到企业相关岗位,才能正确地管理能源,采取正确节能措施促进各企业节能,最终实现国家总体的节能目标。重庆科技学院作为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物流管理专业协作会理事长单位,有责任发挥石油冶金行业的办学特色,着眼高等教育发展大势,培养服务于能源供应链相关行业的应用型人才。
但是由于实施条件与设施局限,重庆科技学院学生相关行业特色技能培养不足,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各专业融合度有待提升。如何突破传统,设计一个能够结合学院发展定位、符合能源供应链的实验体系?如何构建一个培养学生能源经济管理和企业运作管理综合能力的实训平台,这是一个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直接关系到能源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和未来的发展[2]。
能源供应链综合实践平台是基于重庆科技学院的办学特色,基于能源供应链的管理思想,建设涵盖“1条主线,4种流态,4个平台,2种综合能力”的能源供应链综合实践教学体系。即以能源生产企业、能源物流企业和企业能源管理为背景,以能源的生产、运输和消费为主线,涵盖能源流、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四种流态,包括能源生产企业管理、能源物流企业管理、企业能源管理和能源经济与管理研究四个子平台,培养学生的能源经济管理及企业运作管理两种综合能力的能源供应链综合实践教学基地[2]。
(1)优化重组原则。该平台建设的重点在于整合能源生产企业、能源物流企业和企业能源管理体系的构建。它将学校现有的物流管理、酒店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市场营销、油气储运、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石油炼制加工与煤化工)、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工厂热能)、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的实践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并依托重庆科技学院的冶金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石油与天然气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和钢铁制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重庆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从而形成包括能源流、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能源供应链综合实践教学体系,优先满足教学需要。
(2)平行发展原则。在完善教学功能的同时,同步融合和完善能源企业管理实训子平台、能源物流企业管理实训子平台、企业能源管理实训子平台、能源经济与管理研究子平台,实现跨专业的综合培养,并能满足能源金融、能源与宏观经济模型、能源政策分析、能源战略选择、能源与环境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推动实践教学与科研平行发展。
(3)共享与效益原则。实现相关专业乃至重庆市有关高校和行业企业资源的共享,建立起跨专业综合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在保证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研究的同时,加强对外开放与对外培训,提高设备和软件的利用率,争取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1以学校特色为依托,以供应链管理思想为架构的实践体系
该平台以能源生产企业、能源物流企业和企业能源管理为背景。能源制造企业管理涵盖了主要的能源供应企业:天然气公司、石油公司和电力公司等。能源物流企业主要包括石油与天然气管道运输企业,LNG汽车运输企业等。企业能源管理主要涉及:流程型、离散型和服务型以及民用四类消费群。其中流程型制造企业将依托重庆科技学院的冶金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石油与天然气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和钢铁制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新建离散型制造企业仿真系统模拟离散型制造企业的能源与生产运作管理;新建酒店能源管理系统模拟服务型企业的能源与运作管理;新建能源经济与管理研究子平台依托重庆能源经济管理研究中心和行为研究中心,探讨企业和居民的能源消费行为。综合实践体系的内在逻辑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综合实践体系的内在逻辑关系
4.2覆盖学校9个专业,实现专业知识的融合和资源的共享
具有高水平和特色鲜明的能源供应链综合实践教学体系建成后,可覆盖重庆科技学院物流管理、会计、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酒店管理、油气储运、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石油炼制加工与煤化工)、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工厂热能)、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等9个本科专业近4 000学生的实验需求,并实现能源管理知识、企业管理知识、能源相关工程技术的融合。每年为重庆市输送1 000名左右具有能源管理和企业运作管理两种综合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4.3四个层次的实验教学和实验课程体系,实现知识的逐层递进
实验教学体系由基础业务层、管理决策层、跨专业综合层和研究提高层四个层次构成,与之对应的实验课程体系由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构成[3]。实验教学体系、实验课程体系与各实训子平台的对应关系如图2所示。
一是基础业务层,加深学生对能源生产企业、能源物流企业、流程型制造企业、离散型制造企业和服务型企业的基本业务流程的了解。二是管理决策层,在基本业务层面进行业务流程管理和能耗数据收集的基础上,对需求进行预测计算、平衡计算、统计计算以实现能源数量和质量的全面管理。三是跨专业综合层,要求学生基于能源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能源供应链思想,制定企业能源战略计划、中长期的主生产计划和能源需求计划,分析能源效率、制定能源消耗控制策略等。四是研究提高层,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或者协助教师进行系统优化、设计和研究的高层次实验教学环节。强调自主开发、自主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素质。
图2 四个层次的实验教学和实验课程体系
4.4改革教学组织形式,实现跨专业的实验实训
该平台的建设有利于优化实践教学方式。根据该平台实验教学体系的递进关系,实现由教师以“教”为主到以学生“学、做”为主的转变。把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项目导向等教学方法融入到实践教学中,进行有差别性的、对抗性的教学活动组织[4]。
对于基础业务层和管理决策层的实验实训,可分散到各个模拟机构,单独组队,进行对抗性演练。对于跨专业综合层的实验实训,则需要对相关的9个专业重新组合,分散到23个机构中(其中:离散型制造企业、流程型制造企业、酒店管理等模块可以根据学生人数进行对抗组的增减)。对于研究提高层的实验实训,根据科研情况,每学期提供不少于5个的创新性实验项目,然后根据实验项目难易程度等因素进行分组。基础业务层、管理决策层和跨专业综合层的实验实训,每次上课总人数可达到125人。
5.1能源生产企业管理子平台
集成能源企业的能源企业管理模拟系统和企业营销管理模拟系统。包含采购管理、库存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计划、需求分析、能源计划管理、销售和结算管理、供应商管理、客户关系管理、能源产品营销策划等模块。面向现代能源生产企业的全过程,为学生提供体现能源企业流程管理和运作管理决策的综合实验子平台。
5.2能源物流企业管理子平台
该模块主要建设Flexsim物流仿真系统和pipeline系统,主要是通过模拟能源物流企业,如天然气管道运输公司、油气运输公司等公司的业务流程,包括根据各个下游企业的能源需求计划,进行能源运输工具的计划,组织和协调等方面。学生可进行配送规划与设计,物流系统分析、服务需求量的统计、选址规划、配送中心整体布局设计、配送作业流程设计、配送组织管理系统规划与设计、方案评价等。
5.3企业能源管理实训子平台
该子平台是整个实验教学平台的核心,主要模拟流程型制造企业、离散型制造企业、服务型企业的生产流程和业务流程,了解和分析伴随生产流程和业务流程的能源管理问题。可开展的实验实训项目包括:流程型、离散型和酒店的运营管理、能源需求管理、能源计划管理、能源采购和存储管理、能源统计管理、能耗预算及比较、能源财务管理、能源利用效率分析、节能效益分析、能源审计、各种关键能耗指标分析等实验实训项目。
5.4能源经济与管理研究子平台
该研究子平台建设内容包括:SPSS统计分析软件。并基于能源企业管理子平台、能源物流企业管理子平台、企业能源管理实训子平台,进行能源经济与管理领域相关研究。可支持学生进行煤炭、LNG等能源物流的局部规划;支撑能源物流财务监管模式、能源金融、能源与宏观经济模型、能源政策分析、能源战略选择、能源与环境、居民能源消费行为等相关领域的研究。
通过能源供应链综合实践平台的建设,有利于突破各学科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各自为战的局面,成为以能源管理为特色主线的联系各学科、各专业实践教学的桥梁与纽带,使专业课程体系得到有机融合,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整合、专业融合。建立以能源管理为主线,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以信息化技术为手段,融会贯通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众多专业知识和技能,关注企业运营活动中各环节及其能源管理,并实现各工作岗位、业务的工作过程训练,既要求体验环境,又要求完成决策,同时还要求执行各种经验管理岗位的业务,达到理论、体验、实训三位一体的实践目标,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有机融合的综合平台,实现人才培养模式与方式的创新。
[1]《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发布[EB/OL]http://www.miit.gov.cn/ n11293472/n11293832/n11293907/n11368223/14475991.html
[2]王玉斗,王殿生,关继腾,薛庆忠.具有“物理+能源”特色的物理学研究生创新实验平台的建设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6):154-169.
[3]祝爱民,于丽娟,蒋文杨.管理类跨专业综合实验体系构建与实施[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2):186-189.
[4]刘守合,杨煦,逯燕玲.应用型文科专业群综合实验教学组织管理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7):117-133.
Establishment of Emergency Supply Chain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Teaching Platform:In the Case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amp;Technology
Cao Jun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 Chongqing 401331, China)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an analysis of the national and local demand for the logistics management talents, and in view of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 we proposed the ideas for the management of the energy supply chain,which consisted of the production, transportation and consumption of the energy products and covered the flows of energy, information,material and capital, and at the end, introduced the line of thinking and content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energy supply chaincomprehensive practical teaching platform.
energy supply chain; comprehensive practice; teaching platform
F426.2;F274;G642
A
1005-152X(2016)01-0184-03
10.3969/j.issn.1005-152X.2016.01.049
2015-12-20
曹俊(1975-),湖北枝江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物流及供应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