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波
瑞舒伐他汀在改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炎性因子中的作用
吴 波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在改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炎性因子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因子的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8(IL-18)、Bcl-2及C-myc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炎性因子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炎性因子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cl-2及C-myc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给予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瑞舒伐他汀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且可减少患者心肌细胞凋亡,临床价值显著。
瑞舒伐他汀;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律失常;炎性因子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患者多伴有典型发作性胸骨后闷痛、呼吸困难、甚至晕厥等症状,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极易发展为明确的心肌梗死,严重时还可引起心脏性猝死,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在发病过程中,斑块破裂极易增加多种炎性因子的释放量,其介导的炎症反应及凋亡会明显加重患者的病情。本研究就采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时对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观察组中,男27例,女18例,年龄44~73岁,平均(56±4)岁;病程5个月至3年,平均(15±3)个月;其中19例为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16例为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10例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功能分级均为Ⅰ~Ⅲ级。对照组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46~72岁,平均(55±6)岁;病程6个月至3年,平均(16±4)个月;其中20例为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17例为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8例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功能分级均为Ⅰ~Ⅲ级。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的相关诊断标准,经心电图检查确诊,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其他器质性疾病患者,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对本研究不耐受的患者,不愿参与本研究的患者[2]。
1.3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治疗,即给予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及β2受体阻滞剂等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口服洛伐他汀,20 mg/次,1次/d,每晚饭前顿服,连续用药2周。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20 mg/次,1次/d,每晚饭前顿服,连续用药2周。
1.4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于入院时及治疗结束后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炎性因子及凋亡反应指标,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8(IL-18)等,并对两组患者的Bcl-2及C-myc蛋白表达水平改变情况进行比较。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hs-CRP、TNF-α、IL-18等炎性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各指标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各炎性指标水平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治疗后hs-CRP(mg/L) TNF-α(μg/L) IL-18(mg/L)对照组 45 11.4±1.2 6.9±1.5 1.20±0.21 0.83±0.12 164±18 104±14观察组 45 11.2±2.5 4.8±1.2 1.11±0.20 0.51±0.15 165±22 86±13 t值 0.689 4.243 1.303 5.809 0.515 3.954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0.05
2.2治疗前后凋亡反应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Bcl-2及C-myc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cl-2及C-myc蛋白表达水平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Bcl-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my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凋亡反应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凋亡反应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Bcl-2 C-myc对照组 45 53±12 69±10 38±7 24.6±3.6观察组 45 53±11 79±13 37±9 18.2±2.6 t值 0.220 2.559 0.150 5.060 P值 >0.05 <0.05 >0.05 <0.05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主要指因冠状动脉硬化斑块破裂使得血小板发生黏附、聚集现象。其会导致血小板释放量增加,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激活凝血系统,导致血栓形成,并可导致血管痉挛,使患者心脏血管狭窄程度加重。严重者还可发生心肌缺血缺氧,甚至会产生心力衰竭致猝死,对患者健康的威胁极大,临床上必须加以重视[3-4]。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概率较大,因为此类患者多伴有心肌缺血、损伤等现象,可对心肌细胞的电稳定性造成影响,促使血液中儿茶酚胺、脂肪酸等的含量明显上升,进而可对心肌自律收缩情况造成影响[5]。另外,心肌缺血、坏死等还会对心脏迷走神经及交感神经的关系造成影响,其也会影响心电活动的稳定性,进而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心律失常的发生率[6]。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诊断及治疗,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病死率有重要帮助。
超敏C反应蛋白是一种非特异性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临床上通常将其作为预测冠状动脉硬化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7]。同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体内TNF-α、IL-18等炎性因子水平较高,极易对平滑肌细胞增殖造成影响,促使其增殖量增多,且会促使hs-CRP水平上升,而hs-CRP则能够通过与脂蛋白结合促使补体系统激活,进而可导致终末C5B-9产生增多,对患者的心肌细胞造成严重影响[8]。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发生缺血及非缺血性心肌细胞死亡的一种常见形式是细胞凋亡,细胞的快速凋亡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心肌缺血及心室重塑速度,使得患者心脏负担明显加重[9]。而Bcl-2蛋白表达水平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机体细胞对死亡诱导性刺激的耐受力,较高的Bcl-2蛋白表达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对细胞的程序性死亡造成影响;若生长因子充足,C-myc则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细胞增殖分裂,对细胞凋亡有较好的抑制效果;若生长因子不足,则会对细胞增殖分裂现象进行抑制,进而可对细胞凋亡产生促进效果。因此,合理控制炎性因子、有效抑制细胞凋亡已成为临床上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肌梗死的关键[10]。
瑞舒伐他汀是他汀类药物的一种,是临床上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其可通过与三羟基三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结合可有效地抑制酶的还原活性,进而可达到调节脂质代谢的效果。另外,瑞舒伐他汀还能够促进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对降低心肌缺血损伤情况、调节心肌肌膜上脂肪酸成分等有重要帮助;而且有利于提高跨膜离子通道的稳定性,并可影响患者心肌传导及兴奋性,对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有重要帮助[11]。此外,与洛伐他汀相比,瑞舒伐他汀可有效地改善患者体内C-myc水平,从而可预防因生长因子不足而诱导细胞凋亡,对改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及细胞电网反应,促进机体炎性及促凋亡因子减少有重要帮助,进而可有效抑制凋亡因子增加现象,最终可减轻对患者的伤害。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炎性因子与凋亡反应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炎性因子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改善后观察组患者Bcl-2及C-myc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且可促进患者心肌细胞凋亡,临床价值显著。
[1]刘鸣.hs-CRP、cTnⅠ在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中临床分型和危险度分层的价值[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22(2):176-178.
[2]张蓉,任平,杨森焱.12导联体表心电图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应用与评价[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6,20(1):67-69.
[3]周栋,王新宏,周娟,等.炎症小体Nod样受体蛋白3及胱天蛋白酶募集域蛋白8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37(1):68-91.
[4]董晓莉.糖化血红蛋白和N末端脑钠肽原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2):28-29.
[5]张艳丽.急性冠脉综合征双重抗血小板联用质子泵抑制剂98例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32):126-127.
[6]郭书红,符本磊,查丽黄.速效救心丸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血清hs-CRP、Cys-C及BNP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5,32(11):2191-2194.
[7]曾喆,谢文辉,金秋根.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内皮素-1水平、心功能和心肌酶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34):23-25.
[8]冉琴.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5,3(23):65-66.
[9]陈章强,戴军,姚民,等.地尔硫和硝普钠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无复流现象的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35):4283-4287.
[10]彭晓燕.低分子肝素联合脑心通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机体炎症反应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36)65-70.
[11]孙顺洋,邵雪松,祁正军,等.冠状动脉CTA、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5,7(6):836-842.
R543.3
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9.030
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辽宁沈阳 11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