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振岳
自古及今,教书育人就是教师的职责。 众人皆知“教”是有高低之分的。可是谁想过,“育”岂是教师一人之事?
一、改变家长的错误认识和做法。
国家以行政手段,严禁应试教育,提倡素质教育,是为国家计。初衷良好,用心良苦。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的各方面才能得以发展,潜力得以发掘,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得快乐,没有压力,没有负担,成为符合国家需要的合格人才。
可是,我们来看看现实。
1.择校。每年还未到开学季,家有学子的家长们早已忙碌起来了。他们到处打听,哪个学校教育质量高,哪个学校教育质量低,哪学校管理严格,哪个学校学风不好,不惜从农村迁到城里,从普通学校迁到重点学校,再到重点班级。什么高昂的择校费,繁重的交通费,不菲的房屋租赁费,甚至家长的工作,也不管不顾了。
2.课外补习。全日制普通学校,说是素质教育,可看看班级的课表,看看学生的书包就知道,每天都是上课、作业,再上课、作业。本来学生的负担已经很重了,可回到家里,家长安排的课外补习又开始了,依旧是上课、作业。学生疲惫不堪,埋头于做不完的作业堆中,厌学、逃课、甚至有极端想法和行为。日滋日长,早已不是个例。
3.家务活。学生回到家里,帮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是再简单平常不过的事了,可家长怕耽误学习,一律代劳,天长日久,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少爷公主就诞生了。待到家长的“脚”被砸疼时,已悔之晚矣。
4.家庭支出。一切为了教育,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家中一切的费用支出,都围绕着孩子,只要孩子说是学习有关的,就一定满足,而且是必须的。其他的一切能免则免,能省则省,甚至是老人的医药费。
5.过激行为。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因为家有学子,与广场舞大妈吵个不亦乐乎;因为家有考生,拦截车辆、堵塞交通,甚至打砸车辆;因为孩子前途,隐瞒了亲人离世的消息,泯灭了孩子与亲人最后一次相见的人性。
上述几个方面,我们看到的是什么结果?是家长对教育的理解、认识和做法。家长关注的是:①我的孩子是龙种凤种,必将成大器。②家长从来没有做过,或没有实现的愿望,必须在子女这一代实现。③家长对学习是一厢情愿的热情高涨,缺乏与孩子的交流沟通和了解。④家长想的是我的孩子谁在教,教的结果如何,成绩高不高,至于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符合不符合国家的要求,则与我无关了。换句话说,家长只关心“教”,不关心“育”。
古人说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事实是孩子没有在学习中感到乐趣,反倒是一种痛苦和负担,因为学习、因为考试,跳楼自杀者,屡见不鲜,也就不足为怪了。只有让孩子在学习中感到快乐,方能如大禹治水般引导孩子走上学习的正道。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首先从改变家长做起。
二、改变对学校教育的評价机制
学校进行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必须有一套正确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它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力保障。但是,教学和评价必须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共同为国家的教育方针服务,为国家的教育目的服务,当两者不能相互适应、不能相互促进时,就应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
目前的教育评价很多,但我认为真正落到实处的只有一条,那就是分数。家长评价一个学校、一个班级、一名教师、一名学生,就看分数,特别是自己孩子的分数,有分数就有成绩,一切均好,没有分数,就完全是“一票否决制”。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同样也是看重分数,哪次考试后,不会对班级、教师、学生进行分数评价?看看学校的起始年级招生工作,就知道与分数有多么紧密的关系。
三、育人的途径
教书育人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和各个教学环节,对学生德、智、体、美进行全面的教育和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可是,教师注重什么呢?
作为一名教师,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技能,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批好每一次作业,考好每一次试,做好每一次总结反思,是每天的日常工作,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但是,在这些工作中,教师最关注的还是分数。因为学生要分数,家长要分数,学校要分数,教育主管部门也要分数。过去我们说“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今天,对于教师而言,分数又何尝不是命根呢?相比分数而言,“育人”已经有些淡化,这条重要的育人途径打了折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就是说父母的教育也是育人的另一条重要途径,相比教师而言,家庭教育则是更重要的一条途径。而这条途径几乎是关闭了,因为大多数家长只看重分数,孩子的其他方面似乎不重要。还有一条育人的途径就是社会,等到社会在育人方面发挥作用之时,估计我们的孩子已经荒废了。真到那时,孩子、家庭、学校、社会就要遍尝恶果了。社会道德滑坡就是一个明证。
教书和育人,是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家长应对教书育人有正确的认识和做法;教师应懂的教书育人的重点在哪;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对教育教学有正确的评价机制;社会应该对教书育人有客观公正的舆论导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好既教书,又通过不同途径育人的工作,上对得起国家、百姓。下对得起家庭、学子,更对得起职责和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