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建宁
摘 要: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此时中学生篮球运动专项训练要结合他们的生长发育特点,才能取得预期的训练效果。核心力量训练是近年来中学生篮球运动员训练中常用方法之一,这种科学、合理的运动方法,既有利于保护篮球运动员的身心健康,也有利于提高籃球运动员的专项技能。结合中学生篮球运动员训练情况,分析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及具体训练方法,希望对今后中学生篮球运动员培训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学生;篮球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方法
核心力量训练的关键点是人体躯干以及骨盆部位的肌肉,它是一种锻炼小肌肉群的方法;在运动过程中,人体的躯干起到重要衔接作用,决定了身体各部位的发力水平;在篮球运动项目中,稳定的核心力量有利于促进运动员将身体各环节有机结合,实现上下肢的协调配合,科学、有效的核心力量训练方法,对提高篮球运动的竞技水平有重要意义。
一、中学生篮球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
1.提升中学生运动员的身体素质
篮球运动对运动员的灵活性、速度性、敏捷性及平衡性提出了较高要求,而符合这些要求的基本前提是运动员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能保证完成一系列的进攻过程。对于中学生篮球运动员来说,如果身体素质薄弱,可能无法完成整个比赛,导致攻防转换失误、投篮命中率不高等问题;通过有效的核心力量训练方法,可增强运动员的身心素质,为他们补充能量,确保他们以最好的状态参加比赛。
2.有助于锻炼中学生运动员的专项力量
篮球运动的专业性与技术性决定了对专项力量的客观需求,每个篮球运动员都应拥有协调、完善的肌肉群;而核心力量训练则更容易达到篮球运动的要求,通过加强篮球核心力量训练,使运动员的重心更稳,当他们在场地中发生身体部位的对抗,能降低身体失衡的几率,并且在对抗中迅速调整重心,重新获得平衡,保证篮球动作顺利完成。因此,在核心力量训练的影响下,既可促进运动员上下肢力量的协调传导,也可保证身体平衡性,稳步提升运动员各项身体技能,积累专项力量。
3.提高中学生运动员的个体能力
在篮球运动中,很多技战术都是通过起跳后在空中完成,所以运动员腿部力量非常重要,力量传递有助于篮球运动员完成各种躯干技术动作和上肢技术动作;核心力量训练则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腿部力量,以此强化全身的稳定性与协调性,同时核心力量训练还能激发中学生篮球运动员的爆发力,保证其运动的效率与质量。
二、中学生篮球运动员核心力量的训练方法
中学生篮球运动员平时的训练时间有限,因此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落实体能训练与技术训练目标,提高训练的效率与质量。以下介绍几种中学生篮球运动员核心训练的有效方法:
1.悬挂训练法
悬吊训练主要借助吊带的作用,将中学生篮球运动员身体的某个部位悬吊起来,训练其平衡性;同时悬吊训练还可确保中学生某个部位的肌肉强壮,提高肌肉协调能力,确保篮球运动中发出的各个肌肉群力量协调、统一,强化中学生的平衡力、爆发力与耐力。
2.器械训练法
借助单脚转盘、瑞士球等不平衡训练器械,在反复训练中激活中学生运动员的肌肉,放缓肌肉群的收缩速率,提高肌肉耐力;另外,肩抗杠铃做半蹲动作,大小腿的夹角约为120度,达到最大重量的80%左右负荷度,每组训练1-3次,完成3-5组后休息2-3分钟;通过这种爆发式用力的训练方法,可提高中学生的腿部肌群爆发力。
3.其他训练法
中学生篮球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训练目标来选择。适当的训练方法对提高训练效果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从以往核心力量训练的经验来看,以下三种方法的效果较好:其一,单人支撑训练。学生面部朝下呈平趴姿势,保持身体的水平性,按照顺时针做支撑移动训练,每次做3组移动训练,每完成一组,可休息2-3分钟,再重复以上动作。其二,双人对抗阻力训练。这种方法需要两名学生一起配合,以对抗的方式帮助对方锻炼小肌肉群,如两名学生面对面站立并手持篮球,互相发出推力,逐渐增强力量,每个动作持续约20-30s,每次做3组练习,可锻炼身体的稳定性与协调性。其三,综合专项训练。这种训练方法需要借助器械来模拟篮球比赛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强烈的对抗及身体失衡状态,确保其在高强度对抗中免受干扰,做出标准的篮球动作。
由上可见,核心力量训练对于提升中学生篮球运动员的专项技能具有重要意义,篮球竞技比赛除了考核运动员的技战术以外,对身体素质也提出了较高要求;良好的身体素质,能帮助运动员完成各种高难度技术和复杂的动作,保障篮球防守的质量,创设更多的进攻机会,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占据主动权,提高获胜几率。对于中学生篮球运动员来说,他们正处于长身体的关键时期,教师要结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身体发育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核心训练方法,提高中学生篮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为参加篮球竞技运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瑞君.试论篮球核心力量训练的相关因素[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21).
[2]李永.核心力量训练对篮球运动员作用的影响和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