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青年化之痛何解

2016-10-20 13:33唐双捷
学理论·下 2016年8期
关键词:共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唐双捷

摘 要:马克思主义青年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应有之义,对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成长”是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核心要素,在青年个体的视角下,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成长痛”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大众化的有效表达不足和对青年群体的现实吸引局限。美、日、韩三国学者撰写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品《马克思问我哪里痛》《青年们,读马克思吧》《马克思主义使用说明书》在阐释视角与范式上另辟蹊径,实现了经典理论与个体生活的共情同理,为尋找“止痛良方”提供了启示,即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魅力关键在于实现有效表达,必须以个体体验为基本视角,实现理论与生活的自洽,才能有效提升马克思主义对青年的号召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青年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表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情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8-0041-04

2016年5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进程中,专家学者是社会科学工作的主体与云端;一般公众则是研究成果推广的受众与终端,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表达的有效性则是检验这项工作的重要标准。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所指——青年群体为研究对象,借鉴国外经验,为更好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表达提供启示。高校学生是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始终都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尤其是意识形态建设的主战场。“5·15”座谈会引发了各界热议,这让人不由联想起一年前那场有关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大讨论。

一、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引发的思考

2015年初,中央以《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进行了新一轮部署[1]。随后,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于3月27日与在中央党校学习的部分高校党委书记、校长的座谈会更是凸显了中央对于高校宣传思想教育的重视。

其实自2014年辽宁日报在《大学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的公开信中创造了“呲必中国”的表述后,社会对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新讨论便已开始。但“三个决不”[2]的表述却意外成为这场论战扩大的诱因。在舆情不断升温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少见的现象:前有宁波市委宣传部公务员徐岚因在网上发表了名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难在哪里?》的寻常评论而招致网络舆论围攻[3];后有人民日报旗下微信公共号“侠客岛”以《袁部长的难题》一文完整刊登袁部长的讲话,厘清“三个决不”的正确内容[4];7月27日,中组部等三部委更联合下发了《关于领导干部上讲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要求省级领导干部上讲台为高校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并明确指出:领导干部要“回答高校师生关注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帮助青年学生自觉划清思想理论上的是非界限等”。由此,围绕加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争论喧嚣尘上,讨论范围从官方媒体扩大到了互联网舆论,从学界人士延伸到了普通大众。

正如《意见》指出的:“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中央的这一系列举措正是抵御意识形态侵蚀,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必然之举,正确性不容置疑。但这些都反映出一个客观事实:“高校宣传思想领域面临新挑战”。

二、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内涵与意义

1.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核心内涵:马克思主义与成长中的青年

目前学界对马克思主义青年化尚无统一定义。有研究者认为:“马克思主义青年化,就是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的心理认同和认知内化,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被青年了解、接受、认同、实践运用,是青年将马克思主义思想纳为自我认知的一部分,并将马克思主义原理外化为外部行为指导实践的心理过程。”[5]也有研究者认为马克思主义青年化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将马克思主义以新颖的形式呈现出来,以便被更多的青年群体所接受;与中国青年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成为广大青年的内在信仰和自觉行动,并通过青年的实践活动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使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生机活力[6]。

基于前人研究,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核心要素是“成长”,它有两种理论视角:一是以青年作为研究主体,即青年作为正在成长并通过社会化走向成熟的社会群体,需要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进行引导;二是马克思主义作为研究主体,即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与时俱进的学说,依然也处于成长期,其大众化、时代化、中国化的创新发展必须吸收青年参与其中。两者辩证统一,相互作用,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青年化具有双重意义:即“青年化的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青年化”。本文所关注的主要是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第一含义:即青年在成长过程中通过认知认可到信仰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基于此定义,本文中的马克思主义青年化也可以理解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青年群体中的宣传普及、指导实践的社会化过程。为此,我们应该正确把握青年群体的心理特征、认知规律与行为特点,这对于提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与有效表达具有重要意义。

2.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重要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议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议题归根结底是意识形态建设的效果问题,关键在于青年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接受度与认同度。作者认为,我们不妨尝试从客体出发,采用相对微观的视角,会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意识形态建设规律,更有效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青年化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应有之义,作者认为,在实际开展工作中尽可能使用“马克思主义青年化”这一表述。具体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主体定位层面的原因。通过实践我们不难发现,由于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和宣传思想教育的最终指向都是青年学生群体,其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等制度安排是为引导青年成长而构建,具体措施、教育内容也是帮助青年成才而设计,而最终成效无疑也必须通过青年才能得以检验,可以说青年既是意识形态和宣传教育工作的接受者,也是实践者,更是检验者。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青年化与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内涵与逻辑是高度契合的。

个体感受层面的原因。一是用语感受的亲和度,我们不能否认“意识形态”“思想宣传”等表述天然地带有较浓的政治色彩与强制意味,将其表达为马克思主义青年化从个体感受上更容易增强接受度,减少不必要的心理抵触与摩擦。二是受众体验的参与感,“思想政治教育”等表述难以回避其暗含着一定的单向度灌输意味,将其表达为马克思主义青年化能利于提升青年学生的主体参与感、代入感、使命感。

三、马克思青年化中的“成长痛”:现实魅力与有效表达

馬克思主义青年化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和宣传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样面临着“双重矛盾”:其一是青年学生在心理生理成长过程中,通过社会互动形成的目标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差异,即自我合意性与社会合理性的矛盾;其二是我们在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被更多青年接受,增强马克思主义对青年号召力任务的预期效果与实际绩效之间的差异,即宣传思想教育的应然与实然的差距。这样的矛盾绝非个例,堪称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成长痛”。

1.经典理论的现实吸引局限

要想准确理解现实语境中的马克思青年化之“痛”,我们得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谈起。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命题,此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下文简称三化)研究得到了大力发展。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宗旨,就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的经典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抽象变具体,由深奥变通俗,通过大众化表达宣传,使人民大众由认知、认同进而信仰。

从受众对象、任务宗旨来看,马克思主义青年化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应有之义,更是重点、要点。而针对青年群体的自身特点,我们应该尝试用青年习惯的表达话语,借助青年偏好的形式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淡化马克思主义古板深奥的刻板印象,使之与青年的需要相结合,指导青年成长,使可塑性强的青年逐步认同、喜爱,最终信仰马克思主义。

但事实情况不容乐观,根据一项调查,青年大学生群体竟有高达56.2%的人谈不上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7]。信仰是信仰主体对信仰客体的一种尊崇状态,并通过信仰客体来认识和把握世界。但这种尊崇状态需要经历实践与时间的沉淀才能得以形成。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使青年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但青年群体的身心成长期很漫长,三观的形塑也还有很大的弹性,此时轻言建立青年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未免有些过于理想主义。

而此时,应着力实现通过强化青年的社会化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有效表达,逐步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青年的吸引力、感召力、向心力。而这个过程正是马克思主义青年化之“痛”发生的高频期。多元思潮的影响,现实与理论的错误,理想与现实的偏差都会使得经典理论很难直接产生现实魅力。作者以为,我们首先应该回归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努力呈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全貌,并以大众化的方式进行有效的诠释。

2.大众化理论的有效表达不足

马克思主义青年化作为青年在自身社会化成长过程中,内化马克思主义相关原理以正确引导自身成长的过程,也不可避免地会遭遇个体胜利成长过程中的“生长痛”。这种“成长痛”在当下的具体表现为:我们的宣传思想教育在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表达效果不甚理想,在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青年的吸引力效果上比较有限。

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一项针对主流价值观的优化传播与得体表达开展的“对网络宣传报道评价的问卷调查”表明,“不同的表达方式”(61.65%)、“不同的展现形式”(56.58%)会影响其对网络文章和报道的认同感;65.27%的受访者表示“贴近生活”更能引起自己的共鸣,63.83%的受访者表示“素材丰富”更加具有吸引力[8]。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乎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群众基础。然而,当今创新传媒手段层出不穷,自媒体也早已铺天盖地,信息革命来势汹涌。书本,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经典媒介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不少一线教育工作者不乏如此担忧:黑白的单调文字是否能够吸引当下的青年学生?其吸引力是否已经寿终正寝?这是否会加剧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成长疼”?对此,作者认为不必太过悲观。

因为马克思主义作为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学说是为全世界有识之士所公认的。正如雅克·德里达说的:“不去阅读马克思、不去反复阅读和研究马克思,那将是一个错误,一个不可忽视的错误,一个理论的、哲学和政治的责任方面的错误。”作者在此选择了三本国外学者撰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品作为分析对象,分别是由日本学者的《青年们,读马克思吧》(2013),韩国学者的《马克思问我哪里痛》(2014)与法国学者的《马克思主义使用说明书》(2013)。相信对于我们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现实魅力、实现理论的大众化表达能带来积极启示,能为我们对症下药提供参考配方。

四、共情同理:国外马克思主义大众表达的启示

在这三本书中,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诠释形式、基本问题的阐述角度、核心概念与实际生活的巧妙联系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国外学者们在理论表现形式上的崭新创意更是令人惊叹。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最简单不过的纸质书本并没有各种“高大上”的新媒介元素,那体验上的新鲜感是如何实现的?又能为我们提供怎样的启示呢?

1.经典诠释与形式创新应相辅相成

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宣传载体理应做到诠释经典与形式创新的相互融合。在社会高度网络化、信息化的当下,充分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手段来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大势所趋,包括人民日报评论、人民论坛等权威主流媒体都开始通过微博公共号来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对于最易于接受新兴事物的青年,运用流行的宣传方式开展理论宣传教育无疑是正确之举。不过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宣传形式上的与时俱进固然必不可少,但宣传内容的表达才是重中之重,削足适履绝不可取。

无论是微博微信,还是云平台大数据,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核心内容必须始终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与经典理论展开。因此,如果仅仅是在宣传形式上单侧发力,或只是将一些晦涩难懂的论述生硬地从书本搬到微博微信上,那恐怕只能是旧曲重弹罢了。这三本作品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之一就是,诠释经典视角上的创新与宣传手段上的创新同样重要。如果诠释经典的视角足够新颖独到,即便是最普通的书本同样可以实现老调新唱。就像小平同志说的那样:“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读的,群众怎么读?要求都读大本子,那是形式主义的,办不到。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那现在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入门老师又可以是哪些呢?这三本书或许是个好的参考。

比如,《青年们,读马克思吧》就是作者为“知道马克思的名字,但是并没有读过马克思书的”青年群体而创作。这极有现实针对性,除去相关专业,大部分青年学生可能只在政治公共课的教材上才看见过《论犹太人问题》《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只言片语;入党积极分子对于《共产党宣言》也许了解更多,但是厚厚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呢?因此,该书的两位作者通过八封书信来往,以谈话的形式讨论了《共产党宣言》《论犹太人问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经济学哲学手稿》与《德意志意识形态》原著的经典问题。而《马克思主义使用说明书》则通过“逻辑清晰而又不失笑点的全面视角,把漫画与哲学、幽默感与整合概括的学术精神相结合,通过其现实性来展现这位反资本主义理论巨匠的思想。”

从本质上来说,这三本书相当于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导讀、哲学概论与基本原理。但通过书信体裁诠释的独到创意,使用对话体样表达的别具匠心,采取设问引导辅以幽默漫画的生动表现,立体地展现了马克思的生平与思想。而作者们不拘一格,通过不同观点间的碰撞交流,勇敢展现社会现实的契合与冲突,不仅仅提升了阅读的趣味性,更是启迪思考,使人有兴趣打开原著,一探究竟。

三本读物用独特的诠释方式与分析视角向我们展示了创新马克思主义青年化、加强宣传思想教育不应只是活动形式、宣传手段上的更新,更不能片面强调技术手段上的更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创新经典理论的诠释视角,即使仅仅通过书本阅读,也能做到引人入胜,激发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兴趣,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2.个体关怀与顶层设计应相互嵌入

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切入视角应做到个体关怀与顶层设计应相互嵌入。青年就像八九点钟的太阳,从古至今,青年担负着承前启后的重任,历史理所当然地把各项发展的任务交给了走向未来的一代又一代青年。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以及青年自身发展将马克思主义三化推向新的历史阶段。马克思主义青年化是一项历史性任务,但这样就意味着它要面对不同时期的不同挑战,但新时期多元复杂的社会思潮、新传播媒介的泛滥、青年社会行为方式的转变等因素都使得这项任务面临着新的挑战,为应对这种因社会转型而带来的全局性挑战,高屋建瓴、统领全局的顶层制度设计是马克思主义青年化顺利推进的基础与保障,从《意见》中后五大部分就可见一斑。

顶层设计最终必须落实到每个个体,在社会碎片化不断加剧的当下,对于个体化程度较高的青年群体,以各种官方文件为代表的顶层设计毕竟显得有些遥远与冰冷,这就为我们提出了开展宣传教育要体现出对于个体关怀的实践要求。在《马克思问我哪里痛》中,韩国学者从“异化”这一基本哲学范畴入手,对日常生活中诸多“异化”的现象逐一进行分析,认为“异化”现象在青年生活中随处可见:华服出席喧嚣的派对,只感受到的一群人的孤单;曾经亲密的前任,分手却仿佛在两人之间筑起了高高的藩篱。这些难以回避的“异化”现象就是青年人的成长痛,“经济的发展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用满载物欲的价值观对其施加控制,使之疲于奔命,不断迷失。”如何解决生活中的异化是作者写作的初衷所在。虽然,这种解读方式是否是马克思主义青年化、大众化的最佳方式还有待观察,在解读方式上也见仁见智。但作者字里行间、行文布局中始终充满着对青年个体的关怀,超越宏观层面的政治意义,更多从爱与人性的角度,清晰而新颖地呈现马克思主义理论颇为浪漫的一面,正如书中结尾所说:“所有革命都起源于人间的大爱。”

如上文所言,本书实质上与我们熟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并无二致。其论述结构由个别——一般——个别的基本框架更是再熟悉不过,然而作者另辟蹊径地从个人的感性生活,尤其是青年群体极感兴趣的情感话题出发来阅读马克思,而这也让原本对于大众而言相对枯燥的理论、抽象的话题,变得生动起来。正如马克思强调个人从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者主张从个人的感性生活出发来阅读马克思:“从个人实际问题开始,之后上升到社会问题,最终回到轨道个人身上。”有评论将本书比喻为:“马克思熬制的心灵鸡汤”,认为:“个人的问题要放置到社会语境中才能理解——这也正是本书不同于一般的心灵鸡汤之处。”[8]同样的,马克思主义青年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三化的重要着力点与关键任务,关乎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安全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备军,系统完善的顶层设计是该项任务顺利推进的基础与保障,但这不妨碍我们从青年个体的感性体验视角出发,增强对青年个体的人文关怀,无疑是大有裨益的,所谓既得有大情怀,也可有小清新。

因此,作者认为,维护社会意识形态安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等任务的实现都离不开每一个青年自发自觉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价值理想。归根结底,社会主义伟大理想的实现最终也要落实到个人幸福,诚如马克思所言:“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3.青年群体与经典理论应实现共情

由上我们不难做出判断: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重点难点在于实现个体体验与经典理论的共情同理,即产生“理论代入感”。小平同志曾说,“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我们在宣传思想教育时习惯从国家社会等宏观层面来进行说服教育,而个体等微观层面并不是关注的重点。这就容易产生宏大理论与个体感受间的代沟,诚然,马克思主义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和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但为了解决个体与理论的共情难题,不能忽视个体视角,必须立足当下时代。

恩格斯曾在《致约翰菲力浦贝克尔》中指出:“最近我扎扎实实地做了些工作,并且利用机会重温了1848—1849年美妙的青年时代所写的一些东西。这显得非常必要,因为年轻一代已经忘记了或者从来就不知道这一切,他们现在希望知道当时发生了什么,鉴于存在着大量捏造的材料和报道,所以必须使他们尽可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段文字极具启示意义,我们必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时代背景与社会条件已经截然不同。今日之中国绝非新文化运动时期第一批马克思主义者们初涉马克思主义时的中国,更不可同日而语。彼时,革命先烈、知识分子与进步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推崇更多出于救亡图存的现实逼迫,而此时的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生动力更多则是来自于课堂教学的制度安排。现实导致如今的青年学子们必然无法完全感受马克思主义在当时给人带来的心灵震撼与现实希望。而信息革命、个体社会、西方思潮等因素綜合作用,更是增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青年群体形成共情的难度。

因此,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难点与重点就在于如何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条件下,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青年在现实生活、个人体验上的结合度,实现两者间的共情同理,形成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验证理论的循环互动。这种循环互动形成的根本前提就是改变马克思主义的刻板印象,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青年的吸引力。我们应该意识到:只要能够创新诠释视角,增强个体关怀,实现共情同理,即便是书本等传统媒介完全可以成为马克思主义青年化“成长之痛”的止痛药。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EB/OL].新华网,[2016-

04-05].http://news.xinhuanet.com/2015-01/19/c_11140513

45.htm.

[2]教育部长袁贵仁讲话“果然”遭到一些人攻击[N].环球时报,2015-02-01.

[3]林书友.宣传部新来的徐姑娘遭遇了什么[EB/OL].观察者网,[2016-04-05].http://www.guancha.cn/LinShuYou/2015_

01_30_308057.shtml.

[4]党媒从“袁部长难题”谈意识形态困境:很多人已经out了[EB/OL].[2016-04-05].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

l_forward_1301388.

[5]陈文,朱丽萍,蒲清平.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心理机制研究和路径探索[J].中国青年研究,2013(5).

[6]武蓓蓓.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3.

[7]重庆市重大调研课题组.关于“信仰问题”调研情况的报告[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12).

[8]栾大鹏,郭尧.主流价值观如何得体地在网络表达?4个技巧和6大建议[EB/OL].[2016-04-05].http://politics.rmlt.

com.cn/2015/0826/400506.shtml.

[9]马启明.马克思熬成的鸡汤,味道一定棒[EB/OL].澎湃新闻网,

[2016-04-05].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

302532.

猜你喜欢
共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共情疲劳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你为何总被“共情”搞得心累
共情,没那么简单
人们为什么不想感同身受
不科学的安慰会伤人
网络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
全面依法治国环境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