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磊
摘 要 本科生导师制是高校开展教育工作的新载体,是一项新的学生教育管理制度,它使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强调了个性化教育,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丰富了学生人文教育的内涵,有助于提升高校培养质量。
关键词 本科生 导师制 高校培养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1当前高校培养质量存在的问题
大学教育应该是一种人文精神的熏陶,空有美丽的校区和现代的教学设施,没有高尚师德精神的引领,大学就缺少灵魂,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就很难有效开展。随着前些年国内高校扩招,师生比降低,大班教学模式成为高校低年级教学中的主要形式;新校区建设,更加减少了师生交流的有效途径。学生在课外很难见到任课教师、专业教师甚至班主任教师。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仍有许多教育工作者延续着高等教育精英化的印象,过于相信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除了课后作业外,对学生的专业特长、发展方向缺乏充分的了解和有效的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目的不明,动力不足。此外,教学考核的内容重理论轻实践,考试的形式简单、僵化,普遍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评价标准过于单一,使考试考核的诊断、反馈和矫正的评价功能被削弱,“应试教育”倾向明显,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些都必然导致教育培养质量的下滑。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不能在4年内完成学业,需要延长在校期限至5年甚至6年。在中国目前大学生以独生子为主的情况下,学生学业问题易引发家庭危机,外显矛盾突出。
2本科生导师制对于提升培养质量的意义与途径
本科生导师制源于14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现在是一种国际通用的高等教育制度。这种制度要求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阶段,本科生导师制彰显出精英教育的品质与价值,是培养造就多规格人才、个性化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模式与机制。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质量观,也必定要从精英教育时期整齐划一的质量观转变为多元化、多样化和特色化的质量观。导师们因材施教地培养学生,体现了学校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了解受教育者的需要和变化,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享受学习、享受实践、享受创造的感觉。
2.1设立规范管理机构、落实本科生导师制的教育实践
要正常运行本科生导师制,使这项制度落到实处,建章立制、设立相应的管理机构是必不可少的。各高校可制定相应的校级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办法,并成立校、院系两级管理机构。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办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目的和意义,本科生导师的管理机构,本科生导师的任职条件、聘任办法,本科生导师的基本职责和任务,对本科生导师的工作要求、考核办法,本科生导师的基本待遇以及本科生导师制下对学生的基本要求等。
2.2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应该因校制宜
在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可以将导师制与班主任制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全程本科生导师制。在这些高校,学生一进入大学就可以跟随导师进行研究型学习。同时高校可充分利用博士、硕士研究生资源,参与导师的工作,指导本科生的学习和生活。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共同的导师联系起来,互相学习,合作研究,形成本科生、研究生、导师三者间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不仅是对高校智力资源的充分挖掘,而且还可以促进学校科研和学术环境建设。在师资较为紧张的教学型高校,可以在高年级学生或优秀学生中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根据师资和科研条件,采取导师与优秀学生“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模式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以满足部分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更深入地研究本专业的要求。
2.3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制度保障
学校应根据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学生成才规律明确规定本科生导师的工作职责,包括引导、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具体指导学生在学分制条件下选课,认真指导学生的科研实践、社会实践、读书报告、论文写作等教育教学环节。学校每学年应组织对本科生导师进行考核,在考核基础上评选优秀本科生导师,对不合格的导师要及时更换,考核结果要与教师晋升、聘任挂钩。同时应建立学生成果登记制度,对本科生在导师指导下获得的成果应登记并存档,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本科生导师制的有效实施,除了导师的因素外,更重要的因素是学生自身。学生应是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积极参与的主体,没有他们的积极参与,导师制就不可能产生良好的效果。所以他们要对自己的情况进行客观的分析,对自己的学习和大学生活做出合理的规划和安排,在大学的不同阶段要突出不同的重点,要善于与导师沟通和交流,同时要认真听取导师的意见或建议,用以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这样通过多途径、多渠道的师生沟通和交流可以改善师生关系,形成良性互动,促进本科生导师制的有效实施。
3结语
导师制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根本原因是它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有利于人才素质的提高、培养效果的优化。笔者相信通过深度贯彻本科生导师制,本科生培养质量的提高一定能够不断跃升。
参考文献
[1] 顾卫俊,胡旭阳.新加坡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对我国大学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8(10).
[2] 沈伯秀.从过程管理视角探讨提升本科生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