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道家美学对现代设计的影响及融合

2016-10-20 10:30王璇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20期
关键词:太极图道家阴阳

王璇

摘 要 艺术设计中也常常见到道家美学影响下的作品。将这种典型的中国符号运用在现代设计当中,既是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又不失现代感。现代设计师创作的作品要有支撑其成立的文化根基。通过对道家美学的探究学习,可以从传统文化中增加艺术创作灵感和内涵,以展现富有民族文化的优秀作品。

关键词 道家美学 现代设计

中图分类号:J505 文献标识码:A

0绪论

现代设计琳琅满目,用于设计的辅助工具也很丰富,让设计变得更加亲民。为了增加人们对作品的认同感,中国的传统文化开始被设计师们学习和借鉴。

谈到中国传统美学,各种派系风格很多。本文主要讨论道家美学文化。道家文化,是中国朴素的辩证主义思想与哲学理念比较完整的体系,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探讨道家美学精神,分析道家美学如何影响现代设计,以增强设计作品的说服力和认同感。

1道家文化与艺术精神

“道”是道家思想的核心,从深层次理解,是一种艺术精神,尤其到了庄子时期,这种艺术性更加明显。老庄所追求的是人生精神的高度,在人生的体验中得到顿悟时,就可以将其视作“艺术精神”。老庄将这种人生的最高境界称作是“道”。即将“道”艺术化,它作为人生精神上的最高境界的追求,超越了某种狭义的艺术种类。是追求一种艺术的人生。

但不可以说“道”就是“艺术人生”。“道”是人生的哲学,其范围广于“艺术”。而从反向考虑“艺术精神”是一种“道”。

2道教符号在设计中的应用——以“太极图”为例

2.1道教艺术的符号象征

在道家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太极图。外轮廓看一个正圆便为太极图,正圆内黑白两个逗号一样的叫做阴阳,称阴阳鱼。根据白属于阳性,所以左边的白色代表“阳”;右边的一块黑色代表“阴”,中间是反“S”形。黑白两色,分别寓意阴阳,天地。太极图既包含了至极之理,也包含了时空极限。太极这个实体运动不息,寓意宇宙在运动,阴阳在动静之间相互转换。

2.2太极符号在设计中的应用

太极图作为最为人们所熟知的道教符号,从艺术表现形式上,简洁干净,用黑白两种颜色以及巧妙的分割,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两个圆点则打破两部分颜色的单调沉闷,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种巧妙而简单的形式中外也有很多设计也从中借鉴。

一些设计师利用太极图原型直接做成数码产品。黑白分开的两部分分别是USB的插头和一个小型的屏幕。虽然,这个产品基本上还原了中国传统的道家符号,可是与数码相结合显得非常的时尚前卫,科技感十足。并与现代设计流行的简洁实用的风格非常的吻合。

正负形是平面设计中常用的一种构成方式,当图形在数量或者形状上发生变化时,也关联性的发生了逆向变化。每个受众看到的重点不同,相应的哪一个是正形哪一个是负形也会不同。

就像在太极图中,阴阳两极从表面上看上是静止的两种元素。但它的引申寓意则表示“动”的精神特质。太极的阴阳相对、转换就是基于动的基础上,这种内在的寓意体现了宇宙万物在阴阳的相对立中不断运动、转化和发展的过程,也是对中国传统美学文化中动与静最为直观的图形阐释。太极图这种“以静释动”的表达,使其图形语言不单单停留在视觉形式上,而是让观众将所接受的这种“视觉感受”可以升华为一种“心理活动”。

3道家美学对现代设计的融合

《老子》中有提到“凿户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认为,室的有用之处,就由于他的“空”。《庄子》中还提到“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这都说明了事物的“有用”,决定于它的“虚和无”。道家美学的这种“无中生有”不只是指“简单”,而是简约又精致的,拥有深刻的意味。

1929年西班牙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上的德国建筑就体现了这种“无中生有”的美学思想。

那座建筑从外观到内部布置都非常的简约,只是在办公室摆放几张桌子和椅子。这样营造了良好的空间效果,模糊了空间的界限,形成了一个整体的空间。这个作品,体现了西方设计师在进行艺术创作中,与道家美学形成一次成功的融合尝试。

在东方也有将“无中生有”这种简约用到极致的设计师,原研哉。无印良品整个品牌风格定位就是以简洁实用为主,始终都贯彻着“无”的概念。他的商品上甚至没有本品牌的标志。“地平线”系列宣传海报,就充分融合了道家“虚无”的概念。他的广告上去掉了广告语,只是突出商品,给人一种空旷虚无却包罗万象的感受。取得了很好的广告效应。

4结论

综上所述,以上分别从道家美学思想的几个重要的方面来谈对现代设计创作的启示与融合。可见“道”是一种“艺术精神”同时,这种精神又影响着艺术活动。在艺术设计中也常常见到道家美学影响下的作品。将这种典型的中国符号运用在现代设计当中,即是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又不失现代感。现代设计师创作的作品要有支撑其成立的文化根基。通过对道家美学的探究学习,可以从传统文化中增加艺术创作灵感和内涵,以展现富有民族文化的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1] 李泽厚.美的历程[M].吕青夫译.上海人们美术出版社,1991.

[2] 柳宗悦.工艺之道[M].徐艺乙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樊哲.巴黎的广告艺术[J].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

[4]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商务印书馆,2010.

猜你喜欢
太极图道家阴阳
The Visible and the Invisible as Shadows of Light and Dark Shad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服药先分阴阳
Yin and Yang: Finding Balance and Understanding
牢记道家养生“十不过”
论朝医体质学的阴阳论
道家思想に学ぶ現代的ガバナンス
话说太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