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蔚雷,顾卯林
(昆山市中医医院 外一科,江苏 苏州 215300)
·经验交流·
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处理
包蔚雷,顾卯林
(昆山市中医医院 外一科,江苏 苏州 215300)
目的 分析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对1998-2015年间我院878例行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发生并发症的27例病例资料(其中开腹手术22例,腹腔镜手术5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胆漏或胆汁性腹膜炎18例,T管滑脱4例,胆总管结石残留3例,术后黄疸急剧加深1例,胆道出血1例。其中保守治疗16例(59%),再手术治疗11例(41%)。全组病例均恢复良好后出院。结论 胆总管探查术中应严密止血,细心解剖,注意胆道变异,尽可能取净结石;术后严密观察以及综合考虑患者自身不良因素。一旦出现并发症,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胆总管;T管引流;并发症
我院自1998-2015年间共施行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878例,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27例(3.1%)。现总结经验教训,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27例中男11例,女16例,年龄46~89岁,平均(65.3±6.8)岁。均因胆总管结石行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其中开腹手术22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5例。术后并发症:胆漏或胆汁性腹膜炎18例,T管滑脱4例,胆总管结石残留3例,术后黄疸急剧加深1例,胆道出血1例。
1.2处理方式及结果转归
具体见表1。
表1 各并发症处理方式及结果
2.1胆漏或胆汁性腹膜炎的原因及处理
胆漏或胆汁性腹膜炎共18例,在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并发症中发生率较高,包括急性胆汁性腹膜炎3例,均再行开腹术明确胆漏原因和部位,其中胆囊管结扎线脱落1例,副肝管损伤1例,胆总管切口T管置入处缝合不严密1例。胆漏发生后可引起电解质紊乱,或导致腹腔感染,形成脓毒血症,多脏器衰竭,危及生命[1]。术后若出现腹痛急性发作,伴发热、T管引流胆汁较少者,应考虑急性胆漏致胆汁性腹膜炎发生,可行腹部穿刺,确诊后行剖腹探查。
其余15例拔除T管后出现胆漏,症状多为右上腹痛。其中13例在床旁经T管窦道插入导尿管,顺利引出胆汁,同时禁食、补液、积极抗炎治疗,2周后胆汁引流量少于每日10 mL时顺利拔管;2例在床旁置入导尿管后无胆汁引出,行B超引导下穿刺右上腹置管引流,采用双套管,生理盐水和甲硝唑交替冲洗,胆汁引流少于每日5 mL时顺利拔管。胆漏多由T管周围形成窦道较晚且不牢固造成。T管窦道是通过引流管的异物刺激,使大网膜等腹腔内组织包裹T管形成。高龄、营养不良、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既往有上腹部手术史等患者包裹T管周围组织生长缓慢,使窦道形成不全,容易发生T管拔除后胆漏,故建议延长拔管时间,延至6周或更长时间,于拔管前行T管窦道造影[2-4],以了解窦道形成情况。另外,T管拔除后出现胆漏,可经T管窦道植入生物蛋白胶协助治疗[5]。
2.2T管滑脱发生的原因及处理
本组4例患者发生T管滑脱均在术后第1天,3例开腹手术者为患者误拔,1例腹腔镜术后自然脱落至腹腔,发现后行急诊开腹T管重置手术。为防止T管被拔出,手术前后跟患者交代放置T管的原因及注意事项,是非常重要的。LCBDE术中不能像传统开腹手术一样牢稳地放置T管,往往把T管的两个短臂修剪得较短,影响了T管的牢固性。此外,腹腔镜下胆管切口缝合比开腹手术复杂的多。对于合适的病例可行腹腔镜下胆总管一期缝合,以减少T管放置后的相关并发症,具体病例选择标准,参照相关文献[6-7]。手术中放置T管要根据胆总管的粗细,放置后应试压、注水,给予轻微牵拉,观察T管放置是否合适。此外,T管需与腹壁皮肤牢靠固定。
2.3结石残留发生的原因及处理
本组3例,其中开腹2例,1例为胆总管结石合并右肝肝内胆管结石,由于肝内胆管残余结石掉落再次阻塞胆总管,经沟通后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另1例开腹手术者为89岁老年女性,伴有心肺功能不全,为缩短手术时间,胆总管下段难取结石人为残留。腹腔镜1例,为胆总管下段结石嵌顿。后2例患者于T管引流6周后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石,顺利取净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可行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肝内难取性结石患者可同时行肝部分切除术。对于不能耐受手术者,可行EST术。对于难取性结石、残留结石,可行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石,纤维胆道镜技术是安全、有效的可选方法[8]。
2.4术后黄疸急剧加深的原因及处理
本组1例,腹腔镜术后第2天出现黄疸,T管无胆汁引出,查肝功能示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升高明显。考虑胆总管上段梗阻可能,为防止肝功能进一步恶化,行剖腹探查,术中见T管上端短臂胆总管缝合处一针过深缝合至胆总管后壁,引起胆总管梗阻。拆除缝线,发现有胆总管部分缺损,为防止勉强缝合可引起胆道狭窄,胆总管缺损部分予带蒂空肠瓣修补,放置T管后,胆汁引流通畅,保肝治疗后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术后黄疸急剧加深、T管无胆汁引流,应考虑T管放置部位的上段胆管梗阻,常见原因可有过深缝合或T管放到胆总管夹层中,若不及时解除梗阻,可引起肝功能衰竭,甚至危急生命,一经出现,为急诊手术指征。2.5 胆道出血发生的原因及处理
本组1例,术后第1天T管引流出血性胆汁200 mL。经T管注入凝血酶,静滴止血药等对症治疗后第2天胆汁转为深褐色。胆道出血常由术者术中暴力操作、止血不严密,患者凝血功能差等因素引起,出血量较小者经保守止血治疗后出血多能停止。一般止血措施无效时,出血量较大者可行肝动脉栓塞术。
[1] 赵登秋, 陈一尘, 朱克明, 等. 36例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 [J]. 肝胆外科杂志, 2005, 13(4): 294-296.
[2] 李勇, 梁久银, 孙家忠, 等.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拔T管后胆漏及处理(附3例报导) [J]. 肝胆外科杂志, 2010, 18(4): 315-315.
[3] 鲁葆春, 沈志宏, 余建华. 防胆漏T形管在胆道手术中的应用 [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14, 20(7): 536-537.
[4] 王礼军, 毛根军, 龚道军, 等. T管拔除后胆漏21例治疗经验[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12, 18(4): 312-313.
[5] 任贵兵, 毛中鹏, 吴凤云, 等. 经T管窦道生物蛋白胶植入协助治疗拔T管后胆漏 [J].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3, 25(1): 16-19.
[6] 张勇, 周克水, 孙伟君, 等.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胆总管一期缝合术96例报告 [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3, 13(4): 343-344, 348.
[7] 邹良旺, 徐李娟, 蔡华杰, 等.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的适应证及手术操作细节 [J].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3, 25(1): 54-56.
[8] 侯春光, 刘启, 郑春生, 等. 纤维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石的操作体会 [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5): 640-642.
(本文编辑:张和)
R657.4
B DOI:10.11952/j.issn.1007-1954.2016.05.018
2016-04-05
包蔚雷(1987-),男,江苏昆山人,住院医师,硕士。
简介]顾卯林,副主任中医师,E-mail:baoweilei_121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