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强
认知视域下少数民族语言思维的特征研究——以滇西民族地区汉语方言的语音流变为例
李 强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在现代人走出非洲假说的影响下,关于东亚人群的文明起源及其传播路径问题已成为当今学术研究的焦点。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理论视角,以云南西部少数民族杂居地汉语方言语音的流变为案例,分析研究少数民族语言思维的特征。进一步探讨少数民族语言认知与语言思维内在联系,从而论证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历史文化接触的史实及其语言文化交流的渊源关系。
语言认知;少数民族;思维特征
作者李强,男,彝族,云南芒市人,博士,云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云南 昆明 650031)。
认知是一个科学范畴,其实质就是人类个体感觉器官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过程,即人对客观事物的信息加工过程。语言是人类进行交际的重要工具。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化经济格局基本形成,世界民族间的跨文化交际越来越频繁。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不断意识到,世界是民族的,民族也是世界的。要想解读一个民族的文化,就得从该民族使用的共同语入手,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人类族群文化的表现形式。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语言也是其使用族群进行社会化的重要认同根据,是一份珍贵的文化资产,是不同社会之间进行沟通交易的重要媒介,是一项不容轻估的经济要素,语言更是实现国家统一,凝聚社会力量和提升发展水平的要件。
我国明代音韵学家陈第(1541-1617)认为,《诗经》和《楚辞》反映的是古音,在研究汉语时不能以唐宋今音为标准随音的变读来求韵脚的谐和,他提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李方桂先生在其《中国的语言与方言》[1]一书中提出:“台语与汉语是汉藏语系中的亲属语言。”他的观点为中外许多学者所接受。后来美国学者白保罗(Paul. K. Benedict)于1942年发表了一篇题为《台语、加岱语和印尼语——东南亚的一个新联盟》[2]一文,白保罗认为台语跟汉语不是亲属语言。他的观点对台语属汉藏语的学说提出了挑战。直到1975年白保罗又在其《澳泰语:语言与文化》[3]一书中又进一步对台语的系属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论证。白氏观点在国内外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反响,由此形成了两大学派的观点。一派认为白氏学说突出展现了汉语与台语有不少的对应关系词,但不属于早期的汉语借词*借词:指不同语系间语言存在的关系词,即某一语言中的一些非固有的,而是从别的语言中引进的词汇。,这并不能完全说明汉台语有一定的同源关系。另一派则认为汉语与台语有同源关系或一定数量的同源词*同源词:同一个语系中各语言间的词语有语音上的对应关系。,这可以从语音的历史层次对应上来证明汉台语的同源关系。法国学者沙加尔( L. Sagart )在其论著《汉语南岛语同源论》[4]一书(1990年)中,提出汉语与南岛语存在着同源关系。现代汉语学家上海师范大学的潘悟云教授提出:“汉藏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这些后来被认为不可能有亲缘关系的语系。从语言发展的角度来看,世界民族有史以来都一直保持着民族间的友好往来,语言的接触频度也不尽相同,从而导致了汉语方言和民族语的巨大差异性。我国南方各地汉语方言并不都是直接从原始汉语分化出来的,而是通过长期的语言融合而形成的。历史上汉语通过移民、政治、教育等手段对南方少数民族语言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在各民族间不断的接触、交融基础上形成的汉语方言具有了多个历史层次叠加的特点。
历史上关于云南省省名简称“滇”字的来源,学术界说法不一。但普遍认同的观点是:“滇”字来源于云南腹地少数民族语言的“甸”或“赕”,经过汉语音译成“滇”。据历史传说,史上第一个使用滇字来指代云南地方的人是西汉时期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成分最多的边疆省份,也是少数民族杂居较为集中的地区。云南全省土地面积38.9万平方公里,人口四千七百多万,与缅甸、越南、 老挝三个国家接壤。历史上云南是我国“古西南丝绸之路”的必经线路,是我国通往东南亚、南亚国家的重要通道,是当今“一带一路”沿线出境口岸最多的地方。云南省有世居民族26个,其中跨境民族15个,其分布的特点是:大分散、小集中,大杂居、小聚居。云南少数民族的语言分属汉藏、南亚两大语系中的四个语族十一个语支的22种语言。其中,云南西部(简称滇西)地区有9个地、州,共辖55个县、市,土地面积为21.0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53.3%;人口为1 374.5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4.4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6人。
从历史文化角度看,云南有距今170万年的元谋猿人的古人类化石文化;有唯一的活着的象形文字和人类很早使用图画文字记录下来的古乐谱;有保存完好独具风格的古城建筑;还有“苗族山头住、瑶族菁头住、壮族平坝住、汉族街头住”的民居文化,更有“火车没有汽车快、背着娃娃谈恋爱”这样的“云南十八怪”等民间文学的百味芬芳,历史厚重的文化底蕴。新中国建立后,云南的各个少数民族都一直使用着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迄今有8种少数民族(彝、藏、拉祜、景颇、佤、傣、傈僳、纳西)一直保留和使用着9种不同的文字。同时与当地的汉民族保持着密切的往来。与全国其他少数民族一样,云南滇西的少数民族在保留使用本民族的语言的同时,还接受汉语教育和外语教育。由于受汉语及汉文化的影响,在历史接触中,云南的少数民族不仅与汉民族接触往来,而且还与杂居地的其他少数民族保持接触往来,由此逐渐形成了颇具文化多样性特点的滇西少数民族汉语方言,尤其是少数民族汉语方言中的语音层次更能体现语言历史接触的原始面貌,这是一份人类祖先留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瑰宝。可见,云南少数民族语言具有系属多、语族杂、语支广的特征。现代语言学观点认为语言是指有着共同文化传统,共同社会生活区域同一民族使用的声音、词汇和句型结构,用于人们相互进行思想情感交流的工具。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民族一直都使用着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来传承本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习俗,各民族的思想意识观念自然地融合在本民族的语言文化之中。比如,明清时期云南丽江曾是“古西南丝绸之路”的交会处,也是滇西、滇西北区域民间商贸往来的聚散地,所以聚居在这里的纳西族商人和民间艺人一般都会操两三种民族语或当地方言(纳西语、彝语、白语、汉语或藏语)。由于云南独特的地貌和区位环境,构建了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与相邻的南亚、东南亚的国际民族(跨境民族)文化,与内地民族文化、藏文化等相交织的网状式文化圈。这对于云南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环境以及生物区系分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难怪云南既有闻名于世的“动物王国”和“植物王国”,保存完好的古城建筑和古人化石, 也有惟一活着的象形文字,更有像云南十八怪那样神奇古朴、弥新历久的多样性文化。
从认知理论的观点看,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其核心是人类把日常生活的经验作为语言使用的基础内涵,认知也是语言思维的过程,可见,认知与语言思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汉语方言指的是汉语的地方变体,又叫“地方话”。汉语方言历来复杂,其形成主要跟地理因素(如江河湖泊、山岭及交通要道)相关,有的则与历史因素有关,如移民、驻军、旧的行政区划等。方言虽只在一定地域中通行,但本身却也是一种完整的语言体系。不同的方言都具有系统的语音结构体系、词汇结构体系和语法结构体系,能够满足本地区社会交际的需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世界各国对民族经济社会结构和民族文化的发展性研究不断增强。开展方言研究有助于移民史、民俗学、地名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同时方言还是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方言学研究有助于有效地施行普通话教学、制订规范标准、编写地方戏曲音韵、鉴别案件语言、进行古文献考据、实现电脑语音输入等。国内外越来越关注少数民族关系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20世纪60年代,美国人类语言学家格林伯格(Greenberg,J.H)提出了语序共性论,从而开创了语言类型学研究的新领域。到了80年代,日本著名语言学家桥本万太郎出版的《语言地理类型学》成为最早运用当代语言类型学研究汉语及方言的著作。20世纪90年代,国内有了一批学者开始致力于汉语方言的研究,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如沈家煊的《不对称和标记语》,刘丹青的《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石毓智的《汉语研究的类型学视野》以及李云兵的《中国南方民族语言语序类型学研究》等等。上海师范大学语言所的潘悟云先生从方言学视角,提出南方世居民族在学习汉语过程中形成以本族语言为底层的混合语;陈保亚先生在其论著《论语言接触与语言联盟》(1996)一书中,从民族母语对汉语学习的干扰视角,研究分析了不同层次的语言问题,提出“语言的接触是不同语言的互协过程,透过语言谱系树和语言的联盟关系可以管窥语言的演化”。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于1990年提出关于对比语言学理论研究的两个层次问题,一是指明事物的异同,二是追究它们何以有此异同。其实就是对事物做出历时(synchronic)和共时(dynchronic)的描述。共时研究是把特定历史时期相对稳定的语言事实作为研究对象,截取任一横断面进行语言特征的研究和描述。汉藏语专家李方桂先生在1935~1942年研究汉藏语时发现:台语(泰、老、傣、壮、布依)与汉语有平行对应关系。其研究方法是先把台语支语言的内部关系搞清楚,通过台语现代方言的比较研究,构拟出原始台语的语音,来同汉语“关系词”的上古音进行比较,用相关语言的“关系词”的语音对应规律来说明它们之间的同源关系。譬如,北京方言的u,与泰语的aa,,对应,属上古汉语的鱼部字—ag. 上海复旦大学龚群虎教授在其《汉泰关系词的时间层次》(2002年)一书中,提出关于同一语系两种不同语言的关系词研究要特别关注六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立足元音、辅音的对应依据,通过语料事实来确定语音的对应;二是从一些基本词汇,尤其是身体器官名词的普遍性意义及其变化来确定意义对应;三是通过所收集的关系词在语音对应确定后,把音义对应的关系词作为确定可信度等级的主体依据;四是要对关系词的分布情况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特别是上古层的关系词;五是通过分析关系词所属的层次来确定关系词的历史层次;六是根据常规,上古以后的关系词一般都是借词,在词族方面有语音交替的关系词(即非词根形态的)一般是同源词,以此来确定关系词的性质。
对方言的语音层次研究可以采用历史层次分析的方法,但须区分主体层、超前层、滞后层。方言中的某条音变规则,本应影响到该音变所涉及音类的所有词。由于语音空间是一个多维空间,同一音类的一组词的语音变化除了语音因素起作用以外,可能还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并且有着不同的影响。因此该音类中的各个词可能会有不同的演变速度。这里借用潘悟云先生创制的示意图来加以说明(潘悟云:历史层次分析的若干理论问题, 2002。):[5]
主跑道上的一群人,为某语言的本体层。叉道跑进来的是外借层。借词一旦借入该语言,马上就混入本体层内,成为本体层的一部分。本体层中,跑在前面的,叫超前层;落在后面的,叫滞后层。当中人数最多的一伙叫做主体层(main stratum)。本体层中超前层、主体层、滞后层,就是一个音变的词汇扩散过程,是同一个音变的不同阶段。
由于历史社会和地理因素的影响,同一语言发生演变而形成的地域性变化或语言分化的结果都是方言学的范畴。如,现代汉语方言大致分为:北方话、吴语、湘语、赣语、客家话、闽北话、闽南话、粤语等八大方言。如果从微观角度看,汉语方言的范畴就更多更广。世代杂居在云南滇西地区的少数民族使用的汉语方言的总体特征是:在声韵调的匹配方面与现代汉语普通话差异甚大,而分布在滇西地区的各个少数民族使用的汉语方言的声韵谐合相似度较大,最为明显的不同在于声调方面的差异性。滇西地区的各个少数民族使用的汉语方言的声母裂变和韵母历史层次的相对滞后,在很大程度上更能表明:汉语对民族语言的影响以及汉语言文化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之间的历史渊源关系。滇西地区少数民族的汉语方言的特征可以从两方面予以认识。
(一)韵母音位变化的滞后
通过对滇西民族地区进行汉语方言田野调查后,结果发现:滇西地区少数民族的汉语方言与现代汉语在语音上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构成了滇西地区少数民族的汉语方言的特点,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在常用字组中的12类韵母里都有相应的变化和语音流变的对应关系。例如,现代汉语的帮母字组中,韵母/ai/和/ei/,在滇西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方言里发//的音;普通话的韵母/e/,在滇西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方言里发/o/,/ao/发/o/。如,现代汉语常用词,白/pai/,在滇西片区的方言里发/p/;北/pei/发/p/;崩/peng/发/pong/;薄/pao/发/po/。
现代汉语的滂母字组中,韵母/ai/在滇西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方言里发//的音,如,拍/phai/发/ph/;深韵/eng/变通韵/ong/。如,碰/pheng/发/phong/,朋/pheng/发/phong/。
现代汉语的明母字组中,韵母/ai/和/o/在滇西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方言里发//的音,如,麦/mai/发/m/;韵母/ao/变/iao/,如,猫/mao/发/miao/;韵母/u/变/o/。如,幕/mu/发/mo/。
现代汉语的定母字组中,韵母/ian/在滇西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方言里变/in/。如,电/tian/发/ting/。
非母字组中,韵母/ei/变/u/,如,沸/fei/发/fu/;深韵/eng/变通韵/ong/。如,风/feng/发/fong/;封/feng/发/fong/。
现代汉语的心母字组中,最明显的是韵母/e/在滇西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方言里变/o/。如,河/xe/发/xo/,贺/xe/发/xo/,荷/xe/发/xo/,喝/xe/发/xo/。
现代汉语的精母字组中,韵母/iao/在滇西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方言里变/io/,如,角/jiao/发/jio/,脚/jiao/发/jio/;/ü/变/iu/,如,局/jü/发/jiu/,桔/jü—jiu/;/ue/变/io/,如,觉/jue/发/jio/;/un/变/in/或/ian/。如,军/jun/发/jin/,菌/jun/发/jin/或/jian/。
现代汉语的见母字组中,韵母/uo/在滇西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方言里变/we/。如,国/kuo/发/kwe/。
现代汉语的来母字组中,韵母/ü/在滇西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方言里变/u/或/i/,如,绿/lü/发/lu/,律/lü/发/li/;/ü/变/ei/,如,侣/lü/—/lei/;/ei/变/ui/,如,累/lei/发/lui/,类/lei/发/lui/;/ao/变/uo/,如,烙/lao/发/luo/;/iu/变/u/,如,六/liu/发/lu/;/i/变/ie/。如,梨/li/发/lie/。
现代汉语的泥母字组中,韵母/ei/在滇西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方言里变/ui/,如,内/nei/发/nui/;衣韵/i/变江韵/iang/,如,腻/ni/发/niang/;/ü/变/i/,如,女/nü/发/ni/;/ue/变/io/。如,虐/nue/发/nio/。
现代汉语的群母字组中,韵母/iao/在滇西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方言里变/io/,如,悄/qiao/发/qio/;/ue/变/io/,如,雀/que/发/qio/;/ü/变/iu/。如,曲/qu/发/qiu/,屈/qü/发/qiu/。
现代汉语的日母字组中,韵母/ou/在滇西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方言里变/u/。如,肉/rou/发/ru/。
以上滇西地区少数民族的汉语方言的韵母演变规律,基本上呈现出在语音层次上的滞后现象,这说明:少数民族的汉语方言在语音层次上先是“历史的借用”,然后是“部分的加工演变”,最后形成“有历史痕迹对应关系”的特征。
(二)声母音位变化的对应规律
滇西地区少数民族的汉语方言在词语声母音位上的变化有其明显的特点和规律,换句话说,学习了解这些特点规律就相当于在滇西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学会使用人们通用的语言交流工具。这些声母音位变化的特点规律具体体现在下面12个方面。
(1)现代汉语的明母/m/在滇西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方言里变徹母/ts/,相应的韵母/a/变/ao/。如,骂/ma/读/tsao/。
(2)现代汉语的端母/t/在滇西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方言里变清母/k/,相应的蟹韵/ie/变/uan/。如,跌/tie/读/kuan/。
(3)现代汉语的见母/j/在滇西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方言里变清母/k/,相应的韵母/ie/变/ai/,韵母/iao/变/ao/如,届/jie/读/kai/,街/jie/读/kai/,解/jie/读/kai/,界/jie/读/kai/;窖/jiao/读/kao/。
(4)现代汉语的清母/kh/在滇西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方言里变明母/m/和定母/t/,相应的韵母/an/变/iao/,韵母/uai/变/ao/或/o/。如,看/khan/读/miao/,块/kuai/读/tho/,或,块/kuai/读/tao/。
(5)现代汉语的群母/q/在滇西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方言里变清母/q/,相应的韵母/ü/变//。如,去/qü/读/kh/。
(6)现代汉语的审母/sh/在滇西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方言里变书母/s/,相应的韵母/r/变//。如,虱/shi/读/s/,虱/shi/读/s/。也有审母/sh/变澄母/tsh/而韵母不变的情形,如,鼠/Shu/读/tshu/,署/shu/读/tshu/
(7)现代汉语的透母/th/在滇西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方言里变知母/ts/和来母/l/,相应的韵母/i/变/ua/。如,踢/thi/读/tsua/,掏/thao/读/lao/。
(8)现代汉语的晓母/x/在滇西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方言里变澄母/ts/和群母/q/,相应的韵母/iu/变/eng/,韵母/un/变/iu/。如,羞/xiu/读/tseng/,熏/xun/读/qiu/。
(9)现代汉语的喻母字组里,有喻母/y/滇西地区少数民族的汉语方言在词中变泥母/n/的情形,相应的韵母/an/变/ian/。如,研/yan/读/nian/。更多的情况是韵母/un/变/in/,如,云/yun/读/yin/,晕/yun/读/yin/。
(10)现代汉语的知母/tshi/滇西地区少数民族的汉语方言在词中变澄母/ts/,相应的韵母基本保持不变。如,族/tshu—tsu/,撞/tshuang/读/tsuang/,造/tshao/读/tsao/,燥/tshao/读/tsao/。
(11)现代汉语的见母、泥母和晓母字组中,在滇西地区少数民族的汉语方言在词中有清音浊化和浊音清化的现象。如,见母中的“括”字,括/khuo/读/kua/,概/kai/读/khai/。泥母中的,嫩/nen/读/lun/,能/neng/读/leng/,宁/ning/读/ling/。
(12)现代汉语的晓母中的霞母字在滇西地区少数民族的汉语方言在词中一般变为喉擦音/h/,如,项/xiang/读/han/,吓/xia/读/h/。
可见,在滇西少数民族所使用的汉语方言的声母流变方面与现代汉语在常用字组中有相应的读音变化和语音流变的对应关系。以上语料事实表明:汉语方言在少数民族地区发生着不同层次上的变化,这些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一方面对于汉语方言的功能意义来讲,汉语方言的变化在教育、大众媒体等较高层面上的影响并不大,但是汉语方言的变化在低层的交际层面上却表现的异常活跃。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了满足人们社会交流的需要,汉语方言自身也在发展中不断产生变化。
上述的语料事实表明:语言是人类心智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表达思想观念的主要方式之一,同时也是人类认知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人类体验实际生活,形成文化,构建社会交际模式,调适生存环境,构建风俗习惯等过程中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从滇西地区少数民族的汉语方言的常用词语的历史层次变化的特点分析可以看出:在西南地区,很早就有汉民族居住,并且长期以来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很多的优势,也形成了语言的优势。所以,不同时期的汉语很早就进入到滇西少数民族杂居地区,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中古汉语,成了滇西少数民族杂居地区汉语方言常用词语中的主体层次。后来,西南官话进入到云南,现在是云南各地区使用最广的通用语。方言中自然也借入了大量的西南官话。在中古以前,汉语也已经进入少数民族的汉语方言,不过数量比较少。中古的西南汉语方言的面貌,我们已经无从得知,但是因为各种民族语,以及汉语各方言中的主体层几乎都是中古的,所以,我们可以滇西少数民族杂居地区汉语方言常用词语中数量最多的层次确定为主体层,看作是中古借自汉语,通过对中古层的研究,我们可以还原西南地区中古时代汉语的大致面貌。上古层次的一些词语,只能通过历史比较,来窥探其原始面貌。尤其是通过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方言的语音特征的分析研究,可以较为客观的论证不同民族间的历史接触,管窥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辙痕,探寻他们之间的同源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同源关系的存在就以为着中华民族在远古时期是同宗同族,从而更加可以证明:人类的进化是从自然物质世界的出现开始,然后才出现了人类。有了人类才有人类的分化,再从人类的分化中有了民族之分,有了民族也就有了语言。语言的产生和形成,自然地成为人类特有的标记和产物,也是人类显示灵性的起点。
20世纪初,当西方的历史比较语言学刚刚传到中国,出现了马伯乐、高本汉、赵元任、李方桂、罗常培这些语言研究大师,他们对东亚语言的调查、研究、描写、历史比较,都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但是,在共时语言学的耀眼光芒下,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光辉。近年来,在现代人走出非洲假说的影响下,东亚人群、文明、语言的起源及传播已经成为学术研究的焦点,可以预料,它将大大推动21世纪历史语言学的发展。中国的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将是这个学术总洪流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李方桂.中国的语言与方言[N].中国语言学报,1947,(1).
[2][美]白保罗.台语、加岱语和印尼语—东南亚的一个新联盟[J].美国人类学家,1942,(44).
[3][美]白保罗.澳泰语:语言与文化[M].人类关系区域文档出版社,1975.
[4]Laurent. Sagart (沙加尔).上古汉语词根[A].国际汉藏语研究译丛[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5]潘悟云.历史层次分析的若干问题[M].(P11图).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陈 刚
OntheFeaturesofLinguisticThoughtsofMinorityPeoplefromCognitivePerspectives:ACaseStudyofPhoneticShiftinWestYunnan’sMinorityAreas’ChineseDialect
LI Qiang
In the 21stcentury the origin and spreading of East Asia civilization is an academic focu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honetic shift in West Yunnan’s minority areas’ Chinese dialect in order to show the features of linguistic thoughts. Furtherm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gnition and linguistic thought as well as that between minority people and Han people in historic cultural contact is expounded.
linguistic cognition; minority people; features of thought
G423.04
A
1003-6644(2016)06-0089-09
* 云南省2012社科规划项目“语言接触视域下的傣语汉借词特征研究”[项目编号:WT201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