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正 国,李 皓,吴 丹,王 博
论汉川善书传承人徐忠德的文化个性
孙 正 国,李 皓,吴 丹,王 博
徐忠德是汉川善书的国家级传承人,论文通过对他的深入研究,来讨论汉川善书的源流、内容与价值。论文结合汉川市文化馆保存的善书资料与学界的相关研究文献,以对徐忠德的访谈为核心,追溯了徐忠德一脉的七代传承谱系,总结其历代传承人的文化共性:以社会传承为主;在善书的内容和形式方面代代相袭;在具体的社会语境中完成传承。以此为基础,论文梳理出徐忠德的文化个性:具有饱满的精神风貌、婉转动听的音色、灵活应变、即兴补充的表演个性;同时在善书案传的故事来源、曲调和唱词以及价值取向三个层面上表现了鲜明的创作个性,为汉川善书的当代发展与创新做出了独特贡献。
汉川善书;徐忠德;文化共性;文化个性
作者孙正国,男,土家族,湖北利川人,文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 武汉 430079);李皓,女,汉族,湖南宁乡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吴丹,女,汉族,福建厦门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王博,女,汉族,湖北汉川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汉川善书自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其艺术特色和传承现状得到了较深入的研究。但是,其传承人角度的研究则较少。因此,笔者尝试以汉川善书国家级传承人徐忠德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文化共性之上的个性,以期考察徐忠德对于汉川善书的独特贡献。
汉川善书以汉江为界限,分为南北两派。南派以王海元、王作夫、王新三为代表,重宣(即唱),能创;北派以陈宗福、潘炳学为代表,工讲,善改。南北两派相互借鉴,共同发展。徐忠德师承陈宗福的弟子卢维琴,是汉川善书的北派传承人。
(一)七代谱系
追溯汉川善书北派的传承史,其一代、二代传承人的身份信息都很简略。第一代传承人为徐承恩(男,汉川市徐家畈村人)。第二代传承人为吴天泽(男,汉川市七吴村人),有关其创作、演出的资料未见。
第三代传承人为陈宗福,1893年生,男,汉川市城关镇人,学历程度为私塾五年。
1907年,14岁的陈宗福师从吴天泽学讲汉川善书。他能编会讲,编写了《蜜蜂计》《龙须面》等书目。《蜜蜂计》讲述了后母谋害前妻儿子的故事。后母数次设计陷害,均未得逞。最后,她施以苦肉计,头上涂满蜂蜜引来蜜蜂,见此状,孝顺的前妻儿子一边将她护入怀中,一边用衣袖驱逐蜜蜂,恰巧被员外撞见,误以为儿子欲行不轨,一怒之下用绳子将其勒死。《龙须面》中员外的小妾害死了正房的大儿子,逼得小儿子逃亡在外,还将正房逐出家门,诬告她以杀人罪,幸得县官相救。多年后小儿子成为朝廷命官,在县官家里吃到了只有她母亲才会做的龙须面,最终母子团圆。这些案传的情节一波三折,至今依旧深受观众的喜爱。
第四代传承人为卢维琴,1910年生,男,汉川市中岭村农民,幼年读私塾四年。
1939年,卢维琴与周生炳、王志雄、张文桥等人一起,师从陈宗福学讲善书,第二年就同陈贻谋搭班在家乡讲书,随后又与陈宗福、周生炳等人一道,在汉口、武昌等地讲书,参加过汉口市评书宣讲公会。建国后,卢维琴在天门、汉阳、应城和本市各地讲书,相继收卢荣芳、徐忠德、程先美(女)等人为徒。他先后讲过的案传达100多个,创作、改编过的也有30多个,为汉川善书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1979年以后,他集中在本市讲书,后成为首届汉川市民间艺人协会副主席,并于1981年任第六届汉川县政协委员。
对于其他善书老艺人的宣讲艺术,卢维琴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又自成一体。他的台风大方,语言流畅,善于观察和模仿不同人物的言行声貌,因此他的表演细腻逼真,活泼风趣,很能调动听众情绪。其拿手书目有《三世仇》《恩义亭》等。
图1 第四代传承人卢维琴自传,简略提及前三代传承人的信息
第五代传承人为徐忠德,农历1934年7月26日出生,男,汉川市城隍镇徐家畈人,曾就读于私塾十余年。
在完成私塾的学业后,徐忠德曾先后在村里担任过信用合作社会计和民办教师。20岁时,他经人介绍而结识19岁的张美芝,两人完婚。1968年,徐忠德拜卢维琴为师,与师兄卢荣芳(1932年生,汉川市中岭村人,初中学历)、师妹程先美(1938年生,汉川市中岭村人,初中学历)一起学讲善书。凭借着自身的天赋和后天的努力,徐忠德拜师半年后即熟练掌握各种表演技巧,1969年正式出师成为汉川善书主讲人。
1980年,在湖北省曲艺、民歌调演的《汉川善书》专场演出中,汉川市马口镇工人业余善书创作宣讲组突破“女同志不愿演、不适合演善书”的传统观念,首次让女性登台宣讲,同时进行了配乐尝试,好评如潮。徐忠德受此启发,开始在家培养妻子讲善书,张美芝随后也成为善书宣讲班中重要的一员。
徐忠德一生创作颇丰,其代表作有《红萝卜顶》(又名《木匠做官》)《三子不认娘》《白公鸡》等。他声名在外,共收嫡徒(通过特定拜师仪式所收的徒弟)4人,包括熊乃国、叶芳华、王翠娥和祝美娇;此外,还有周春娥等善书艺人前来参师学艺。2008年,凭借着突出的表演技巧、丰富的创作经验和完整的传承谱系,徐忠德被评为“汉川善书国家级传承人”。
徐忠德的弟子熊乃国为第六代传承人,1965年生,男,汉川市华一村人,高中学历。
1986年,熊乃国正式拜师学艺。他深得徐忠德真传,主讲汉川善书近三十年,是汉川善书宣讲团目前的主要组织者。熊乃国不仅在表演上颇具造诣,而且擅长创作贴近现实、贴近群众的善书案传,如《一个老党员》《中国梦》等,体现了汉川善书与时俱进的精神。2008年,他被评为“汉川善书省级传承人”。
熊乃国的三名弟子周显涛(男,汉川市分水镇人)、徐春荣(男,汉川市港堤人)和胡小红(女,汉川市马口镇人)是第七代传承人。由于受到现代社会的冲击,汉川善书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第七代传承人都只能以善书表演为副业。
图2 汉川善书北派传承时空谱系图(粗体为传承人)
(二)传承共性
善书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民间曲艺形式,曾在川渝地区皆有发展,但随着历史变迁,仅汉川善书一脉发展完好,流传至今。汉川的历代传承人为善书倾尽热情与智慧,他们在学艺经历、艺术特色等方面显示出以下传承共性:
第一,以社会传承为主。善书艺人们的师承关系由专门的拜师仪式确立,他们在演出活动中完成技艺的传承。自改革开放以来,其拜师仪式简化了很多,往往是宴请师父及师叔伯等人齐聚一堂,互相介绍后即算确定师徒关系。
第二,在案传内容和表演形式方面,表现出代代相袭的特点。汉川善书强调教人行善,因此传承人在创作案传时,多以塑造善恶分明的对立人物为核心,通过曲折的故事情节宣扬孝义等传统美德。在形式上,则以韵散结合的汉川方言为讲唱基础,注重悲喜有别。
第三,具有鲜明的情景性。艺人们在社会语境中完成传承,其具体语境由表演艺人、宣讲场地和观众构成。从农闲时节的田间地头演出,到物质条件改善后的茶馆演出,再到日渐边缘化而驻扎在文化馆宣讲,历代传承均未脱离具体语境。
当然,在汉川善书的发展过程中,艺人们在传承的基础上也有所创新。徐忠德作为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更表现出浓厚的创新意识与个性色彩。
(一)创新原因
徐忠德的创新意识萌生于学艺之初,汉川善书的长足发展是推动其开拓创新的根本原因。在他刚学善书时,刊发案传的出版社仅上海广益书局一家,老一辈艺人们传下来的案传仅30多本,所以每次演出都是“炒现饭”——重复表演相同的曲目。徐忠德认为长此以往,观众易产生审美疲劳,汉川善书也难以获得长足发展,他由此萌生出创作新案传的想法。通过细致观察、留心生活,同时对老人们讲述的故事、报纸上刊载的新闻和古典小说叙写的情节进行加工改编,徐忠德创作出大量别出心裁的案传,从而走上了独立创作的道路。汉川善书案传的数量因之与日俱增,也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劝人向善是深化其创新意识的内在动力。1968年,34岁的徐忠德决定成为一名善书艺人,借此表达对社会问题的看法,进而引导人们积极向善。从艺四十多年来,他始终以劝人行善为己任,不断结合生活实际创新演出形式和内容。《白公鸡》即他为解决邻里矛盾而改编的案传。故事起因于王老陕的管家误会李氏偷了王家的白公鸡,李氏为邻里和睦而对丈夫黄玉堂隐瞒了此事;王老陕寻得白公鸡后害怕黄玉堂前来闹事,因此主动资助黄氏上京赶考,黄氏功成名就后反而误会妻子与王老陕有染,但最终真相大白,皆大欢喜。
时代变化是使徐忠德不断创新的直接原因。近年来,随着影视艺术的发展和娱乐形式的丰富,汉川善书这一古老的曲艺不断受到时代的冲击。徐忠德提议简化善书宣讲班的演出形式、在演出服饰等方面进行文化包装,借此推动汉川善书与时代接轨。
(二)演出特色
汉川善书作为一种民间曲艺形式,具有演出艺人少、道具简单、舞台空间小的特点,所以观众的注意力总是集中于善书艺人的宣讲上。而“讲”作为善书表演中最核心的部分,对主讲人的表演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出色的主讲人能够在声音和面部表情上充分调动观众的情绪,使观众随着案传中人物的命运、情节的发展或捧腹大笑,或潸然泪下。在多年的主讲生涯中,徐忠德以卓越的表演技巧牵动着观众的情感,将汉川善书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饱满的精神风貌是徐忠德善书表演的基础。
汉川善书是一种声情并茂的艺术形式,要求艺人们与案传中的人物融为一体,细致入微地把握人物的表情和动作,表现他们的内心情感,给观众以真实、亲切的感受。善书案传《红萝卜顶》讲述了家道中落的陈福保迎娶黄员外的女儿秀英后,嫌贫爱富的黄家让他在岳父的寿宴上出丑,秀英说服丈夫离家求学、考取功名,木匠出身的福保最终凭借自己的天赋和勤奋,考取了京城的状元,使原来讥笑他的黄家人羞愧难当的故事。在福保高中状元返乡参加黄员外的寿宴时,大姐夫、二姐夫相继出对联再次为难他,福保从容不迫,对答如流。姐夫李文出“进冬官之府总是一个木匠”,福保则对“入秋闱文场兼管百官大夫”;出“口吐文章终归草野技艺士”,对以“手丢斧把定为朝廷栋梁材”;李文再以“东启明,西长庚,南极北斗,谁为摘星者”为上联,福保不假思索地对出“春芍药,夏牡丹,秋桂冬梅,我是探花郎”。在这里,木匠出身的“探花郎”的自信、沉着、才情横溢都要在简单的几句唱词中得以彰显,他历尽艰辛终得扬眉吐气的复杂心理也要被适时演绎出来,而徐忠德能够以其面部表情、精神气质充分渲染气氛,达到精细刻画人物形象的目的。这样一来,整部善书的表演张力在细节处得以凸显,也就具有了吸引观众眼球的亮点。
其次,婉转动听的音色使徐忠德的善书宣讲别具一格,引人入胜。
作为江汉平原上的民间曲艺,汉川善书“演出的形态特点是以汉川方言采取‘韵散相间,讲唱结合’的方式进行的”[1]P2。运用地道的汉川方言来演唱,唱词又“多为悲苦之声,少安乐之响”[2],因而主讲人必须对唱词和腔调拿捏有度,既不能将哭腔演绎成嚎啕,又要能在诙谐幽默之处引人发笑。如在《红萝卜顶》中的以下两段唱腔:
图3[3] 图4[4]
图3这段唱腔既保持了汉川善书“宣腔”的音乐风格[3]P28,又具有楚剧“悲腔”的味道[4]P28,表达的是秀英送别福保时满含悲情的嘱托;图4是福保归来后在岳父寿宴上的唱词,主要体现的是一种喜悦之情,并带有一定的调侃意味[5]P70。徐忠德的嗓音,朴素中见浑厚,悠扬中有起伏,悲情处如泣如诉,欢悦处婉转动听,所以他能够把《红萝卜顶》中两种不同形式的唱腔演绎得丝丝入扣。在演出过程中,他将汉川善书的优美形式与个人的独特感悟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循环往复的音乐美与悲喜有别的情感美。
其三,灵活应变、即兴补充是徐忠德善书表演极具感染力的重要原因。
不论是台书还是馆书,“整部书主线的贯穿,副线的交叉,层次的安排,矛盾的编织,悬念的设置等等,实际上只有依仗‘讲’来完成。”[6]P80徐忠德主讲时思路清晰、不说重复话,详略得当,又能适时解释,始终以完整清晰地呈现整个案传为目标。凡是演出过的善书案传,他都能道出其中的历史渊源、典故出处等;案传上没有具体解释而观众又难于理解的内容,他都会即兴加以补充说明。如“东启明,西长庚,南极北斗,谁为摘星者”“春芍药,夏牡丹,秋桂冬梅,我是探花郎”,这一出对联的妙处于文化程度相对不高的乡村民众来说可能难以理解,徐忠德就会对此进行解释说明:上联的“启明”“长庚”“南极北斗”均是天上的星宿名称,所以问“谁是摘星者”;下联以地上春夏秋冬四季盛开的花对天上东西南北的星宿,“探花郎”既与四种花相对应,又是对“谁是摘星者”的回答,还起到了一语双关的作用,揭示了自己的状元身份,所以对得巧、对得好,体现了福保的才学。此外,古典小说的阅读经验、丰富的演出经验又使徐忠德善于调动观众的情绪,使观众深受感染,拍案称绝。
(三)创作特色
徐忠德自拜师学艺至今,改编、创作了数百本善书案传,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为汉川善书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综观其作品,可大致归纳为三个方面的特色:
第一,从故事来源看,案传内容或取材于民间故事、古典小说,或立足于现实生活。
《以假成真》(又名《太湖奇案》)取材于传统小说集《三言二拍》,《三子不认娘》针对的则是当代农村中重男轻女的思想。这些素材本身为民众所熟悉,使他们听来倍感亲切,经加工后,故事情节显得更为紧凑,人物命运随之大起大落,主人公的情感也得以直接而强烈的抒发。因此,徐忠德创作的案传既有利于艺人们发挥宣讲才能,又能抓住观众的兴趣与情感。
第二,在曲调和唱词方面,特别注重平仄押韵与抑扬顿挫。
徐忠德的创作契合了汉川善书“尤其宣词也就是韵文部分讲究‘仄起平出’的声调特点和‘方言归韵’的用韵特点”。[7]P2他所编的案传唱词多为十字一句,如《白公鸡》中整齐的句式:“痛伤情不由我珠泪落下,止不住伤心泪湿透衣裳。尊夫君你听妻细把话讲,肺腑言务必要紧记莫忘。”本节唱词字数相等,押ang韵,“裳”为仄声,“忘”(在汉川方言中读为阳平)为平声,仄起平收,唱起来给人以特别的美感。当然,有时为了句意的完整,宣词也可以适当增补一到两个字,但都遵循仄起平收的原则。在唱腔的起落方面,为达到抑扬顿挫的艺术效果,多表现为“四块皮”的形式,即两句一扬,在第二句的第六个字时扬上去,在第十个字处落下来,称为“顿”。
此外,不论是善书中的宣、答,还是道白,徐忠德都竭力使人物的语言契合其身份,使演员能够深入角色之中,观众能够感同身受,以此达到真实动人的标准。
第三,在价值取向上,始终以“劝人为善”为核心。
徐忠德的创作注重表现忠、孝、节、义等传统价值观念中有益的部分,相应地剔除了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如重男轻女的思想,而宣扬男女平等的观念。比如《白公鸡》的原版结尾为“人可不吞声忍气为法哉”,表现的是书中女性“吞声忍气”的行为,折射出封建社会妇女的卑微地位;而徐忠德整理的《白公鸡》则以“照此案看来,为妇人者当学李氏宽宏大量,方能得贵”收尾,宣扬了女性的美好品质。
一言概之,徐忠德的善书创作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其人物塑造、故事结局等方面都贯穿着惩恶扬善的思想,在倡导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依旧发挥着民间文艺的重要价值。
人在文学创作或表演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汉川善书传承人的核心身份。在汉川善书的发展历程中,传承人的作用不容忽视。
一方面,传承人是汉川善书得以保存和传承的关键。汉川善书是民间说唱艺术的重要分支,也是我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人们将本土文化与民俗风情融入其创作与演出中,形成了既定的文本内容与表演形式,使江汉平原上这一传统曲艺薪火相传。
另一方面,传承人推动了汉川善书的创新与发展。在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为了适应观众审美需求的变化,个体传承人不断发挥主观创造性,丰富汉川善书的创作。汉川善书在此基础上实现自我更新、自我完善,时至今日依旧发挥着劝人行善的社会功能,推动着和谐社会的发展。
徐忠德作为汉川善书的国家级传承人,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个性,为汉川善书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善书创作方面,他的突出贡献表现为大大增加了善书案传的总量。凭借着自身的文化素养,他从古典小说中汲取精华,在现实生活中寻求灵感,以劝人行善为目标,创作出大量为观众喜爱的案传。这既避免了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又为往后善书案传的创作树立了标杆。
在演出形式方面,他积极推动了汉川善书的自我更新。他以浓厚的创新意识与敏锐的洞察能力,及时捕捉时代需求的变化,为善书宣讲班子纳入女艺人、简化善书演出前繁复的仪式、更新艺人的演出服饰,不断为汉川善书的长足发展出谋划策。
在技艺传承方面,他同样为汉川善书的传承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他致力于培养后来者,将毕生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自己的弟子。在传授技艺的过程中,徐忠德注重实践教学,严格要求弟子,主张让弟子在表演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他培养的弟子中,有成为了省级传承人的熊乃国,也有市级传承人周春娥,他们都作为宣讲善书的佼佼者活跃在舞台上。
以徐忠德为代表的传承人们始终致力于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但当下的汉川善书仍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危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关注的今天,我们更要重视对传承人的保护。
[1][6][7]汉川市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局编.汉川善书[Z].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4.
[2]韩君.汉川善书的故事形态、风格和功能[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3][4][5]湖北省汉川市政协学习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汉川善书[Z].汉川市政协学习文史资料委员会,2005.
责任编辑:杨 兰
CulturalTraitsofXuZhongde,InheritorofHanchuanSanshuBallad
SUN Zhengguo,LI Hao,WU Dan,WANG Bo
Xu Zhongde is a national inheritor of Hanchuan Sanshu Ballad.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content, and value of the genre. Through a study on relevant documents and literature and an interview with Mr. Xu Zhongde, it reveals his genealogy in inheriting and passing down the ballad, and demonstrates his common as well as individual cultural traits-positive image, moving voice, flexible performance and improvised show, conveying his impressive creative orientation in plot, tune and verse.
Hanchuan Sanshu; Xu Zhongde; common cultural traits; individual cultural traits
G127
A
1003-6644(2016)06-0069-08
* 2016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汉川善书国家级传承人徐忠德的调查研究”[项目编号:20160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