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云江
摘 要:本文从“体教结合”的内涵、“体教结合”的现状及“体教结合”的原则入手,进一步讨论了中学“体教结合”发展中体育教学理念、教师队伍建设、中学“体教结合”的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加强中学“体教结合”的有效路径和发展策略。
关键词:体教结合;现状;发展策略
目前,在探究“体教结合”模式方面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弊病及未完善的方面。“体教结合”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中,发挥体育教育广泛而巨大的作用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体教结合”的本质是把学生的体育运动纳入到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去。
一、“体教结合”的内涵 体育教育中的“体教结合”是经典且较新的理念
“体教结合”准确提出了學生应该全面发展。它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体教结合”是新时期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体教结合”能够不断丰富和深化体育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二、体教结合的发展现状
(一)体育教学理念
现代体育教育应面向未来,以健康教育为目标,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在体育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在顺应教育规律及身心成长的定势中,使其朝着个性化、社会化方向发展。在实施体育教学时,要不断地思考和总结学生的特征、差异以及学习的规律,不断反思教学是否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学习。多年的教育改革并未根本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与实践方法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真正落实“体教结合”需要一种更加尊重学生发展需求、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教育理念与方法。
(二)师资队伍建设
中学更多的是偏重于制定引进优秀教师和特殊人才的相关优惠政策,然而模式与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机制方面契合度不高。特别是试点中学,在计算教师工作量规章制度、教师业务档案以及竞聘上岗制度等具体的教师队伍管理方面比较不合理。
(三)“体教结合”过程管理责任不到位
建立一系列“体教结合”管理规章制度,是为了提供一个有利于体育教学的优良教学环境,把体育课程教学工作引上正确的轨道。但“体教结合”过程管理的内容比较多,有教学计划的管理、有对体育课程教学场馆设施的管理、有对体育教师的管理、有对学生学习的管理、有对教学评价的管理等等。“体教结合”的模式虽有公认的运行机制,但责任并不明确、不到位。
三、加强中学“体教结合”的发展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体育教学理念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学正确并且科学的教学理念是体育教学有效性提升的关键。从当前的体育教学出发而言,明确体育教学的理念,丰富学生的体育教学体验,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体育教学理念,把握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内涵,提升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二)加强学校领导的重视
中学“体教结合”的发展应该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管理提升措施。学校领导应该明确中学“体教结合”发展中的特点,把素质教育的整体效应贯穿于体育课程教学质量管理的全过程,充分明确管理责任。
(三)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
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体制建设,不断完善师资队伍全面而系统的继续教育与再教育,以适应“体教结合”发展的新需要。
(四)建立奖励激励机制
学校“体教结合”管理工作者和参与者离不开内在的驱动。应建立“体教结合”管理工作的奖励激励方案,形成“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提升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结束语
为实现学校的教学目标,配合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以发展学生体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宗旨。树立正确的体育教学理念,疏通中学“体教结合”的发展管理渠道,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更好地体系现“体教结合”在深化体育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胡小明.从"体教结合"到"分享运动"——探索竞技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新路径[J].体育科学,2011,31(6):5-9.DOI:10.3969/j.issn.1000-677X.2011.06.001.
[2]翟丰,张艳平.从“体教结合”到“体教融合”——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39(10):54-56.DOI:10.3969/j.issn.1001-9154.2013.10.012.
[3]杭兰平,李杉,张睿等.对CUBA篮球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兼谈对“体教结合”培养模式的探讨[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28(5):559-564.DOI:10.3969/j.issn.1001-747X.2011.05.012.
[4]王向宏,董建锋,张锡庆等."体教结合"模式培养我国竞技后备人才运行状况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1,31(1):102-106.DOI:10.3969/j.issn.1007-323X.2011.01.023.
[5]刘成,王满秀,熊曼丽等.CUBA与大超联赛运行机制比较研究——对我国高校竞技篮球"体教结合"的审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2):270-272,275.DOI:10.3969/j.issn.1007-3612.2007.02.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