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对糖尿病合并慢阻肺患者的影响

2016-10-19 04:12赫彦伟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9期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临床效果

赫彦伟

[摘要] 目的 对比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对于糖尿病并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47例糖尿病并慢阻肺患者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另选取2014年6月—2016年2月收治的47例糖尿病并慢阻肺患者为观察组(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SF-36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31.48±4.39)分、(91.20±4.33)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12.38,13.4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常规护理相比,人性化护理更有利于糖尿病合并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降低并发症风险,效果确切。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糖尿病合并慢阻肺;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5(a)-0135-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different nursing intervention model for diabetes and the influence of copd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Methods June 2012-47 in May 2014 in our hospital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nd copd in the control group (usual care); Another selection on June 6, 2014 - February 2016 and 47 cases of diabetes patients with copd to observe group (humanized nursing), compared two groups of quality of life. Results Observation group of SF - 36 scal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score (31.48±4.39), respectively (91.20±4.33) poi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t = 12.38, 13.49,(P< 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routine nursing, humanized nursing more conducive to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copd improve diabetic, reduce the risk of complications, the exact effect.

[Key words] The humanized nursing; Diabetic copd; Clinical effect

糖尿病合并慢阻肺患者大多为老年患者,此类患者的病程普遍较长且有反复发作的特点,若未能及时予以治疗处理则很容易导致继发性感染,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器官衰竭[1-2],威胁生命安全。该研究通过对比不同护理干预模式下,糖尿病合并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相关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47例糖尿病并慢阻肺患者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另选取2014年6月—2016年2月收治的47例糖尿病并慢阻肺患者为观察组(人性化护理)。入选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及慢阻肺的诊断标准[3],无误诊病例。对照组中男性25例,女性22例,患者年龄(58.68±4.02)岁,糖尿病病程4~10年,平均病程(7.48±2.10)年;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24例,年龄(59.71±5.33)岁,糖尿病病程4~11年,平均病程(8.03±1.87)年。对两组的基线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未发现二者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可进行对比观察。所有入选对象均对研究内容完全知情且自愿参与,符合伦理委员会要求。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包括结合患者病情合理进行床位安排,为患者提供有关信息并进行详细的入院介绍,为每位患者制定健康档案,记录过敏史、病史等基本情况,并指导患者家属注意预防坠床等。

观察组采取人性化护理:①为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包括讲解糖尿病和慢阻肺的起病原因、注意事项等,使患者详细了解自身病情;②进一步强化病情观察和临床监测,包括呼吸、血压、心率等指标;③酌情予以雾化吸入,在雾化吸入前向患者解释其目的和作用,并讲述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④做好生活指导,包括合理的饮食搭配,低糖禁烟酒,维持充足睡眠,进行适度运动等。

1.3 觀察指标

3个月后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百分制),由患者对住院期间的护理工作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表示越满意[4-5]。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统计无误后进行汇总并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 17.0作为统计学分析软件,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

2 结果

评价结果显示,观察组的SF-36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合并慢阻肺的临床发生率普遍较高,是临床呼吸内科的常见合并症。此类患者除了长时间处于高血糖状态,且存在明显的肺部与呼吸系统损伤,大多是由于肺胸疾病和内分泌系统紊乱等疾病共同作用所致。临床经验显示此类患者的并发症率较高,容易导致肺心病等严重疾病,危及生命。为患者提供全面科学的护理干预十分有必要。人性化护理干预要求护理人员始终将患者作为护理工作的中心与主体,以满足患者需求为最终护理目标[6]。相较于常规护理干预模式,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更好配合护理人员的各项护理操作,同时还能够帮助患者对自身病情有清楚认知,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和自我监测意识,能够更好预防突发情况,对于异常情况也能及早发现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很好地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为患者的病情康复创造了有利条件。

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人性化护理后,其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组间各项指标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结果与石惠[7]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证实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改善糖尿病合并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构建。另外还有研究发现, 糖尿病合并慢阻肺患者在接受人性化护理后,其并发症率仅为3.48%,显著低于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的14.29%,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该研究并未针对并发症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在后期研究工作中应该进一步扩大研究病例的选择范围,并增多分组,例如分为常规护理、人性化护理、整体护理等多个组别[8],有利于对比更多护理干预模式对于糖尿病合并慢阻肺患者的病情改善效果,对于筛选最优的护理模式意义重大。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干预模式更有利于糖尿病合并慢阻肺患者的病情康复和生活质量改善,也有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构建,临床应用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褚文佳.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对策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4,29(16):59-59.

[2] 赵冲.重症监护室慢阻肺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J].中外医疗,2014,33(1):76-77.

[3] 陆晔,谢雯俊,刘彦,等.糖尿病联络护士在非糖尿病病区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2012,27(19):3-5.

[4] 刘宁.精细化管理在老年病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6):3817-3818.

[5] 姚虞蓉.普外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舒适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4,30(6下旬刊):3274-3275.

[6] 范福玲,徐琳.糖尿病連续性护理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22):1674-1677.

[7] 石惠.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19(7):214.

[8] 杨玉秀,刘晓云.振动排痰护理对慢阻肺患者运动耐受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10(8):1905-1907.

(收稿日期:2016-01-27)

猜你喜欢
人性化护理临床效果
人性化护理工作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依从性的分析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