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文灿
和志清校长熟识已经有十几年时间。
记得最早认识他的时候,他还是苏州高新区教研室小幼组组长,负责苏州高新区小学和幼儿园的教学研究管理工作。印象中,他当时好像分管的内容还比较多,除了他的本专业小学语文学科,还分管小学品德学科的教研工作,另外苏州高新区中小学德育也是他在分管。同时,他还主编一本教研室的教学研究刊物《苏州高新区教研》。这样,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就有很多话题,从学科教学,到小学教育,再到学校管理,谈资自然丰富。后来他担任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的校长兼党总支书记,我们一起交流更多的就是学校管理了。
志清校长负责中小学德育那段时间,有两件事情给我印象特别深,一个是我们在全省推开中美合作项目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期间,他带队代表苏州市参加了在省政协礼堂举办的江苏省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展示活动,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展示的项目课题是《小区内学校周边道路交通问题的调查研究》,因为表现突出,他们还接受了江苏电视台的现场采访,影响比较大。2013年在江苏省教育报刊总社和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举办的“苏派校长高层论坛”活动中,志清校长还应邀作为发言嘉宾,就现代学校管理和现代公民素质教育这个主题发表他的见解。
担任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长之后,我们见面聊得最多的还是关于小学的办学方向以及学校管理。志清校长始终秉持这样一个观点,一所好学校,必须要有自己的名片。事实上,我也一直这样认为:一所学校,有名片才有生命!显然,在这方面志清校长有着自己的思考,也做了很多探索。
据我了解,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是一所拥有四张名片的学校!
近年来,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坚持“为生命奠基”的办学理念,努力“以特色发展提升办学品位,以多重方式提高学生素养”,高品位实施素质教育,成功打造了“环境教育、排球教育、艺术教育、科技教育”四张名片,学校品牌建设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
一、环境教育:浸润生命的成长
环境问题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伴生物,环境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关注的焦点。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在低中高三个年段分别开设了三类课程:一是“教学课程”——“小学动物保护”课程,二是“实践课程”——“ECO学院”课程,三是“多元课程”—— “JA领袖”课程, 学校着眼于三类课程的实施,激发学生环保的责任心,增强学生环保的使命感,提升学生环保的行动力。
1.在“教学课程”中激发学生环保的责任心
七年前,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因地因生开始实施“小学动物保护”课程,该校和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合作,把《小学动物保护》作为校本教材。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认识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照顾和保护家庭宠物,培养他们尊重动物生命和保护动物的责任;课堂外,教师运用学生喜爱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引导学生与动物相处。宽松自由的课程安排,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植下了保护动物的种子。七年来,学校每一年都被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授予“优秀组织单位”。“教学课程”的实施,激发了学生环保的责任心。
2.在“多元课程”中增强学生环保的使命感
“JA领袖”课程的理念是“培养青少年品格、创造力和领导力”。2011年,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引进“JA领袖”课程,“JA领袖”课程是一个包含商业、经济和环境等的多元课程,“JA领袖”课程的实施,旨在为学生搭建一座连接课本知识、社会生活和环保理念的桥梁。学校根据地域现状,考虑各级段学生特点,选择撷取了“JA领袖”课程中《我们的城市》这一主题进行研究和探索。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引导学生从城市交通设施的阻塞、水资源的缺失、垃圾问题的处理等方面思考与探讨,启发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JA领袖”课程的多元化特点,让学生们懂得了经济与环境和谐共赢的共存关系,提升了学生环保的使命感。
3.在“实践课程”中提升学生环保的行动力
ECO,一个来源于古希腊的美丽词汇,是一切美好事物的代名词,寓意健康、美丽、生态、和谐……2010年,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和松下电子合作,成立了“ECO学院”,实施环境课程教学。与“小动物保护”课程不同的是,“ECO学院”课程的实施没有固定教材,没有固定课堂,而是完全依托于社会实践基地。“ECO学院”开办六年来,苏州科技大学环保系、苏州松下系统科技有限公司等10多家单位先后成为学校的社会实践基地。在一个个社会实践基地中,学生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发现。在此基础上,学校开展“垃圾分类,绿色生活”“变废为宝,绿色时尚”“创意无极限,废物巧利用”等实践活动,提升了学生环保的行动力。苏州高新区环境教育取得的成绩是可喜的。近几年,学生参加“未来城市·绿色畅想”“JA中国小学生绿色创新挑战赛”“JA中国小学生绿色创新成果展”等环保活动,400多人次获得最高奖项。学校被授予首批“国际生态学校绿旗”,获得江苏省环境教育基地、江苏省环境教育先进单位等在内的国、省、市级荣誉10多项。国家环保部宣教中心网站、江苏教育电视台、苏州电视台及《中国环境报》《长三角教育》等媒体均对学校环境教育取得的成果进行了专题报道。
二、排球教育:脉动生命的活力
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把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和健康心理作为工作的出发点。2003年,学校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考虑个体需要,多举措开展排球运动,提出了“以球促德、以球增智、以球健体、以球审美”的十六字方针。如今,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的校园,排球运动蔚然成风,积极健康的排球精神浓浓地撒播校园。
1.教学中抓普及
学校深入挖掘排球活动的教育内涵,积极开发适切的排球校本课程,编制了集知识性、娱乐性和创造性为一体的《我们爱排球》《七彩排球》等校本教材。排球教学面向全体,一至六年级各班每周体育课中都安排了一节软式排球课,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制定了各学段的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
2.活动中浓氛围
学校每年都有排球节,排球节这一天,围绕“排球”组织多种以游戏为主的排球活动:排球知识竞答、趣味排球比赛、排球达人秀等;学校有排球社团,在社团里,学生在教练的指导下有效训练,努力提升技能;每一天的大课间活动中,全校几千名学生做排球操,这是壮观美妙的集体排球秀……系列活动的开展,营造了浓浓的排球文化氛围。
3.比赛中促提升
在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人人会打球,班班有球队,个个是队员,教师人人是教练”,他们建立了“每周一小赛,每月有大赛,学期总决赛”的常规比赛机制。比赛中,赛场上奋力拼搏,赛场下热闹非凡,学生尽情地享受排球带来的乐趣。比赛,使“我运动,我参与,我快乐”这一理念植根每一个学生心中,也提升了学生团结协作、不甘落后的品质。
4.研究中求突破
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排球教学不是一味“取经”,更不是简单移植,而是注重创新与突破,做到自我努力、自我觉醒、自我提升。学校成立了排球研究中心,每个体育教师都是研究员,为学校实施排球特色战略提供智力支持和行动指导。“研究员”们植根本校,开发并不断更新校本课程,保证了排球运动的持续性发展。
排球是一项运动,排球运动不仅是“以球健体”,还培养学生科学的行为能力、运动能力,以及较强的体育意识和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排球教育彰显出的更多的是一种品质,在排球运动中,学生的进取精神、团队精神、集体意识显著增强。
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排球教育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女子排球队组队15年来,12次参加苏州市小学生女子排球比赛,10次获得冠军;男子排球队组队5年来,3次参加苏州市小学生男子排球,3次获得苏州市冠军。学校还获评“苏州市体育教育工作先进学校”。
三、艺术教育:提升生命的品质
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坚持“扬艺术特长求全面发展”,在艺术教育中育德,在艺术教育中增智,在艺术教育中练才,提高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艺术修养。
1. 高配硬件与师资打造
高配艺术教育硬件设施是艺术教育的保障。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设有音乐教室13个,美术教室8个,陶艺教室、电子钢琴教室、舞蹈教室、美术工作室、美术器材室、音乐器材室、太湖文化艺术研究院、艺体馆等艺术场馆 17个。艺术室场中,艺术专用器材和多媒体教学设备配置齐全。
优秀艺术教师是艺术教育发展的助推器。这所学校有一支年轻充满激情的艺术专职教师队伍,19 名艺术教师平均年龄 31 岁。学校艺术学科教研组长均为市、区级学科带头人,在他们的带领下,艺术教师在国家级课题“新世纪小学体艺整合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的研究,如何“建立符合时代特点的小学美术评价体系”的探讨,“书法指导有效性”的探寻等主题教研活动中成长。艺术教师依据校情,以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为目标,以课堂教学策略和整合学习为突破口,开发了《巧巧手学编织——手工编织教材》《陶趣雅韵——陶艺初级教程》等艺术校本课程。近年来,学校艺术教师参加省市级各类基本功大赛和才艺比赛,均获殊荣。
2.面向全体与个体提高
艺术教育面向全体。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的艺术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阵地,发挥课堂普及优势,营造艺术教育的良好氛围;全校范围开展“班班有歌声,课前一首歌”和“器乐进课堂”活动,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人人都是小歌手”、集体舞展演、学生才艺表演、校园艺术节、书画作品展等校内外活动,更使艺术教育之花开遍校园,学生艺术活动参加率达到 100%。
艺术教育突出个体。学校设有合唱、舞蹈、竖笛、古筝、儿童画、手工编织、书法、七彩乡音等20多个艺术类社团。通过学生自愿报名、老师推荐、选拔考试等形式,在全校选拔了一部分有潜质的学生,通过校园社团活动对他们进行艺术特长培训,进一步开发他们的艺术潜能,发展他们的艺术素养。如今,七彩社团已成为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并涌现了一批批“小艺术家”。学校还挖掘家长志愿者的特长优势,丰富社团活动内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设更加广阔的空间。
3.环境熏陶与榜样激励
学校充分利用校园这一重要文化载体,积极构建校园艺术文化,让每面墙壁,每个景点都成为能够对学生产生熏陶感染的老师:音乐大厅、艺术长廊、摄影道、书法墙、绘画馆………校园艺术环境的熏陶是一种无声而有力的语言,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开启智力、美化心灵、陶冶情操、丰富情感。
2013年 6月,苏州首场童声独唱音乐会在苏州园区独墅湖影剧院正式开演,全市三名独唱演出者,高新区实验小学校独占两名,演唱会获得圆满成功;2014年6月,学校俞晨佳同学的个人书法展上,一幅幅装帧精美、字体遒劲的书法作品,吸引了众多师生的目光;2016年1月,学校戈佳颖、董怿澄、周俊昊、郁骞、陈卓等五位小书法家受邀参加了由苏州市文联、苏州日报联合举办的“创新高地·山水新城”——第七届“党报送春联”活动,活动现场,参加活动的居民把五位小书法家的书写摊位围得水泄不通,纷纷索要手写春联……一系列活动中,学校或组织观摩、或以照片的形式在学校展示,让更多的学生感受艺术的魅力,身边的榜样尤能激发学生对艺术的追求。
近三年,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的学生获得第七届全国校园文艺汇演暨第十二届全国校园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征集金奖、2015 年第十二届“校园时代”全国青少年才艺电视展演录像评比金奖、江苏省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摄影类一等奖等,获奖学生2000多人次,艺术教师获奖100多人次,学校10多次获优秀组织奖。2015年学校获评苏州市艺术教育示范学校。2016年5月学校接受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江苏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现场评估,获得专家组的一致好评。
四、科学教育:绽放生命的希望
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有一支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职科技老师,其中周红惠老师是科技部科普基金项目课题组先进个人、江苏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优秀辅导员,汪勋老师是高新区的兼职科学教研员,是苏州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科学教师利用学校现有资源,结合科学特色,编写了校本教材《模型天地》《校园植物》《趣味科学》。
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有独具特色的科技生态馆。科技生态馆里,引人注目的海洋长廊、矿石馆、蝴蝶馆、生态标本馆、天文馆、地震体验场馆、科学探究室等营造了浓厚的科学教育氛围;一流的实验室和仪器室,成就学生动手实验的梦想……科技馆年均接待省内外师生及国际友人10000人左右。
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坚持“人文増内涵,科技创特色”发展之路,通过带领学生“动起来”和“走出去”,开创了“人人爱科学,人人用科学”的良好局面。
1.动起来,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体验科学奥秘
机器人、车模、航模、海模、空模、七巧板、电脑小能手、电脑DIY、玩具拆装、未来工程师等科技社团是科技活动的主要阵地,教师有重点地选择与学生生活、学习紧密相关的内容,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广泛参与科学探究,学生在这里合作学习、交流研究、实践体验、发明创造。各类科技社团激发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每年一度的科普周是师生走近科学、探究科学、展示科学的舞台。在这里,每个孩子都会有让你未知与惊喜的一面:趣味科学运动会的智慧碰撞,科普知识竞赛,科学故事绘声绘色,科学小论文逻辑缜密,科学小制作巧夺天工,科学小发明异想天开……科技的力量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体验到科学奥秘,未知的科学世界使学生充满了探究的欲望。
2.走出去,让学生在基地学习中提升科学素养
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注重拓展科技教育资源,他们经常与企业联系,带领学生在基地的参观、交流中感受科技魅力。参观苏州高新区污水处理厂、PHIIPS电子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实地观察这些企业的生产流程,与企业的科技人员面对面的交流,学生在了解知名企业的智力、科技、产业优势,感受技术创新的同时获得了启迪;在参加苏州革命博物馆的科普展览、镇湖实践基地、三山岛科技夏令营等活动中,学生开拓了眼界,探究科学的热情进一步迸发。
网络,也是学生探寻科学奥秘的基地,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在网络天地中寻求科学知识,感受科学神奇,探寻科学奥秘,提升科学素养。
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科技教育成果突出,近几年,该校学生在江苏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等全国、省、市科技类竞赛中获单项奖励500多人次;团队在全国“未来工程师”、香港机器人挑战赛等国、省、市级比赛中获奖30多项。该校学生冯琦发明的安全救生背包,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同时学校获得“江苏省科学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江苏省青少年科学工作室、“苏州市十佳科技团队”等10多项荣誉。
和志清校长的交流中,知道他一直崇尚“安安静静做教育”。他说他特别喜欢一句话:“教育的本质,不是看篮子装了多少,而是要把灯点亮。”的确,做教育,不能只图表面的热热闹闹,而是需要教育管理者潜下心来。他在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打造的“环境教育、排球教育、艺术教育、科技教育”四张名片,正是立足于学生生命的存在,发现学生生命的精彩,着眼学生生命的发展,直指教育的本质,体现了志清校长深刻的办学思考和睿智的办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