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

2016-10-18 17:34刘林和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6年10期
关键词:传统美德道德教育榜样

刘林和

一、加强实践锻炼

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道德教育与活生生的现实教育结合起来。如要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良好品德,可开展“今天我当家”“我支持父母勤俭持家”“记住父母的生日”等实践教育活动,让学生跟着父母做家务活,既体验了生活,又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培养了他们的自理能力和关心他人的良好品德。使他们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道德品质上追求高尚,让父母放心;在生活上学会自主,让父母少操心;学习上刻苦努力,让父母称心。这样将孝敬父母教育落实到具体活动之中,既加强了道德教育的实践性,又增强了道德教育的针对性,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通过榜样感召

初中生具有善于模仿、可塑性强、富于幻想、生动活泼、追求高尚道德的特点。我们应充分运用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用榜样的力量激励他们。科学家、革命领袖、英雄模范人物事迹能有效激励青少年学生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祖国的昌盛、人民的富裕贡献自己的一切。五六十年代作为传统思想教育重要标志的“榜样教育”曾经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保尔、刘胡兰等英雄人物曾影响了整个一代人的精神风貌。教育榜样之所以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其重要的理论原因就是榜样与偶像的完整结合与和谐统一。一些调查显示,目前中学生对榜样教育存在抵触,他们坦言“榜样没有用”或“我们不要榜样”,说明我们在榜样教育方面存在未被重视的教育“盲点”。

三、融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于课堂教学中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与课堂教学是分不开的。课堂教学的教育性反映了思想品德的培养与传授知识之间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的思想观点和言行举止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感化、教育着学生。养成教育对提高学生认识,激发其道德情感和行为动机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各学科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渗透情意、激发动机、创设情景、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让学生从道理上懂得应该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和怎样去做。这就要求每一个教师都要抓学生的养成教育,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四、发挥班集体的教育功能

一个班级班风的好坏、集体意识的强弱、道德水准的高低,对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影响极大。班集体中如果形成一种高尚的道德风貌、较高的思想境界、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积极向上的竞争氛围,学生在这个集体中就会受到强烈的感染、无形的鞭策和制约,必然会培养出团结互助、关心他人、严肃认真、奋发向上、品格高尚的学生。

五、利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中华传统美德是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华传统美德中的“自强不息、发愤读书、勤劳俭朴、尊老敬贤、诚实守信”,与当今学生道德规范相一致。使传统美德融化于现代美德,要把传统美德教育赋予新的生命力,使学生在学习传统美德,吸取精华养料,提高认知水平的过程中,内化为信心和活力。优秀道德文化一旦在学生品行形成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就能比较好地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情操。因此,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育活动,用中华传统美德来长期熏陶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具有积极性和时代性。

六、将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与操评工作相结合

结合对学生的操行评定,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与操评工作相结合能促进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努力目标,提高自己的道德认知水平,促进自我要求和自我评价。操评工作要明确努力的方向,创造一个人人争先创优的氛围。要使学生对养成教育的认识产生一个质的飞跃,内化为自我要求,变要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我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与操行评定相结合能启动学生积极要求进步的内驱力,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形成。

七、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齐头并进

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意志品质,就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从学生心理实际出发。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也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因素,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性格。为此,学校要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使学生在和谐、密切配合的环境中学习、生活,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并让学生学会保持良好的情绪,克服胆怯、孤僻封闭等心理障碍。教师要结合心理教育,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八、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与家庭教育双管齐下

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同样离不开家庭教育。不同家庭环境中的孩子性格和习惯是不同的。要提高学生素质,学校是主渠道,同时学校也有指导家庭教育的职责。学校必须同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密切配合,重视并指导学生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科学方法,形成良好家庭道德教育氛围,使家长不仅重视学生的学业,更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行为。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培养健康人格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从培养行为习惯做起。由此可见,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重视良好习惯的培养。良好习惯是个体获取成功人生的助推剂,是人的素质和能力的生长点。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才谈得上具备良好的素质。推动养成教育,对提升民族整体素质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单位:江西吉安县城关中学)

猜你喜欢
传统美德道德教育榜样
身边的传统美德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凭借传统技法传承传统美德——评李保均的长篇小说《花农》
用中华传统美德涵养党的道德建设
《弟子规》与传统美德研究中心简介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