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中期瓷画“白沙静坐图”辨析

2016-10-18 00:56李熊熊
收藏界 2016年8期
关键词:陈献章浙江师范大学白沙

李熊熊

"

"

"

明代瓷器纹样中,人物画是一个重要的大类。人物画中,除了婴戏图,存世量最大的莫过于明中期的一个品种,画的是:一位士人坐在山崖边,手捧着书卷,正在思考着什么(见图1-12)。这幅图的主题是什么呢?我以为,表现的是明代硕儒陈献章在静坐。陈献章是广东新会白沙村人,世人常称他为“白沙先生”,故瓷画可称之为“白沙静坐图”。现作者对此看法试作辨析。

关于陈献章其人,我们应从宋代理学说起。宋代理学是传统儒家学说发展到宋代时形成的新流派。它构建了一个哲学思想体系,认为天地万物皆有“理”在其中起决定作用。人们应该怎样认知这个“理”呢?宋代有两派观点:程氏兄弟、朱熹等人主张外求,通过“格物”来认知“理”;陆九渊等人主张内求于心,通过对“心”的感悟来掌握“理”。在宋代,程朱理学占上风,是主流学派。明代立国之初,官方认可的正统儒家学说仍然是程朱理学。但这种局面在明代中期发生了巨大变化:成化前后的陈献章率先主张学问应“求之本心”,重开“心学”之源;随后正德、嘉靖时期的王阳明进一步发扬完善“心学”,使“心学”一派成了理学的主流。

明代心学的崛起,在社会上赢得众多的追捧者,这就有了在其他艺术形式上表现心学思想的需求。心学的崛起是一个很抽象的事情,作为瓷画应该怎样来表现这个主题呢?“白沙静坐图”就是选项之一,它选取的是陈献章静坐悟道的一个场景来作基本画面。

陈献章出生于明宣德三年(1428年),从小聪慧,二十岁时考中秀才,同年又中举人,正统十三年(1448年)被选入国子监读书。此时的陈献章,信奉的是程朱理学。朱熹说过一句名言:“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青年陈献章走的就是刻苦读书、追求功名之路。但他的仕途并不顺利,景泰二年(1451年)首次参加科举考试不幸落榜。陈献章认为还是自己学得不够,就选择去江西拜程朱理学家吴与弼为师,精研“古圣贤垂训之书”。半年后,陈献章回到家乡白沙村,继续苦读,但如此苦读仍感觉未得儒学要领。于是他到家乡附近的“小庐山”(今圭峰山一隅)筑一处“春阳台”,仿禅宗练习静坐,这一坐就坐了十余年。在静坐中,陈献章终于豁然开朗,形成自己独到的学问心得。对这段经历,陈献章自己说:“吾年二十七,始从吴聘君(与弼)学,于古圣贤之书无所不讲,然未知入处。比归白沙,专求用力之方,亦卒未有得。于是舍繁求约,静坐久之,然后见吾心之体隐然呈露,日用应酬随吾所欲,如马之御勒也。”(《明史·陈献章传》)

陈献章觉悟后开始设帐授徒。他的学问“以静为主。其教学者,但令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明史·陈献章传》)成化二年(1466年),陈献章再次进京应试。他的学问在京城引起轰动,许多名士争相与其交友同游,还有人辞官拜其为师。但他参加科考却名落孙山。三年后又考,又失败。于是,陈献章“南归,杜门却扫,潜心大业。道价响天下,四方学者日益众,往来东西两藩部使以及藩王岛夷宣慰,无不致礼先生之庐。”(张诩《白沙先生行状》)陈献章晚年以讲学为生,门生众多,创立“江门学派”。

陈献章一生的经历不少,但从开创“心学”的角度看,小庐山静坐悟道是他最精彩的人生转折点,其意义类似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即是个人觉悟的关键时刻,也是一派学说的真正起点。瓷画“白沙静坐图”想要表现的正是陈献章悟通心学所采用的那种独特的学习方法!

从画面看,所有的“白沙静坐图”中必有一位士人坐在中央,人物的身后背景必是山崖。这表达的正是陈献章在“小庐山”静坐的意思。有些画得稍微细致点的,还会在人物旁边画上栏杆(见图1、2、8、9、10),这是在表现“春阳台”。画面中的点睛之处是:士人手中必持书本,而士人的眼睛却游离于书本之外!他或是目视前方远处的云霞、山峦(见图1-10),或是回首观望身后近处的石壁(见图11、12),就是不看手中的书本。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正是陈献章求道,从注重读书转向注重内省这个过程的形象化表现。他曾说:“此心自太古,何必生唐虞。此道苟能明,何必多读书。”画中人物手中持书,表示他过去求学问重读书;目光离书,表示现在觉悟了,要向书外求道。他向远处看,是在观察大自然的盎然生机;观身后石壁,则有学“达摩面壁”之意。

仔细推敲“白沙静坐图”的画面,还有两点细节值得进一步解释。一是为什么有的人物脸庞丰腴光润,有的人物却已有胡须数茎(见图5、6、7、9)?这是因为陈献章在小庐山静坐是二十八岁到三十九岁这十余年间。故人物画成青年、中年都是可以的。如果画中出现翩翩少年,或者垂垂老翁,那就背离了陈献章彼时的年龄段了。二是“春阳台”究竟是什么模样的?有些研究者认为“春阳台”是一处书舍,其实不是。据陈献章弟子张诩在《白沙先生行状》中记述,陈献章从江西吴与弼处回到白沙村,先是继续闭户苦读,发现学习方法不对,“遂筑台,名曰‘春阳,静坐其中,足不出阃者数年。”此时的“春阳台”很可能只是一处环境清静、稍加修整而成山坡台地,最多有一些围栏之类的简易建筑,因为这才是适合静坐参悟天地之理的场所。后来当陈献章在此收徒教学时,才有可能建造比较正规的书舍,而书舍则仍以“春阳台”作为习惯的称呼。因此,瓷画“白沙静坐图”或许为我们形象地保留了“春阳台”最初的实际面貌。

陈献章摆脱死读书的束缚,体认天理人心的真谛,给当时读书人的启示是巨大的,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陈献章之后,王阳明对心学的贡献更大,弟子更多,影响更深远,而且他也有“龙场悟道”等类似的经历,但瓷画选用的却是陈献章的故事,这说明陈献章开创的“静坐”学问,在明代思想史上的意义极其重大。今人对王阳明推崇备至,对陈献章有些冷落,其实在明代人的眼里两人都是伟大的圣人。瓷画“白沙静坐图”的流行就是证据之一。

(责编:辛友)

事件经过:

2015年6月12日,浙江师范大学陶瓷艺术馆开馆,展出由李舒第等人捐赠的170多件古代陶瓷器。开展当日,校方向陶瓷艺术馆主要捐展人、设计与艺术总监、美术学院退休教师李舒弟等14名捐赠者颁发捐赠证书。

该馆的展品一经在网上发布,在收藏界引起一片哗然,许多收藏家,以及一些文物界的专家都认为所展示的历史“文物”中,充斥着大量的赝品、伪品。更有甚者,许多赝品、伪品“文物”,甚至达到“毁人三观、贻害子孙”的地步,却堂而皇之在浙江师范大学的教学圣地上以历史“文物”的面目展示!两天后,瓷器圈网名“花市暂得楼”梁晓新先生直接在微博开火,怒斥展品“假到了惨不忍睹、令人发指的状况”,引发“国宝帮”全力回击。随即,全国一大批与文博相关的从业者加入战团,正面对阵“国宝帮”。

6月20日,浙江省十位实力派收藏家孙海芳等人联名致信浙江师范大学:“艺术馆所展示历史‘文物中,充斥着大量的假、仿‘文物。”随后,孙海芳等人又致信浙江省文物局请求严肃处理浙江师范大学陶瓷艺术馆的赝品展览。

2015年7月29日,网名“西风”的张星忠在微博和博客上发了题为《浙师大艺术馆藏品假到离谱》质疑和批评帖子,认为浙师大陶瓷艺术馆所展出的大量瓷器存在问题,并在微博发了质疑为赝品的高清晰藏品图片,同时做了评论,言辞犀利,极具挑战性。这篇文章被新浪网推荐,引起媒体广泛关注。

2015年9月2日,浙江省文物局回复孙海芳等人的质疑,明确表示“这次陶艺馆展出的陶、瓷器标注的年代普遍存在问题”(详见文件),并要求浙江师范大学陶瓷艺术馆把年代存在问题的展品重新标注年代,或取消原来标识的年代,浙江师范大学陶瓷艺术馆也作出了积极的回应。由于浙江省文物局的明确答复,以及众多收藏家及体制内文博专家的“声讨”,浙江师范大学陶瓷艺术馆展品的“真伪”之争有了明确的结论:艺术馆展出的古陶瓷器标注年代存在严重问题,必须纠正,可改为艺术品展出。

正当大家以为闹得沸沸扬扬的浙江师范大学艺术馆事件已尘埃落定,不曾想事态演变成一场司法诉讼。2015年9月底,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钱卫清、吴炜鹏两位律师作为原告李舒弟的代理人,以张星忠及网络服务提供者新浪公司、微梦公司作为共同被告,向海淀法院正式提起诉讼,起诉西风(张星忠)严重侵犯了李舒第的名誉权。海淀法院于2015年10月组织各方进行了证据交换,并于2015年11月、12月两度开庭审理本案。来自全国各地的多位收藏界人士旁听了庭审,共同见证了李舒弟诉张星忠名誉侵权案。

2016年7月5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海淀法院”)对李舒弟诉张星忠(网名“西风”)、北京新浪互联信息网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浪公司”)、北京微梦创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梦公司”)名誉权纠纷一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张星忠构成对李舒弟名誉权的侵害,并判决张星忠删除博文《浙师大艺术馆藏品“假到离谱”》一文中的相关内容,同时在其新浪博客首页连续五日发布声明,向李舒弟赔礼道歉。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后,业界舆论一片哗然,发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本刊选登最具代表性的两篇博文加以刊载,供读者诸君解读浙江师范大学陶瓷艺术馆古陶瓷展览事件的前因后果。

此案的判决告诉我们,在正常的学术辩论,或收藏品真伪的争论,法律维护言论自由,各抒己见,但任何人都不能超越法律的底线,进行恶意的人身攻击,否则就会触犯法律。西风(张星忠)“文物打假”败诉的案件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警示,我们每一个收藏爱好者一定要切记在心!

(说明:以下转载的两篇博文,略有删减!)

国内收藏界的“官民”之争已是老生常谈,而近日,业内再起波澜,备受瞩目的李舒弟怒诉“西风”张星忠案一审判决出炉,结果为李舒弟教授胜诉,并责令张星忠向其公开致歉。此判决一出,犹如决堤洪水,冲醒了迷恍的收藏界,而更是蓄积的沉怨引出了国内艺术品行业的诟病。满履沧桑的藏品背后是文化传承,还是伪装者的“生意道具”?明镜如法,待钱卫清律师道出其中深意。

“无据打假”这步棋,似退非进

人生如棋,多少人甘为利益的棋子,“西风”来袭,可这第一步“无据打假”即注定输掉了全盘。接下来,我们邀请本案原告律师,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钱卫清律师为大家解局。

钱卫清律师表示。此案是典型的“无据打假”。当时,浙江师范大学接受李舒弟教授的开展捐赠,展览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学校为了宣传和传播传统的中国文化,尤其是古陶瓷艺术,没想到此次展览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有十几名所谓的“收藏家”联名写信给浙江有关部门质疑此次展出藏品为赝品,但提出质疑的这些人并没有去现场看过藏品,也没有近距离了解过这些古代陶瓷艺术品,只是靠网上的图片和一些相关报道就断定这些藏品为赝品,且联名致信给浙江有关部门要求浙师大停止展览赝品,更有甚者前后两次写公开信致浙江文化厅及文物管理部门,要求这些部门责令浙师大停展。

我们发现“西风”张星忠这几年参与了多次“无据打假”的行动,他利用这些收藏家的质疑公开信借题发挥,在他的博文上引用了大量没有事实依据的文章,其中包括“假的不能再假”、“李舒弟借着展览达到个人不可告人目的”、“存在腐败现象”、“浙师大的这次活动是强奸社会的”等等。此篇博文一出便出现大规模的转载,且转载次数高达十几万次,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轰鸣。

此时钱卫清律师加重语气形容说:“无据打假”是弥漫在整个收藏界的雾霾。因为有很多民间收藏家想把自己花心血收集到的精美绝伦的古代艺术品,通过艺术馆或者博物馆展览出来,就被社会上所谓的专家、收藏家、评论家质疑。

这些所谓的“专家”,完全是隔空打假,既不调查,也没有亲临现场观摩,更没有与展览者进行交流,而是直接判定为假。我相信,这其中存在很深刻的社会因素,在他们心中,只有故宫、国家博物馆、国有博物馆才会有这些东西,没有事实依据地质疑民间收藏家手中精美绝伦的藏品。

其次,很大部分因素是利益集团的绑架。这些人出于私心,伺机通过“无据打假”的荒谬手段打压民间收藏家,扰乱行业秩序、造成行业乱象丛生,而这种乱象已成行业通病。

李舒弟教授就是行业诟病下的受害者。李教授作为一名学者,愿意接受善意的学术讨论和质疑,但“西风”张星忠的此篇博文从最初就充满了恶意,行文通篇充斥了对李教授的侮辱、诽谤、贬损、恶意的言论,给李教授带来了极大伤害。

“隔空打假”无端的指责、抹黑收藏、打压收藏家的收藏行为等,这其中满载着非常复杂的社会根源,一方面是国家的文物管理部门的行政垄断;另一方面则是利益垄断。

民藏进程不断受阻,因起何处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大兴土木工程,民间的古代艺术品出土之多,将以万亿计算,其品味之高,更是前所未有,民间收藏家为了保护它们做出了极大的努力。

——钱卫清

钱卫清律师片刻沉思,分享道:“纵观行业,民间藏品数量巨大收藏价值较高,这些艺术品要想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研究价值以及文物保护价值,这需要整个社会对民藏有一个正确的认知。

目前影响民间收藏及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很多障碍,分析总结有以下几种主要原因:

第一,国家对文物保护的意识形态,政策安排严重滞后。改革开放这30多年,民间收藏的蓬勃发展,民间收藏家收藏的文物艺术品数量的急剧增加,国有垄断的管理模式,落后的文物系统已经不再适合现今形势的发展。

第二,法律保护问题。法律的保障和促进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尤其是《文物保护法》存在很多落后的规定,司法制度对文物及收藏家的保护力度远远不够。另外,《博物馆管理条例》规定不能接收来源不明的文物,而这个规定本身就存在界定不明确的问题。

第三,社会因素。很多媒体由于受到伪专家的误导、利益集团的恶意引诱,不能正确地认识民间收藏家所收藏藏品的珍贵性,夸大造假仿制水平,致使整个社会形成一种观念——民间收藏家手里的藏品95%是假的,错误引导人们进入认识误区。

最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收藏行业被利益集团所绑架。利益集团通过虚假拍卖、虚假交易等方式把普通艺术品炒成天价的垄断行为为其谋取暴利,并且绝不允许民间收藏家手里有更精美的藏品展示出来,以免损害自己的利益。之前‘王刚砸宝案也同样影射出整个收藏界的混乱场面,这是根源所在。”

民藏与法,接力有序传承

“西风”张星忠运用了各种传来的不实的言论发表的一篇长博文,对浙师大陶瓷馆的展览提出质疑,表面看这只是一起侵权案件,但是背后反映了多年来民间收藏家面对‘无据打假忍气吞声、无可奈何的一种状态。

——钱卫清

此次,李舒弟教授毅然拿起法律武器,委托大成律师事务所钱卫清律师团队进行维权,为民间收藏家做出示范。通过本案让社会各界,更让利益集团看清楚,进行“无据打假”是要付出代价的,一旦构成刑事犯罪可以追究刑事责任”,钱卫清律师表示。

当谈到民藏家应当如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时,钱卫清律师指出:首先,民藏家要善于利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在收藏古代艺术品或文物艺术品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自身合法合规,坚决抵制参与任何与盗墓有关的活动。

引用李克强总理的说法,则是要做到“合法收藏”。按照正规的市场渠道,通过支付平台,坚持通过保护文物艺术品的角度进行收藏。我们的收藏行为要经得住法律的拷问,同时,我们收藏家也要参照国家关于艺术品的保护规定进行收藏,尤其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文物艺术品经济搞活,让老百姓来分享国家文物保护红利。”

在新的时代节点上,民间收藏家不仅要使用法律武器维权,同时,更要加深对法律的理解,要让自己收藏的古代艺术品通过法律创新、法律思维、法律方法、市场运作来更好地实现它的本真价值,让我们的藏品打破千百年形成的专业屏障,获得一个平等的展示机会,接力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

网媒涉案,引发时代的思考

钱卫清律师表示,案中涉及的法律问题,法院的判决很公正,它区分了哪一类属于言论自由,哪一类属于任意的人格贬损,例如说,“强奸社会”、“不可告人的秘密”或者是其他推测性的违法犯罪行为,这是不被允许的,且同时需承担法律责任。”

“西风”案还存在一个特殊性,网媒涉案引发出收藏界跨时代的思考,本案中新浪、微梦,作为社交平台被判有法律连带责任,且他们在法庭上也承认了他们的审查义务做得不到位,存在一定的过失,法院也听取了他们的发言,认为网络服务商,应该尽到对传播内容真实性审查的义务,确保通过网络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和文章,不能有贬损,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

钱卫清律师分析道,毕竟是通过网络平台传播出去的,不仅传播的数量是海量的,而且诸多诽谤性的语言、贬损性的语言、侮辱性的语言更是通过网络服务商的审核、推送到主页上。基于社交媒体提供技术性服务,在面对承载海量信息的社会化事件,平台审查与评判的能力是有限的,客观上不能对其要求过高,但当网络媒体传播涉及到收藏家“无据打假”的类似事件,应当有所慎重,吸取教训。

近日,法院一审判决西风败诉。这判决,好比往小鱼塘里丢了一颗深水炸弹,一时间风云变幻,争论再起。其中最欢脱的就是这篇《“西风”势败,法不容收藏界利益伪装》。玩老货不甘示弱。马上炮制一篇雄文《道你麻痹歉,支持西风,国宝帮傻逼》反击。当我耐心把两边的文章和评论都读完,只有一个感受:都在谈西风败诉,高兴的恨不得坐上窜天猴一飞冲天,愤怒的恨不得问候全国司法系统工作人员长辈的生殖器官,那么请问到底有几个人真正看过法院的判决书?真正知道西风败诉败在何处?

一份判决书,简单一点说可以分为原告诉称、被告辩称和法院认为三个部分,核心在于法官对案件的分析和判决。西风案件的判决书一共27页,从22到27页属于核心部分。我把图片贴上来,实在不想看图的,请至少扫一眼第23页。然后我会用最简明直白的分析告诉你,西风为什么败诉。

猜你喜欢
陈献章浙江师范大学白沙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手绘作品选登
LiBa0.95-yBO3∶0.05Tb3+,yBi3+荧光粉的制备及荧光性质
论陈献章“端倪”哲学与其诗学“自得之学”的关系
白沙水库
于昕卉作品
Application of “Process Approach”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Writing-Teaching
白沙涧
喜欢挥舞“茅龙笔”的陈白沙
陈献章自得之学及其学术担当
白沙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