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民生观及其时代价值

2016-10-18 08:48郑碧莲华中师范大学湖北武汉430079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民生问题民生马克思主义

郑碧莲(华中师范大学,湖北武汉430079)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民生观及其时代价值

郑碧莲(华中师范大学,湖北武汉430079)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民生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的民生思想、毛泽东的民生观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生思想都是其重要的思想渊源,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民生观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民生观的丰富内容。这不仅为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为新时代条件下的中国民生建设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人类社会解决民生问题提供了有益启示,凸显了其重要的时代价值。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民生;民生观

民生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指民众的生计、生活。民生观就是关于民生问题的基本观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因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民生观特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民生观,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生观,它是基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而形成的关于解决和改善人民的生计、生存、生活和发展的一系列基本理论和根本看法,是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与当代中国民生实际相结合的创造性产物。民生观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内容更加丰富,时代价值也更加凸显。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民生观的思想渊源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民生观的形成与深化有其长远深厚的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的民生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民生观的根本理论来源,毛泽东的民生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民生观的直接理论来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生思想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民生观的历史文化来源。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里虽没有直接出现过“民生”一词,但不可否认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民生思想。马克思一生都在关注人的解放、生存和发展问题,其实质就是民生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人民群众,要使得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就必须对人、对民生问题给予高度关注。其关注民生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落在了人民群众的“需要”上,这是每个人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也是马克思关于民生的理论中最基本的要求。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说:“取代资本主义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其他人的自由发展的前提。[1]”毋庸置疑,马克思的民生思想就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民生观的思想源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民生观就是马克思主义民生观的中国形态。

毛泽东始终坚信国家独立、人民解放是解决民生的政治前提与基础,因此把为民谋利、为民造福视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毛泽东十分关心人民大众的疾苦,在参加和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不断探索改善民生的途径,从而形成了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和灵魂的民生理论。1944年,他在悼念张思德同志时曾写下《为人民服务》一文:“我们的军队惟一的目标就是解放人民,是全心全意为群众的利益工作的。[2]”可以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集中体现了毛泽东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的思想。他郑重指出:“关注民生,就要解决人民的实际问题,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问题、婚姻问题。总之,一切群众的实际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3]”毛泽东这种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将它提高到维持党和人民的关系、巩固社会主义政权、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等重大问题的态度,无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的形成做了准备,是其直接理论来源。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民生观具备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早在几千年前,中国就有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治国理念。“以人为本”是影响历朝历代统治者治国安邦的最高原则。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强调“仁者爱人”,主张以仁爱治国,认为统治者要以爱民、宽民、富民、利民为重。道家代表人物老子把“人心”作为制定民生政策的基本依据,指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4]。虽然这些传统文化中的民生思想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印记,但其合理内核即以民为本的治国安邦思想仍然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民生观的形成与深化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文化来源。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民生观的内容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民生观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民生观、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民生观、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的民生观和现今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民生观,它们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民生观的丰富内容。

邓小平的民生思想直接产生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他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以发展为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以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为重要切入点,以“三步走”发展战略为主要途径,以共同富裕为最高目标,最终形成了“以发展求共富”的民生观。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向全党指出“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5]116,并率领全党以解决民生中最基本的温饱问题为切入点,果断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他认为,民生问题的有效解决,关键看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他旗帜鲜明地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5]373。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他还把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标准具体化为著名的“三个有利于”作为检验民生问题解决好坏的标准,强调一切都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突出人民的主体地位。

江泽民的民生思想包含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他科学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民生目标、为什么要改善民生、怎样改善民生的实际问题,形成了以“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核心的民生观。在十六大上,他把“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同“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6]一起作为新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他强调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因为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7]。他把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看做不断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根本途径,把发展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强调通过促进“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使人民过上物质丰富、精神充实的幸福生活。

胡锦涛把以人为本作为其民生观的根本价值取向,明确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突出民生问题的战略地位。特别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行了专题阐述,开创了党的报告中专题论述民生问题的先河。他强调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8]。短短几句话,“人民”一词出现了7次之多,足见其重视度。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还把“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最好生活新期待”作为制定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基点,“以民生为本”来谋划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蓝图,把民生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9],这就是以胡锦涛为核心的“以人为本”民生观的突出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自执政以来,采取了一系列改善和保障民生的举措,树立了亲民、爱民、重民、利民的良好形象,形成了以“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核心价值追求的民生观。在十八届一中全会结束后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总书记第一次就民生问题做出郑重承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0]”他把人民幸福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标志,并强调中国梦归根结底就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同时也必须实实在在地解决民生问题,为人民谋福祉,使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使人人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共享梦想成真的机会。同时,他强调新形势下的群众路线,大力开展了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民心连着民心,民心连着国运,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习总书记民生观的最好诠释。

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民生观的时代价值

我们党历来把民生问题作为党的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民生观作为党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理论思想,不仅是有中国特色、适合中国国情的,也是与时俱进、发展着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更显其重要的时代价值。

在一定意义上讲,民生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和出发点,马克思主义就是一个以广大劳动人民的民生为价值目的的思想体系[11]。在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已经有了许多极其宝贵的民生思想,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民生观是带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民生观。也就是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民生观在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上与马克思主义的民生观是一致的,只不过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面对当代中国民生建设实践中的新问题,其在内容上有了深化、拓展和丰富。所以从理论上讲,它是为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宝库增添了富有时代气息的新内容。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民生观作为新的时代条件下适合中国民生实际的科学理论,给新时期的中国民生建设提供了根本的理论指导。因为它本身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教训形成的,有什么样的民生观点自然就会有什么样的解决民生问题的战略、措施、方式和要达到的民生目标。因此,它对我们党和国家在当前条件下如何全面推进民生建设起着根本性和全局性的指导,有助于准确把握民生建设基本规律,正确制定民生路线、方针、政策,更好破解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民生难题,提高解决民生问题举措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民生观还具有很强的世界意义。在它的科学指导下,社会主义中国的民生建设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向世界彰显和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最重要的是它还为整个人类社会解决民生问题提供了具有普适性意义的有益启示。比如,任何国家和政府都有必要高度重视民生,这对于增强政党领导力、改善政府形象、促进国家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再比如,必须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民生问题,民生问题归根结底要靠发展。还有要根据本国实际探索民生建设道路,不可盲目照搬别国的发展模式和经验等,这些都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民生观为其他国家解决民生问题带来的有益借鉴。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OO3:977.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

社,2OO6:4.

[4]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OO3:132.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OO6:4.

[7]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OO6:279.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OO7:15.

[9]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OO6:696.

[1O]习近平.习近平在常委见面会上的讲话[EB/OL].新浪网,2O12.11.5http://news.sina.com.cn/c/2O12.

[11]韩琳,高九江.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毛泽东的民生思想[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O1O(3):145.

(责任编辑:吕萍)

G641

A

1008-5254(2016)01-079-04

2O16-O1-O6

郑碧莲(1993-),女,湖北黄冈人,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O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民生问题民生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能源富集区资源红利与民生问题——以晋、陕、蒙为例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切实解决民生问题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