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慕梅
如今,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幼儿教学方面,信息技术使课堂教学内容变得更为直观,有助于激发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发学生的大脑,对于提高幼儿各方面的能力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帮助幼儿实现良好发展,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正确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幼儿健康成长。
一、创设特定的场景
幼儿阶段的学生好奇心较重,对于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教师若想有效开展教学活动,首先要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课堂的实际情况,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特定的场景,让幼儿在特定场景的引导下对教学活动产生兴趣,继而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幼儿主动地去发现。
置身于一定的场景中可以缩短学习者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传统教学方式以教师的讲述为主,没有办法满足学生的“情景体验”需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学生的这种需要提供了实现的可能,它通过模拟场景,将课文中的情景再现在课堂上。例如,笔者在教学有关数字一课的时候,在投影上放出小动物的影像,让学生来辨识。这是因为幼儿对数字不敏感,将数字和小动物联系起来,就能使得学生学习起来更加轻松。
二、帮助学生联系生活
幼儿阶段的学生处于智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飞速发展的时期。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幼儿在生活中学到的知识会比在课堂中学到的记忆更深刻,所以教师要使教学内容回归生活,选择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合理运用到课堂当中,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不能脱离实际生活,这样在实际生活过程中遇到相似场景的时候,学生就能够想到在课堂上学到的相关知识。
传统课堂教学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教师没有真正将生活和教学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离自己的实际生活比较遥远,虽然能够进行想象,但想象的空间十分有限。而信息技术可以将生活直接投影到课堂上。例如,笔者在教学有关家庭成员的时候将卡通版的人物形象投影出来,然后以此为基本元素创设情景,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
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大多是在给学生传授书本知识,而书本上的知识比较死板,学生通常提不起兴趣。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全方位的感官体验,这对开拓学生的眼界起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可以给学生展示出和传统课堂完全不一样的教学空间。在音乐和视频的帮助下,原本单调的文本内容会变得十分生动,学生原本考虑不到的事情也可能会因为场景的刺激而突然出现在脑海中。比如一些学生没有见过大海,虽然书本上有关于大海的绘画插图,但这样的插图展示出的效果并不是很好。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看看真正的大海。笔者从网上下载大海汹涌奔腾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大海的广阔;同时加以背景音乐来辅助教学,让学生深刻领悟自由精神的真谛所在。
为了避免学生对单一的课本内容提不起兴趣,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拓展教学内容,为学生讲解一些他们感兴趣的知识。选择这些内容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既要有趣又要和学习内容有直接的联系。书本上的教学资源十分有限,没有办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但通过信息技术,可以让教师在短短几秒的时间内找到需要的教学资源,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关于重点内容的教学,一直困扰着广大教师。幼儿的思考能力较差,但有时候其发散性思维又着实让人惊奇。利用信息技术,使教师在解决了重点内容教学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利用多媒体课件的跳跃性展现方式,锻炼学生对不同教学内容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通过给学生提供陌生的信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不同内容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例如,在教学“人的成长”一课的时候,如果仅仅依靠简单的文字描述,学生会因为没有相关的经验而难以真正理解。此时教师就可以利用Flash动画为学生展示人的一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不同时期人的成长特点。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了关于人成长的直观性认识,进而才有可能去分析不同阶段之间存在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