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静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让幼儿多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文学作品的优美,同时鼓励幼儿用故事表演、绘画等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图书和故事的理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指出:幼儿园应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童话剧是一种以童话故事改编成的剧本为原型,让幼儿进行表演的一种游戏形式。幼儿根据童话作品中的情节、内容和角色,通过语言、表情和动作进行表演。幼儿在表演游戏中可以提升多元表现力,获得全面的发展。这与幼儿园以游戏为主的教育理念十分契合。
一、开发童话剧园本课程,力求贴近幼儿生活实际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教育的组织与实施”部分明确指出:教育活动目标要以各领域目标为指导,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经验和需要来确定。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体现的原则:幼儿园任何课程的建设都必须以幼儿身心特点、认识规律和发展实际需要为主要依据,作为以幼儿为主体角色的童话剧课程更应凸显这一原则。基于这个认识,我们在构建童话剧原本课程时,必须坚持“以幼儿的发展需要为本”的原则,既尊重童话剧原著,又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
我们要首先组织老师认真学习《纲要》精神,然后查阅、收集中外童话剧课程的研究成果,从中获得启发和有借鉴意义的课程观念,供本课题组研究参考;再对幼儿喜欢的可以编演的童话故事资源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进行选择。
二、开展童话剧表演活动,力求在游戏中获得愉悦感受
开学初由语言组组长和各个年级组教师共同筛选童话剧剧本,再进行创编加工,最终确定每个年级组一个大的童话剧表演游戏,每个月一个小的童话剧表演游戏,在专题课和园本课程实践中实施。在对童话剧故事进行创编的同时,教师可以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为童话剧编配歌曲歌词、编对白、设计舞台道具、制作头饰等等。如在童话剧《小熊请客》表演游戏中,我们就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为童话剧表演游戏编配了三首歌曲,幼儿在学唱的时候非常高兴。那段时间,孩子们每天都在唱,走路时唱、入厕时唱、回家时唱,而家长在孩子的带动下也全部会唱这三首歌曲,孩子每天都是快快乐乐的。而在制做服装、道具、头饰的时候,利用三八节,我们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参与,让幼儿时刻可以感受童话剧表演游戏的乐趣,同时通过和家长、幼儿的共同参与,也提高了家长和幼儿的审美情趣,在为班级实施童话剧表演游戏奠定基础的同时,让幼儿感到身心愉悦。
三、打造愉悦的表演环境,力求每个幼儿在表演中获得快乐
孩子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程度不同,他们的表现力也就不同。如有的幼儿天生爱表现,在众人面前不怯场;而有的幼儿在家里和爸妈说话大胆,但是到了幼儿园就一声不吭。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不要操之过急,而要给孩子适应的时间,让孩子慢慢接受并逐渐喜欢,从而主动表演。在这里,榜样的作用很重要,首先教师的语态、体态直接决定了孩子参与表演的情绪,因此教师要具备良好的语言功底,给孩子讲述故事时一定要生动、绘声绘色,加入体态语言,为幼儿做好榜样。孩子的语言是在模仿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教师良好的语言功底对幼儿来说是一种艺术的熏陶,幼儿通过倾听老师优美的语言,感受到了语言的优美,激发了幼儿模仿的欲望。同时教师可以让一些能力比较强、愿意大胆表现的孩子先上来表演,以强带弱。同时《纲要》还指出,教师应保持幼儿积极愉快的情绪,快乐的情绪对幼儿的身心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孩子表演的时候,教师要面带微笑,以好奇、鼓励、肯定、赞赏的眼神注视着每个孩子,让他们从老师那里得到肯定,从而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四、创设表演活动区域,力求每个幼儿得到多元化发展
为了让幼儿得到更多的表演经验,在表演游戏中体验到更多的乐趣,让幼儿得到多元化发展,我们为幼儿创设了故事表演区域,供幼儿在晨间和下午活动时使用。在活动区里,教师为幼儿创设了与童话剧表演相符合的优美环境,比如造型大树、房子等,让幼儿时刻可以感受环境的优美。同时提供了老师、幼儿与家长一起制作的表演道具、头饰,配备音乐,让幼儿自由选择扮演的角色,运用头饰和道具进行创意表演。教师根据幼儿的能力水平进行适时的指导。如能力强的幼儿可以让他在表演的同时,带动一些能力比较弱的幼儿进行表演,并且可以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进行表演。而对于能力差的幼儿,教师则鼓励他大胆表演,鼓励他们从扮演简单的角色开始。区域活动就是课程的延续,它能为每个幼儿提供宽松、自由的环境,让每个孩子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大胆地进行表演,这样能使孩子们的理解力、想象力、情感表现能力都得到提高。
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应让儿童自由地表现自我,表现自己的思想,以神圣的劳力依照自己的情感去创作,让孩子学会驾驭自己的才能。”通过童话剧表演游戏,让幼儿积极、主动、创造性地表现自己对童话故事的理解和感受,从中体验到成功、快乐,确定自身内在的本质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