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春华 谷永林
摘 要: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新媒体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新媒体的发展又掀起了传播的新革命。新媒体时代下,高职院校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既为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机遇,又使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时代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探讨了如何有效开展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克服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困难,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5-03
作者简介:孙春华(1977—),女,湖南常德人,助理政工师,本科,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时代,顾名思义,即与传统的媒体时代有所区别。新媒体以传播速度快、灵活多样、即时性著称,是动态的媒体形式。新媒体改变了传统的信息生产和存在方式,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并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及生活方式。新媒体时代下,高职学生作为个体必然受其影响,各种文化与思想的碰撞也对其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新媒体犹如一把“双刃剑”,挑战与机遇并存。
一、新媒体时代内涵
“新”与“旧”相比较而存在,新媒体也是如此。1967年,美国人戈尔德马克首次提出新媒体的概念,他认为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在现代化科学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借助移动通信技术、数字技术及网络信息技术等形成的新型媒体形式。该概念仍然适用于当今社会,只是外延有所扩大。如今,新媒体的形式包括数字图像、数字杂志、移动电视等。
当今社会出现了社会网络化和网络社会化的发展趋势,使得新媒体不仅在其传播领域内产生影响,其影响现已波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新媒体改变着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带领人们进入新媒体时代。
在新媒体时代下,人们拥有更多选择的自由,接收到更多信息,人类意识形态中的社会结构正以数字化形式展示出来,虚拟社会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存在与传播方式,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
二、新媒体时代特点
1.信息传播全面覆盖
新媒体时代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信息与资讯传播渠道的全面覆盖。伴随着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互联网和掌上媒体正成为大多数人尤其是青年群体获取信息和资讯的首要渠道。从载体上说,台式电脑、笔记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数码产品正全面压缩传统的电视、报纸和杂志生存空间;从形式上说,微博、微信、电子报纸杂志、订阅新闻、网络论坛等,覆盖了从整块新闻到边角花絮全部具有新闻和传播价值的信息资讯来源,为人们提供了无穷无尽的组合形式,且无论个体选择整段时间浏览资讯还是利用坐车走路的零碎时间快速扫视新闻,新媒体都能够提供相应的手段,可以说,无论是从工具还是从时间上,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都实现了全面覆盖。
2.个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地位发生根本变化
新媒体时代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信息传递的双向性。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以往的媒体主要以单向传播为主,个体主要是信息的接收者,很少有机会能够向媒体反馈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而少数这样的反馈也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基本不具有时效性。新媒体在互动性上的优势主要在于个体能够通过评论、吐槽、转发、点赞、订阅等多种手段,及时将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反馈给媒体。而大量这样的信息反馈,甚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改变某个媒体发布主体的格局和走向,尤其是个体的订阅数量直接倒逼媒体方加强市场研究,掌握业务对象的喜好,及时调整自身提供的信息种类和方式,以争取尽可能多的客户。同时,当前个体能够轻松通过微博、微信、个人公众号和其他方式在网络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加上对网络信息的转发,客观上使得每个个体都成了一个媒体发布主体,尽管大多数个人的信息传播能力有限,但也存在少数网络名人、知名大V这样拥有数以万计甚至数以百万计粉丝的信息源,加上网络用户庞大的群体基数,这种个体信息传播的方式现已成为足以与大型媒体平台相抗衡的网络力量。
3.舆论阵地竞争更加激烈
新媒体时代的上述特征为思想道德教育带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难题,就是新媒体时代面临着与舆论阵地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以往的宣传教育只需占据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几大主流平台即可,当下的思想教育则需要我们在互联网不计其数的信息发布平台中,牢牢占据一定的位置,不但要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更要保证发出的声音能够传到教育对象耳中。同时,从近年来网络信息造谣案件频发的情况来看,我们还面临着来自违法违规媒体平台和传播虚假信息行为两方面的挑战。
三、新媒体时代格局对高职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
1.新媒体对思想教育形式的影响
高职学生作为青年人群体的组成部分,拥有与全体青年人同样的共性特征,即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旺盛,乐于发现和接受新观念、新想法,对生活、娱乐信息、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等方面的信息更加感兴趣,而对政治、社会、教育方面的信息较为淡漠。新媒体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满足青年群体对信息的偏好,更有甚者,网络上各种八卦新闻、小道消息、猎奇传说等内容的信息对青年人的这种偏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青年人的这种好奇心理显然不能以强制手段加以改变,否则必将激起青年群体对思想道德教育的反感和抵制。如果我们仍像以往那样以简单、呆板的形式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可想,这样的宣传内容必定会立即被网络信息的洪流所淹没。
2.新媒体对思想道德教育定位的影响
如上文所述,新媒体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个人的媒体化。作为社会新生力量,高职学生参与信息传播的意愿十分强烈,希望能够在接收信息的同时,使自己的想法和观念得到他人的重视。这就需要我们不再简单灌输思想教育内容,扩充高职学生反馈的渠道,并对这种反馈行为给予进一步反馈,使他们能够感受到自己的个人价值观念得到了尊重,从而增强他们参与思想道德教育的意向。
与此同时,也应当看到,与新媒体时代一同成长起来的当代年轻人,他们从小接收信息的渠道、思维成长的方式、看待问题的广度和深度都与老一辈之间存在极大的差别。总的来说,今天的年轻人比他们的长辈显得更加“早熟”,对信息的掌握和运用也更加熟练。虽然在社会阅历方面可能有所欠缺,但我们不能否认当前青年人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以往那种以长辈的身份高高在上开展教育的模式显然无法获得今天青年群体的认同,只有双方处于平等地位,教育才能实现预期目标。
3.新媒体对信息管控工作的影响
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但这种自由必须在守法的前提下才能得到保护。这是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我们所面临的一大问题。由于新媒体时代信息发布和传播的便捷性,以及部分社会公众对法律常识缺乏了解或别有用心,导致当下网络信息与资讯充斥着大量虚假信息,其中既有因为不了解情况造成的错误,也有刻意歪曲、隐瞒、捏造事实而形成的假新闻和谣言。这些虚假信息由于其话题的轰动性、伪装的隐蔽性,以及故意迎合部分人对社会心怀不满的现实性,很容易形成大范围传播,并且造成很强的社会效应。
对于缺乏社会阅历和辨别真伪能力的高职学生而言,这些虚假信息很容易乘虚而入,扭曲他们对国家、对社会的认知,激发他们盲目从众的心理,甚至走上妄议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歧路。他们丧失了获取信息时所必需的求真理念,陷入了错误的思维方式难以自拔,习惯于对党和国家政策起到的积极作用表示否定,对社会中存在的部分问题无限夸大,以偏概全,丧失爱国主义精神。如何消除网络虚假信息的恶劣影响、塑造高职学生坚定、客观的思想观念,是我们做好思想道德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
四、新媒体时代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分析
在新形势下正确处理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事关新一代青年未来的发展。新媒体时代对高职学生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应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开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1.以人为本,转变教育观念
新媒体时代最显著的特点是个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因此,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避免出现过去工作中出现的“满堂灌”模式,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并利用新媒体交流工具创新交流方式,适时更新教育内容,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改善与学生的关系,使得思想教育工作在更和谐的氛围中展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2.优化信息环境,加强舆论引导
新媒体所带来的信息多样化,对高职学生也产生了冲击。优化新媒体的信息环境离不开社会各个方面的通力合作。政府应建立起完善的监督体系,对网络上不实信息、不当言论加强监管,营造健康和谐的新媒体环境。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要致力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
3.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时俱进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要求。在当前的新媒体时代下,高职学生强调个性自由,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陈旧且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育活动。当前,应从实际出发,结合高职学生的受教育情况、价值取向,有针对性地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积极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新媒体时代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优化的手段与方式,同时也面临多种文化的严峻挑战,高职学生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唯有把握新媒体时代的特点,根据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切实发挥新媒体的作用,才能避免学生受到消极文化的冲击,从而努力营造和谐稳定、舒适文明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高铁黎.新媒体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1(12):202-203.
[2]赵 敏.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3]于运国.文化交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
[4]冯秀云.网络信息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5]杨程茵.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衡阳:南华大学,2013.
[6]付 艳.提升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