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贺
摘 要:马克思是将哲学与经济学研究相结合的典范。马克思的哲学研究是经济学的,经济学研究超越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实现了哲学的伟大变革。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又是哲学的,这使他超越了以亚当·斯密和李嘉图为代表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哲学与经济学的交汇融合、互动互补,推动着马克思完成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两个伟大发现。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经济;转向
中图分类号:F091.9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4-20
作者简介:王 贺(1993—),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2015级硕士研究生。
1.哲学的世界化与世界的哲学化
马克思经济学转向是其人生追求和哲学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马克思不愿意坐而论道,纸上谈兵,而是心怀一种投身现实、面向生活的愿望和冲动。在马克思看来,“为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而工作,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为此应该竭尽全力,甚至不惜牺牲生命。马克思认为,哲学要消解自身的缺陷,就必须面向现实,面向生活。哲学不再只是解释世界之所是的内容,不再只是沉思根本存在的东西,在一定意义上,哲学必须把现实世界变成哲学欲求应该所是的东西。
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的致思路径是实现哲学向经济学转向的理论根基。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旧哲学的根本特征在于“从天国降到人间”,他们脱离现实,从主观设定的原则出发,把原则强加给现实世界。“从天国降到人间”到 “从人间升到天国”的颠倒是马克思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变的关键环节。这种转变开辟了马克思进行实证研究的道路。而马克思这里所指的实证科学,最主要的就是指政治经济学。
2.物质利益原则的发现
马克思从踏入社会生活开始,就明显地表现出一种面向现实的实践精神,这种实践精神成为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内在动力。马克思大学毕业后转向报社工作,开始由宗教批判转向了政治批判。在政治批判中,马克思遇到了要对物质利益问题发表意见的难事,认识到物质利益对社会各阶层的支配作用。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共产党人既代表无产阶级的现实利益,更代表无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在实践上,共产党人始终走在无产阶级运动的前列;在理论上, 共产党人充分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结果。
在《莱茵报》工作时期,是马克思结束学生时代走向社会生活的开始,马克思以《莱茵报》为阵地,针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对反动的普鲁士专制制度展开了空前大胆的批判。马克思在《莱茵报》上发表的《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和《摩塞尔记者的辩护》等一系列辩论文章,在历来是唯心主义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历史领域打开了重要的突破口。一方面,马克思意识到,现实问题大都和“物质利益问题”牵扯在一起,“物质利益问题”不仅对贫苦农民,而且在社会各阶级中都具有最重要的影响,直接影响着不同阶级、不同阶层对各种社会问题的态度和观点。另一方面,在为贫苦群众的物质利益的辩护的过程中,马克思已经感到哲学上的唯心主义的疲弱无力,而要把握物质利益,就必须进行经济学研究。
3.精细研究有关的事实
马克思转向政治经济学研究时,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从经济事实出发。马克思批判国民经济学总是把应当加以说明的东西假定为一种历史事实。马克思强调:“我们从当前的经济事实出发。”马克思敏锐地抓住的一个经济事实就是工人及其劳动产品的异化。“我们已经从经济事实即工人及其产品的异化出发。我们表述了这一事实的概念: 异化的、外化的劳动。我们分析了这一概念,因而我们只是分析了一个经济事实。”马克思在转向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过程中,从经济事实出发,提炼出了异化劳动概念,运用异化劳动概念对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和压迫进行了揭露和批判。马克思所抓住的经济事实是工人及其劳动产品的异化,而工人劳动产品异化的现实表现就是私有财产的积累。
正是由于有了经济学研究的基础,才使得这种“清算”成为必要和可能。这次清算,可以看作是马克思把政治经济学研究成果进一步上升到哲学高度的有益尝试,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系统阐述唯物史观做好了充分的理论准备。有学者认为,马克思转向经济学研究之后,逐渐淡化和远离了哲学研究。我们认为,哲学的反思是贯穿马克思一生的理论追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经济学研究使马克思尝到了甜头,充分认识到哲学的革命必须建立在经济学的基础之后。正因为如此,马克思后来才花费四十多年的时间潜心于经济学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