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山东鼓子秧歌动律中“腰”的美学价值

2016-10-17 11:39王廷璋
戏剧之家 2016年17期
关键词:鼓子动律外环

【摘 要】山东鼓子秧歌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内涵丰富,具有广泛的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通过解析山东鼓子秧歌动律中“腰”的运用与特点,窥探出它在动作语言、情感表达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价值。

【关键词】舞蹈动律;“圆”文化;“腰”

中图分类号:J722.2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9-0160-02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各具特色,不同的地域文化,民俗民风,造就了风格各异的舞蹈表演形态。鼓子秧歌是流传在山东商河地区一种民间载歌载舞的艺术形式,体现了中国北方地区刚劲、威猛、潇洒、顶天立地的男子汉阳刚之气。

舞蹈动律是艺术家通过对当地文化习俗、地域环境、宗教信仰等方面提炼,衍生出来的一个带有主题性的、反复性动作的律动。它是各民族舞蹈美学价值的直观体现。只有掌握好“舞蹈动律”这个动态核心标志,才能准确的体现各民族舞蹈的风格特点。从各民族的“舞蹈动律”特点可以发现,它都跟人身体的某一局部运动规律有着紧密的联系。藏族膝盖的屈伸动律、蒙族肩部的抖动律、维族颈部的横移动律、山东鼓子秧歌腰部的拧动律,无不体现了这一特点。通过解析山东鼓子秧歌“腰”的动律特点,来窥探它独特的美学价值。

一、“腰”——动律的核心

山东鼓子秧歌的动作动律以“腰”为核心,紧紧围绕对“腰”部不同发力和用力方式,通过“平拧”、“提拧”这两个核心动律元素,提炼出“平拧腰”、“提拧腰”、“旋腰”、“板腰”等动律动作,来增强动作语言的表现力。

(一)“平拧腰”

平拧动律是鼓子秧歌的核心动律之一。它是“腰”部带动身体的一种横向拧动。这种上身横拧幅度根据动作有小有大,小的90度以内,大的接近180度。它是基础动律,主要配合道具“鼓”或“伞”的单一动作进行组合呈现。比如说:外环上晃拧动律、外环下晃拧动律、磨韵动律等。

(二)“提拧腰”

“提拧腰”鼓子秧歌核心动律之一。“提”是指左右两个旁腰的上下律动。“拧”是腰左右的律动。“提拧”就要求“腰”同时做上下左右两个运动轨迹,形成了一种带有上下立体的弧线美。

(三)“晃拧腰”

分为外环上晃拧和外环下晃拧两个动律。都是“提拧腰”和“平拧腰”的复合动律体现。外环上晃拧,以“腰”为发力点带动上身“提旁腰”到最高点,再复合“平拧腰”动律,左手提鼓经上弧线划立圆持续运动的综合动律。这个动律对动作幅度要求很高,“横拧腰”要尽量达到向后180度;手臂划立圆的幅度要达到自身手臂长度的极限位置。外环下晃拧有一种“橡皮筋式”、“加速度”的韧性美。具体是左手提鼓由右斜上方经下弧线快速劈鼓“平拧腰”至左后下方,有一种牵拉上身向后靠的力量感。然后以“腰”为轴点蓄力,快速“提拧腰”带臂至右斜上方。这两种不同“腰”部动律的组合、配合手臂动作路线幅度的要求,充分体现出鼓子秧歌道具鼓的分量感及沉稳的厚重美。

(四)“旋腰”

内踅拧是以腰为核心带动肩及臂的劈鼓动律,是腰部成平圆运动路线的横向旋转。在动作中,上身的劈鼓与腰的旋转形成一种反作用力,腰与手臂的律动关系形成了“八字圆”的动律。加上动作节奏的“符点”动感,体现出带有“圆”文化的韧性美。

(五)“板腰”

“板腰”这个独特的动作语汇,是对身体综合控制能力的一种检验。在鼓子秧歌磨韵动律中,它不是单纯的下腰动作,而是带有力量感控制上身后靠形成的一种“躺”感。难的不是向后下“板腰”达到45度以上的动作幅度,而是在保持这种体态舞姿的基础上,身体进行像“推磨”一样带有平圆路线重心移动的一种律动,呈现出一种环动美。

通过以上鼓子秧歌的各动律的特点,可以看出“腰”承上启下的核心作用。这些动律体现出的弧线美、厚重美、韧性美、环动美,配合快慢相交的节奏,不同的幅度、力度,丰富了鼓子秧歌动作语言的表现力。

二、“腰”——形象及情感的源泉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在舞院60周年院庆之际,展演了由于晓雪老师编创的山东鼓子秧歌舞蹈《脊梁》。就是以“腰”的动作舞姿塑造形象,以“前腰、板腰、旁腰”等各种“腰”的动律特点来表达情感的。最终准确的呈现出山东大汉顶天立地、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民族气质。

(一)以“腰”为核心塑造形象

舞蹈刚开始,男演员一横排呈现在舞台中间,以“前腰、板腰、旁腰”等各种“腰”的舞姿造型错落有致地交织在一起,首先塑造出北方汉子的形象;舞蹈中段,又用“挺直腰板”的杨家庙舞姿动作体现男子汉顶天立地的状态,还用低空间的“前腰”弓步胯鼓位舞姿及各种扶地、倒地的动作造型,体现艰苦环境及重重困难的情境;最后用双手劈鼓、提鼓等连续跳跃的动作舞姿,塑造了山东人民生生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二)以“腰”动律特点表达情感

在舞蹈中段,男演员三横排,运用了“板腰慢起”的动律来延伸情感。即男演员背对观众,双手平打开,快速下腰成“板腰”状,再以很慢的节奏将上身还原到直立状态。这种对人来说极不舒服的“板腰”动作,又以很慢的速度还原到正常的直立形态,充分体现了人在各种困难面前,坚忍不拔的精神状态。

在舞蹈中段中,整体动作特点以“快落慢起”为主,速度较慢、幅度中等、力度中强,呈现出一种断断续续的具有内在延展性的情感。为前期情感打基础,后期的高潮做了铺垫。像“板腰慢起”的动作、步履蹒跚“跌倒”的动势、地面翻滚抗争不屈的精神。舞蹈的高潮在磅礴大气的音乐烘托下,动作速度较快、幅度最大、力度最强。同时运用重复、分组、交响编排手法,从一个人到一组人、从一个动作到一组动作、从分组动作到全体同步动作。不仅遵循了由小到大、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更体现了情感递进的审美规律。

三、“腰”——传统审美的再现

“圆”作为我国传统审美文化之一,实际上是以儒、道两家的“圆”道观为核心引申出的一种思维模式,它体现了自然的运动规律与艺术审美密不可分的联系。舞蹈艺术在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也形成了一种“圆”的审美特征。

(一)“圆”道观

圆道观哲学思想是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经验总结。由先秦思想家、哲学家以儒、道两家的思想为主线,引申出首尾相衔、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圆”运动变化形式,逐步形成了带有圆周运动、对立统一、互相反馈特征的宏观哲学理论体系。圆道观这一宏观的辨证思维体系,弥论整个物质世界,中国的思想、文化、艺术等不论如何发展变化,均可在此寻得胚胎和萌芽。

(二)山东鼓子秧歌的“圆”文化

山东鼓子秧歌作为一种民间歌舞表演形式,在多方面体现了这种传统审美特征。像民间表演中各种“圆”的队形变化、道具鼓、伞“圆”的形状等,这里着重谈动律中“腰”的“圆”文化特征。从之前所说的“腰”的运动规律可以看出,鼓子秧歌动律中涉及了磨韵动律的平圆、外环上晃拧动律立圆、内踅拧动律的八字圆、提拧动律下弧线的半圆等律动方式。除了这些带有“圆”文化的动律,它还与手中的道具“鼓”和“伞”有机结合。从静态胯鼓、托鼓、勒鼓等舞姿的“圆”造型,到动态中“腰”律动的各种“圆”特点,再到含有“大圆套小圆”的综合动作短句,无不体现出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圆”特点。

山东鼓子秧歌,作为山东三大秧歌之首、汉民族北方四大秧歌之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内涵丰富,我们应该更深邃地从各个角度挖掘它的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

参考文献:

[1]潘志涛.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法[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2]张尚臣.圆道观哲学思想与中医临证方法论[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3-2.

[3]徐成龙,宋红梅.山东鼓子秧歌的儒家美学特征探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5(04).

作者简介:

王廷璋(1983-),男,山西太原人,山西戏剧职业学院教师,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舞蹈教学与编导研究。

猜你喜欢
鼓子动律外环
深圳外环高速公路通车
兰州鼓子传习所调研报告
兰州鼓子:一鼓一曲中的沧桑情怀
巩膜外环扎术治疗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说鼓子
兰州鼓子的艺术特征与传承发展研究
某型机低压涡轮外环钎焊技术
藏族舞基本动律的教学绝招
S20外环高速沪嘉立交盖梁裂缝维修加固方案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