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宣凯++赵振鲁
【摘 要】本文主要对环保纪录片中的高潮点概念进行介绍,并且研究如何技巧性地设置才能对观众心理产生适度的满足感。生态环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是每一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环保纪录片在当代还未被研究到一个深入性的领域,有很大的创作空间。环保纪录片创作者应严格控制高潮点的出现时间及数量,在最合适的地方设置高潮点,把高潮点这一当代影视领域的重要概念,实实在在地运用到纪录片创作中去。依据观众心理,从整体数量控制、重要时段的数量和程度设置方面进行技巧性设置,对观众心理产生恰当的指引。研究高潮点的设置技巧,对于提高纪录片的美学价值、增强纪录片的可视性、扩大观众的心理接纳性,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潮点;设置技巧;受众心理
中图分类号:J9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9-0107-03
生态环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是每一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环保纪录片有利于提高受众环保认识水平,增强受众环保意识和责任心。为提高环保纪录片的传播效果和增加收视率,可以让环保纪录片“讲故事”。环保纪录片往往单纯记录环境现象或事件,这些只是环保纪录片的“血肉”,高潮点才是纪录片的“骨”,只有骨肉齐具才能形神兼备,纪录片才能具有灵魂。为了更充分地利用故事化手法,勾起观众的观影欲望,给观众以启迪,必须重视纪录片高潮点的设置。
何为纪录片的高潮点?我国最早的纪录片是创作于20世纪初的《定军山》,时至今日也已有超过百年的历史。随着百年的发展,我国纪录片创作理论日趋成熟,近年来,纪录片高潮点的设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电影艺术词典》这样解释“高潮”:“‘高潮又称‘高峰、‘顶点,是戏剧式电影剧作结构概念,与开端、发展、结局等部分共同构成全剧,是对题材进行剪裁、概括、结构、加工的艺术方法。它不一定是剧作中最热闹的场面,但一定是性格冲突最激烈、思想感情交锋最深沉的地方。在高潮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和剧作的思想内涵都获得了最集中、最充分的体现。一般来说,高潮出现在剧作的后半部,高潮之后,矛盾冲突得到解决,情节即进入结局阶段。”①可见高潮点就是指主要矛盾冲突激化后,其内容所达到的最激烈、最紧张的顶峰,是纪录片中戏剧性最强的部分。高潮点可以是诙谐、刺激、悬念的,也可以是深刻、具有启示的,故事和戏剧化冲突是靠高潮点来支撑的,高潮点作为一个当代影视领域的重要概念,需要创作者严格控制其出现的时间及数量,在最合适的地方去设置,化理论为技巧,将其实实在在地运用到纪录片创作中去。因此,研究高潮点的设置技巧,对于提高纪录片的美学价值、增强纪录片的可视性、扩大观众的心理接纳性,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
一、环保类纪录片高潮点的数量
环保类纪录片的高潮点可以使观众产生相应的观影心理,其数量可以由创作者的创作意图来控制。在美国有一种“钩子”理论,它强调影片刚开始1分钟就要伸出“钩子”勾起观众的兴趣,而整部影片要在适当的时间段中插入“高潮点”。这些高潮点要像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富有刺激性,能够充分调动起观众的观影兴趣。例如环保人文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2季第6集《秘境》,纪录片刚开始就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盛大的捕鱼场景,十多个东北壮汉在湖面凿开一个深洞,接着撒下巨网。这段一分钟的情节刻画,把观众的心理提到了兴奋的状态,让观众一直怀着一种新奇的心情继续观看。环保类纪录片可以借鉴这种“钩子”理论,学习成功影片的高潮点设置技巧,深深勾住观众的心理,使环保类纪录片更加具有可视性。高潮点数量过多或过少,都会令观众产生抵触、厌烦之感,所以创作时对高潮点数量的控制要有一个合适的“度”。当今观众的收视要求逐步提高,为了更加符合观众的收视心理需求,央视《纪事》栏目要求45分钟的纪录片中至少应有12个高潮点。当然,高潮点的数量并非以12个为基准越多越好,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舌尖上的中国》于2012年5月14日在央视综合频道晚间播出后,一度引发收视高潮。据统计,《舌尖上的中国》一集中的镜头数量高达800多个,其中对于高潮点数量的控制也是恰到好处。例如,《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部中的第五集《相逢》,在28:57-31:25的148秒时间内,共有56个镜头,1个大高潮点,即第45个镜头,呈现了老人下车和久别重逢的老战友拥抱的场景。整体的情绪与氛围达到最高点,对观众的心理影响也达到了最高点。但全集的高潮点一共有17个,使观众得以以一种激动与兴奋的情绪贯通影片整体,极大地强化了观影效果,深深地吸引了观众的眼球。笔者认为,一部45分钟左右的纪录片高潮点的数量控制在15个左右为佳。
环保纪录片的高潮点也并非越多越好。高潮点数量多,制作的难度会相应提高,对创作人员的思想、能力、素质等各方面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硬件设施的需要也是水涨船高。高潮点数量过多会令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反而得不偿失。电影《记忆碎片》凭借其出色的倒叙与正叙穿插,利用45个碎片,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又一个高潮点,深深地抓住了观众的观影心理,成为该片的一大亮点。但是,如果环保纪录片的创作对其进行刻意模仿,容易使观众产生观影疲劳和抵触情绪。
从心理学角度可以更加清晰有力地理解这种现象。观众在选择观影类型时,动机是迥异的。观众看电影时,动机无外乎“刺激与诱因”、“态度与兴趣”,而选择观看纪录片,观众的动机往往又会是“需求与驱力”、“意志与价值观”。简言之,观众选择观看电影的主要动机是消遣、娱乐,而选择纪录片则是为了熟悉、了解某一领域,实为功能性学习。因此,若将纪录片拍成《记忆碎片》这种高潮迭起、令人狐疑的类型,易使观众对内容感知产生障碍,效果之差可想而知。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看,观众看电影往往是生理、安全、社交的需要,而观看纪录片则属于尊重、求知、审美、自我实现的需要。观看纪录片很明显具有更高层次的需要,愈到上层,满足的百分比越小。程正方在《管理心理学》一书中提到:“在现代文明社会中,各层次需要一般满足的比率是:生理需要约为85%,安全需要约为70%,社交需要约为50%,自尊需要约为40%,自我实现需要约为10%。”面对如此难以满足的需求,纪录片必须有它自己的要求,绝不能像《记忆碎片》一样通篇高潮。若是这样,观众定会产生审美疲劳,因此,高潮点过多反而会成为一种累赘,不利于纪录片的内容表达。
高潮点的数量也不能太少。数量少,纪录片的节奏就会平淡无奇,无法充分调动起观众的情绪,让观众产生观影的欲望,甚至不能充分体现影片整体的感情基调。“文似看山不喜平”,纪录片也一样,必须有足够合适多的高潮点,才会对观众的收视心理产生积极的推动引导作用。
二、黄金时间段的确定及其技巧性设置
黄金分割率,也称黄金分割、黄金比,是造型艺术中的一种分割法则。《美术教育词典》这样给黄金分割解释:“它的分割方法为,将某直线段分为两部分,使一部分的平方等于另一部分与全体之积,或使一部分对全体之比等于另一部分对这一部分之比,它的比值约为1.618∶1或1∶0.618,被认为是最美、最协调的比例,具有美学价值。”②这种美学比例适用于一切领域,从作为器物的产品设计,到作为生物体的人的身体;从直观的舞台剧人物站位,到主观的影视时间分配。若想达到完美的期待值,都应该遵循这一美学原则。黄金时间段作为影视领域的一个专业名词,也是源自这一原则。纪录片中,故事的高潮部分就是纪录片的黄金时间段,通过对这一时段的重点分析,把握故事高潮和观众心理需求的相互作用,针对性地设置高潮点,投其所好,成人之美。
(一)观众对黄金时间段的需求
影视观众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群体,尤其在这个新媒体媒介遍及的时代,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个人都成为了影视收视主体。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人们要把自己整合到社会群体中去,因此难免会形成和大多数人一样的心理需求和各种欲望,因为所有人的整合过程都是类似的。而人类物质、精神世界快速发展,物欲横流,产品充斥,人们的每一天都是在需要—满足的相互作用中发生的,把所有对自己的欲望满足当成了理所当然的自然发生,如此,群众感知渐渐麻木不堪。
从现代心理学角度看,人的欲望和情感总是需要得到适时的释放,娱乐、观影、寻找适度的刺激正是释放的一种渠道。③比如法国纪录片《家园》,整部片子的画面几乎都是航拍的宏大场面。从地球的起源到现代社会、从海洋到沙漠、从南极到北极,导演斥巨资、耗时久,拍出了难得的视角画面,享受、震撼、反思,甚至让人心痛。画面的刺激性展现、配乐的针对性代入,使得该片没有任何让观众感觉无聊的机会,使观众在享受画面的同时得到了心灵的洗涤。现代人对刺激性的认可度愈发高涨,而每个人又都有自己价值观下的兴趣取向,于是在各种视听需求中,每个人都会选择对自己感官刺激性大的或者能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每个人会根据自己感受到的刺激性给自己的感觉下定义,那么你的片子到底是爱情类还是喜剧类?是感人的还是讽刺的?众说纷纭。
如此看来,让受众自己衡量黄金时间段的概念随机性太大,容易造成对视听作品定性的无统一意识,这对于任何一个作品来说都是很可怕的。那么,这时候就需要编导者对受众进行情绪引领,通过对黄金时间段的确定和重视,人为地来调控这一阶段的高潮点,控制受众情绪,指引创作方向及明确表达意图,在遵循美学原则的同时,也抓住了受众心理。
(二)在黄金时间段,高潮点的设置技巧以及对观众心理的作用
1.数量集中化
在故事的高潮之前,各种人物关系、事态发展铺垫,使得观众融入其中,心系情节,代入感极强,观众的心理历程也随着故事的波动而波动。在故事的高潮处,即黄金时间段,是展示片子质量、带动观众情绪的最佳时机,也是使观众对片子心理定性的重要时段。在这一重要时段要设置较多的高潮点,比如,对人物命运的悲惨性揭示、对事实真相的揭露、情感世界的崩塌等。前面讲到了,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表情都可能引起一个高潮点,高潮点存在于故事的高潮,故事的高潮通过高潮点表现出来。高潮点的高频率设置并不代表步步为营,而是要依据剧情的转折点,在故事高潮的节奏范围内进行设置,超过了这个节奏规范,会显得做作,不及这个节奏规范,则达不到表达程度。稳扎稳打,每一个转折或冲突都能直观地给观众心理刺激才是目的。这一时段的高潮点设置,可以有效地激起观众情绪,让观众的心理随着高潮点的频繁出现而逐渐破碎,最终导致观众心理的决堤!所以,在故事高潮这个黄金时间段,应在故事高潮的发生节奏范围内进行适当的高密度高潮点设置。
2.高潮点程度的强化
黄金时间段之前的高潮点,就像“打巴掌”式的吸引点,观众一开始感受到了这种趣点就像有人在面前拍了一掌,惊讶之余还不忘嘲讽套路之老套。而且几分钟就“拍一掌”,连环式的“拍掌”动作再也不能引起观众的兴趣,习惯了这种小打小闹,以至于观众甚至可以预测出下一“巴掌”打在哪儿、如何打。而在黄金时段里,如果还是这种“巴掌”式的高潮点,那么再多的高潮点也无法准确表达出片子的冲突性和深刻性。观众需要新的有力度的冲击力和刺激点,尤其是在这个黄金段、高潮期!那就朝着观众“开几枪”吧!狠狠地“开几枪”!如同子弹击穿身体,给予观众速效的直接反应,左右人的态度、行动、意见。
说到底这就是关于高潮点的程度问题,程度包括广度和深度,广度的高潮点无非是情节上的联系和转折,深度的高潮点无非是各种拍摄手法或艺术手法的运用,但将两者完美地结合起来便是穿透力极强的表达手法。拍来拍去叫人心痒,开几枪直逼心房!这种高潮点效果是之前连“打几巴掌”都达不到的,故事的高潮充满了冲突、绝望、震撼、惊奇,这些情绪的表达需要猛烈的“开枪”才能深深刻在观众心里。在这种情绪迸发的黄金时段,需要给观众一场心理上的“摧残”,很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那么,这种强烈的高潮之后,留下的便是观众对片子的深刻反省和认知。这样,高潮点的巧妙设置在黄金时段(故事高潮处)的作用就显而易见。如此看来,确定纪录片的黄金时段且通过巧妙设置高潮点可以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发挥片子本身的主动性,形成一部观点明确、情感色彩鲜明、风格显而易见的作品,对观众的情绪影响也就应运而生了。
(感谢山东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支持)
参考文献:
[1]许南明.影视艺术词典[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155.
[2]奚传绩.美术教育词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329.
[3]金丹元.电影美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12.
指导老师:付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