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谐课程中孕育教师专业成长

2016-10-17 14:48宋蓉何晓玲
今日教育·幼教金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课程计划幼儿园幼儿

宋蓉 何晓玲

幼儿园课程最为核心的方面是它所依据的教育哲学以及它所反映的教育目的,是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所在,而课程中的教师专业素养更是使得这种价值得以实现的核心要素。“人文为本,和谐育人”,作为重庆市渝中区实验幼儿园的办园理念,从幼儿园诞生之日起,她便被一种“人和”文化浸润并滋养着,成为幼儿园和谐课程的根基,和谐课程中的教师专业成长也随之孕育而生。

一、和谐课程的内涵解读

和谐课程以生活、游戏、多元、综合为特征,以培养完整幼儿、凸显游戏价值、强调幼儿自主、发展个性品质为目的,确立了游戏为基、自主为要、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以课程类型的多样化来适应幼儿的整体发展。致力于为每个幼儿提供充分协调适宜的教育机会与条件——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让幼儿快乐发展每一天,拥有幸福的童年。

和谐课程体系主要由基础课程、自主游戏课程、特色主题课程、生成课程四大板块构成。如图:

基础课程——指向基本知识技能,是有计划对儿童施加影响的主题活动。

特色主题课程——指向德行品格、生活习惯,为幼儿适应社会生活奠定基础,强调的是生活中与家园互动的教育。

自主游戏课程——指向自我意识、自信心、自我决定、问题解决、创造性以及同伴交往。这是和谐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

生成课程——满足幼儿的兴趣及需要,在整个和谐教育课程体系中生成课程发挥了延展的作用。

二、和谐课程中的教师专业成长

课程是外显的,教师的成长却是内隐的,是一种观念到行为的转变。如何理解课程的核心价值,做好课程之间的对接和融合,使得课程得以有效运行和实践,既离不开园长对课程的领导力,更离不开教师对课程的执行力。如何在和谐课程中孕育教师的专业成长,六个字:领、引、督;践、研、训,带领我们在“人和”愿景下,走着课程开发与教师和谐发展之路。

(一)以“领引督”发挥课程领导力,在整体统领中提升教师的完善推进能力

和谐课程体现的是“人和”精神,创造的是和谐教育,所以,它需要幼儿园的所有教职员工共同参与和实践。从园长到教师、到行政人员,再到每天迎接幼儿入园的保卫工作者和每天给幼儿提供膳食的炊事员,从园长的角度,如何将数量比较庞大、种类相对较多的人员凝聚起来推动课程的实施与发展呢?领、引、督是关键。

1.以“课程领导”完善顶层设计,提高教师对课程架构的把握能力

在和谐课程理念下,课程领导组带领团队做好顶层设计,以“六每行动”定格课程框架,确立理念、目标、细化内容、建立评价体系,提升教师对课程架构的把握能力。

每年:整合优质课程资源,结合园本特色课程,分层做好学年课程计划;

每期:承上启下,做好上下学期计划安排和对接;

每月:月末反思和梳理,根据儿童当下发展适时调整课程计划;

每周:按月计划统筹安排周计划,做好每天的课程预设;

每天:做好每一天的课程实施,关注身边每一个、每一天、每一刻;

每刻:当你出现在孩子面前那一刻,你的教育就开始了。

2.以“课程理解”增强课程意识,提高教师对课程价值的觉察能力

保教人员是课程实施的保障,由此,引领和指导教职工理解课程就变得尤为重要。实作性教研、个性化培训则是引导教师理解课程核心价值、关键要素和指导要领的必修课,增强课程意识,做到人人心中有课程,从而提高教师对课程价值的理解力和觉察能力。

3.以“课程督导”确保课程实效,提高教师对课程品质的调控能力

督导是确保课程实施的重要方式,更是帮助教师提升课程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幼儿园采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相对接的督导方式,定期听取一线教师对课程的实施意见、实践困惑,继而调整具有弹性空间的课程内容,在督导互动中提高教师对课程的反思能力及调控能力。

(二)以“践研训”强化课程执行力,在细节管理中提升教师的实践研究能力

我们以教师专业能力与发展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在课程中不断实践、反思、调整、探索,落实教师对课程的执行力。

1.在和谐课程实践中,提高教师的实施力

教师是幼儿园课程发展重要的推动力量,幼儿园课程的建设和发展推动了教师队伍的发展和成长。也只有与课程建设相联系的教师队伍建设才是最有效的。因此,教师对课程的实施力更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举措。

(1)在特色主题活动实践中,帮助教师主体意识、品格、策略的形成

它包括教师的主人翁角色意识、师幼间德行品格的共生、教育策略的多元。如特色主题活动中的每月“三走进”——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走进社区,在促进师幼间德行品格的共生的同时,教师的教育策略也变得丰富和多元。每月的特色主题活动从开启前的方案预设和责任分工,从顶层设计到课程实施,全园教师参与其中,树立主人翁意识,增强内驱力。

(2)在自主游戏活动实践中,助推教师组织艺术、观察力、调控力的发展

在自主游戏中,每月的自助餐活动需要教师敏锐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学习与发展,助推教师关注生活中的教育细节;全园七巧板活动从内容设定到组织实施、材料调整,都需要教师有对活动价值的判断能力、对核心经验梳理的能力,以及对这种弹性课程的调控能力。而全园体能活动,不仅提升教师的体能素养,同时也丰富了教师的组织指导策略。

(3)在生成活动教育实践中,滋生教师创新设计、建构、发展的能力

和谐课程体系中留有一定的生成课程空间,这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跟随儿童,潜心观察、及时发现、调整课程、灵动生成活动,并创新设计,给予儿童支持和帮助的同时,教师创新设计、建构的能力得以提升,师幼共同获得成长与发展。

2.在园本实作研修中,培育教师的持续力

教育的初衷指引我们在园本研修中回到基本原点,引领教师关注幼儿发展的核心要素,以实作式研究推进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每次研讨中半小时的实作练习、问题会诊,促使教师在不断地观察和反思中汇集教学中的真实问题,同时借助课程实践中的亮点、难点,边研究边修正,培育教师对课程的持续研究能力。从单纯的课程执行者到研究者、从支持者到合作者、教师角色慢慢发生转变,教书匠→研究者、点餐者→菜单提供者、施教者→指导者、独奏者→协奏者,角色转变的背后正是带给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提升。

3.在全纳分层培训中,涵养全员的学习力

全纳思想倡导全员参与。为此,我园构建了教师成长梯队,形成了“骨干教师→成熟教师→青年教师→全员教职工”的梯次培养模式。骨干教师:参与课程设计,灵活实施课程计划,主动发现并生成活动。成熟教师:按课程计划实施,在课程实践中适时调整计划,可适宜生成活动。青年教师: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不随意生成活动。 其他教职员工则在每次的课程参与、学习、全员培训中逐步感受、理解和谐课程的意义。同时,在全纳式分层培训中辅以集体备课、同课异构、骨干教师示范课、练兵课、特色领域等课程培训,调动教师学习内需,提升全园教师的学习能力。

(作者单位:重庆市渝中区实验幼儿园)

猜你喜欢
课程计划幼儿园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我爱幼儿园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初中体育课程教学探讨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无缝隙 无漏洞 无死角
推动高校经济法教学改革的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