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晓燕
一、 隐于文,指向理解
1. 补白,寻情感共振。文本空白处,是留给学生通过创作去感悟的平台,教师要善于发现并为学生搭建这样的平台。《珍珠鸟》一文第4自然段,具体描写了小珍珠鸟与“我”逐步建立友谊与依赖的过程。在梳理内容时,学生先找出了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起先、随后、渐渐地、后来”,接着根据这些词语列出了小珍珠鸟相应的活动地点。然后,师生对文本空白处进行了探讨:
师:同学们,小鸟和“我”的感情是逐步建立起来的,这一段重点写小鸟,忽略了谁?
生:“我”。
师:那小鸟活动时,“我”在做什么?
生:没有打扰他。
生:只是看着他。
生:也许连看都不敢看,怕惊跑了小鸟,只能离得远远的,偷偷看两眼。
师:如果把“我”也写到这一自然段中去,可以在哪些地方添加呢?
在对先后顺序和地点了解的基础上,学生发现了几处较为合适的空白之处。于是,我们随即对这些空白处进行小练笔,加入描写“我”的所为。教师作简单提示:对“我”的描写要从人物的神情、动作、心理入手,注意描写中的变化。学生沉入文本,用心体会作者的情感,把对小鸟的喜爱与呵护诉诸笔端。选取一份练笔如下: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我便离这笼子远远的,不时偷偷看它两眼。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看着它那神气的样子,我不禁暗暗笑道:这小家伙,真调皮!渐渐地,它胆子大了,竟然落到了我的小桌上。我心中一阵惊喜:欢迎你,我的小客人!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低着头,继续伏案写作,偶尔抬起头,便朝它微微一笑。后来,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小红嘴,“嗒嗒”啄着我正在写字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那感觉痒痒的,却又舒服无比,这是它对我友好的问候!
2. 思辨,显阅读深度。当故事浅显易懂时,教师要避免细碎、无效的解读,有价值的疑问才能让学生思辨呈现阅读的深度。《九色鹿》一文生动有趣,歌颂人性之美,怒斥人性之丑,告诉学生要信守承诺。本课教学中,主要围绕两个话题品评善恶:一是谁想害九色鹿,为什么要害?二是谁救了九色鹿,怎么救的?学生走进文字深处思考、表达、辨识,在读、说、议的结合中,从文本本身吸取营养,生发对真善美的追求。
师:九色鹿虽然身陷险境,但最终没有遭到厄运,是谁救了它,又是怎么救的呢?
生:是乌鸦,当国王的军队包围九色鹿的时候,九色鹿正在睡觉。如果乌鸦不叫醒它,它就会一下子被杀死了。
生:是国王,要是国王最后没有改变主意,它也死定了。
生:是九色鹿自己,它为自己辩护的一段话打动了国王,国王才放了它。
师:我们看一个人做事,要看目的和效果。现在,大家来辩一辩,不同意对方的意见,请说出理由。
生:乌鸦虽然叫醒了九色鹿,但九色鹿并没有因此而走出困境。
生:国王虽然是无奈来到这里,但目的却是杀九色鹿。最终是九色鹿的一段话,让国王改变了主意,所以,应该是九色鹿救了自己。
师:一段话居然拥有如此巨大的力量,一定有它的特殊之处。(出示九色鹿的话,学生默读思考)
生:这里有两个问号,是两个问句。
师:当九色鹿问:“陛下,您知道吗?”时,陛下其实什么也不知道,不知道为什么还要问呢?
生:它想引起国王的注意,告诉国王之前的故事。
师:像这样自问自答的句子,叫设问。
生:第二个句子是反问,国王听到这反问句,就知道了九色鹿是无辜的,调达灵魂是肮脏的。
生:它想告诉国王,如果国王伤害自己,就会被天下人笑话!
师:九色鹿身处刀枪剑斧之中,不仅敢说,而且会说,两个问句就迫使国王改变了主意。让我们再次朗读,体会九色鹿的语言智慧!
两个话题串联了故事的主要内容,并引发了深层的思考与辨析,学生从浅显的故事中读出了更多的趣味、更高的智慧。
二、 释于疑,指向练笔
1. 对比,明写作密码。一篇文章的妙处,让学生通过赏读直接讲出,也许有一定难度。但如果请他们对两篇文章或两个段落、两句话进行对比,他们则容易发现不同之处,那么,对原文的鉴赏就有所依托了。
学习《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时,为了让学生体会文章说理的讲究,我请他们先读课文第3自然段,体会作者举例的讲究。在全班交流时,他们概括出了以下几点:作者所举的事例包含了古今中外、描述的话语非常简短。接着,我为他们提供了一份有关李时珍事迹的补充材料,与课文对比,他们有了以下发现:两篇文章介绍的内容是相似的,都写了李时珍尝草药、访名医、翻山越岭,不同之处是课文概括介绍(仅两句话59字),补充材料详细介绍(共628字)。那么,这两种写法哪一种更好呢?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小结如下:概括描写适合说理文,详细描写适合记叙文,他们没有好差之别,要看具体运用在哪里。《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说理文,因为所举事例要从不同角度说明,所以在说明每个事例时,语言都要浓缩、精炼、概括,这样文章才不显冗长。在学生明了语言要求之后,我出示了他们学过的一些具有滴水穿石精神的名人故事题目,请学生为文章事例“换血”,重新拟选人物并进行概括练写以说理。现在,学生懂得了尝试从不同角度选取人物,如古今中外、各行各业、男女老少等,练写中,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描写了人物的主要事迹与成就。
在这堂课的学习中,学生懂得了说理文该如何举例说理,并明白了为什么要这样写,教师摆脱了把此类文章可能教成思想品德课的困扰,课堂散发出浓浓的语文味儿。
2. 仿写,解谋篇布局。仿写,是应用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自我创造的基本储备。读文本,要善于发现形式的秘密,并通过仿写将之活用起来,这样,学生便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特创作。
学习寓言故事《纪昌学射》,学生最大的疑问是:为什么飞卫让纪昌先练眼力?文章大部分都是在写练眼力,为什么题目却是学射,是否矛盾?第一个问题以理解内容为主,学生思考之后便明白了,练眼力是学射的基础。由此可见,飞卫是一个指导有方的老师,在打好基础的同时,他考验、培养了纪昌的耐心与恒心。第二个问题则与写作布局有关,在练眼力过程中,老师、学生的品格,做事的方法都已体现,从前面的学习来看,纪昌学射必能有所成就,如果继续往后写,便会有赘述之感。学到这里,学生似乎已无疑问,那如何在未知的引领下去创新思维?教者带领学生又回到文本之中。
师:两次练眼力,我们一看即明,这里必定隐藏着作者的写作密码。请大家将两次练习对比读,寻找结构中的相似之处。(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发现:两次都是先描写纪昌怎样练习,再写练习的结果,最后写老师的评价与指点。)
师:同学们也是多才多艺的,那你们是怎样学习这些本领的呢?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练习的结果怎样,产生了什么感悟?写下来。(学生练笔,除了模仿课文中的描写,也把自己扎实打好基础写得详细,感悟则各有不同,如,有志者事竟成,半途而废一事无成,把兴趣学成特长……)
师:同学们,像这样写好学习过程,并由此产生真切的感受,不管成功与否,我们都是有收获的,而此刻,你笔下所写就是你所创作的寓言故事。
教者站在寓言之外看寓言,除了道理,学生还能从寓言中收获什么?语言简练、结构清晰的寓言故事,也是学生学习写作的优秀范例。
三、 汲于外,指向积累
1. 互解,开阅读视野。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以白话文篇幅为多,其中有部分故事改自古文。在学习创世神话《开天辟地》时,教者将小古文与外国神话引入课内,分别与课文对比互解、发现特点,提高了阅读质量,开阔了学生的阅读视野。
(1) 古今对比,理解文意。学习《开辟天地》这一部分时,学生从文中找出多处对偶句式,同桌对读、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邀请同伴对读,丰富的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他们在朗读中发现了句子的节奏感,并在教师引导下,将个性化朗读淋漓尽致地发挥。接着,教师引入了《三五历纪》中有关《开天辟地》的部分内容。此时仍以对偶为引线,读古文中的同类句子。充分朗读旨在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大声朗读之后,学生静心思考寻找出仍不懂的地方,请其他同学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来帮助解答。互解之后以古文中的难点“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为全班重点讨论句式。在理解过程中,学生通过百度初步懂得此处“九”为虚指,由此引申出已学过的成语、古诗中的虚指,如“一去二三里”“五颜六色”“千军万马”等。学生在对比阅读、互相帮助中,理解了小古文的意思,这样的学习,既是对整齐句式的积累,也是学习方法的习得。他们有了这样的意识:古文并不像想象中那么深奥难懂,联系上下文、对照白话文、查阅工具书、电子书等等,都是学习的渠道。
(2) 中外对比,发现特点。学习化生万物这一部分时,学生惊叹于神话中想象的丰富、奇妙。在练说“盘古的 变成了 ”这一环节中,学生进而意识到,想象变化要扣住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来说,这样描述方显合理、自然。接着,教师为学生提供补充阅读圣经神话《世界最初的七天》,了解西方神话里世界是怎样形成的。学生由此提到了希腊神话,并列举了自己所知道的神仙与著名的故事。在此基础上,教师继而提问:将中国神话、圣经神话、希腊神话相比,你能发现异同之处吗?学生讨论得非常热烈:神话里的想象都很丰富,神仙都是本领高强的,但中国的神仙更完美,外国的神仙中有些却很坏……这一比较命题,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只能产生模糊影像,无法全面、精准地得出答案。但这样的比较为学生的课外阅读点亮了一盏明灯,激发他们去读得更多、更广,思考得更深、更全面。
2. 品诗,引课外活水。诗歌教学,品得过粗,读则乏韵,品得过细,读则乏味。意蕴是诗歌的灵魂,走入意境就能让学生真切品味诗歌,与诗人的情感和谐交融。歌曲《兰花草》改自胡适所写诗歌《希望》,课堂上,学生品读诗歌、欣赏歌曲,并就两个题目展开了讨论。
师:一首诗歌两个题目,你们觉得“希望”和“兰花草”哪个更合适呢,请说出理由。
生:诗歌描写的是兰花草,以“兰花草”为题更直接。
生:作者心中充满了希望,用“希望”作题目体现了作者的心情。
生:希望是寄托在兰花草身上的,用“兰花草”更一目了然。
生:整首诗歌一直在表达作者的心绪,从表达希望开始,经历过中间的失望,到最后仍充满了希望,以“希望”为题点明了主旨。
师:题目不同,是因为表达的角度不一样。作家以“希望”为题,是直接表达了自身的情感。因为兰花草寄托了这份情感,所以改编后的歌曲就以“兰花草”为题了。歌曲传唱不衰,就要简洁通俗,诗歌则更注重韵味,追求美感。其实,很多诗人都喜欢把自己的情感寄托于事物之中。(学生赏读冰心、泰戈尔的诗歌《纸船》,说说分别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师:同学们,如果你来写“希望”,会把它寄托在哪里,为什么呢?
生:我把希望寄托于小树苗快快长大,快快成才。
生:我把希望寄托于鸽子,要飞得更高更远。
生:我把希望寄托于鱼儿,游遍世界每个角落。
以一首诗歌为引线,带动多篇阅读,在阅读中体会意象,触摸经典,并寄情于诗,自由表达。这样的学习,会像一首诗一样,让学生回味无穷。
课堂上学有所获需要教师引领、自主探究,好的语文课,会在学生的未知领域紧紧吸引他们的视线。学习需要讲解之后的恍悟,但这份明了不是终点,它是学生断续学习的起点。关注未知、解决疑问、开启新的学习之旅,语文课堂应是一扇窗,一扇全新的、充满吸引力的窗户,窗外那浩瀚的世界,会吸引学生不断去追寻、探索、发现!
(作者单位: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