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低视力残疾人眼镜式助视器适配服务利用现状分析①

2016-10-15 03:52:39徐桔密宋毓黄晓静金荣孙梅朱韫琦许斌万少华杨喆汪伟力吕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6年9期
关键词:验配区县器具

徐桔密,宋毓,黄晓静,金荣,孙梅,朱韫琦,许斌,万少华,杨喆,汪伟力,吕军

上海市低视力残疾人眼镜式助视器适配服务利用现状分析①

徐桔密1,宋毓2,黄晓静1,金荣2,孙梅1,朱韫琦2,许斌2,万少华2,杨喆2,汪伟力2,吕军1

目的了解上海市眼镜式助视器适配服务的利用现状。方法收集2012年~2014年上海市16个区县服务利用人数、投入经费、适配助视器型号等,进行描述性分析、集中指数法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服务利用总人数17,498名,人均投入费用335.37元。适配周期内服务利用集中指数为0.0951。结论上海市眼镜式助视器服务整体利用情况良好,但各区县利用情况存在差异。

低视力;眼镜式助视器;适配服务;利用

[本文著录格式]徐桔密,宋毓,黄晓静,等.上海市低视力残疾人眼镜式助视器适配服务利用现状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6,22(9):1086-1089.

CITED AS:Xu JM,Song Y,Huang XJ,etal.Utilization of glasses aids adaption service for personswith low vision in Shanghai,China[J].Zhongguo Kangfu Lilun Yu Shijian,2016,22(9):1086-1089.

助视器是指能改善视力的任何装置或设备,包括放大镜、眼镜式助视器、望远镜等,是视力康复的有效手段[1-3]。手持放大镜及望远镜等存在使用、携带不便[4],度数固定等问题,对视力功能改善作用有限。眼镜式助视器使用方便、安全、易于携带,是易于接受的助视器。

由于经济条件、适配服务等原因造成助视器的不可及[5-6]。2011年,上海市仅有740名视力残疾人配用助视器[7]。上海市残疾人辅助器具资源中心为了满足视力残疾人对适合且能够负担的眼镜式助视器的需求,于2012年开始试点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开展眼镜式助视器适配服务;2013年在全市推广,保障持证残疾人在3年内免费适配一副价格在600元以内的眼镜式助视器。目前适配服务已开展3年,需对服务实施及利用情况进行分析,为完善服务利用及管理提供决策信息。

1 对象与方法

1.1资料来源与对象

收集辅具中心工作报告及相关政策文件;实施关键知情人访谈,共访谈项目负责人1名,区县负责人3名,厂商1名;收集2012年~2014年上海市低视力眼镜式助视器服务方案、开展情况等相关信息。从辅具中心信息系统中提取个体的助视器编号、度数、市承担金额及个人承担金额数据等信息。

适配服务对象准入标准:16岁以上上海户籍持证视力残疾人。

排除标准:双眼无光感、视力不稳定或处于生长期,如一级盲、白内障、糖尿病等。

由于浦东新区前期已自主开展助视器适配服务,本研究没有涵盖浦东新区数据。

1.2数据处理与分析

对定性及定量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等进行描述性分析。计算集中指数(CI),集中曲线的绘制利用Excel2013软件完成。利用SPSS 21.0分析服务覆盖率、人均GDP及人均服务费用之间的相关性,其中服务覆盖率与人均GDP采用秩相关分析,人均投入费用与人均GDP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

集中曲线的横轴(X)表示2013年上海市各区县持证视力残疾人数由低到高排序的人数构成比,纵轴(Y)是2012年~2014年上海市各区县低视力眼镜式助视器累计服务人数构成比,对角线为绝对公平线。

集中指数为集中曲线和公平线之间距离的2倍,取值-1~1。集中指数为0表示绝对公平;集中指数>0表示服务倾向于持证视力残疾人数多的区县;集中指数<0表示服务倾向于持证视力残疾人少的区县。

集中指数的计算[8]:

先计算集中曲线下面积(S)

其中y0=0,x0=0;yi为第i阶层服务利用人数的累计比,xi为第i阶层的持证视力残疾人口累计比。

已知对角线面积为1/2×(1×1)=0.5,则集中指数CI=2×(0.5-S)。

2 结果

2.1服务开展情况

2.1.1资源配置

2012年,辅具中心颁布《低视力残疾人眼镜式助视器适配工作方案》[9],规定眼镜式助视器适配对象、周期、流程等;《关于开展视力残疾人眼镜式助视器适配工作的通知》[10],规定适配工作及服务方案,为服务开展构建了良好的制度基础。组织架构上,2014年成立低视力验配中心,依托已建立的三级辅助器具服务管理网络,开展助视器适配的宣传、验配、配发等工作,并保障落实。服务的落实需充足的财政和物力支持,辅具中心负责项目经费投入,专业助视器验配机构作为服务提供方,提供验光、制镜等一条龙服务。

2.1.2服务流程

适配实施分四个阶段:①需求提出阶段,包括服务政策宣传、需求评估、明确实际需求;②信息审核阶段,包括明确人群准入标准、专业审核;③验配服务阶段,采用集中验配和常规验配两种方式;④信息反馈阶段,包括费用结算及服务质量监督。

2.1.3管理保障

为保障验配服务的专业性及适宜性,根据专业水平、服务提供能力及公司文化等筛选服务机构。在服务初期,以下达服务任务量形式确保各区县辅助器具服务机构积极配合,保障服务推进及开展。

2.2服务利用情况

2.2.1服务覆盖情况

由于服务期跨越2012年~2014年,故选择2013年持证视力残疾人数作为比较基准。服务覆盖率最高区与最低区相差近30个百分点。有7个区县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0.46%。见表1。

2.2.2产品适配情况

从登记的个体数据看,DSL0010C(0~1000°)适配数量最多(56.20%),DSL22SC(>2250°)适配数量最少(2.53%)。见表2。

2.2.3费用投入情况

在第一个适配周期内,使用者个人不支付任何费用,由市按各型号数量支付服务经费。2013年各区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DP)及人均服务费用见表3。

2.3相关性分析

各区县的服务覆盖率(rs=0.047,P=0.863)、人均投入费用(r=0.311,P=0.240)与人均GDP无相关性。

2.4集中指数

以区县为单位绘制全市适配服务利用的集中曲线,S=0.45245,CI=0.0951。提示服务利用与需求均衡。

表1 上海市各区县眼镜式助视器服务覆盖情况

表2 上海市视力残疾人眼镜式助视器适配情况

表3 上海市各区县眼镜式助视器服务费用投入情况(元)

3 讨论

截至2014年底,上海市眼镜式助视器适配服务登记的接受个体已达17,498人,占持证视力残疾人的30.46%。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全国当时有视力残疾人1250万,其中盲人540万,低视力残疾人710万;估计上海市持证视力残疾人中,约有57%为低视力残疾人,有眼镜式助视器需求的验配率超过50%,超过《中国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评价指标体系(2005—2015年)》(试行)规定的40%标准。第二次抽样数据显示,视力残疾人中曾得到辅助器具服务的8.0%,而有需求的占25.9%,相对比为31%[11]。深圳2008年调查数据显示,低视力助视器验配率仅占14.11%[12]。山西抽样数据显示,视力残疾人的康复需求中,辅助器具需求(19.26%)排第三,实际仅10.74%接受辅助器具服务[13]。本研究相关性分析显示,经济因素对各区县服务利用的影响很小,集中指数接近0,说明基本实现按需提供服务[14]。

上海市眼镜式助视器适配服务利用情况良好。上海在服务模式构建时充分考虑了四个可及性:①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服务可及性的重要因素[15],向视力残疾人免费提供一副适宜的眼镜式助视器,实现服务的经济可及性;②为方便视力残疾人获得该服务,构建了“集中适配为主,常规适配为辅”两种优势互补的服务方式,解决服务可及性;③为弥补视功能服务专业技术的短板[15],向社会购买专业服务,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实现技术可及性;④有效满足残疾人助视器适配需求,即具有社会可及性。同时实现“全球残疾问题行动计划”提出的消除服务资金和负担性方面的障碍[17]。该服务模式可以应用于残疾人其他服务,也可供其他地区借鉴和参考。

眼镜式助视器是低视力残疾人重要的辅助器具[18]。全国其他地区尚未开展相似的助视器适配服务,助视器供应仍为市场销售。上海市整体服务利用良好,但各区县服务利用存在差异。

目前上海市眼镜式助视器适配服务尚存在以下问题。①助视器提供型号有限,价格设置范围过窄。全市人均投入费用为335元,处于低水平(300~570元)。访谈中了解到,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助视器的美观、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与另一研究中82.8%对象因佩戴不适、质量问题停用助视器[19]相符。提示在兼顾服务可及性的同时,还要考虑残疾人的多元化需求,兼顾多样性,提供优质、有效的助视器适配服务。②低视力康复工作队伍的数量、质量和稳定性还需加强[12,20];服务推广可利用微信平台,保持通畅的宣传渠道。③上海市眼镜式助视器适配对象中,排除了16周岁以下的视力残疾患儿。但有研究表明,Ⅱ级低视力儿童比Ⅰ级低视力儿童佩戴助视器下脱残率更高[21],佩戴助视器可以改善残余视力,促进教育康复[22]。在今后应考虑为这部分人群提供服务。

被调查的各方对该服务的开展均具有较高评价。助视器对低视力康复效果毋庸置疑[1,23],辅助器具适配可以明显提高残疾人的躯体健康及心理健康[24],一定程度上改善残疾人生存状况。但使用过程中由于缺乏针对性和适用性,改善情况不佳,残疾人后期满意度不高,弃用率高,存在使用风险等,整体的辅助器具需求实现率较低[16,25]。目前助视器适配缺乏常规视力改善的数据登记和监测,无法定量评价实施效果、动态监测适配效果。需加大宣传及提高验配服务水平,提高助视器有效验配率[5,26],完善常规的效果监测评价,实现适配的目的。

[1]韩丁,吴淑英,李筱荣.不同程度视力残疾患者应用助视器的康复效果[J].眼科新进展,2012,32(7):676-678.

[2]杨俊芳,陶利娟,漆争艳,等.低视力儿童应用助视器提高视觉质量的效果及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10):63-64.

[3]冯涓涓,李荣需,廖瑞端,等.不同程度视力残疾儿童应用助视器康复的研究[J].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10,12(3):172-174.

[4]王义,郑远远.先天性小眼球、小角膜患者的视觉康复[J].眼科,1996(1):41-43.

[5]梁平,陈璐,范佳进,等.影响视力残疾者助视器验配费用承担意愿相关因素的分析[J].临床眼科杂志,2009,17(3):267-269.

[6]杜肖静.北京市视力残疾现状及助视器康复效果评价[D].长春:吉林大学,2012.

[7]国家统计局社会和科技统计司.中国社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8]张馨予,赵临,夏青,等.运用集中指数评价法对我国省域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4,30(1):2-5.

[9]上海市残疾人辅助器具资源中心.低视力残疾人眼镜式助视器适配工作方案(试行)[S].2012.

[10]上海市残疾人辅助器具资源中心.关于开展视力残疾人眼镜式助视器适配工作的通知[A].2012.

[11]王珏,邱卓英.中国残疾人康复需求分析与发展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22-23.

[12]陈璐,何磊,曾慧,等.深圳地区低视力人群康复现状的调查研究[J].临床眼科杂志,2009,17(5):457-459.

[13]张雯雯,李琯诚,翟静波,等.山西省视力残疾现状及康复需求调查[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2):179-181.

[14]常文虎,张正华.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给我们的启示[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1,17(5):4-7.

[15]李顺平,孟庆跃.卫生服务公平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5,21(3):132-134.

[16]陈刚,吕军,虞慧炯,等.上海城区残疾人康复需求与服务现状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6):592-594.

[17]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2014~2021年全球残疾问题行动计划:增进所有残疾人的健康[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20(7):601-610.[18]邹燕红,丁吉远,彭虹,等.北京市视力残疾人的流行病学特点和康复需求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9,30(12):1238-1242.

[19]梁平.助视器停用状况调查与分析[J].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10,12(3):175-178.

[20]徐依依,吕军,陈刚,等.康复队伍建设对实现残疾人康复服务的影响[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28(7):52-53.

[21]朱文珲,廖瑞端,周建华,等.助视器配戴对低视力儿童康复作用[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21(8):894-896.

[22]郑远远,孙葆忱,崔彤彤.助视器在视残患儿中的应用[J].中华眼科杂志,1999,35(6):59-61.

[23]孙丽丽,刘华.我国低视力的研究现状与康复展望[J].医学综述,2008,14(12):1850-1852.

[24]宋毓,季敏,吕军,等.上海市辅助器具适配对残疾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5,21(10):1238-1240.

[25]虞慧炯,吕军,陈刚,等.上海郊县残疾人康复需求与服务现状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6):595-597.

[26]刘熙朴.低视力康复:我们面临的挑战[J].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13,15(8):449-453.

Utilization of G lassesAidsAdaption Service for Personswith Low Vision in Shanghai,China

XU Ju-mi1,SONG Yu2,HUANG Xiao-jing1,JIN Rong2,SUN Mei1,ZHU Yun-qi2,XU Bin2,WAN Shao-hua2,YANG Zhe2,WANGWei-li2,LÜJun1
1.China Research Center on Disability Issues at Fudan University,School of Public Health,Fudan University,Shanghai200032,China;2.Resource Centerof Assistive Technology in Shanghai,Shanghai200120,China

LÜJun.E-mail:lujun@shumu.edu.cn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ndition of utilization of glassesaidsadaption in Shanghai.Methods Thenumberswho accepted the services,funds invested,themodels,etc.in 16 districts of Shanghaibetween 2012 and 2014 were collected,and analyzed with descriptive analysis,concentration index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Results A total of 17,498 persons accepted glasses aids adaption services,which cost335.37 yuan per person.The concentration index was0.0951.Conclusion The glassesaidsadaption serviceworkswell in Shanghai,butis variable among the districts.

low vision;glassesaids;adaptation;utilization

10.3969/j.issn.1006-9771.2016.09.022

R496

A

1006-9771(2016)09-1086-04

2016-03-17

2016-04-28)

1.科技部科技惠民计划项目(No.2012GS3101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71373051);3.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重点学科建设项目(No.2015);4.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No.20120071110054)。

1.复旦大学中国残疾问题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市200032;2.上海市残疾人辅助器具资源中心,上海市200120。作者简介:徐桔密(1992-),女,汉族,浙江温州市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残疾人辅助器具管理。通讯作者:吕军(1968-),女,汉族,河北唐山市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曙光学者。E-mail:lujun@shumu.edu.cn。

猜你喜欢
验配区县器具
老视镜验配中的疑难问题及处理
7300度近视眼镜真的适合验配吗?
如何验配中老年渐进镜片
古代器具灌农田
科学启蒙(2017年4期)2017-04-10 22:27:02
视觉训练在日常验配的应用
区县电视台如何做好重大赛事报道
新闻传播(2016年20期)2016-07-10 09:33:31
计量器具产品商情
北京:上游水质不合格 下游区县将收补偿金
中国水利(2015年13期)2015-02-28 15:14:04
计量器具产品商情
计量器具检定周期的科学确定
河南科技(2014年11期)2014-02-27 14:0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