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发展行政理念的结构、功能及其实践路径

2016-10-15 02:09汪艳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共享发展实践路径结构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但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带来我国各个领域发展的不平衡,也就是共享性不足带来的收益不平衡问题。共享发展在强调“做蛋糕”的同时,要求把分“蛋糕”落实到每一个领域和每一个社会阶层,实现全体人民对一切社会发展成果的共享,这对解决我国发展中共享性不足、收益不平衡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共享发展;结构;功能;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D0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81(2016)04-0101-06

一、共享发展行政理念的结构

理念是一种揭示事物本质的具有稳定性的观念,是一定行动的价值标准。行政理念作为一种具体化的理念,是指导公共行政实践的理论基础与价值观念。共享发展行政理念就是指在公共行政领域内,以实现共享发展为目标和价值取向,指导公共行政实践活动的具有稳定性、根本性的思想观念。

(一)共享发展行政理念的主体结构

主体是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承担者和发出者,包括个体主体、群体(集团)主体和类主体三类。共享发展行政理念的主体包括行政人员、行政组织以及社会公众。作为一种指导公共行政活动的思想观念,共享发展行政理念首先作用于所有公共行政人员。这是因为,公共行政人员是公共行政的设计者和实践者,是整个公共行政活动的中心人员,实现共享发展目标的具体行政行为都要通过公共行政人员的努力才能得以实现,因此,他们是最基本的个体主体。行政组织是指各种为达到共同目的而负有执行性管理职能的组织系统,其管辖的范围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次和各个领域,在行政组织掌握最主要的物质资源与政策资源的社会环境中,行政组织是实现社会共同目标的重要手段,行政组织构成了共享发展行政理念的群体(集团)主体。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共享发展目标的实现必然需要全体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这是共享发展行政理念的类主体。

(二)共享发展行政理念的客体结构

客体是指主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是具体行为的接受者。共享发展行政理念虽然是指导公共行政领域的思想观念,但是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伦理和生态环境等等各个方面,共享发展就是要实现各个领域的利益共享。具体来说,政治上要消除“特权”,提倡平等,充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基本权利包括:“民主权利(民主选举、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管理国家的权利,特别是管理基层地方政权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力,等等。”[1]经济上推进扶贫脱贫,缩小收入差距,防止贫富悬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文化上要建设与物质文化相适应的精神文化。社会生活上要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尤其要重视对弱势群体公平参与社会保障的问题,重视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伦理上要建设起以公平正义为基础的价值标准。总之,共享发展是要落实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对各个领域发展成果的共同享有。

(三)共享发展行政理念的内容结构

共享发展行政理念的内容就是对共享发展相关问题的认识,这些认识上升到一定的规律性、本质性的观念就是共享发展理念,用共享发展理念来指导公共行政就是共享发展行政理念。对共享发展的认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什么是共享发展;为什么要共享发展以及怎么实现共享发展。

1.共享发展是什么

简单的说,共享发展就是对一切发展成果的分享。我们认为对共享发展的理解可以从字面上展开,“共”意味着共同富裕,强调普遍富裕,具备主体上的全民性和内容上的全面性两个层面的意思。几个人、一部分人的享有不叫共同享有,应该是每个阶层、全体社会成员的享有,强调全民性。另外,单单只是经济上的利益享有不能称之为“共”,应该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以及生态环境等等各个领域的发展成果分享;“享”是指分享、获得,尤其要重视弱势群体的获得感,消除特权现象,体现公平正义;“发展”是指结果,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蛋糕,是指一切社会发展的成果。因此,共享发展就是指全体社会成员对一切社会发展成果的分享。

管理视界汪艳:共享发展行政理念的结构、功能及其实践路径2.为什么要共享发展

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有着深刻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目前我国贫富差距大、社会矛盾尖锐等问题的新方法。第一,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最本质的不同就在于资本主义追求的是小部分人的发展,社会主义谋求的是最广大人民的利益。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我们认为,全体社会成员对一切社会发展成果的分享,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第二,共享发展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必然要求。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建设社会主义、享有发展成果是应有之义,人民有权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第三,提出要共享发展是基于目前我国的现实情况,据《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排名第二;汇丰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人消费了世界三分之一的奢侈品,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费人群,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巨大经济成就的证明。另一方面,国家统计局2014年统计监测数据显示,我国仍然有七千多万贫困人口,家庭净财产的基尼系数从1995年的045上升到2012年的073。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如此迅速,为什么连最基本的贫困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问题,“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一方面取得了极大规模的成就,但另一方面也在抵达现代性限度之际面临最严峻的危险,这危险就是环境的解体和社会生活的解体”。[2]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彰显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目前中国发展的主要问题。共享发展理念就是在这些现实问题出现的实际中提出来的,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共享发展行政理念就是对中国道路的新探索和新发展。

3.怎样实现共享发展

“舆论引导和制度创新这一柔一刚同向同时发力,就能营造共建共享的良好环境、不断提升共建共享水平。”[3]共享发展的最终目的不只是单纯的体现分享,而应该是通过分享增强凝聚力从而促进更好的发展。要实现对一切社会发展成果的分享,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利益的分配问题,哪些人参与分配,分配哪些东西,如何公平的分配以促进社会更好的发展,涉及到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的问题。共享需要共建,共建为了共享,要营造一个共建共享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要做出更好的制度安排,要认真审视我们各方面的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是否符合共享发展目标的要求,有不利于实现共享发展和公平正义的地方就要进行改革,使制度安排朝着更有利于实现共享发展的方向发展。同时要加强思想理论武装,让领导干部认识到共享发展对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性,带头引导社会公众进行共享发展的建设。通过广泛的宣传把共享发展的理念传播到社会公众中去,引导全国人民投入到共享发展的建设中来,众人拾柴火焰高,人人共建才会有人人共享。

二、共享发展行政理念的功能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树立一个正确的行政理念有利于指导行政实践。共享发展行政理念具有引导具体行政活动和行政改革向共享发展看齐,构建一个符合共享发展目标,有利于实现共享发展的制度体制环境、以公平正义和共享发展为评价标准对公共行政进行反思三大功能。

(一)共享发展行政理念的引导功能

理念作为行动的先导,对行为具有引领和指导作用。共享发展行政理念将引导公共行政树立共享发展的目标,落实趋向共享发展的行动。具体来说,它是引导具体行政活动向共享发展目标看齐的内在依据,是行政改革发展的理论引领。首先,引导行政活动向共享发展看齐。共享发展行政理念指导下的行政活动是以实现共享发展为目标,以建立共享发展体制机制、政策规定和营造共享发展理论环境为主要内容,以公平正义作为行政活动的价值标准。理念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行政人员和行政组织的价值取向,促使他们把公平正义作为行动的价值准则和标准,在具体的行政活动中能够自觉地使行为符合共享发展的要求。其次,引领共享发展的行政改革。共享发展行政理念的提出将引领国家行政机关以实现共享发展为目标调整不适应该理念的体制机制、政策决定以及管理方式等各个方面,建立更好的制度和体制,提高行政效率,高效公平的处理社会公共事务。也指明了将要达到的目标和如何达成目标的方式,将为我国行政改革和发展提供强大的驱动力。

(二)共享发展行政理念的构建功能

共享发展行政理念的构建功能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对公共行政的制度设计和思想舆论环境的构建。一方面,是构建符合共享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的理论基础。共享发展行政理念要求国家的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是以实现共享发展为目标的,不利于实现人民共同享有改革成果和不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地方就要进行改革,使制度安排能够最大程度的保障成果的共享。制度安排应该体现人人共建,人人参与,人人共享,包括如何保障公众参与共建的权利和机会,建立使人人能够真正的享有改革成果的体制机制和制度,怎样的机制才能更好更快的实现共享发展等等。因此,共享发展行政理念将是构建一套实现共享发展体制机制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是构建共享发展思想舆论环境的理论来源。舆论具有操纵人们的意识、引导人们的意向、控制人们的行为,使人们按照舆论传播的内容从事具体的行为活动的功能,能影响到社会的发展。营造共享发展的舆论环境就能够引导人们朝着共享发展的目标行动,从而推动共享发展目标的实现。通过理论武装使领导干部和公共行政人员认识到共享发展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和人民的福祉,使公共行政人员带头在行政活动中时刻以共享发展为行为准则,建立起公平正义的行政伦理观,促进公共行政向共享发展目标发展;通过各种大众传媒的宣传传播使全社会的公众认识到共享发展是关系到每一个人切身利益的重大决定,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从而凝聚起13亿人的力量,发挥整体的作用,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只有领导干部带头、全体社会成员的自觉参与才能够不断的提升共建共享水平,最终实现共享发展。

(三)共享发展行政理念的反思功能

共享发展行政理念的反思功能体现在公共行政是否符合共享发展理念的要求,是否能够高效率的实现共享发展目标,也就是要保证公共行政不偏离共享发展的目标,时刻以共享发展为蓝本反思自己。具体来说,行政组织的目标是否严格按照共享发展目标来设立的,有没有出现偏离共享发展目标的现象,行政组织的机构设置、职能安排是否以保障人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基础设立的;行政活动的程序是否合法,是否以公平正义作为行动的价值标准;行政决策是否遵循共享发展要求,做到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和伦理等各个层次各个领域的共同发展,是否顾及到弱势群体的利益要求,保障所有社会阶层的参与;行政执行过程中是否遵循公平正义原则,有没有脱离原目标的行为,有没有凝聚社会公众的力量,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评价是否以共享发展为标准,是否建立起了共享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思想舆论环境,行政改革有没有改变不利于共享发展的机构、方法等等。共享发展行政理念的反思功能就是公共行政的一切活动都要以共享发展作为标准,保证公共行政不偏离共享发展的目标。

三、共享发展行政理念的实践路径

理念本身不是目的,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去并最终实现共享发展的目标才是共享发展行政理念提出的最终目的。共享发展行政理念的实践路径就是要创新国家的具体制度,把理念落实到各种体制机制中去,要加快多元参与的决策机制、利益分配机制、以共享发展为标准的评估机制以及文化保障机制的建设。其中,建立一个体现发展成果共享的利益分配机制是共享发展行政理念的核心和关键。

(一)多元参与的行政决策机制

行政决策是所有行政活动的起点,在行政决策中落实共享发展目标是落实各项行政活动的前提。共享发展行政理念强调全民参与的前提下的全民共享,就是要求最大限度的人群参与到社会发展和成果分享的过程中来,“公共决策是对社会公共利益的权威分配”[4],共享发展行政理念下的决策要顾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和生态环境等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同时要体现全民分享,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在中国,全民参与决策不太现实,所以我们倡导多元主体参与,各社会阶层以代表的形式参与行政决策,形成一个以政府为主导,企业、非政府组织、科学共同体、普通民众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保障多方主体的利益和诉求,以保证公共决策的科学性。首先,要完善公众参与机制,目前在我国,政府以外的其他主体在决策参与上处于弱势地位,特别是弱势群体,由于自身的劣势和掌握的资源过少,根本无法进入决策体制之中。政府应该积极的创造条件使其他主体有同样的机会参与决策,尤其是要着重保障弱势群体的有效参与地位,使得各方主体能有平等地表达利益诉求的机会,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其次,完善决策责任的追究机制,如果决策不用承担责任,就很容易导致随意决策,最终偏离公共目标。完善决策责任的追究机制,对随意决策的行为以及故意偏离共享发展目标的决策进行责任追究,减少随意决策的行为,使公共决策紧靠共享发展的要求。公共决策应该以实现共享发展为基础,及时追究偏离共享发展目标决策的责任,以保证共享发展目标的实现。

(二)共享发展的利益分配机制

共享发展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对发展成果的分享,也就是对利益的分享,建立一个完整的利益分配机制是实现发展成果共同享有的最核心、最关键的方式。一般认为,实现利益分配平衡的程序有四个:利益表达、利益整合、利益分配、利益落实和利益增进,与此相对应,实现利益配置的公平公正应当建立完善的利益表达机制、利益整合与协调机制、利益分配和补偿机制。首先,要建立全面表达社会利益的利益表达机制。共享发展强调全民参与,就需要全面的利益表达机制保证最大程度上的利益表达。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人的利益和需求都能够表达。“只有利用有效的共享制度进行规范的利益表达,才能充分反映民意,进而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维护好,实现好,这是实现共享发展的前提。”[5]其次,要建立起利益整合与协调机制,公共政策不可能反映所有人的利益要求,它只能反映共同利益,这要求对各种各样的利益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共同利益,这就是利益整合机制。而灵活化的协调机制是以协调各方矛盾与冲突达成共识为宗旨,达成共识的过程正也就是各种利益冲突、利益竞争进行整合的过程,由于多元决策的各个主体地位平等、实力均衡,因此利益分配必然会均衡。最后,针对弱势群体建立的利益分配和补偿机制,弱势群体缺少资源优势,缺少与强势群体博弈的能力,如果放任不管,在利益分配中弱势群体必然会失败,最终造成利益分配不均。一旦出现弱势群体,利益格局出现失衡现象或者某种合法利益受损时,利益补偿机制能够对弱势群体进行利益补偿,调节利益失衡现象,最终实现利益配置的平衡。

(三)共享发展文化保障机制

共享发展行政理念为我国的制度建设、行政改革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理论基础。要使共享发展行政理念真正地内化为全体行政人员内在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还需要文化保障机制的建设,文化保障机制是营造共享发展舆论环境的重要手段。值得注意的是,一个完善的、系统的理论体系是营造舆论环境的前提,而共享发展理念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本身发展还不够成熟,缺乏系统性,因此首先应该完善共享发展行政理念。共享发展行政理念是指对共享发展的理解和认识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并把这种理论运用到公共行政领域,成为公共行政的目标和行为准则。应该尽快形成对实现共享发展目标的方式、资源、基础、步骤等相关问题的认识,构建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架。共享发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在坚持自身特色的同时可以用包容的心态接受其他国家在实现共享发展的努力中的经验教训,接受其他学派不同的观点,不断充实和完善自身的理论体系。同时,作为一种行政理念,共享发展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观念意识领域,应该积极地投入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环境等具体的问题中去,理论与实际结合,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完善自己,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行政理论。以完善的理论体系为指导,打造共享发展的舆论环境,首先,打破旧有理念中的文化潜规则。这些潜规则以习惯的方式影响着行政人员的价值选择,甚至左右着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领导干部要带头打破这些潜规则,把公平正义、共享发展的行政理念带入体制内,重新树立起新的以共享发展为导向的规章制度;其次,要注重理念教育的经常化,理念内化为行政准则是一个不断重复直至深入人心的过程。要积极的对共享发展理念进行多种形式、多种手段的培训和教育,从实际出发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教育,避免流于表面和说教。最后,要加强对共享发展行政理念的政策和机制建设。应该把共享发展作为政策内容列入工作规划、文化建设和考核制度中,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使之成为行政人员自觉遵守和执行的价值追求。

(四)共享发展的评估机制

共享发展理念下的行政评估是指以共享发展为目标的对行政行为过程和结果的评估,是评价整个公共行政是否体现发展成果共享的反思机制。行政评估是检验公共行政行为效率和效果的重要方式,决定着政策走向,是新的政策运行的必要前提,一般来说行政评估注重的是行政执行结果的评估。共享发展行政理念强调参与和分享的因果关系,因此,它要求行政评估除了行政结果的评估外,同样重视行政过程的评估。首先,对行政过程的评估主要体现在对行政组织的评估和对行政人员的评估。对行政组织的评估包括对组织体系、组织目标等静态组织是否以共享发展为目标进行评估,还要对组织行为等动态组织进行评价,程序是否符合公平正义理论,有没有偏离共享发展的方向、决策是否保证多元参与、权力运用是否得当、行政方法是否高效等,尤其是要注重对执行情况的评估,“事实上,策略被成功的执行的比例只有十分之一”[6],由此可见目标的达成除了有科学的决策外,更重要的是这个决策要得到有效的落实;对行政人员的评估就是评价行政领导是否在践行共享发展理论方面起了模范带头作用、是否带领普通行政人员进行共享发展行政理念的培训和再教育,对普通行政人员的评估就是评价他们在具体的行政行为过程中是否运用到共享发展理念、有没有积极的学习和创新理论知识。然后,对行政结果的评估主要体现在利益分配的结果上,是否做到了所有领域都坚持了共同享有,是否做到了全民共同享有,弱势群体的利益分配是否公平,利益分配机制是否发挥了最大的作用等等。

结语

共享发展行政理念就是指在公共行政领域内,以实现共享发展为目标和价值取向,指导公共行政行动的稳定性、根本性的思想观念,是全体社会成员对一切社会发展成果的共同享有。共享发展是对发展问题的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必然要求,实现共享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落实共享发展行政理念就是要建设多元参与的决策机制、利益分配机制、以共享发展为标准的评估机制以及文化保障机制。但是,作为一种全新的行政理念,共享发展行政理念的体系还很不成熟,其实践也还只是刚刚起步。因此,共享发展行政理念体系的构建和具体的实际应用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陈慧英.共享发展成果: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大必然主题[D].陕西师范大学,2011.

[2]吴晓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需要怎样的国际视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11-27.

[3]任理轩.坚持共享发展——“五大发展理念”解读之五[N].人民日报,2015-12-24.

[4]徐治立.科学治理多元参与政策理念、原则及其模式[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6).

[5]何志强.建立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机制[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6(1).

[6]周庆行,董作高.民主与科学:当代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追求[J]. 重庆行政,2006(5).

责任编辑:陶泽元

猜你喜欢
共享发展实践路径结构
当型结构与直到型结构的应用
物质结构规律归纳
浅谈山区小学教育均衡发展
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建设 促进共享发展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
以共享发展理念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半包围结构
汪曾祺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