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当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使用现状及创新策略

2016-10-14 15:21陈烨
中国经贸 2016年8期
关键词:管理制度资产部门

陈烨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的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带来了企业固定资产价值的提高,从而增加了资产核算和企业管理的难度,这就促使企业资产管理和使用成为必要工具。本文在对当前我国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使用现状进行相关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其中出现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创新策略。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创新策略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固定资产是企业的重要资源,它占用了企业的大量资金,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是企业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固定资产管理及使用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经济效益,而且有利于企业降低产品成本。下面就当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使用现状及创新策略我浅谈几点笔者自身的看法。

一、当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使用的现状

1.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容易流于形式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企业的发展目标,过度追求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往往忽略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在企业中,固定资产的管理不像销售管理、财务管理等能得到企业管理者及员工的高度重视,固定资产的购置或处置的随意性比较大。在对企业固定资产价值的评估中,对于实际价值与预估价值中的差异等特殊事项,没有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或機制。

2.企业固定资产资源浪费严重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带来了企业每年对资产的资金投入量的不断增加。但是日积月累下,企业难以及时地了解自身的资产拥有量及资产的使用现状。而且,在企业管理中,固定资产分属管理部门,各部门间在购置及使用资产中缺乏沟通,从而造成固定资产的使用率低下,资源严重浪费。在对固定资产设备的保养中,企业常以修理为主,对设备的损耗极大也造成了企业资源的浪费。企业中相关职位的员工在离职时也可能交接工作不完整,使得资产数量不清晰,而造成资产流失,资源浪费。

3.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当前我国企业中“重采购,轻管理”现象严重,企业在发展中,往往容易出现“重人力、财力管理,轻物力管理”,而造成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缺乏这些都是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的表现。企业中也经常出现各部门为方便己用直接代替管理部门的现象,使得资产管理部门的职能弱化,而企业管理者更多的是重视固定资产所带来的利润,忽视管理中出现的弊端。

4.固定资产管理中账实不符突出

固定资产管理作为企业中尤其复杂的一项组织工作,需要众多部门共同参与到管理活动中去,但同时巨大的管理量往往很容易造成资产管理中的账实不符。很多时候,一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在登记时,由于涉及部门较多,而造成登记价值时间与申报时间相隔较远,资产在此期间已被使用或已收到磨损,从而造成了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物价值不符。

4.固定资产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目前大多数企业在购置新资产设备时,没有提前对企业自身的资产需求进行相关分析评估,盲目购置,而造成了资产设备购置后几乎得不到利用。同时,企业采购部在采购时,经常会出现对资产设备的了解力度不够,使得企业可能购入使用年限短和报废率高的资产设备,而造成资产设备在被投入使用后的年限短。因此,造成了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带来企业利润的降低。

二、当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使用的创新策略

1.将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落到实处

企业在发展中,应在追求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将固定资产管理与销售管理、财务管理等归纳到同类管理级别中。在日常企业管理活动中,企业领导者不仅要自身意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也应制定相关政策或下发命令以引起员工对其的高度重视。企业应健全对固定资产的购置或处置制度,要求员工严格按照制度来进行相关工作。同时,在对固定资产价值的评估中,企业也应制定特殊的管理制度或机制以防止出现实际价值与预估价值相差较大等特殊情况。企业在对固定资产管理中,应安排专业管理人才进行管理工作,定期开管理会议来检查员工对管理的重视和执行程度,将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落到实处以预防其浮于表面、行于表象、流于形式。

2.加强对企业固定资产资源的管理

企业在投入资金购买资产或投资资产后,应安排员工及时登记资产数量并同时安排评估人员评估当前企业所用的资产的实际价值和使用情况。企业要安排相关人员定期检查资产的使用现状,周期应根据资产的规模大小和使用率而定,规模小且使用率低下的,周期可长至一个季度或半年;而规模大使用率高的,周期可短至半个月或一个月。各部门在购置和使用资产时应加强交流联系,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到各部门,达到各部门之间既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约,以减少资产的重复购置现象的出现。在对资产的保养中,应遵循“保养为主,修理为辅”原则,降低设备的损耗率。企业应成立离职审核部门,严格审核交接工作,保证员工在离职时,办理好资产的交接工作,资产数量等清晰明确。

3.完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企业在发展中,应健全完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严格杜绝“重采购,轻管理”现象。在购置固定资产后,要及时对资产设备进行相关测试和盘点,企业不得在资产设备检验不合格后仍选择继续使用,以造成自身损失和企业资金的浪费。企业在重人力、财力管理的同时要重物力管理,要定期清点资产设备,检验核对资产的账实相符,保证物力管理工作落实到日常管理活动中。企业各部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直接代替管理部门进行固定资产的管理而为方便自己的工作。企业管理者应强化资产管理部门的职能,保证其职能的正常运用,企业也要重视管理活动中出现的弊端,及时提出解决方案,保证活动更好的进行,因而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4.简化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

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应将各部门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工作和职能相分离,减少管理部门的管理量,防止固定资产管理中出现账实不符现象。企业应制定相关政策,简化固定资产管理的记录工作,在登记新入资产的账面价值时,要将登记记录工作划分到管理部门中去,其他部门可相互监督,防止出现错误。企业应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各部门的职员在进行相关工作时,都要用自己的工号录入系统,方便企业工作的检查。例如,采购部在购置信资产设备后,直接进入系统将资产设备录入系统,管理部门在后期直接进入系统检查验证即可,资产出现损耗时及时录入系统,这些都有利于简化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

5.合理有效利用固定资产

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中,要对固定资产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用。在购置资产设备时,应提前根据自身的资产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做好分析评估工作,科学购置设备。企业采购部在采购中,也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为企业购入更好的资产设备。企业应对出现损耗的资产设备进行相关保养和修理,合理利用;对于出现报废的设备,进行合理的处置;对于使用年限短的设备,进行相关的改造工作,妥善处理,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三、结语

总而言之,固定资产管理对于企业意义重大。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使用现状仍存在不少问题: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容易流于形式、企业固定资产资源浪费严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中账实不符、固定资产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企业应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制定相关解决策略解决问题,从而有利于我国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生产成本的降低,利润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赵景璐.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科学化建议[J].经营管理者.2015(33).

[2]闫斐斐.解析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效益提升策略[J].中国商论. 2015(29).

猜你喜欢
管理制度资产部门
浅析新时期企事业单位管理制度建设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资产组减值额确定方法探讨
基层农技推广管理制度对农技员技术推广行为的影响分析及完善措施研究
资金管理制度的创新研究
报告
89家预算部门向社会公开
年终总结
大部门体制改革周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