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淑萍
摘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目前,我们不少的初中生缺乏自主写作能力,这与教师的作文教学分不开。教师要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式,通过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引导学生多读佳作、结合教材指导作文、培养学生自主修改能力等途径培养学生自主写作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生;自主写作;能力培养
新课标十分重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性和主动性是语文教学活动的核心,学生始终是知识、能力的获取者。学生能否主动参与活动,这是衡量语文教学活动效果好坏的重要标志。要改变学生以往被动的学习方式,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倡自主阅读、自主写作,提倡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提倡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创造力。
一、初中生自主写作能力欠缺
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引申出“教师中心论”“课堂中心论”,这些观念指导下形成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极大地阻碍了学生主体性的形成。在作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缺失同样存在,造成学生的自主写作能力欠缺,对老师有依赖性。我们的作文教学大多一味迎合考评的基本标准,陷入了庸俗化的写作套路:老师给学生规定题目、提供模板,生搬硬套,指导如何立意、如何开头、如何过渡、如何结尾等。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以教师的思想代替学生的思想,以教师的语言代替学生的语言。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写出的作文思维狭窄、千人一面,缺乏真情实感和生活气息,更谈不上创新。
二、如何培养初中生自主写作能力
1.引导学生体验生活
我们在给学生布置命题作文时,学生往往写得千篇一律,缺乏真情实感;而学生自己写的日记往往趣味盎然,充满生活气息。这就提醒我们:作为老师给学生布置的命题作文是否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缺乏真实的生活体验,为了应付老师布置的作文,只能无病呻吟,照搬照抄其他人的作文模式。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希望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生活,能够设身处地地想象学生内部的意思和情感,然后选写学生能够作的题目给学生作。”为了让学生有话可说,就需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调查研究,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深入思考,为写作积累大量的鲜活素材,为作文提供源头活水。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开展一次班队活动,然后安排学生写作文;母亲节让学生给妈妈做一件事表达感恩之情,让学生写成作文,等等。通过让学生投身到现实生活中观察、体验,把生活中看到、听到、想到的写进作文里,材料就肯定新颖、鲜活多了。
2.引导学生多读佳作
要培养学生自主写作能力,就要引导学生阅读佳作。一是要读好书。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作品是语言文字运用的典范,要引导学生从网络文学中走出来,多读文学名著,向大师们学习如何写作。二是要多读书。引导学生有计划地阅读经典名著。三是精读好书。名著中有大量的好词佳句,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摘录好词佳句,积累写作素材,为今后的写作打下基础。四是通过活动促进阅读。例如,让学生根据阅读的文学作品组织语文活动,同学间相互讨论、设计活动游戏,排演童话剧、相声,讲述文学家的故事,最后评选最佳节目。这些内容和程序的组织,完全由学生自主安排和决定,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潜能。
3.结合教材指导作文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指导学生自主作文关键是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自主写作不能一蹴而就,可以从模仿开始。教材上的课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质量上乘的佳作,是学生作文的典范。例如,在《背影》一文中,朱自清对父亲的背影先后做了四次描写。其中,第二次描写是对父亲的外貌及父亲爬过铁道边为儿子买橘子時的场景进行深入、翔实、饱含深情的刻画,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父亲的爱子之情。这个片段是作者着墨最多的地方,也是打动人心的部分。学习中让学生讨论如何详写和略写,分清轻重。学习完这篇课文,让学生观察父母为自己做的最感动的一件事,借鉴朱自清刻画细节的手法,将其运用到作文中去。
4.培养学生自主修改能力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那应该怎样来批改作文?我们的尝试是:一是教师做好示范。教师要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好作文和差作文,分别在班上公开批改。二是发动学生参与作文批改。有两种参与方式:自我批改和分组批改。其中自我批改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三是教师点拨指导。学生在自我批改时,教师要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及时纠正。四是检查总结。学生分组批改结束后,作文本收回,教师还得复查:一看画、批、改的痕迹和内容,以判定批阅者是否认真;二看总批。教师可以任意抽取部分作文进行检评。在检评总结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的优点要给予大力褒奖,以鼓励为主;对存在的缺点也要因势利导,指导学生逐步改正。
作文是一种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性的作业,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培养学生自主作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耐心引导、持之以恒,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作者单位:江西省安远县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