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涛
众所周知,素质教育是目前教育界最热议的话题,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一个崭新课题。为此,有许多教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且也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有些学校在此方面也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这些都表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然而,如何深化素质教育,似乎还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如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什么、目标有哪些、如何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的任务等,都可以列入讨论的范围。
这里我就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问题,即培养创造力的问题,谈点个人的看法和意见。
科技的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由此可见,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从社会发展的进程来看,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人的现代化,国力的强弱也由社会劳动力的素质决定。因此,在新的世纪,我们把素质教育摆在各项任务的首位,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思想领域的一次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的力量必将推动教育朝着有利于国民综合素质提高的方向发展。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
一、应树立创新意识,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大胆创新,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前人的定论,开阔眼界,逆向思考一些认识问题。尽管这种思维认识可能还不算成熟,甚至有些偏激,但完全可以让学生放开手脚去思考、去争论、去探索,从中引导学生培养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魏书生老师所倡导的“自学自读法”,就是一种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好方法,此法重在营造一种自学的氛围,构建起一系列自学的有机程序,通过教学,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这种方法的可贵之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学生的认识规律组织整个教学过程。这样,教与学双方都能有效实现教育目标和任务,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既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又明确了教学的步骤。师生在一种灵活的教与学的和谐氛围中,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发展。
二、要充分尊重学生,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有这样一则新闻:浙江省某校为了加强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将篮球架的高度降低到了两米左右,这一举措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打篮球的积极性,学生个个都能在篮球架下面跃跃欲试,其高涨的情绪和那种勇于尝试的情景令人兴奋不已。由此,我们想到,只要我们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心理认识水平相适应,只要在教学中开动脑筋,肯下功夫,积极引导,就有很多的机会去诱发学生创造的热情,就能够取得令人欣慰的成绩。不少老师常埋怨自己的学生启而不发,果真是如此吗?长期以来,我们有些老师就喜欢扮演“讲员”的角色,时常将呆板机械、缺乏针对性的研究成果硬塞给天真活泼的学生,使他们产生厌学情绪,丧失了主动求知的兴趣。教训是深刻的、严峻的,这迫使我们必须尽快转变观念,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要求。这里,要求教师树立创新意识。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营造更多的创新机会。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以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水平来确定实际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使其经过努力确实能够跳起来摘到桃子,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和创新意识。
三、开设利于创造的思维训练课,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方面
学校应该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设计训练专题,扩散思维训练,摆脱习惯性思维训练等。创造力的生成常常表现出三个特征:①变通性,思维能随机应变,举一反三,产生超常的构想,提出新观念;②流畅性,反应既快又多,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表达出较多的观念;③独特性,对事物具有不寻常的独特见解。我们的训练课在于让学生学会转换思维的角度,用新的眼光来重新认识身边一些习以为常的事物,更好地看到问题情境之间的关系,从而培养和锻炼创造性思维。学生一旦习惯这种思维过程,当再次遇到不熟悉的问题时,他们就会想到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来为遇到的新挑战、新情景或新问題找到解决方案。
四、必须把课堂让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
老师在课堂上是一个“导演”,也是一个“节目主持”人,必须具有灵活的头脑,具有创新意识。他们不仅要考虑“演员”的表演水平,还要考虑“观众”的欣赏水平和接受水平。要“导”好戏,就必须做通盘的考虑,最主要的是“导演”要有创新能力,而非拾人牙慧、亦步亦趋,只有这样,拍出来的“戏”,才可能有社会效益,受到“观众”的欢迎。老师就应该是一个出色的“导演”,学生怎么样学,达到什么水平,中途有什么障碍和疑难,如何解决,教师都必须心中有数。教学中,不能把现成的结论直接灌输给学生或硬塞给学生,这样会抹杀学生的创造潜能,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
总之,创新能力是一个时代的话题,它涉及教育、文化、经济等方面许多新的知识,也与学生的思维品质及其心理认识水平、教师的教育思维原则及方法密切相关。因此,这些方面还得进一步思考,还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去发现。
(作者单位:甘肃省庄浪县赵墩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