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教师信息化培训新模式研究
——基于APP平台的混合学习教师培训

2016-10-14 01:28:23薛瑞昌
安徽开放大学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面授线下信息化

薛瑞昌, 王 清

(安徽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互联网+环境下教师信息化培训新模式研究
——基于APP平台的混合学习教师培训

薛瑞昌,王清

(安徽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芜湖241000)

为满足一线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信息化培训需求,利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深度挖掘教师信息化培训现状与真实需求,基于需求分析基础之上设计开发了教师APP培训平台,实现资源共享、课程培训、交流反馈三大模块功能,基于APP平台的培训课程与活动分线上与线下两部分,构建了教师混合培训新模式。

互联网+;教育信息化培训;APP平台

2016年1月2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1],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有90.1%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只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1.27亿人,占整体网民规模的18.5%,可见网民的上网设备正在向手机端集中。此次报告也可间接推断出教师群体的思维和生活学习方式向移动化、碎片化趋势发展。 2016年2月2日,教育部办公厅按照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工作部署,制定并印发了《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2],报告表明当下主要工作在于进一步实施和推广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其中一项重要的核心任务就是持续做好教育信息化培训,其中包含:“深入推进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和“开展管理干部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培训紧密结合,完成不少于200万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专项培训。推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实验区建设经验;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继续开展本地区教育信息化管理干部专题培训工作,推进教育信息化深度发展、融合创新。在当今知识经济和“互联网+”经济的时代,知识和技术手段更新速度加快,在这样一个信息化时代,需要持续不断地提高教师能力与素质,因为教师的知识、观念及其技能的补充与拓展,既关系到一线教师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也关系到中国教育的发展与繁荣。[3]但目前教师培训却存在着培训需求跟踪调查不足,培训方式与培训内容不符合教师学习习惯、缺乏专业引领等问题。线上、线下培训相割裂的现状急需先进理论与混合培训模式来对其完善与补充。

一、教师信息化培训现状与需求调查分析

我国公共技术和教育信息化培训是目前涵盖面最广,受训人数最多,当下要求最迫切的培训,其中包含:信息技术培训、信息素养培训等,这也是2016年教育信息化推进的重点核心任务,是本文研究关注的重点。笔者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方法以安徽省为整体抽样调查对象,在安徽省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国培、省培计划群中定向发放网络调查问卷并对一线教师进行访谈调查,各群内教师均来自于安徽芜湖、马鞍山、合肥、安庆、池州、黄山等地一线教师,为教育信息化培训学员,剔除无效问卷后共收回有效问卷104份。

(一)培训现状:教师学习动机不足

数据显示,以学习动机的角度出发,51.19%的教师表示为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求,主动提升自己而学习,是积极主动的内部学习动机,而15.48%教师认为是为了不被社会淘汰的一种自我被动提升,是外部学习动机,剩余的33.33%认为仅仅为了完成上级的任务指标,是消极的学习动机。通过深度访谈发现教师群体对线上或线下培训模式喜好存在差异,但总体上都赞同混合型培训模式,即线上网站、APP碎片化学习+线下面授型培训结合的方式培训。从年龄构成上看20-30岁青年教师占整体的48.81%,31-40岁教师占整体的30.95%,41-50岁年龄段教师占14.29%,而50岁以上教师占整体的5.95%。数据表明40岁以下教师占79.76%,当下教师教育信息化培训受众主力军为青年教师,青年教师易接受新鲜事物,学习能力强,个性化、碎片化学习需求明显。但培训无法契合教师学习习惯与学习需求,所以教师的学习动机不足,会产生倦怠、敷衍培训的现象。

(1)线下——面授型教师培训。有些学者提出互联网环境下网络培训平台可以完全取代线下面授型培训模式,基于调查数据分析在信息技术发展的现阶段,面授型教师培训仍有广大受众和持续存在的必要。问卷调查数据显示,67.8%的教师每年参加线下面授型教师培训的次数在1~2次左右,11.9%的教师参加次数在3~4次左右;调查整体中30.95%觉得面授型培训效果非常好,能学到很多知识与技能;48.81%觉得培训效果还不错,能学到一定知识和技能,只有少数持负面评价。在线上与线下培训比较调查选项中,50%觉得线下面授型比线上网络型培训效果好,21.43%教师认为线下线上效果无太大差异。

在对每一位参加调查的一线教师进行深度访谈时发现,教师群体对线下面授型教师信息化培训所存在的问题描述总结为:(1)费时费力,成本高,而且培训距离远,非常麻烦;(2)课程设置单一,没有想学的内容,培训个性化不足;(3)培训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培训课程精彩程度和培训注意力取决于培训教师的教学授课水平;(4)培训内容太笼统,教师线下面授型培训阶段,超过9成教师没有完全利用课余时间对当天所培训内容进行复习与整理。培训内容多而繁杂且不及时复习巩固容易造成教师学习转换率低。教师群体也表明培训期间对培训相关资料与信息有查看浏览的需求。

(2)线上——远程型教师培训。基于近年来的教师培训研究文献分析和统计,大量学者一味地运用新技术、开发新平台来服务于教师信息化培训,忽略了受训教师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造成网络数字资源利用效率低、甚至部分培训平台成为“数字废墟”的现象。[4]问卷调查数据显示74%的教师对线上培训持负面评价,表示其培训效果不佳,没有学习兴趣,没有完整学习时间,甚至很多教师表示线上网站平台型培训完全没效果,只是在线挂学时,凑够时间完成作业敷衍了事,虽然平台在不断改进设置了相关防挂机机制,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挂学时消极学习态度依然没有好转。对教师群体进行深度访谈调查得知,实际上远程教师培训其效果不佳产生的原因如下:(1)教学和行政任务繁重,没有完整的时间来网上培训学习;(2)课程设置不吸引人且案例教学少;(3)学习氛围差,没有面授培训好;(4)习惯利用零散的时间进行手机移动端的碎片化学习;(5)没有想要的学习内容,即缺乏个性化培训课程。

(二)培训需求:个性化、碎片化学习彰显

对线下面授型培训、线上网站型培训、移动APP碎片化培训这三种培训方式进行矩阵评议式调查如表1所示。从培训效果、培训成本、培训便携性、培训个性化需求性等4个维度来综合评价得出基于移动APP碎片化培训获得了最高的性价比评议。其次对教师群体的移动培训需求分析调查得出,教师群体手机碎片化学习的媒体形式分布如图1所示,视频和可视化图文为当今教师群体碎片化学习的主要媒体形式。

表1 矩阵评价表

若开发出的一款移动互联教师培训APP,可进行碎片化、个性化需求选修教师培训,教师群体对此接受程度如图2所示,接近9成的教师群体表示欢迎和接受。

图1 媒体形式分布图

图2 接受度分布图

参与深度访谈的教师群体对移动教师培训APP平台功能需求方面总结如下:

(1)各类培训实时公告通知;(2)面授培训课表及相关信息呈现;(3)面授培训可视化讲义资料PPT在线浏览与下载;(4)培训微课在线观看学习;(5)中小学教师教育网直通同步功能;(6)个性化学习需求反馈系统;(7)个性化教师培训内容选修;(8)学员异步讨论微社区。

通过问卷调查和对教师群体的深度访谈可得出,现阶段大部分教师群体是具有主观学习能动性,是符合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的学习动机和前提条件的,问题存在于培训方式和实际需求上。教师的真正培训需求是能平衡培训成本和培训效益的一种混合型培训模式,即线上和线下系统联动的个性化培训,且满足碎片化学习习惯。而基于移动互联的APP教师教育信息化培训可以辅助并平衡两种培训模式的不足。

二、基于APP平台的混合教师信息化培训模式体系

(一)APP教师培训平台的可行性

本平台基于开源App park开发,利用开源代码开发相应的模块,大大降低了各省市教师培训系统平台开发成本,节省了开发时间,从而更有效地及时更新系统和平台功能,丰富平台资源。教师培训群体以中青年用户为主,智能手机普及率非常高,APP运用普遍。APP的泛在学习和碎片化学习课程能满足教师在课余时间和其他碎片化时间的学习需求,APP的学习需求反馈能满足不同层次信息化水平教师的不同学习需求。APP教师培训平台能将线上与线下培训有效融合,从而提升教师培训的学习动机,使教师培训资源更好地利用,培训效果也显著提升。

(二)混合培训模式体系架构

混合学习这个概念在教育技术领域持续升温。混合学习是对所有的学习要素进行合理选择和组合,使学习效果及学习项目的成本达到最优化的理论与实践。运用混合学习可以扩大学习者参与学习的机会,提高学习效率,降低学习成本,优化学习效果。运用混合学习进行教学设计,需要分析学习者、学习内容、学习成本、媒体选择等主要因素。[5]将混合学习理念融入教师信息化培训模式体系中,融合线上面授型教师培训和线上网站+APP平台教师培训为整体必修+选修形式的课程培训体系。契合互联网环境下教师群体碎片化学习需求,平衡培训效果和成本之间的矛盾,利用APP培训平台混合联动起线上和线下培训,降低学习成本,优化学习效果从而真正改善教育信息化培训瓶颈现状。混合教师培训模式体系架构图如图3所示。

图3 混合教师培训模式体系架构图

(1)线下面授必修培训+APP移动端智能化辅助学习。基于APP移动培训客户端在线下面授型教师培训中起到辅助学习的作用。在教师线下面授型培训阶段,大部分教师没有完全利用课余时间对当天所培训内容进行复习与整理。培训内容多而繁杂且不及时复习巩固容易造成教师学习转换率低,充分利用APP移动培训客户端来智能化辅助线下培训,其提供的教师培训相关公告信息、课程表等信息可以很好服务于教师培训群体,参加培训的教师也可以在培训的各个阶段对培训相关可视化资料、PPT和微课信息进行在线浏览和二次学习,提高线下培训的学习效率。

(2)线上网站必修培训+APP移动端碎片化选修学习。线上教研培训应只设立必修课程,该必修培训课程是基于项目化合作参与式的教师信息化培训方式,课程内容由国家相关部门设置,针对当下教育发展所需的教学技能、教学理念等。多设置实际化的操作案例项目,让教师在合作中掌握先进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技能,充分调动教师的学习积极性,达到较好的线上培训效果,而APP移动教师培训端则按照教师的反馈学习需求,来设置上线简短的案例可视化教学培训材料,让工作事务繁忙的教师充分利用其课余各种闲暇时间,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比起以往的电脑PC端网站必修+选修的枯燥单一学习培训模式有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APP教师培训平台的功能实现

APP教师培训平台主页、功能模块效果图如图4所示,共设有3大系统模块。

(1)资源共享模块。用户在资源平台上可以按类别或者元数据、专题等查看。平台提供强大的检索功能,移动教师培训平台通过移动互联网和各种无线通信网络为教师提供移动培训学习服务。高校教师可通过智能手机、Pocket PC、个人笔记本电脑等智能移动终端访问移动教师培训平台上的各种资源,[6]使用者也可以通过提供的 iOS/Android安装包,或者二维码扫描访问预览下载,以微资源方式把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内容放在APP平台上供广大学习者自主学习。

(2)交流反馈模块。根据教师需求与反馈,本移动平台特别设置了这一交流反馈模块,提供内嵌式学员讨论微社区URL,供学员实时或异步学习与讨论,而交流反馈模块的重点是个性化学习需求反馈系统,利用邮件服务器的功能提供学员的反馈信息通道,省市级电化教育馆定期集中收集与处理教师反馈上来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根据反馈共性问题进行新资源的开发和整合,然后上线至APP移动培训平台,满足教师的个性化培训选修需求。

(3) 课程培训模块。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时间自主选择需要培训学习的内容,课程培训模块包含各类培训实时公告通知和面授培训课表及相关信息;其中可选择面授培训可视化讲义资料PPT在线浏览与下载;也可以提供优秀名师的培训微课在线观看学习;为满足移动学习全方位的需要,内嵌了中小学教师教育网的URL,可提供直通同步功能;省教师培训网需要开发WAP端转码版本,利用移动APP培训给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移动学习的机会,这样可以满足不同时间和内容需求的教师培训,加强教学创新,使信息化培训趋于常态化。

图4移动培训平台首页界面效果图图5移动培训平台交流反馈界面效果图

三、结束语

研究混合学习在教师培训中的运用,充分考虑一线教师的培训现状和培训真实需求,开发构建基于APP移动混合学习教师培训模式,弥补了线下面授型培训和线上网站PC端培训的不足之处。联动混合线上+线下的培训模式,平衡培训效果和成本之间的矛盾,利用APP培训平台混合联动起线上和线下培训,降低了学习成本,优化了学习效果,从而真正改善了教育信息化培训瓶颈现状。随着信息技术和物联网、虚拟现实VR技术的发展,[7]相信未来的教师培训应是智慧化、远程化、个性化的先进混合学习模式。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6-01-22)[2016-05-21].http://cnnic.cn/gywm/xwzx/rdxw/2015/201601/t20160122_53283.html.

[2]中国教育部办公厅.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EB/OL].(2016-02-04)[2016-05-21].http://www.moe.edu.cn/srcsite/A16/s3342/201602/t20160219_229804.html.

[3]王建,冯静.教师培训管理者培训需求的调查分析与培训建议:以某“国培计划”管理者班为例[J].成人教育,2014(7):93.

[4]王竹立.网络教育资源为什么存在“数字废墟”:中国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之难点剖析[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1):50.

[5]张恒.移动流媒体关键技术及其平台实现[J].信息技术,2008(10):91.

[6]唐烨伟,王梦雪,庞敬文,等.混合学习环境下智慧型教师培训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5(8):110.

[7]王帆,张克松.浅析物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6(27):19.

[责任编辑李潜生]

On the New Model of Teachers' Informationization Training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Internet+——The Blended Learning Teacher Training Based on the APP Platform

XUE Rui-chang,WANG Qing

(Education and Science School,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0, China)

In order to satisfy the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training needs, the paper tries to dig out the teachers' informatization training situation and real deman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Based on demand analysis, the teacher APP training platform is designed and developed, aiming to realize the functions of three modules, i.e. resource sharing, course training and communication feedback. In addition, training courses and activities based on the APP platform includes two parts:online and offline, and then the new model of teacher blended training is constructed.

Internet +;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training; APP platform

2016-05-12

安徽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基于网络的小学‘家长学校’研究”(项目编号:SK2015A356)。

薛瑞昌(1992-),男,辽宁省辽阳市人, 教育技术专业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教育信息化。

G434

A

1008-6021(2016)03-0073-05

猜你喜欢
面授线下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COZMINE线下集合店
现代装饰(2021年1期)2021-03-29 07:08:22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当代水产(2021年1期)2021-03-19 05:16:46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2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计算机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 08:52:38
自学
自 学
广西天等县“混合式工作坊”支撑乡村学校项目集中面授、送教下乡暨项目调研会
论慕课背景下大学英语“课堂面授”教学模式的主体地位
“密室逃生”线下扩张
创业家(2015年3期)2015-02-27 07:5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