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焕举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先进企业在当前的背景下持续发展壮大,因此在扩大了就业战略的背景之下,很多高校都开始把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作为现阶段发展的主要目标,虽然现阶段的就业机会比较多,大学生在毕业之后也比较容易找到工作,但是也正是因为这种情况,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却出现逐渐下滑的现象。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问题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这些问题和情况也对我国社会目前的经济情况造成了影响,下面本文针对择业教育视阀下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与问题展开讨论,以期为我国企业能够招聘到更多优秀的人才以及提高毕业大学生就业能力做出贡献。
[关键词]择业教育;就业能力;提高途径
[中图分类号]0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9 — 0141 — 02
前言:大学生是人才资源当中层次比较高的一个环节,他们的就业过程为国家高等人才资源配备中最主要、也最初始的一部分。在我国不断发展和壮大的过程下,就业问题成了我国的民生之本,每年我国都有将近几千万的人面临着失业问题,这也就表示有多于几千万的人群需要面对就业与再就业的问题。一个国家的就业问题与国家的社会稳定和经济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我国群众中的主体,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支柱,肩负着国家知识的创新,以及社会的进步等重任,因此基于择业教育视阀下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能力问题,也是检测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关键,并且关系到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和构成
就业能力为成功就业必备个性品质、知识与能力等因素整合,本文就此前提下给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所下定义是大学生顺利就业需要知识、能力与个体品质等集合,包含有非专业及专业素质两大类。专业素质象征个体进行某类工作能力与水平,需要个体具备社会职业相关活动必备专业知识、能力与创新思维等。非专业的素养同专业素养正好互相对应,同专业素养比起来,该素养根本性与基础性特征更为明显。非专业性素养通常指的是除了专业知识与能力以外其它必备人格和通用能力,比如像职业生涯规划、适应社会能力与思想政治修养等。
二、择业教育视阀下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
(一)个体意识淡漠
大学生是就业的主体,所以,学生要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及就业能力。但是当前,大学生大多个体就业意识比较淡漠,比如像:一是某些在校学生就业目标不够清晰,指出毕业等同失业;有些学生对网络游戏比较热衷,使学业被耽误,而自身专业知识根本不够扎实;虽说某些在校学生可以定时定点学习,但是因为其学习时缺少创新理念,对于自己就业能力培养不够重视。所以,此类学生在毕业以后,不能在社会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二)传统就业观局限
当前,很多大学生和家长还局限于传统就业观上,他们指出上大学读书就会成为国家干部后备力量,将来也是会拿着铁饭碗的,因而对就业风险避之唯恐不及,想要稳稳当当的找一份工作〔1〕。也有些人太过重视毕业就业,指出就业对人一生都有影响,所以精神压力巨大,一旦现实同理想有所偏离,内心便会感到不平衡,甚至自暴自弃,部分人员想要进入国有企业而不愿意至私营或者乡镇企业中,还有部分人员指出正轨部门就业方才称之为就业等错误想法。这种种情况,都使得大学生在就业方面举步维艰,对大学生正确参与就业影响重大。
(三)缺少职业规划意识
很多学生迈入大学校门,其心理或多或少表现出优越与成就感,增加自信心同时也容易自我感觉太过良好,太高估自己,对自身缺少全面、客观认知与评估,对未来发展也感到迷茫,毕业将近才匆忙开始选择职业。通过相应了解,很多大学生对自身求学与长期职业规划都不够重视,甚至还未形成规划理念,过度依赖自身原有经验,缺少就业指导观念,对于就业形势、政策与环境等了解不够彻底。而更多是根据培养方案和导师指导将学业完成,更有甚者认为得到文凭便等同于就业准备已经做好,便等于乘上就业直通车,而实际就业时手忙脚乱,来不及准备,盲目跟随市场动向,就业时非常被动。
(四)毕业生能力素质及知识结构同用人单位需要背离
现如今,大多数用人企业对于用人都拥有自主权力,要求也会相应提高,除了知识技能要求专业以外,对于职业道德素养也有比较高的要求,要求具备较高爱岗敬业精神、工作能力与创新发散思维,尤其需要专长复合应用型人才。但是人才竞争如此激烈态势下,诸多大学生明显信心不够,就业实力欠缺等。通常表现出职业道德素养不高,缺少事业心与责任心,知识体系不完整,实际操作能力差及知识面狭窄等〔2〕。而上述这些因素正是用人企业比较不看好的。部分大学生没有做好自身定位,容易表现出盲目心理,武断认为大企业与城市方才是自身实现自我价值的场所,但对择业期望与实际是否匹配,选择职业同社会需要是否贴合,自身特长与才华是否得到充分发挥等则往往有所忽略,单纯看重地域与物质条件。基于此,有很多大学生挑选热门行业、待遇好、大城市就业,不愿意到基层和偏远地区吃苦。该社会高要求同大学生素质普遍偏低现状是大相径庭的,这也就致使大学生就业面临更为严苛环境。
三、择业教育视阀下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途径
(一)要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就业观
高校应该根据国家与社会发展情况帮助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有进一步了解,对就业观念进行更新,使学生有自知之明,并且可以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高校应增加有利学生发展职业生涯规划内容,让大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使大学生可以用科学的眼光去审视人生价值与世界,用积极、乐观心态看待就业〔3〕。现如今有很多学生对就业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有自信固然是好的,但是凡事都需要有个度,如果盲目的自信,那么到头来也只会是希望越高失望越大。这些盲目自信的学生从入校起便认为自己是到大企业工作的料,将眼光放在大城市中,认为这样自己才能有用武之地,而对那些偏远贫困地方嗤之以鼻、不屑一顾,最终导致实际就业和自己预期存在矛盾。为此,本文建议应当从如下几方面着手改变:其一,要让大学生对就业风险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如今我国的市场经济是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市场遵循优胜劣汰原则。因而,高校需要帮学生了解没有工作是一劳永逸的,从事工作也需要不断努力提升自己,这样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
其二,让学生生成健康价值观。如今有一部分学生急于寻求公务员岗位与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就职,甚至生成了燕雀焉知鸿鹄之志的心理,认为如果这些地方不需要自己,那么自己还不如不工作,留在家中做啃老族。面对此种状况,高校需要从思想观念上给学生正确引导,让学生生成科学的价值观念,让学生明白唯有通过勤劳努力才是获得成功、收获财富的唯一途径,而且所有工作没有贵贱之分,任何工作都是需要得到尊重的〔4〕。
(二)引导大学生构筑正确职业理想
所谓职业理想即为一个人针对将来职业生成的一种期待和预期,它集中体现了大学生的择业行为与价值理念。职业理念科学标准应当包含下述两点内容:首先,职业最终目标是为人类造福。对职业应该是一视同仁的,没有这份职业贵气,那份职业低贱一说,从事任何职业的人也都应该受到人们的尊重,因而只要自己从事的职业对人类是有利的,就应该得到认可。其次,人和职业要有机融合。由于个体间心理及生理是存在差异的,因而不同人适合于不同职业,同时当代的大学生在就业方面较以往压力更大,社会竞争也更激烈,所以作为教师更要引导学生职业理想的科学树立,要做好德育教育,使学生思想上不会波动太大,让学生对自身职业发展能有清醒认识。因而,高校教师主要是需要帮助学生客观审视自己,不会过高,也不会过低,不应生成偏激想法,要对自己未来发展加以明确,同时懂得利用自身优势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
(三)培养大学生高尚职业道德
现如今,大多数用人企业对于用人都拥有自主权力,要求也会相应提高,除了知识技能要求专业以外,对于职业道德素养也有比较高的要求,要求具备较高爱岗敬业精神、工作能力与创新发散思维。高校应将德育工作视作学生日程教育主要环节,这也是提高学生就业工作竞争力和维护学校的就业声望有效举措。目前,有些不良社会风气对大学生就业思想造成很不好的影响。部分高校学生为在众多的求职者当中显露出来,泯灭道德良知,于求职材料里弄虚作假,比如像制造假证书,加荣誉及假成绩。还有部分学生存在骑驴找马心态和用人企业订立工作合同以后,违背合同内容,选择逃离未尽到自己义务的。不诚信现象多了对那些等待就业大学生也带来些消极影响。以培养人才为主的高校,不单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在德育方面多做努力,让学生了解诚信就业的重要性,使学生诚信做人、诚信做事,知道诚信是人类宝贵的财富,要做个诚实可靠的人。高尚品格与职业道德不单对大学生培养高尚品性极为有利,更为自身修养一种反映。
结语:综上所述,很多的大学生在毕业的时候,还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初步的发展阶段,一旦就业的能力下降,就会影响学生人格的全面培养,导致很多学生出现自卑、自负的心理,甚至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还有很多大学生因为出身贫困,在大学毕业之后,急于快速找到良好的工作以便补贴家用,但是就业能力差的情况也导致学生心理上难以接受。因此针对以上内容能够看出,大学生毕业之后的就业能力问题,与国家社会上的安稳和谐,经济快速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所以,我国的政府和各个高校,以及用人单位都担负着巨大的责任,所以相关部门都展开对于择业教育视阀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与问题的讨论,同时也加大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视程度,国家的高度重视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帮助。
〔参 考 文 献〕
〔1〕刘奎颖,郄丽娜,黄春萍.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及其与就业满意度关系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06):48-52.
〔2〕胡新华,周月.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英国高校的经验与启示〔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43-50.
〔3〕陈均土.美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机制及其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1,(19):63-68.
〔4〕陈均土.大学生就业能力与高校的课程设置——来自美国高校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2,(03):75-78.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