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罗赵华 吴秀娟 何宗焕 通讯员 石自行
山村学校的“追梦之旅”
——浏阳市双狮坪中学器乐特色走笔
本刊记者罗赵华吴秀娟何宗焕通讯员石自行
6月24日,凉风习习的夏夜,浏阳市双狮坪中学的操场上汇聚着从十里八村赶来的乡邻。来自省歌舞剧院、交响乐团、广播乐团的艺术家们,和该校辖区内的800余名师生同台献艺。手风琴、葫芦丝、古筝、竖笛……各色乐器奏出华美乐章,让乡民们享受了一场艺术的盛宴。
双狮坪中学是浏阳最北的农村初中,毗邻岳阳平江,位于石柱峰脚下,下辖3所小学,中小学生1200余人,其中30%为留守儿童。
2013年2月,戴热忱就任浏阳市双狮坪中学校长。“双狮坪中学辖区内的老师们对待工作有干劲、有激情,学生们对知识充满渴望,师生关系非常和谐。来到这里没多久,我就打心眼里爱上了每一位师生,爱上了这一片山水。”戴热忱饱含深情地告诉记者。
但是,戴热忱也有了些许隐忧:辖区内近400名留守儿童在学习之余,缺乏亲人的陪护和关爱,也缺乏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精神面貌不是很好,有些甚至因为闲暇时无所事事而滋生事端;因为学校地处偏远,交通不便,部分年轻教师难以适应枯燥单调的业余时光,流失现象时有发生。
必须开辟一个能够丰富师生业余文化生活、滋养师生心灵的渠道!必须还给孩子们一个快乐充实的童年!戴热忱在心里暗自下了决心。
契机出现在2014年。是年,省歌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奏员、省手风琴协会名誉会长郭伟湘等7名艺术家来学校义务支教。当时的双狮坪中学如同艺术的沙漠,学校里竟然连一件像样的乐器都没有。“郭伟湘和他的支教团队如同一阵春风,带来了我们学校艺术教育的春天。起初,郭伟湘‘蹲点’在双狮坪中学下辖的1所村小——周洛小学。很快,这所学生不足百人的村小就有了手风琴兴趣班。郭伟湘给学校捐赠了20台手风琴(后来又捐赠20台),学校添置100余台,率先在周洛小学全体学生中普及手风琴教育。”聊到学校器乐特色项目的艰难起步,戴热忱记忆犹新。
从周洛小学成为手风琴特色学校开始,戴热忱就在思考,如何将这种音乐文化扩展到整个辖区学校,如何让辖区1200多名学生都能接受艺术的熏染?在和校班子成员反复商讨、论证之后,大家决定把器乐教学作为学校的特色办学方向,制定了《浏阳市双狮坪中学器乐特色建设三年发展规划》,并及时向浏阳市教育局作了详细汇报。
浏阳市教育局同意了学校的器乐特色创建方案,并在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局长汤显华、主管普教的副局长傅恒、主管财务的副局长罗荣棠等特意率队来学校调研,并做出了如下决定:由浏阳市音协主席(市教育局音乐教研员)指导创建工作的方案及规划,由市教育局团工委书记龙莹负责联系艺术结对共建学校(浏阳艺术学校和浏阳河小学),由计财科拨出专项资金20万元用于艺术教育的设施完善和设备添置。
浏阳市社港镇也高度重视学校器乐特色创建工作。镇党委书记汤建军、镇长杨品正、主管教育的副镇长张金辉等人多次到校调研,并拨款10万元,用于学校特色项目建设。
得知学校要搞艺术特色项目,一些社会机构和爱心人士也纷纷慷慨解囊:湖南体育彩票公司2015年给学校捐助25万元;校友唐巨锋每年资助学校1万元,并捐给学校30多件管弦乐器。
“没有各级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没有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我校的器乐特色创建项目是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全面开展起来的。”戴热忱深有感触地说。
学校的《浏阳市双狮坪中学器乐特色建设三年发展规划》也得到了郭伟湘等7位艺术家的认可和支持。“他们分别是湖南省手风琴协会原会长郭伟湘、省广播乐团小号首席演奏家孙国才、省长笛专家饶世璜、省萨克斯学会会长饶世伟、省交响乐团副团长宋武陵、省文琴专家成海云、省歌舞剧院青年指挥银玉灿等。对于7位艺术家不计回报的无私奉献和默默付出,我真的无比感激。他们每半个月来校给师生们授课一次。可以说,没有他们的义务支教,我们辖区的器乐特色项目很难开展起来。”说到此处,戴热忱显得尤为动情。
有了艺术家们手把手的指导,有了一定的经费作支撑,学校办起事来就顺利多了。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享受艺术教育,学校花20余万元添置了一批乐器,自购小号、萨克斯、长笛、竖笛、架子鼓、贝司、吉他等30余种乐器供师生学习,在辖区内免费推行器乐教育。慢慢地,器乐教育从周洛小学向其他学校铺展开来,从最初的手风琴扩展到萨克斯、单簧管、长笛、架子鼓、古筝、吉他等20个器乐项目,孩子们有了更多选择空间。全校教师也倾情参与其中,一支由师生共同组建的“梦想管乐团”成为名声在外的音乐团队。
长沙市教育局副局长缪雅琴在听了学校特色创建工作汇报后,十分高兴:“艺术是未来公民必备的一项素养,作为偏远农村的双狮坪中学,在一缺资金、二缺人才的情况下,能够有效推进师生全员器乐教育,可喜可贺,难能可贵。”随后,长沙市教育局委派学生工作处处长廖学文带领长沙市两位音乐教研员,到学校精心指导器乐特色创建工作。
“农村学校开展艺术教育,师资短缺是最大的难题。”对此,双狮坪中学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喻可畏毫不避讳。
喻可畏告诉记者,艺术教育的特殊性对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所学校的乐器普及仅靠几个音乐教师和几节音乐课是远远不够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学校艺术特色教育质量和成效的关键。双狮坪中学牵住了“提升教师队伍素质”这个“牛鼻子”,制订了分期、分批、分专题等小周期培训计划,通过请教、支教、走教、校本培训等形式,对全体教师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提高教师的艺术素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学校规范了评估考核机制,使理论教学与技能培训相结合、出勤与表现相结合、教学与竞赛活动相结合、课题研究与观摩研讨相结合,多方面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课堂是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培养学生艺术鉴赏力,锤炼学生器乐演奏技能的主阵地。”对于这一点,喻可畏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他要求老师们在开展器乐课堂教学时,打破单独学科知识体系的囿限,引导老师们适当拓展教学维度,鼓励教师关注和助力学生的个性发展。
“我经常鼓励老师们注意倾听学生心声,从学生实际和情感发展规律出发,让学生在掌握音乐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侧重演奏技能训练,并落实班级责任制,利用音乐课、兴趣社团活动时间,对所学技能进行巩固。器乐特色创建伊始,我们就坚持‘技能普及与个性发展并举’的原则,以实现师生人人学有所长,又能培养出一支艺术水准超群的表演队伍的目标。”戴热忱向记者道出了他关于学校艺术教育的整体考量。
学生们到底该学哪些乐器?在这个问题上,双狮坪中学没有搞“一刀切”,而是采取了适应不同学段学生的分层教学:在小学低年级开展竖笛培训,小学中高年级、初中七年级开展葫芦丝培训,初中八年级、九年级开展口琴培训;整校整班全员推进,所有培训不收学生一分钱,每个孩子还可以自由选择一两种感兴趣的乐器进行自主学习,接受艺术熏陶。
“开展器乐特色教育,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学校还需给师生们提供足够的练习时间和生动的展示平台。”双狮坪中学副校长周润松介绍道,“我们每年举办一次以器乐为主的艺术节,以班级为单位举行小型乐器演奏会,开展才艺之星评选,每天‘奏响校园’20分钟等活动。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提升了师生的审美品位和艺术情趣,形成了学校浓郁的器乐学习氛围。”
学生们认真学习葫芦丝演奏技巧
采访不知不觉进行到了中午12∶30,正好赶上了双狮坪中学每天的“奏响校园”20分钟时段。跟往常一样,校园内奏响了各种器乐,竖笛、葫芦丝、口琴、架子鼓、萨克斯、大号、手风琴等,各种乐声此起彼伏,在静谧的乡村显得格外悦耳。
“这个时候不管您走到双狮坪中学辖区内的哪一所学校,都会听到师生们演奏乐器的声音。”周润松自信地说。
如今,双狮坪中学辖区内的每一位学生都已是一两种器乐的演奏能手,每一位老师都学会了一至两门乐器。学校还成立了师生“梦想管乐团”,退休教师“夕阳红民乐团”,每天早晚训练,成为全省第一所拥有师生管乐队和民乐队的农村学校。
今年54岁的左葵魁老师是“梦想管乐团”的一员。“小时候曾接触过二胡、唢呐等民族乐器,但是没有系统地学过练过。现在,我学会了几种西洋乐器,实在是太幸运了。特别是我参加学校组建的乐队后,乐器演奏水平和艺术素养得以飞速提升,业余生活也日渐丰富。”左葵魁开心地告诉记者。
数学老师寻才茂1979年来到双狮坪中学工作。如今,已经退休的他加入了学校的“夕阳红民乐团”。“我们民乐团共有14人,成员都是学校的退休教师。手风琴、大号、萨克斯、葫芦丝,我们样样都学。今天晚上,我们还要跟省会长沙的艺术家们同台表演节目呢!”6月24日下午,寻才茂受访时自豪地说道。
徐惠民、王珍爱夫妻二人已在双狮坪中学工作多年,徐老师教语文,王老师教数学。“小时候我就很想学乐器,因为家庭条件不允许而未能如愿。这也成了我的一大遗憾。”说起自己的童年往事,徐惠民唏嘘不已,但他很快话锋一转,“如今,看着我们学校的孩子们不用花一分钱就能学习乐器,真羡慕他们赶上了好年头。现在我和我爱人也在学习乐器,我们都在学葫芦丝,她还学了架子鼓。”
“我们初来双狮坪中学时,学校仅有两间砖房,其他都是土坯房,没有自来水。这些年来,我们见证了学校旧貌换新颜的过程。如今,我们住在学校的教师周转房里,便于和学生打成一片,及时掌握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戴校长发起的器乐特色项目建设,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说句心里话,我们真觉得幸福指数在‘唰唰’往上升。”坐在一旁的王珍爱抢着说道。
学生们的成长无疑是对这些艺术家和老师们辛勤付出的最好回馈:在2015年浏阳市艺术节“三独”比赛中,双狮坪中学学生周托、寻欣蕊荣获手风琴独奏一等奖,双狮坪中学学生祝亚驰、辖区周洛小学学生罗金芝荣获手风琴独奏二等奖;在集体项目中,周洛小学荣获手风琴器乐合奏一等奖,双狮坪中学获得手风琴器乐合奏二等奖;在2016年浏阳市艺术节“三独”比赛中,双狮坪中学、周洛小学分别斩获3个手风琴独奏一、二等奖;暑假期间,在长沙市教育局组织的艺术比赛中,有两个学生获一等奖……
“当然,参加比赛并获得某些荣誉,只能说是检验了我们器乐特色教育的成效,绝非我们实施器乐特色教育的目标所指。看到师生们快乐地享受着学习器乐的过程,这才是最值得我们欣慰的。”戴热忱如是说。
“要是能像郭伟湘爷爷那样,把手风琴拉得如行云流水一般,那该有多好啊!”正在双狮坪中学读初一的陈英琪谈起自己的“学艺”之旅,脸上流露出掩饰不住的兴奋。
自从六年级加入学校的手风琴兴趣班后,陈英琪便陶醉其中不能自拔,成了名副其实的“艺痴”。从最初的不识乐谱到简单的哼唱,再到如今自如的演奏,用她自己的话说,“每学会一支曲子,就特别有成就感”。
她的妹妹周雅雯也对手风琴情有独钟,在姐姐的影响下成为手风琴兴趣班的一员。将来成为国际知名的手风琴演奏家是这对姐妹花共同的梦想。姐妹俩的器乐合奏常常是家庭聚会上的必备曲目。谈及音乐给孩子带来的改变,母亲陈淑珍喜形于色:“她俩正值活泼好动的年纪,自学习手风琴以来,能够慢慢地静下心来沉浸其中,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与美好,多了几分恬淡平和的心性,学习成绩不降反升,可谓是音乐、学习两不误,真希望两姐妹今后能在艺术之路上越走越远。”
与这对姐妹花一样,所有在双狮坪中学和辖区小学就读的学生,即便身处偏远的山乡之地,也从未停下追逐音乐梦想的脚步。音乐以一种特别的方式走进了他们的生活,艺术的熏陶自在其中,照亮了一个精彩的世界。
“郭爷爷什么时候会再来呀?”“我们可以学新曲目了吗?”“得认真练习,等他来了,演奏给他听。”对孩子们来说,郭伟湘和他的支教团队每半个月一次的爱心之旅,成为他们心中的期盼。温习旧的曲目,学习新的乐章,讲解乐理知识……每一堂音乐课都是这艺术的筑梦路上一段难忘的旅程。课余时分,郭伟湘还会带上工具包,帮孩子们把出了状况的琴一一修好。平日里,孩子们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铆足了劲地练习,吹拉弹唱,一项都没落下。
遍地开花的器乐兴趣班是孩子们的“选修课”,依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除此之外,学校还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学情,整班推进器乐教学,成为一门“必修课”——面向小学低年级开展竖笛培训,面向小学高年级开展葫芦丝培训,面向初中开展口琴培训。
“以往的音乐课,不是被文化课占用,就是由老师提着录音机播放歌曲,鲜有学生真正参与其中。现在,音乐课成了孩子们放飞艺术梦想的殿堂,每一位学生都是小小演奏家。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摸索着手中的乐器,经由音乐的律动感受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作为一名音乐专职教师,周洛小学校长邱丽真切地看到了农村学校音乐课堂旧貌变新颜。在她看来,更重要的改变在于,那些曾经羞涩内敛的孩子现如今也能落落大方地展现自己,面对未来,有了更多的信心和憧憬。
2016年浏阳市“六一”儿童节文艺汇演上,双狮坪中学及辖区小学的孩子们带来的手风琴合奏震撼全场,很少有人想到山区的孩子竟能把手风琴曲演奏得这么流畅自如。高雅艺术的溪流在孩子们灵巧的手指下欢快地流淌着,这是山区孩子的艺术追求,是他们多彩童年美丽的音乐梦想。
频频传来的喜讯并没有让这些艺术的追梦人忘却初心。戴热忱深知,对于农村的孩子而言,如果学校此时不在他们心中播撒下一颗艺术启蒙的种子,那么他们很可能终身与艺术无缘,在成长的旅途中与音乐的精神给养失之交臂。戴热忱和同事们携手前行,他们正用自己的点滴付出,悉心守护着乡村孩子的音乐梦想。
小小手风琴“演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