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万胜
(五邑大学,广东江门 529020)
·持续农业·
资源型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张万胜
(五邑大学,广东江门529020)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及生活质量日益提高,资源型美丽乡村已经逐步成为都市人群旅游及相关企业发展的新宠,而如何对资源型美丽乡村进行合理保护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目前广大乡村地区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研究首先采用文献查阅以及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资源型美丽乡村的可持续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论述,其次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资源型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我国资源型美丽乡村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资源型乡村生态环境层次分析法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飞速发展,然而对经济活动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以及固体废弃物污染等污染现状并没有进行有效治理,导致我国自然环境受污染程度逐年加深[2]。由于乡村地区工业企业较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乡村地区自然环境受工业化影响较低,生态环境没有被破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资源丰富、环境优美的乡村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的新宠[3]。因此,如何对资源丰富、环境优美的乡村地区进行合理开发,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是当地政府必须面对并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70年代基于我国环境污染逐渐加重,经济发展模式单一而提出的新型发展模式[5],其要求经济发展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同时又不损害子孙后代发展需求,并对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进行合理布局并最终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共赢的局面[6]。基于目前我国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化以及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该研究通过对我国乡村发展中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对我国乡村地区可持续发展提出具体建议,以期为新型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及实践基础。
我国乡村资源非常丰富[7],资源可持续利用是乡村发展的重点。稀土资源对成矿条件十分有利。目前,地质科学的研究人员已在我国3/4以上的城市(区)发现矿产地。稀土分为重稀土和轻稀土[8]。我国白云山以轻稀土为主,稀土含量占全国基础储量的86.2%,超过世界39%的总储量。我国独有的中重稀土资源离子型稀土矿分布于南方省区包括福建、广东、湖南等地。早在20世纪70 年代,中国稀土占全球总储量超过85%,然而到1996年为43%, 2009年仅为31%。
乡村旅游作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升农村经济发展[9]。在2010年,中央政府提出“发展乡村旅游”建议,全国旅游机构提倡启动“百千万工程”乡村旅游计划。到2011年为止全国大约有3.5 万个特色乡村旅游村。
2.1矿产开采秩序混乱
山西省是我国最主要的煤炭产区之一,文章选取它作为典型代表。通过对我国山西省乡村地区资源[18]文献查阅及实地调研发现,山西省煤炭产量约占我国煤炭总产量的73.8%,因此,山西省煤炭的开采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但目前山西省乡村地区存在大量小型煤矿矿井,这些小型煤矿一般都是建立在人迹罕至的乡村地区,由于技术能力不足,缺乏资金投入导致其在开采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19],由于无法对矿坑进行科学处理导致开采地区的植被环境以及土壤品质遭到严重破坏,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
2.2资源利用率低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导致我国广大地区在经济发展进程中一味注重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对资源的利用效率,对生态环境产生的损害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20],直接导致我国EDG(绿色国内生产总值)较低。作为自然资源丰富的省份,浙江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对资源利用效率以及生态环境重视程度不足导致目前浙江省乡村地区环境严重恶化[19],著名旅游景区(朱阳九峰)已经成为人迹罕至,杂草丛生的荒废之地。湖北武汉的“万国公园”依托湖北省武汉市湖滨村优美的自然环境而建,但由于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其建成后对当自然环境破坏严重,尚未启用即被荒废[20]。
可持续发展是基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产生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是全世界解决经济、社会、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3.1多层次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构建
通过问卷调查、文献查阅等一系列分析研究方法,依据相关标准规范及原则选择各评价指标体系,对乡村资源可持续利用建立评价模型体系,运用矩阵分析方法确定各评价因素的权重系数,具体指标及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乡村资源可持续利用多层次评估指标体系
一级因子一级因子一级编号二级因子二级因子二级编号资源开发利用0.194X1土地资源利用率0.208Y11水资源开发0.212Y12资源效益的总收入0.216Y13森林资源的开发0.174Y14资源开发人员的基本技能0.173Y15乡村经济效益0.277X2资源开发的模式0.187Y16政府税收收益程度0.155Y21乡村旅游收入占GDP比重0.172Y22第二产业与乡村旅游的关联度0.167Y23第一产业与乡村旅游的关联度0.153Y24乡村旅游地居民人均收入0.144Y25乡村资源与环境0.303X3乡村旅游资源吸引力0.207Y26自然生态环境0.145Y31景观资源的持续性开发与保护0.196Y32生活环境0.124Y33特色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0.167Y34游览环境0.164Y35乡村资源的社会效益0.228X4基础设施状况0.211Y41居民资源保护意识0.218Y42资源地居民素质0.215Y43资源地居民生活质量0.248Y44乡村资园就业人员比例0.207Y45
3.2评价模型的计算
该分析过程中,评判小组由10名评价专家组成,对评判专家得出的评判结果进行数据计算分析,最后可以整理得出该二级因子的决策矩阵如下所示:
(1)
根据以上原理,通过计算可以得出X2=(x2ij)6*6,X3=(x3ij)5*6,X4=(x4ij)5*6的值。
由Kj=Cj×Yj合成运算法进行矩阵对上述矩阵中的二级因子计算可得,农村可持续发展评判模型中第j个子集的综合评判结果如下所示:
(2)
对于上述计算得出的各子集中单因素的评判结果,经研究分析可计算得到集合A中所包含的各子集的综合评判决策矩阵如下:
(3)
综合前文所提到的一级因素的权重以及上述决策矩阵进行计算,可以得出影响乡村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因素评判模型综合评判结果为:
K*=C×Y=(0.174, 0.285, 0.347, 0.123, 0.032, 0.003)
(4)
归一处理可得:
K=(0.180, 0.297, 0.357, 0.126, 0.032, 0.008)
(5)
3.3评价结果
从以上评判结果可以看出,对于所有影响因素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进行评判。资源开发模式所对应的最大隶属度值最大,为0.357。另外,居民资源保护意识和基础设施状况所对应的隶属度值为0.297和0.180,这3项在所有评价等级中所占的比例达到了0.834。基于专家小组得出的关于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得出资源开发模式、居民资源保护意识和基础设施状况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4.1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
由于矿产资源及自然资源属于非可再生或是可再生时间较长,破坏后难以恢复的资源,因此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应以节约为原则,通过先进可持续技术的引入提高相关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并通过对相关资源的深加工大幅提高其附加值。其次在资源开采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开采地自然环境的保护,通过科学技术降低资源开采对周围生态环境的破坏,或者通过设立专门的环保基金对破坏环境进行及时修复。同时,在对资源型美丽乡村进行开发过程中,需要对当地的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通过科学方法降低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使用,降低农业生产对当地环境的影响,建立环境友好型农业,实现乡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2提高环保意识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经济政策导致在我国广大地区在经济活动当中以经济发现作为其社会进步的唯一衡量标准,然而,因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致使我国广大地区的自然环境逐步恶化。因此必须转变人们关于发展的理念,通过相关讲座、宣传等方式加深广大群众及相关政府部门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识及理解程度,提高其环保意识。
4.3加强政府的规划与监管
在资源型美丽乡村开发进程中政府应当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原则对乡村发展道路进行合理规划,。例如对相关工业企业的引入应对其开发资质及厂房等设施建设进行严格监督,并且对其污水排放、废气排放等进行严格监管,强制其建立废水及废气处理净化设施。对旅游业的发展应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开发与管理。当地政府还应该针对本地区资源特点以及环境优势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资源开发相关法律法规,对相关企业的经营进行合理引导与监督。
[1]纂良群, 任贵生.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主要影响因素.哈尔滨理工大学学业报, 2000, 5(1): 111~114
[2]陈晨, 夏显力.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西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水土保持研究, 2012, 19(1): 57~59
[3]李建中, 谢威,武铁梅.模糊综合评价在绿色能源评价中的应用研究.水电能源科学, 2010, 28(6): 165~168
[4]张淑英, 李德山,刘媛媛.区域工业生态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统计与决策, 2013,(3): 61~64
[5]薛忠跃. 中国大陆31 个省区可持续发展因子分析.经济研究导刊, 2013,(4): 148~151
[6]杜辉.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保障的策略转换与制度构造.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 23(2): 88~93
[7]张晶. 基于超效率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工业生态效率研究.经济问题, 2010,(11): 57~59
[8]杜辉.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保障的策略转换与制度构造.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 23(2): 88~93
[9]曹志国, 赵怡晴,袁锋,等.基于能值理论的中国矿业城市发展程度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3): 56~61
[10]张友祥, 支大林,程林.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经济学动态, 2012,(4): 80~83
[11]李惠娟, 龙如银,兰新萍.资源型城市的生态效率评价.资源科学, 2010, 32(7): 1296~1300
[12]吴献萍. 日本环境保全型农业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启示.农业考古, 2010,(6): 82~84
[13]陶箭. 日本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环保处理及启示.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27): 69~70
[14]龙良富. 经济发达地区农民参与乡村旅游开发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以中山市为例.南方农村, 2012, 28(4): 32~36
[15]赵承华. 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农业经济, 2012,(1): 49~52
[16]张岩, 董涵,仇玉凤,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研究.农业经济, 2013,(3): 57~59
[17]梁林, 张可男,陆琦.可持续发展度解构——岭南汉民系乡村聚落生命源动力的探寻.南方建筑, 2013,(2): 78~80
[18]郭涛, 张鹏辉.我国乡村旅游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2, 23(1): 121~123
[19]孙奇, 孙鹏媛,高永生,等.基于能值分析的河南省耕地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利用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0, 31(3): 45~48
[20]李继承, 朱校奇,章勇,等.湖南省休闲农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8, 29(2): 35~37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FACTORS AFFECTING THE BEAUTIFUL COUNTRYSIDE OF RESOURCE-BASE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Zhang Wansheng
( Wuyi University,Jiangmen,Guangdong 529020,China)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global economy, increasing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have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s. The resource-based beautiful countryside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new destination of the urban tourism and related business development.How to protect the resource-based beautiful countryside and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n urgent need. In the present study, it systematically discussed thecurrent statu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source-based beautiful countryside and the problems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and field survey method, and analyze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y the use of factor analysis. This will provide a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resource-based beautiful countryside.
resources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HP ; struct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0.7621/cjarrp.1005-9121.20160631
2015-06-19
张万胜(1984—),男,广东江门人,讲师。研究方向:建筑遗产及传统村落保护。Email: 87535652@qq.com
国家文物局“指南针计划”重大项目“中国古代村镇人居环境典型案例及政策建议研究”(20110311)
F323.2; F323.4
A
1005-9121[2016]06-0184-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