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竞旻
(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1)
月称《中论赞》译注
朱竞旻
(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1)
月称为印度佛教中观派著名论师,《中论赞》是其一部重要的短篇作品,核心思想是强调“智慧解脱”,积极肯定“缘起”。可通过这部作品界定罗睺罗跋陀罗和龙树的师承关系。
月称;中论赞;罗睺罗跋陀罗;龙树
现存藏译各版本月称《中论明句释》(Prasannapada)*常译为《明句论》《显句论》《净明句论》等。中,《中论赞》都作为跋文出现,并没有独立的标题。梵文本方面,20世纪初由法国学者普散(La Vallee Poussin)校勘的《中论明句释》末尾此文阙如。1962年,法国学者狄雍(de Jong)根据意大利学者图齐(M.G.Tucci)发现的单行写本,比对剑桥、巴黎、加尔各答三处所藏的《中论赞》单行写本,以及藏译德格、北京、卓尼版《中论明句释》,勘出了《中论赞》的梵、藏精校本,并附上了法译文。至今,该校本一直为西方学界广泛征引。
汉译方面,此前虽无全译本问世,但郭和卿及蒲文成翻译的《布顿佛教史》含有其中第6颂,法尊法师翻译的宗喀巴所著《菩提道次第广论》含有其中第1颂和第2颂。
佛依二谛说,契经等九部*指“九分教”:契经、应颂、记说、伽陀、自说、本事、本生、方广、希法。加上方广、譬喻、论议,则为“十二分教”。月称在基础阿毗达摩方面多随顺说一切有部,而不随顺瑜伽行派。,就诸世间行*行(carita,spyod pa):指显著的烦恼。《俱舍论》:“所化有情有贪瞋等八万行别。为对治彼八万行故,世尊宣说八万法蕴。”[1](第29册,6中)《集论》:“净行所缘复有五种。谓多贪行者缘不净境,多瞋行者缘修慈境,多痴行者缘众缘性诸缘起境,憍慢行者缘界差别境,寻思行者缘入出息念境。”[1](第31册,687上),于此广*广(rgya che):梵文精校本作nipua(周备)。de Jong指出,藏译本所据梵本原词可能是vipula(J.W.de Jong,La Madhyamakaāstrastuti de Candrakīrti,in Oriens Extremus 91,1962,p.49)。宣说。
其为除贪说,不能断瞋恚,为除瞋故说,亦非能尽贪,(1)
为断慢等说,彼不坏余垢,故彼非广遍,彼皆无大义。
若为断痴说,彼尽坏烦恼,诸佛说一切,烦恼皆依痴。(2)*颂1~2译文引自法尊法师所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见缘起断痴,是故诸善逝,共称缘起为,真实及中道;
由说为空性,许*许(’dod):梵本无。依藏译增。牟尼法身,诸佛之心藏,亦称为大明*大明(mahatī vidyā):藏译无“大”。《般若经》中常将般若波罗蜜多称为“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据《中论赞》,则此般若波罗蜜多也是缘起的异名。。(3)
诸佛说此为,一切功德源,故于《中论》中,佛子慧龙猛,
由悲所润心,如实知佛语,殷重极广说,此为最尊胜。(4)
于甚深佛法,未知者令知;或异能王教,而欲说真实,
或有劣慧者,歧解说佛语*以上分别指不了解佛教者、外道和中观师以外的佛教徒。,为遮彼等故,造论断二边*断二边:断有边及无边,即“中”。。(5)
罗睺贤*罗睺贤:即罗睺罗跋陀罗(Rāhulabhadra,sGra can’dzin bzang po)。、龙猛*直译“并尊者罗睺罗跋陀罗之龙猛”,意译“罗睺贤、龙猛”或“龙猛、罗睺贤”,藏译直接译成后者。,提婆随其说,历时颇久远,明示此法轨;
学徒于此论,明辨决定慧,尽摧诸外道,常说能王教。(6)
于来求颅者,由悲断首施,龙猛*龙猛(Nāgārjuna,Klu sgrub):即龙树。此为玄奘译例。《大唐西域记》卷八:“那伽阏剌树那菩萨(唐言龙猛。旧译曰龙树,非也)。”[1](第51册,912下)胜者子,往趣极乐国。
所造诸论典、学徒久已逝,真日已没落,此宗无处明。(7)
离觉佛说实*离觉佛说实:舍离了通达一切智所说的真实。“佛”原文sarvaja(一切智),为符五言权译为佛。藏译无“觉(bodha,rtogs pa)”,据藏译应为“离佛说真实”。,法轨错乱际,虽刹那断疑,解空者诚善!(8)
观彼今我无,功德及善巧,为此专造释,摧破诸异论。(9)
《宝鬘劝诫论》*指《劝诫王宝鬘论》(Rājaparikathāratnāvalī,Rgyalpola gtambyaba rinpoche’i phreng ba,《丹珠尔(德格版)》通帙第274,no.4158),常简称《中观宝鬘论》或《宝鬘论》。汉译《宝行王正论》[1](第32册,no.1656)。印度有无能胜友(Ajitamitra,Mi pham bshes gnyen)作疏(《丹珠尔(德格版)》通帙第274,no.4159)。、《经集》*《经集论》(Sūtrasamuccaya,mDo kun las bdus pa,《丹珠尔(德格版)》通帙第212,no.3934),汉译《福盖正行所集经》[1](第15册,no.635)。、诸礼赞*诸礼赞(sastuti):一般认为指“四赞”(Catustava),《出世赞》(Lokātīstava,’Jig rten las’das par bstod pa,《丹珠尔(德格版)》通帙第103,no.1120)、《无喻赞》(Niraipamyastava,dPe med par bstod pa,《丹珠尔(德格版)》通帙第103,no.1119)、《不思议赞》(Acintyastava,Bsam gyis mi khyab par bstod pa,《丹珠尔(德格版)》通帙第103,no.1128)和《胜义赞》(Paramārthastava,Don dam par bstod pa,《丹珠尔(德格版)》通帙第103,no.1122)。也有人将《不思议赞》替换为《金刚心赞》(Cittavajrastava,Sems kyi rdo rje’i bstod pa,《丹珠尔(德格版)》通帙第103,no.1121)。,策励久习已,说论即《本颂》*此句指《中论本颂》。,
辗转迭传来,为悦诸胜慧,我简择所得,摄集说此论。(11)
思轮摧分别,于诸黠慧者,语光亲明耀,无乱真实义,
月称*直译为“具名称之月”。此颂中月称自比明月,思择比月轮,语词比月光,真实义比所照物。今升此,造此极明释,消除世间疑,俱深厚幽冥。(12)
敬依教理释,善缀句无乱,为诸净信者、善慧立决定*此处显示月称设定的所化众生是具信具慧者。《宝鬘论》:“增上生即乐,定善谓解脱,成办此二因,略说即信慧。具信故依法,具慧故正知,二中慧为主,信是彼前导。”(见《龙树六论》,仁光法师译,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149页。)。
我以所积福,广大如空性,愿世普离见,得断戏论位。(13)
大师乔答摩、住法诸正觉、胜子及所说,法前敬礼已;
众生之眼目,观无边佛语,由悲造《中论》,龙猛我敬礼。(14)*末尾原有题记:ācāryacandrakīrtipādoparacitā sakalapravacanārthasagranthanamadhyamakaāstrastuti parisamāptā || ye dharmā...||ubham astu sarvajagatā ||(轨范师月称尊所造一切圣言总集中论赞终。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愿一切众生吉祥!)狄雍指出此句系抄写者增入(J.W.de Jong,La Madhyamakaāstrastuti de Candrakīrti,in Oriens Extremus 91,1962,p.48)。
《中论赞》全文共14颂。篇幅虽短,却包含了月称中观思想的重要信息。最为明显的是以下三方面。
(一)强调“智慧解脱”的重要性
《中论赞》颂1~2指出,诸佛所说二谛所摄的一切九分教法,都是为了对治众生的烦恼。然而,烦恼有贪、嗔、慢、无明(痴)、见、疑等不同类型,为对治“贪”而宣说的教法无法对治“嗔”等,为对治“嗔”而宣说的教法无法对治“贪”等,为对治“慢”而宣说的教法也无法对治其他的垢染,因此,这些教法只能对治个别的烦恼,不具有普遍对治一切烦恼的特性;唯有为对治“痴”而宣说的教法能够摧毁一切烦恼,因为诸佛说一切烦恼皆依痴而有。简言之,痴(无明)是一切烦恼的根本,用智慧灭痴能从根本上对治一切烦恼。
早期佛教中,佛陀就把“无明”列为流转缘起的第一支,把“无明灭”列为还灭缘起的第一支。这种强调“智慧解脱”的思维方法为印度佛教各种哲学体系所继承,成为佛教最重要的理论特色之一。如《大毗婆沙论》(卷47)讲到“漏”时引经说:“无明难离,有大过患,故独立漏。贪虽难离而无大过患,瞋虽有大过患而非难离,慢等俱无,故共立漏。复次,经说‘无明为诸恶首’,故独立漏,如说‘无明为上首,为前相’故。”[1](第27册,245中)《成实论》(卷9)也引经说:“又《师子吼经》中说:‘诸取皆以无明为本。’有偈说:‘所有诸恶处,若今世若后世,皆无明为本。’故从贪欲起一切烦恼过,皆由无明有,以从无明生一切烦恼故。(中略)又此无明但真智断,贪等不尔。又贪心中无恚,恚心中无贪,无明在一切心中,及不修慧人无明常在心中。”[1](第32册,313中、下)《瑜伽师地论》(卷56)也说:“若贪等烦恼力故令相应智成愚痴性,即应贪等增上力故得有愚痴,非痴增上。痴为导首故,有贪等一切烦恼。”[1](第30册,612上)《中论》(第26品)本身也引述十二缘起流转还灭而说:“众生痴所覆,为后起三行……是谓为生死,诸行之根本,无明者所造,智者所不为。以是事灭故,是事则不生,但是苦阴聚,如是而正灭。”[1](第30册,36中、下)显然,《中论赞》也继承了这种思维方法。
(二)积极肯定“缘起”且用缘起整合中道、空性等概念
承接前文,既然为对治“痴”而宣说的教法能摧毁一切烦恼,那么这种教法具体是什么呢?《中论赞》颂3指出:那就是“缘起”。由于证悟缘起能断除痴(无明),因此诸佛说缘起即是真实,还将缘起称为“中道”“空性”“法身”“诸佛心藏”“大明”。
这一颂演绎自月称对《中论》第24品第18颂(鸠摩罗什译为“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1](第30册,33中),所谓“三是偈”)的诠释。清辩、安慧、智顗、吉藏等历代佛教论师对这一颂的诠释策略不尽相同。相对于他们,月称的特点是突出“缘起”,强调“缘起”的意义是“观待因缘起,不由自性生”,并用这一意义解释“空性”“假名”(upādāya prajapti,直译“依而施设”)和“中道”。正如《中论明句释》所说:“凡此缘起芽与识等,观待因缘起,不由自性生。……空性、假名、中道,皆缘起异名。”*Louis de la Vallée Poussin,Mūlamadhyamakakāsikās de Nāgārjuna avec la Prasannapadā Commentaire de Candrakīrti,Bibliotheca Buddhica. IV.,St.Petersburg,1903-1913.pp.503-504.
月称反复强调“空性”的含义是“自性无生”。破自性生,则“自性无生(svabhāvennutpatti)”,故离“有边”;而“自性无生者(svabhāvennutpanna)”*此处梵本中anutpatti”所加的是KtiN词缀,表示行为状态本身,故译“无生”;而anutpanna所加的是Kta词缀,构成过去分词,可表无生之法,故译“无生者”。(参见《波你尼经》3.3.94-97,3.2.102)亦即自性无生的名言诸法不可遮坏,故离“无边”。因此“自性无生”即是“中道”。“中道”仍然回归于“缘起”的意义。
作为《中论明句释》的跋文,《中论赞》颂4~5承接上文指出:由于见到诸佛把缘起说成一切功德的来源,因此龙树出于悲愍众生,造此《中论》广为宣说。因此“广说缘起”就是《中论》的核心内容。而“悲愍”所体现出来的造论目的有二:一是令不了解“甚深佛法”(缘起)的人了解;二是批判外道对真实义的错解,批判佛教他宗对真实义的误解。如此将“广说缘起,开悟破迷”定为《中论》的核心内容和造论目的。
这种积极肯定“缘起”,用缘起整合中道、空性等概念的思惟方式对后世影响极大。《中论赞》中提到缘起拥有另一异名“诸佛心藏(buddhānāhdaya)”,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在标志其中观思想成熟的著作《缘起赞》中,也曾将缘起称为“善说心藏(legs bshad snying po =*subhāitahdaya)”*《缘起赞》(rTen’brel bstod pa)全名《由说甚深缘起门中称赞无上大师世尊善说心藏》(bCom ldan’das la zab mo rten’brel gsungs pa’i sgo nas bstod pa legs bshad snying po)。,即一切教法的核心与精华,并以此为基础开创了格鲁派大力强调“缘起”的学风。
(三)叙述中观派的历史与文献
《中论赞》剩下的篇幅中,月称通过简述中观派由盛转衰的历史,指出了自己造《中论明句释》目标明确:摧破异说,使具信具慧者对中观学说生起定解;又通过列举自己所见的中观派文献,说明《中论明句释》遵循传承、释有所本;还以满月放光为喻,说明自己具备造释的智慧和语言能力。这些都是佛教界所认许的造论的必备条件。最后回向,并敬礼佛、法、僧三宝及龙树。
关于早期中观派,月称列举了龙树、罗睺罗跋陀罗(Rāhulabhadra,sgra can’dzin bzang po)和提婆三位论师:“罗睺贤、龙猛,提婆随其说,历时颇久远,明示此法轨。”(6)
关于“罗睺贤(Rāhulabhadra,sGra can’dzin bzang po,罗睺罗跋陀罗)”,汉文史料中,《付法藏因缘传》记载他是提婆的弟子。吉藏《中观论疏》则说:“罗睺罗法师是龙树同时人。”[1](第42册,40下)《布顿佛教史》和多罗那他《印度佛教史》在罗列“付法藏师”传承时,同《付法藏因缘传》;而在罗列印度王统世系及“集密”传承时,又提到龙树的得戒亲教师为“婆罗门罗睺罗贤”[2](128)[3](79~81)。“贤(bhadra,bzang po)”梵文音译即“跋陀罗”。二说的文献来源显然不同,两位罗睺罗跋陀罗,一为龙树之师,一为提婆之徒,也应不同。
《大智度论》曾引用罗睺罗跋陀罗的《般若赞》。如果这位罗睺罗跋陀罗是提婆的弟子,则龙树怎么会引用弟子的著作?平川彰引拉莫特(E.Lamotte)、干泻龙祥等的观点,主张《大智度论》不是龙树作品,或其中有罗什添加的部分[4](285)。宇井伯寿、吕澂和印顺法师等则认为前辈引用后辈的话也未尝不可。吕澂强调“(龙树、提婆、罗睺罗跋陀罗)三人同时”[5](115),印顺法师则强调“龙树长寿”[6]。但若以龙树生活年代为约公元150~250年[5][7](285),罗睺罗跋陀罗约公元200~300年[7](303),则两人至少相差50岁,年龄差距未免太大,且属隔辈引用再传弟子的话,似稍显牵强*《大智度论》中除罗睺罗跋陀罗的偈颂外,尚有提婆《四百论》的偈颂。就此讨论甚多。拉莫特等学者也引此为据否定《大智度论》是龙树作品;印顺法师等则认为是龙树引用弟子著作。笔者认为从二论上下文义看,假定是《四百论》引用《大智度论》的偈颂,亦未常不可。此观点尚待另作专文说明。。若按前引月称《中论赞》文意则龙树和罗睺罗跋陀罗都是提婆的前辈,而非晚辈。而关于龙树和罗睺罗跋陀罗的关系,梵本原文Rāhulabhadrapāda-sahito Nāgārjuno以“龙树”为核心词,定语“并尊者罗睺罗跋陀罗的”加于其前,这种语法结构中两位尊者是并列的。笔者认为,若理解为龙树师承罗睺罗跋陀罗,则既符合吉藏“罗睺罗法师是龙树同时人”的说法,又能更好地解释为什么龙树会引用《般若赞》。
月称在《中论赞》中还列举了自己所见的龙树作品:《劝诫王宝鬘论》《经集论》《四赞》(《出世赞》《无喻赞》《不思议赞》和《胜义赞》,也有人将《不思议赞》替换为《金刚心赞》)《中论》《六十正理论》《精研论》《七十空性论》《回诤论》。藏传佛教的说法与此基本一致。学者们也常以《中论赞》作为判定龙树作品的重要依据。但干泻龙祥据其中未提及《大智度论》作为《大智度论》非龙树作品的证据[4](285),则未见妥当。因为《中论赞》明白地指出,他所列举的论典仅仅是“此等我已见”(10);他还指出“所造诸论典、学徒久已逝”(7),如果在所列举的论典之外,月称从未听说过龙树造过任何其他大论,则此话无从谈起。如鸠摩罗什翻译的《龙树菩萨传》所说:“广明摩诃衍,作优波提舍十万偈。又作《庄严佛道论》五千偈、大慈方便论五千偈。《中论》五百偈,令摩诃衍教大行于天竺。又造《无畏论》*藏译有标为龙树所作的《中论无畏释》(dBuma rtsaba’i’grelpa galas’jigsmed, 《丹珠尔(德格版)》通帙第198,No.3829),但从内容和篇幅看,从古至今无人认为即是龙树《无畏论》原文。十万偈,《中论》出其中。”[1](第50册,184下)。月称所说“久已逝”的论典,恐怕只能是《大智度论》《十万颂无畏论》《十住毗婆沙论》等当中的一些。
关于龙树的逝世,《中论赞》的记载是“于来求颅者,由悲断首施”,与汉传佛教文献记载一致。此外,《中论赞》还提到了佛护、清辩两位论师。“清辩”梵文读法有Bhāvaviveka和Bhavya两种,《中论赞》支持后者。
[1][日]高楠顺次郎,渡边海旭,编修.大正藏[Z].日本大正一切经刊行会,1934.
[2]布顿大师.佛教史大宝藏论[M].郭和卿,译.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
[3](明)多罗那他.印度佛教史[M].张建木,译.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
[4][日]平川彰.印度佛教史[M].庄崑木,译.台北:商周出版,2002.
[5]吕澂.印度佛学源流略讲[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6]印顺法师.《大智度论》之作者及其翻译[J].东方宗教研究,1990(2).
[7][日]宇井伯寿.印度哲学史[M].东京:岩波书店,1933.
【责任编辑李延睿】
2016-01-05
朱竞旻(1986-),男,浙江杭州人,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佛学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主要从事佛教哲学与佛教文献研究。
B944
A
1674-6627(2016)05-009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