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学锋(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锦屏高级中学,222023)
影响赛课形式选择的五个因素
朱学锋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锦屏高级中学,222023)
目前,体育教学实践课比赛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即上课教师自定内容和组织方指定比赛内容。笔者认为,这两种比赛形式本身不存在明确的优劣之分,只存在相对适用与不适用的问题,组织方应该力求选择出最适合当次比赛的赛课形式。那么,如何才能做出合理的选择?选择时又要从哪些角度出发考虑?笔者从比赛实际情况出发,把影响赛课形式选择的因素划分为五类,即目的意图、学段特征、比赛的主题、规模级别和评委组成。
选择赛课形式时,考虑的第一要素就是比赛个性化的目的和意图。教学比赛的总体目标是促进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而具体到每一个比赛时,在总体目标相同的情况下,组织方都有着明确或潜在的、具体化的目的或意图。当组织方目标在于(侧重于)研讨、交流和展示,那么,自定内容是较好的选择。自定内容给教师较大空间,他们可以拿出更多自己的“绝活”,使课堂涌现更多亮点和发光点,让观摩者学习和欣赏到更多东西,学习、交流、研讨的价值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当比赛目的和意图是为了选拔优秀人才,备战更高一级的比赛,可以选择指定内容,指定内容是“命题作文”,有限的空间能够更好地考察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相同内容的可比性更高、更直接,能够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选拔效果理想。
从小学到高中、大学都进行教学比赛,赛手的执教学段也是影响赛课形式选择的重要因素。学段从小到大上升时,指定内容占比应呈下降趋势,而自定内容应呈上升趋势。因为,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侧重于打基础,着重发展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体能。指定内容以基础教育为主线更能促使小学教师夯实基础教学能力。而自定内容常常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运动特长与能力,个性张扬、水平较高的体育教师执教小学体育课会有亮点但是较难分别教师自己的专业特点。而到高中、大学阶段,模块教学、专项教学则需要教师具备在某项运动项目或某个领域内具备高超的能力。这时,教学比赛内容让选手自己确定,更能凸显运动特征,发挥出他们在自己领域里的能力水平。
教学比赛的级别规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赛课形式的选择。级别越低,指定内容占比应相对越大;而级别越高,自定内容占比则应相对越大。这和不同级别比赛中“展”、“研”的面有较大的关系。因为级别小,观摩人员少,限制了教学展示、交流和研讨效果。如果选择指定内容,可以较好地缩小“展”、“研”面,使比赛内容统一,问题的针对性更强,有利于提高展示、研讨和交流的效果。比如,学校体育教研组内进行教学比赛,采用指定的同课异构形式比教师自定内容进行比赛的效果更好,更有利于促进组内的交流和提高。而随着比赛级别、规模的增大,观摩人数递增,科研综合实力增强,比赛带来的研讨和交流的价值面也会扩大。这时,应该放开指定内容的紧箍咒,给参赛者自主选择的权力,让他们在广阔的交流面上自由地、尽情地发挥,给大家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内容,使比赛的作用和效果达到理想状态。
一些常规教学比赛中,组织方可以在遵循比赛总体目标的基础上,在选择赛课形式时加入自己的目的和意愿。但是,在较多带有特定主题的教学比赛中,组织方就没有了这个权利和自由,比赛形式的选择被特定的主题所约束或限制。也就是组织方只能被动地选择比赛本身带有的内容形式。比如:“足球进校园”交流赛、武术教学比赛、中考项目研讨赛、基于某课题探讨的教学赛等等。这类比赛都带有自身明确的主题,如,在足球进校园的教学比赛中,课堂内容肯定离不开足球主题,形式的选择范围也一目了然。所以,在特定主题的比赛中,组织方应该认真解读和研究当次比赛的主题,从主题出发,把好形式选择关,让科学、正确、恰当的赛课形式真正为主题服务,促使主题内容得到落实和达成。
教学比赛需要评委,评委团的结构组成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赛课形式的选择。选择形式前,组织方要研究评委团的大概情况,清楚评委团的裁判能力和教科研综合实力,注意评委的区域特征(本地或跨地域的)、总体项目特长、权威专家比例、领导人气质等。根据评委团的实际情况,在选择形式时加以适当的注意。比如:当评委人员以基础单位代表为主时,教科研总体水平有限。这时,赛课形式适宜偏向指定内容,因为同一内容可以让评委在同一尺度、同一标准下评比裁决,公平性、公正性应该比较高。当评委团是聘请的权威、专家时,赛课形式的选择就可以偏向自定内容。虽然,比赛内容差异较大,可比性指标比较隐蔽,操作难度大,但是,凭着专家、权威的审查、捕捉、判断等,还是能够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使比赛取得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