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橙++蔡君
文章以理查德·鲍曼的表演理论为支撑,在游客凝视研究基础之上从表演理论视角研究东道主和旅游者之间的主客互动。解读表演理论,进而将表演层次划分为:为凝视进行的有意识表演、常态化生活的无意识表演以及旅游服务过程中的表演三种类型。将凝视与表演纳入产品体系,结合案例分别探讨商品化舞台演艺产品的传承以及常态化生活的保护,并针对旅游服务行业提出建立主客互动以实现情感交流,创造有质感的服务产品,提升旅游吸引力。
在日常生活中,通常将有准备工作并且在特定场合进行的具有演出性质,由演员和观众、舞台共同构成的活动称为表演。而表演理论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源于美国民俗学研究,以戴尔·海默斯(Dell Hymes)、理查德·鲍曼(Richard Bauman)、罗杰·亚伯拉罕(Roger Abrahams)和丹·本-阿莫斯(Dan Ben-Amos)为代表人物。“凝视”大多应用于视觉文化的研究。游客凝视包括主客凝视、游客间凝视、专家凝视、隐形凝视等内涵,本文主要探讨东道主与旅游者之间的主客凝视行为。从表演理论的视角出发,探讨主客凝视过程中的表演行为。
“凝视”由拉康(1981)正式提出,之后受福柯医学凝视的影响,1990年约翰·厄里将其延伸到旅游现象中并提出“游客凝视”理论,之后国内外学者将其应用于现代旅游研究。Maoz拓展了游客凝视的内容,认为不只是单向的“游客凝视”,也包括“东道主凝视”和“双向凝视”。McGregor则认为游客凝视和体验旅游地的方式往往受到既成文本的规制,旅游过程所产生的体验受到这些既成文本的影响。刘丹萍(2007)认为凝视是双方互有的,在主客交往中,当地人的力量会反过来对旅游者的凝视产生影响。胡海霞(2010)认为主客关系应该从凝视走向对话,更有利于唤起东道主的文化自觉,建立起主客间新型的文化关系。陈莹盈(2015)等从“自我”与“他者”关系的视角出发,将旅游活动中的主客互动分为自我主体性、他者主体性和伦理他者三种类型,并探讨每种类型下的游客与东道主的互动行为方式和影响。
总结而言,国内外旅游凝视相关研究,都是以旅游凝视作为理论工具运用到对旅游现象的分析中去,从而进行主客关系、旅游行为、文化影响、游客体验等研究。表演理论主张以表演为中心,关注语境之下表演者与观众间的互动。国外将表演理论运用于旅游研究的时间较早。20世纪50年代欧文·戈夫曼以“拟剧理论”中的戏剧表演来研究人们的日常行为;1971年理查德·谢克纳在《环境戏剧》中将戏剧空间突破剧场走向整个生活空间;麦克内尔(1976)以“舞台化真实”理论对舞台进行“前台”和“后台”的划分;20世纪90年代西方主流旅游研究领域呈现出表演转向;谢克纳提出人类表演学理论,用以研究人们生活中表演性的行为,并将“表演”含义延伸到除传统戏剧研究的审美表演之外的社会表演、大众表演、仪式表演以及游戏表演各类相互交织的表演;谢彦君(2006)在“旅游体验”研究中把旅游活动比作为“旁观者”或“参与者”经历了一场戏剧表演,将旅游情境设想成戏剧场景,而旅游体验的过程就像是旁观或参与一个戏剧表演的过程;孙惠柱(2009)在人类表演学理论基础上开拓社会表演学;朱江勇(2009)从旅游表演学的视角去研究人类的旅游活动和行为。
将表演理论运用于旅游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缺乏对表演的层次划分以及对应的产品体系的研究,也并未有采用表演理论来专门针对某一行业的主客互动的细致研究。本研究将“表演理论”作为一种研究方法,通过划分表演层次,深入探究凝视与表演的产品属性,探讨表演在旅游中的应用,并针对旅游服务行业深化表演和主客互动研究的内涵。
人类表演学的理论中对人类表演活动的探讨既包括狭义的舞台演艺,也包括日常生活中的表演。谢克纳曾说:“当我仅仅在街上走路的时候,我不是在表演,但当我走给你们看时,我在表演走路。街上有很多人并不是有意识地展示走路,但是因为有你或者很多人在看,那么你和那些看的人就把他们的走路变成了表演。”无论是日常生活或是旅游活动,旅游者“旁观”(受他人观察 )或“参与”(有意识展示)都是表演。
综合学者们对广义表演学理论的研究,可将表演的层次总结成以下三个方面:
(1)为凝视进行的有意识的表演,即东道主为游客凝视而事先准备的舞台演艺,主要是指采用民间歌舞、体育娱乐、民间习俗的表达方式进行的民俗旅游中的文化展示;
(2)常态化生活的无意识的表演,即是指东道主常态化的生活展示,任何有别于自身文化的服饰、饮食、居住、语言等都会成为一种表演景观,吸引游客凝视;
(3)旅游服务过程中的表演,是指旅游服务相关行业内的个人或群体进行的服务性表演,包括技艺展示和情感交流。
(一)为凝视进行的有意识表演
游客凝视内容包括代表景点、舞台表演、生活场景等,这些内容每天或每隔一段时间会进行展示和表演,使得无数的旅游者不断的前往复制,从而产生游客凝视行为。国外学者发现:“旅游使当地人变成了一个旅游景观,即成为一个表演者,按照他所获得的吸引游客的感知更改他的行为。表演者表现他的艺术、服装、音乐、舞蹈、宗教等,以满足民族旅游者对真实性的渴求。”
表演作为文化的呈现形式存在于不同环境中,游客的凝视贯穿表演的全过程。正如鲍曼所认为,表演是一种被展示的交流行为,可以看作是一种升华的表达。就像肯尼亚土著马赛人在一个叫做“梅耶牧场”的旅游点为旅游者进行马赛民族传统表演,因为旅游者期望在这里看到马赛人的所谓“传统的、真实的”表演,想欣赏富有异国情调的、不同于自己文化的马赛人的生活形态。表演化使得生活中原有的节日和民间歌舞等民俗活动变成预先设计好的舞台戏剧或舞台文艺。雷班(Rabin)也曾描述说,非洲的乡民很乐意穿上‘传统的服装来取悦外来的参观者。在这场由东道主事先为旅游者设计的表演中,民俗文化逐渐演变成为一种仪式的展演,表演者成为了一种“展示的经营者”,为旅游者进行有意识的表演。
(二)常态化生活的无意识表演
旅游者的凝视是围绕该文化的奇异性来建构的,因此提供的服务不能影响或削弱凝视的质量,而且还应该提升这种凝视质量。国外研究人员发现,旅游使当地人变成了一种旅游景观,成为被凝视的对象,由当地人生活构成的流动画卷形成即时舞台剧。而当游客和东道主产生服务接触时,东道主就像在舞台上演戏[19]。如果我们将旅游消费看成是一种视觉消费,那么旅游地的所有内容都是游客凝视的目标。
旅游是人与人之间直接的交流形式,也是主客间发生面对面交流的活动。不同的文化背景促使主客交往带有跨文化接触和交流的意味。湘西人家背孩子的小背篓,住的木结构吊脚楼,节日时穿着的绣满花纹的民族服装,这些都是他们常态化的生活,然而对于旅游者来说,这些无意识的展示则成为了一种表演景观,这些“奇装异服”对游客来说就是一场生动的演出。
(三)旅游服务过程中的表演
在涉及到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旅游相关行业内,旅游者关注的不只是产品本身,还有提供产品的方式,即服务。而服务常常是一种近距离的并且发生在适宜时间段内的表演,通常在顾客出现的时候同时进行,成为顾客的凝视对象。表演者与观众实现交流,表演作为文化的呈现形式存在,凝视贯穿表演的全过程。丹尼逊·纳什曾说:“旅游者不管是个人还是群体,都可以看作是在旅游戏剧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人。戏剧场面中当然还包括各类东道主、交通运输和导游人员以及那些使他们能得以成行的人。”可以认为,旅游相关行业在不同程度上提供着表演性的服务,景区景点、交通、酒店、饭店等所有向游客开放的展示区域都可以成为表演的舞台。这类表演从功能上来看,可以分为技艺展示和情感交流。
有一类服务以向顾客展示技艺为目的,比如开放式厨房里将食材制作成食物的过程,烤鸭店内的当众片鸭和摆盘,以及印度抛饼表演等,这些表演通过技艺展示来吸引游客实现服务消费。另一种情感交流服务通常也发生在旅游相关行业。比如某些宾馆会要求服务员“迎合”顾客微笑、问候,如果有时间,还要求他们与顾客交谈。格兰的研究也发现,饭店的服务员呈现给顾客的微笑、站立的姿势和讲话的语气都是令顾客愉悦的表演,尤其是女性的侍者,在顾客的凝视之下,进行着符合女性形象的表演。这类服务提供的就是智力、体力和情感综合的表演,以情感互动提升旅游者的服务体验,形成美好记忆,从而可以为服务主体所在的行业培养客。
大众旅游的兴起,使得民俗文化以“还原真实”成为旅游者的凝视对象。旅游活动的开展以文化为核心和内涵,从而使得旅游活动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经济属性。将旁观者与参与者之间的凝视互动看作一场表演,纳入到旅游产品体系。结合表演在旅游中的运用,针对旅游产品的开发和保护以及提升旅游目的地吸引力提出相应对策。
(一)商品化舞台演艺:以杭州《宋城千古情》表演为例
演艺常常是指有经济效益的职业性的各种技艺展示。在以民族文化为主的社区中,存在着为吸引旅游者凝视而进行的各种表演,舞台演艺成为一种常态化的旅游产品,包括戏剧、歌舞、杂技、茶艺等等各种形式。按照徐世丕的观点,从旅游演艺产品的文化生态、文化内容和艺术特色出发,将旅游的舞台演艺分为山水实景演出、民族风情展示、文化遗产演绎三大类型。
以杭州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宋城千古情》为例。表演以先进的声、光、电科技手段和舞台机械,与传统舞蹈结合,以出其不意的呈现方式演绎了良渚古人的艰辛、宋皇宫的辉煌、岳家军的惨烈、梁祝和白蛇许仙的千古绝唱,把丝绸、茶叶和烟雨江南表现的淋漓尽致,极具视觉体验和心灵震撼。而宋城作为宋朝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聚地,除了大型歌舞演出,王家小姐彩楼抛绣球招婿的民俗互动活动、七十二行老作坊和瓦子勾栏百戏表演等还原真实的民俗演艺也会吸引游客凝视。这些表演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古老神秘的手工技艺浓缩成舞台展示,是对传统文化的另一种展示和传播。通过为游客制造特殊的时空距离感,让游客在欣赏表演和互动体验的过程中满足其追求回归、返古、怀旧的心理。
在旅游业发展的现阶段,建立文化表演是符合现实需要的,同时也意味着对文化产品的保护。商品化舞台演艺作为地方旅游产品,丰富了当地文化内涵,也成为展示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载体;而过度商业化的演出使得表演内涵逐渐流失,尤其舞台演艺在各景区的普及使得表演千篇一律难以出新,一旦成为过度商品化的产品则丧失了其文化功能,沦为纯粹取悦观众的肤浅展示。为了不让民俗文化抛离其原生的文化生存语境而彻底仪式化,在进行旅游目的地开发时,表演应以展演原生态生活为内容,不随意篡改或增删原有的民俗活动,在挖掘和保留其文化含义的基础上赋予表演艺术性,以最自然的形态尽情传达生活的朴素、生气和活力,从而提升旅游目的地吸引力。
(二)常态化生活展示:以成都宽窄巷子为例
文化的奇异性是吸引旅游者的凝视的主要动因,原真性向来是旅游文化开发过程中强调的重点,任何与旅游者本身经历不同的内容都会成为凝视对象,比如乡村生活场景、城市居民居住空间等。由于现代的旅游景点大多是人工打造的文化符号,除了场景化和舞台化的再现,那些真实的尤其是生活场景越来越成为旅游者凝视的目标。
以成都宽窄巷子为例。宽窄巷子是成都惟一遗留下来的清朝古街道,既有南方川西民居的特色,也有北方满蒙文化的内涵,是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和百年原真建筑格局的最后遗存。龙堂客栈、精美的门头、街檐下的老茶馆、色彩朴素的老川西民居,以及生活其间的原住民,还有延续下来的挖耳朵、大碗茶、摆龙门阵习俗,都成了宽窄巷子独有的风景,为来往的游客呈现老成都原滋原味的风貌。
如果把商品化的舞台演艺叫做旅游前台,那么这类常态化生活空间就叫做表演后台。为了延续其原真性,应该将表演前台和后台生活空间隔离开。在这个空间中,当地居民延续其生活场景,呈现自然纯粹的生活状态,把旅游者当成偶然来访的客人,安然地与之相处,让表演的“局限性”成为保护的“可能性”;而旅游者则自觉保护建筑、道路、田园和林地,共同营造舒适、温馨的生活气氛。在这场由当地人的生活画卷构成的“真实”而非“还原真实”的舞台剧里,游客成为得体的观众,让演出不会因为旅游者的进入而被中断或退场。对于旅游开发者来说,留给当地人独特的生活空间,不要为了迎合旅游者对传统文化的浪漫想象而随意更改或破坏文化元素。作为文化的主体,当地居民承担着传承文化的历史感和当下感的责任,而开发商也应该为旅游者构建生活表演的舞台,在当地居民和开发商共同的文化认同基础上实现对旅游者凝视的引导和文化的传承。
(三)互动性服务表演:以西雅图飞鱼秀为例
旅游过程是由旅游情境串联而成,随着行程的开展逐渐触发旅游者的心理从而形成旅游体验。将旅游服务过程简单划分为接待顾客和提供服务两个阶段。实际上,消费者对很多服务的消费其实只是接待的那一刻,比如空姐脸上的微笑、饭店侍者的热情招呼。斯堪的纳维亚航空公司(SAS)的前总裁Jan Carlson把接待顾客的前15秒称为“重要时刻”[2]。格林(Greene)在其宾馆管理中就充分利用了这15秒,注重前台工作的同时要求服务员记住客人的名字,便于在“重要时刻”使用[2],以实现酒店员工与客人间的相互认同。在提供服务阶段,以高质量人性化的优质服务实现消费者的高满意度。比如在高级餐馆里,为了让顾客更有归属感,减少服务员与顾客之间的冲突和矛盾,餐馆允许雇员在不忙时可以和客人交谈,甚至可以加入正在进行的休闲活动中;某些饭店厨师的工作是技巧性的,工作中被给与足够的空间发挥手艺,比如煎炸、飞饼等高超技艺的展示。
以西雅图派克市场的飞鱼秀为例。派克市场是一座有顶的集市,晕黄的灯光投射在各类新鲜的鱼虾蟹,构成热闹繁华的表演背景。小贩吆喝声一起,一道漂亮的飞鱼弧线就把顾客买好的鱼从摊位递送到后台,过秤包好一气呵成,如同杂技表演。鱼贩若是心情好,还会做出迈可.乔丹跳篮式的拉鱼英姿。有时会突然有一条鱼自鱼档飞入人群,引起惊叫躲闪进而狂喜抢鱼,游戏互动也为鱼市场增添了一份热闹。花样新鲜的飞鱼秀既是服务也是表演,鱼贩们技术高超的传鱼成为了市场另一大看点,常常吸引各地游客驻足凝视或参与其中,也因此将农贸市场晋升为观光地。
服务行业的就地消费性、表演性和无形性决定了消费者关注实体产品之外更多的是对无形服务的感知,我们将其称之为“情感服务”。而旅游服务提供的就是对顾客进行公开的能被对方感知的情感互动表演,这类表演以舒适感、愉悦感、新奇感和生动性影响顾客体验,成为人们进行旅游决策的判断因素。个人的主观感知和行为是旅游体验的重要核心,而愉悦、社交等情感感受是个体体验的组成部分[24]。因此,在东道主和旅游者之间建立情感交流,为旅游者创造轻松愉悦的环境氛围,与消费者产生情感互动,形成情感化体验的旅游感知,实现旅游体验的生动记忆,促成旅游的再次消费。为了达到最好的表演效果,可以通过技艺训练和情感培训,使得表演者可以针对不同的受众和表演场景采用恰当的表演技巧和表达方式,打造富有质感的服务产品。
旅游表演既包括旅游过程中的民俗表演、舞台表演等,还包括在旅游服务相关行业内的个人或群体进行的服务性表演。为创造有质感的旅游产品,兼顾保护和传承文化,提升目的地吸引力,本文基于探究凝视和表演的产品属性,结合表演在旅游中的应用的实际案例,分别对三类产品的开发和保护进行探讨。针对商品化舞台演艺文化产品,挖掘保留当地传统文化,采用舞台化、场景化的表演方式实现文化的传承;针对常态化生活性质的产品,尽可能的保护原生态的自然的生活环境、田园山林,营造舒适的旅游环境,尊重当地文化的原真性;针对服务产品,通过技艺训练和情感商业化培训,努力建立东道主与旅游者之间的情感互动,创造有质感的服务产品,强化旅游体验实现生动记忆,从而培养回头客。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