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乡愁

2016-10-10 17:23刘柠柠
小星星·阅读100分(低年级) 2016年9期
关键词:米粉店漏勺牛肉汤

刘柠柠

十五岁时,我独身一人去一百多里外的津市读中专。那时交通不太方便,经常要转车、等车,折腾大半天。

一百多里地,对一个十五岁的孩子而言,已是一段乡愁的距离。学校离市区有三四公里,星期天,我早早起床,去校门口乘免费的校车。太阳慵懒地从东边升起,澧水河上波光粼粼,冒着青烟的挖沙船从桥下缓缓驶过。澧水大桥北引桥下人来人往,有种类繁多的商店,也有推着板车叫卖的小商贩。

我要去的是靠着桥墩的一家米粉店。店子很小,三四张小方桌,几个条凳,简陋陈旧,却很干净。男老板大概五十岁,系着围裙,挽着衣袖,在里间忙碌。煤球燃烧的气息在空气中流淌,炉子上的大锅热气腾腾。灶台一边放着洗得干干净净的碗,另一边放着一个大水桶,用清水泡着新鲜的米粉条。靠外间的案板上摆得满满的,一排小碗,每个碗里都有一把小勺。碗里是绿的葱花、白的蒜末、黄的姜末、盐、味精。几个小锅里,温着各种浇头。

我要一碗米粉。男老板从水桶里抓起一把米粉,放在竹篾做成的长柄漏勺里。不多不少,把漏勺填满,还微微冒尖,刚刚好。他的右手把漏勺放进滚水里,不停地轻轻抖动,大概是为了让米粉受热均匀吧。左手拿一个白瓷大碗,放在锅边。只需要一两分钟,米粉烫好了,倒进碗里。每次我都会要求老板多烫一会儿,我喜欢软烂的口感。

胖胖的老板娘把装着米粉的大碗接过去,依次从每个小碗里舀调味的佐料。拿起,放下,再拿起,动作轻快娴熟,像一位正在演奏的钢琴师,不漏过一个琴键,也从不弹错一个音符。接下来的一步是舀浇头。浇头也叫“臊子”,是一碗米粉的精华部分。这家店的浇头种类不多,以猪肉类为主。肉丝混着辣椒丝炒,有红有绿,鲜亮诱人。也有混着榨菜丝炒的,辣里带着微咸,让人胃口大开。排骨味道清淡一些,混着冬瓜炖,运气好的话还能遇到几片黑木耳。

我最爱吃榨菜肉丝粉。浑圆洁白的米粉条又细又长,加一小撮肉丝,拌着切得细细的榨菜、红艳艳的辣椒末,再淋上一勺滚烫的大骨清汤,放上蒜末、姜末、葱花。如果嫌不够辣,桌上有一碗油淋干红椒末,可以随意加。如果想吃酸的,桌上还有白醋。搅拌几下,香气四溢,吃起来滑润可口,味美至极。一碗米粉吃完,心里胃里都熨帖了,额头已微微冒汗。那时的我很贪吃,连粉汤也不放过,喝得见了碗底,才恋恋不舍地把碗放下。

要吃牛肉粉,可以去著名的刘聋子牛肉粉。这家店味道好,名声一天比一天响亮,慕名去吃一碗牛肉粉的人很多,去迟了要排队。店面大,名气也大,不过价格一直都比较公道。牛肉粉稍微贵一些,我是一个普通的穷学生,去的次数不算多。温和的红烧牛肉粉,热烈的麻辣牛肉粉,醇厚的牛肉汤,一吃难忘。

三年中专读完,我几乎吃遍了津市大街小巷的每一家米粉店。津市与我的家乡临澧比邻而居。同饮一河水,年少的我却固执地把自己当作一个异乡人,偏执狂似的在“他乡”寻找家乡的蛛丝马迹,企图填满离家后心里的空洞。

每次吃米粉都会想家。在家时,跟着母亲去赶集,她总会带我吃米粉。集市在镇上,赶集的日子,镇上挤满了人,公路成了市场,过往的汽车走得比蜗牛还慢。镇上有几家小餐馆卖米粉,有的当早餐卖,有的干脆只卖米粉,从早卖到晚。每逢赶集,还有几个拉着板车叫卖的流动米粉摊。哪家的米粉新鲜,哪家的浇头肉多,哪家的汤货真价实,大人们常常聚在一起津津乐道。大概是因为便宜吧,母亲经常带我去坐在板车边的小板凳上吃米粉。有时候人太多,只能站着吃。一碗米粉吃完,不舍得把汤倒掉,再买个馒头掰碎了蘸着粉汤吃。这种奢侈的快乐,是我赶集最大的收获。

母亲偶尔买一小捆干米粉回家。下雨天,搁下农事,晚上烧一锅开水,把米粉泡发好。第二天清早,母亲炒浇头的香味从厨房一直飘进卧室。小时候家境不好,肉丝浇头里总会掺一些咸菜和酸菜,也难有骨头熬制的汤。清亮的开水,放一点猪油和葱花。一碗米粉,再舀一勺酸菜肉丝浇头,酸酸辣辣,调动我的每一个味蕾,越吃越想吃。那是童年记忆中属于母亲和家的味道。

工作后住在县城,离家不远处开了一家米粉店,取名“回味坊”。这是我上班的必经之地。早晨是回味坊最忙碌的时候。上班族们吃一碗米粉当早餐,简单快捷,然后匆匆忙忙赶去上班。孩子们吃完米粉后去上学,精神饱满。买完菜的家庭主妇们,吃了米粉后回家干活。带着客人来吃早餐的,必然要点一锅炖粉,切一两个卤菜拼盘,既经济又体面。炖粉锅里冒着热气的牛肉汤浓香诱人,烫完米粉还可以烫点青菜。一边吃一边聊聊天,有点像涮火锅,但比火锅更加美味和营养。大厅一角的桌子上放着两盆炒好的开胃咸菜,可以随意选择。男老板收钱,女老板舀浇头,忙碌却有条不紊。一直要忙到十点以后,老板和服务员们才能坐在店门前休息一会儿。

我下班早,每天下午四点多经过回味坊时,男老板已经在店前收拾整理第二天需要的牛肉了。县城里米粉店很多,我偏爱吃回味坊的牛肉粉。这家老板做事很讲究,粉汤必须用带骨髓的牛骨,砂锅小火,慢慢熬上十来个小时,才能熬出他满意的口感。浇头只有红烧牛肉、麻辣牛肉和牛杂。固定不变的几样,味道一直没变过,有牛肉的原汁原味,又有各种佐料的香味。新鲜爽滑的米粉,牛肉汤看似清淡,入口却又浓又醇,再加上精致的浇头,这生意不知不觉就做了十来年。

听说云南的过桥米线和常德米粉差不多,去昆明旅游时,我特意去品尝了一番。在百度上认真查找,又仔细向朋友打听,最后选中一家名声很大的百年老店。装修精美的店里人头攒动,过桥米线的确有独特之处,同行的朋友们赞不绝口。吃了几口,我竟然不合时宜地说我很想念家乡的米粉。朋友们笑我,在家吃米粉吃得还少吗?我说不出话来。本地人所钟爱的,对一个外乡人来说,并不一定是最好的。我终究还是个凡夫俗子,做了味道的俘虏。

去年冬天,我去火车站接一个从外地返家的朋友。到家时已经接近半夜了,饥肠辘辘,我问她想吃什么,她脱口而出:“吃碗米粉吧!”我微微一愣,几年不见,似乎要多花点钱才能表现我的热情。家常的米粉太过廉价,不能弥补彼此被空间阻隔的友谊。可她很固执,坚持要吃米粉。拗不过,我们去了一家卖米粉的夜市摊,她一口气点了两碗,一碗牛肉粉,一碗猪肉粉。米粉上桌,她一改平日的端庄和优雅,在我们的目光中狼吞虎咽起来。一眨眼间,一碗牛肉粉只剩下半碗汤了。“哎呀,”她抬起头来轻声叹息,“还是我们常德的米粉好吃!”

我脑海中突然想起十五岁时在津市的大街小巷寻米粉吃的美好时光。原来她和我一样,吃的是一碗乡愁啊。

猜你喜欢
米粉店漏勺牛肉汤
一碗牛肉汤的故事
守信
扭扭榨汁器
漏勺的神奇之旅
漏勺的神奇之旅
洛阳牛肉汤
一条路的香樟
瑞金牛肉汤
北大硕士卖米粉:创业没有那么难
筷子小院